在經(jīng)歷了政審、學習等嚴格程序之后,劉曉華成為1.5萬名觀眾中的一員。1972年2月23日晚,她像是去完成一個莊嚴而神圣的任務,奔赴首都體育館。
這是為尼克松訪華組織的一系列活動中的一項,邀請美國總統(tǒng)看一場體育表演。1972年2月21日到28日,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應邀訪華,成為中美關系正?;拈_端。
所有觀眾都要經(jīng)過嚴格的政審。劉曉華當時是北京東城電子儀器二廠(后改名為“北京自動化儀表五廠”)的學徒工,父親是紅軍干部,政治上可靠,被廠里選拔出來參與這項政治活動。
除政審外,觀眾還要經(jīng)過多次開會學習,要求非常嚴格。幾點到場、從哪個門進出、什么表情、何時鼓掌、掌聲的熱烈程度以及穿什么衣服,都規(guī)定得非常細致。
讓劉曉華印象很深的是當時對著裝的要求,要求穿得漂亮、鮮艷,這給她出了個難題?!拔母铩遍_始后,還有多少人存著漂亮衣服呢?她沒有一件花衣服,她的衣服除了藍,就是灰,要么就是國防綠。她到處找親戚朋友借服裝,毫無收獲。正好這個時候,小舅舅、小舅媽新婚來北京探親,小舅媽有一件粉紅色緞子面棉襖,她穿上合身,可她又擔心,穿這樣的衣服是不是太過分了,于是又去找朋友借了件花罩衣套在外面。
當天,體育館內座無虛席,正式開始前5分鐘,有組織的觀眾們脫掉了棉大衣。劉曉華瞬間被觀眾席上的顏色驚呆了。絕大多數(shù)的女觀眾都穿著非常鮮艷的綢緞、織錦緞小棉襖,在體育場的燈光下,光彩奪目。
19時30分,周恩來陪同尼克松夫婦進入大廳,場內的掌聲不是很熱烈,觀眾臉上展現(xiàn)的是不卑不亢的含蓄微笑。待尼克松夫婦坐定后,上百名運動員舉著紅旗,在運動員進行曲的伴奏下,邁著整齊的步伐列隊入場,場上頓時響起雷鳴般的掌聲。
開幕式后是體育表演,有乒乓球、羽毛球和體操,表演者都是世界冠軍獲得者或是國內有影響的運動員。旅居英倫18載的劉曉華至今還記得,體態(tài)臃腫的莊則棟和張燮林打了一場不怎么精彩的表演。但無論精彩與否,觀眾都報以熱烈的掌聲。
表演結束后,觀眾以同樣控制著的掌聲和微笑送走了尼克松夫婦。此時劉曉華回頭一看,觀眾席上五光十色的畫面瞬間變成了灰黑色,人們又套上了平時穿的大衣。
心理轉變
大洋另一邊,很多美國家庭坐在一起觀看了尼克松夫婦登上長城的電視直播。他們都注意到,那天尼克松夫人穿了一件紅色的大衣。據(jù)尼克松圖書館工作人員阿里安娜說,尼克松夫人專門找了一位設計師為她的中國之行設計服裝。她選擇的大部分衣服都是紅色的,因為她要去的是中國。
此時的美國人,幾乎與中國人一樣驚訝。中美關系“解凍”,在美國公眾來看來,也是不可思議的。
1950年代初,出于對共產主義的恐懼,麥卡錫主義在美國鬧得轟轟烈烈,到處迫害左翼人士。那些曾在中國工作過、對中國有過同情的人士無一幸免。尼克松在反共的浪潮中崛起。他利用戰(zhàn)后美國人對共產主義的恐懼,大談反共主張,獲得了大量政治支持和選票。
而現(xiàn)在,曾經(jīng)的“反共斗士”尼克松主動和共產黨中國建立關系,這在美國公眾甚至美國官員心中,都需要一個過渡和心理轉變過程。
在與中國的接觸中,美國人也經(jīng)歷了一個從嚴格保密到大張旗鼓、從緊張警惕到放松友好的過程。1971年7月,總統(tǒng)特使基辛格在中方人員的陪同下,從巴基斯坦秘密前往北京,為尼克松訪華打前站。飛機進入平穩(wěn)飛行后,中美兩方的人員挪動到一張小桌旁,圍坐在一起。開始時,雙方都用警惕的目光注視著對方,氣氛十分緊張。美方的兩個特工表情嚴肅,他們用手銬把自己的手鎖在黑色文件包的提手上,中方人員還是第一次看到這種場景。后來基辛格在他的回憶錄中說,這兩個特工是在登機前才剛剛知道要做一次神秘的旅行。
當時陪同基辛格前往中國的國務卿特別助理洛德披露了一個細節(jié)?;粮竦闹硗浗o他帶襯衫了,這使得基辛格在如此重大的事件面前和準備會議之時,包括與中國官員章文晉交談時,都顯得心煩意亂?;粮褡邅碜呷ィ从袥]有襯衫。然后他從一位助理那借了一件襯衫。這位助理身高1.95米,以至于基辛格穿上襯衫后顯得非常有趣,就像戴了餐巾一樣。這讓基辛格覺得很難堪。更有趣的是,襯衫里有一個標簽,上面寫的是“臺灣制造”。
基辛格回到美國之后,尼克松馬上設計了一場對全體美國公眾的動員報告。1971年7月15日,美國太平洋時間2點45分,白宮先發(fā)出了一個閃爍其詞的通知,說,5個小時之后總統(tǒng)要對全國的電視廣播網(wǎng)發(fā)表一項“重大聲明”。5點45分,尼克松乘坐直升機飛往洛杉磯。他直接進入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的播音室,發(fā)表了一篇7分鐘的簡短演說。尼克松宣讀了基辛格和周恩來在北京簽訂的《公告》,并向全體美國公眾宣布,他將去北京。
和基辛格秘密訪華不同,尼克松一行極其高調,他帶去了大批隨行記者。據(jù)當時在外交部新聞司工作的江承宗回憶,美方提出了一份包含1000名新聞記者在內的隨團名單。對于當時的中國來說,這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在當時的條件下,中方連足夠的賓館客房都無法提供。中方向美方說明情況后,最后談妥的人數(shù)是500名。
美方還向中方提出,設立一座用于電視直播的衛(wèi)星地面站。以往,外國記者若要傳輸新聞片,只能委托中國民航總局將片子空運到廣州,由廣東省外辦轉到深圳口岸,再擺渡進入香港,最后從香港傳輸?shù)絿狻_@么一折騰就是一整天。為此,美方提出,在北京建立一座衛(wèi)星地面站。因涉及主權,周恩來決定,美方建好衛(wèi)星站,由中方買下來,再租給美方使用。許多尼克松訪華的新聞,就是通過這座衛(wèi)星地面站對美國進行了現(xiàn)場直播。
尼克松特別重視電視的作用,事實上一切都是他授意并精心安排的。在時差上,北京時間比華盛頓時間早13個小時。每天上午的活動可以在晚上電視的黃金時間傳到美國,晚上的活動又可以在早晨的電視上做實況轉播。
“我相信收視率肯定很高?!蹦峥怂傻呐畠禾匚骼?考克斯2002年8月在美國紐約接受采訪時說,“直到今天,人們見到我還說他們看見我父母在中國、在北京的情景?!?/p>
“尼克松我們要爭取一下”
尼克松向全體美國公眾宣讀《公告》的當天,也就是1971年7月15日,中國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也全文播出了《公告》內容。新聞一出,“文革”中閉塞而敏感的中國聽眾,立刻捕捉到這一重大轉變。
在中國老百姓心中,1949年以后的美國有兩個形象。這兩個形象不僅相差甚遠,而且是從負面直接跳到正面,缺少適度的過渡。1972年2月尼克松訪華之后,從此成為“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據(jù)時任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臺長楊正泉回憶,《公告》播出后,聽眾紛紛給中央電臺打來電話,要求回答有關的種種疑問。那期間,電臺工作人員都怕接電話,因為他們一時也說不清楚。最讓電臺領導頭疼的是新聞界同仁向他們提出的種種問題:以后在宣傳報道中,反美還要不要提?對反美報道的政策、策略、口徑如何掌握?對世界人民的反美斗爭如何表示支持?“今天認為是簡單的問題,那時卻很難說得清,很難把得準?!?/p>
事實上不光老百姓一時間轉不過彎來,就連當時活躍在外交舞臺上、參與尼克松訪華等一系列重大活動的章含之,也需要“思想轉變”。回憶起當時的心情,章含之接受中央電視臺采訪時說:對所有中國人來說,美國不僅是遙遠而陌生的,而且敵對。當時是1970年代,盡管已經(jīng)有了“乒乓外交”,但他們這一代人是在抗美援朝以及在跟美帝國主義封鎖禁運的斗爭中成長起來的,所以跟美國發(fā)展關系,需要一個思想上的轉變過程。
尼克松在中國的行程,途經(jīng)三個城市:北京、杭州和上海,所到之處,提前半年就開始了細致的調整和全面的動員。
北京是重中之重。根據(jù)美方要求,中方須提供兩所診療醫(yī)院。中方后來選定的醫(yī)院是北京醫(yī)院和協(xié)和醫(yī)院。后者在“文革”中改名為“反帝醫(yī)院”,顯然不夠友好。于是碰頭會上,周恩來提出,不能叫反帝醫(yī)院,但恢復原名時機不到,讓衛(wèi)生部門另起個名字。后來衛(wèi)生部門建議叫首都醫(yī)院,周恩來開始不太滿意,由于時間緊迫,最后還是同意了。
“文革”期間,釣魚臺國賓館各樓內部都擺放著“紅寶書”。接待人員都按周恩來的指示,把這些語錄撤走了。當時樓道和房間里陳設的工藝品,也有很濃的“文革”色彩,比如墻上掛著的宣傳畫,以及有紅衛(wèi)兵形象的瓷器等,都被文物和國畫取代。對此,一些工作人員不理解,認為這是向美帝國主義妥協(xié)。每次遇到這種情況,上級都對工作人員做耐心細致的解釋工作。
接待尼克松訪華的另一個重點城市上海,可謂全市總動員。由于當時中美尚處于對立關系,一位美國總統(tǒng)的來訪多少讓中國人感到不可思議,于是做思想工作就成了籌備工作中的重要一環(huán)。
據(jù)上海市接待班子秘書組的樂錦根回憶,那時上海市組織動員作報告,落實到各局各區(qū),學習大約持續(xù)了3周。先辦學習班給領導干部上課,然后再由街道出面去基層做群眾的思想工作,以“這是毛主席的戰(zhàn)略部署”來消除人們的疑惑。
當時負責尼克松在上海期間簡報工作的夏永芳,印象很深的是周總理用通俗的語言解釋毛主席的戰(zhàn)略決策。周說,美國乒乓球隊來中國,中美開始接觸。尼克松我們要爭取一下,這對人民有利。我們?yōu)槭裁匆ㄟ@么大力氣來搞接待?為了要使世界起戰(zhàn)略性的變化……
來自上海外事、外貿各部門和各個大學的外語人才,全部集中到外灘的上海市革命委員會的辦公室(今浦發(fā)銀行大廈)“學習”,首先學習方針政策,然后宣布一些接待紀律,比如不能對外賓說“文革”的壞話,要說這場運動搞得好。
當時還是外事新進人員的華達明記得,整個上海高度戒備,從上海虹橋機場到淮海路再到錦江飯店所在的茂名路,沿街的窗子都不許開,高樓上有保安人員把守。附近工廠停工,學校停課。上海市公安部門更是如臨大敵。據(jù)參與接待工作的羅衛(wèi)國說,上海市對“特殊”人員采取隔離措施,精神病患者全部管控起來,“黑五類”集中在里弄里辦學習班。
杭州市最緊張。當時的外交部翻譯冀朝鑄說,“文革”中杭州是極“左”的一派掌權。尼克松堅決要去杭州,又不能不讓他去,他們生怕哪個人不顧一切沖過來,那就麻煩了。
當時的杭州只有一個小型機場。那時中國的飛機都是從蘇聯(lián)進口的小型飛機,小型機場已經(jīng)夠用。但尼克松乘坐的空軍1號是波音707——現(xiàn)在算中型飛機,但在那時絕對屬于大型飛機——杭州機場跑道的長度、厚度都不能承受大型飛機的起降。
于是中國決定為尼克松訪華擴建杭州機場。僅僅3個月,就完成了候機大樓、機場綠化、跑道翻建等工程。一批專業(yè)技術干部一夜之間被從下放的“五七干?!闭{集過來。在那個都忙于政治鬧革命的年代,這么短的時間里完成一系列具有專業(yè)要求的工程,充分展現(xiàn)了當時中國的社會動員能力。
80萬人掃雪
1972年2月23日晚,周恩來陪同尼克松在首都體育館觀看體育表演。就在看表演的時候,天空紛紛揚揚飄起了雪花,而且雪越下越大。按預先的安排,次日上午是尼克松一行游覽長城和明定陵。
北京的2月正值多雪季節(jié),一旦下雪必須保持道路暢通。但是1950年代以前,北京沒有掃雪機械,后來從蘇聯(lián)進口了幾臺除雪機,因不適用于北京的街道使用,未能發(fā)揮作用。因此在尼克松訪華前兩個月,根據(jù)周恩來的指示,北京就開展了一場規(guī)??涨暗摹皰哐C械設計研制大會戰(zhàn)”。
據(jù)北京市環(huán)境衛(wèi)生管理局史志辦李時俊回憶,最初他們考慮用液化石油氣噴火的辦法,路面冰雪雖可熔化,但由于氣溫低,溶化的冰雪很快又重新結成冰,道路更滑。后來他們考慮采用噴灑鹽水的辦法,試驗效果良好。于是國家經(jīng)委立即調撥普通解放牌汽車二類底盤90輛、越野解放牌汽車二類底盤5輛,用于改裝灑鹽水車45輛和掃雪車45輛。
方案確定后,北京市委決定,組織開展設計研制掃雪機械的大會戰(zhàn)。凡是用得上、沾點邊的單位部門都被吸收進來,機械局、農用局、建設局、二輕局、交通局、物資局、建筑機械廠、手扶拖拉機廠、起重機廠、齒輪廠、閥門廠、彈簧廠、機床廠等30多個部門參加,開展了一場充分發(fā)揚“社會主義大協(xié)作精神”的大會戰(zhàn)。上海、天津、武漢、長春、長沙等省市也大力支援了這場會戰(zhàn)。從2月2日開始技術設計,到2月19日90輛掃雪機械全部組裝完成,僅用了18天。
但是去八達嶺可不比在市內通行。從釣魚臺國賓館到八達嶺長城有七八十公里路,其中一段山路崎嶇。當年的外交部禮賓司副處長唐龍彬回憶說,開始他們試圖和美方人員商量,能不能以后再找機會去長城??赡峥怂梢辉僬f,游覽長城是他長久期盼的事情。這時他們就考慮動員群眾掃雪,但誰也不敢下這個命令。晚上例會他們就把這個情況向周恩來做了匯報。周恩來當場拍板,動員群眾掃雪。開完會已經(jīng)是晚上10點,一層層通知到基層則是深夜了。80萬北京市民紛紛從被窩里爬出來,在零攝氏度以下的氣溫里,用鐵鍬掃帚清掃積雪。
當時的中央辦公廳警衛(wèi)局副局長鄔吉成,在他的《紅色警衛(wèi)》一書中,回憶了那天夜里的情況。晚上的例會一結束,相關負責人就驅車到八達嶺沿途進行實地勘察。沿途積雪非常厚,勘察人員在返回下山途中,一輛汽車剎不住,撞到了另一輛汽車的尾部。他們連夜調動了幾十輛掃雪車和幾十萬群眾,對沿途路面和長城步行道進行徹底清掃。一夜過后,80萬群眾硬用自己的雙手掃出了一條通往長城的路。
第二天早晨8點,參觀游覽的車隊出釣魚臺國賓館北門,按照預定的路線向八達嶺長城駛去。沿途路面已經(jīng)被清掃得干干凈凈,雪都堆在道路兩邊。公路兩側的原野則是銀裝素裹、白雪皚皚??吹竭@番景象,尼克松對自己的手下說,他在美國絕對不可能一夜之間召集這么多人。
為迎接尼克松,中方雖做了充分動員,但總統(tǒng)所到之處,仍是高度戒備的。
尼克松登上長城后對記者講了一番話。這番即興講話立刻成了當天的重要新聞。合眾國際社采訪白宮新聞的資深女記者海倫?托馬斯為了搶發(fā)消息,找到當時在外交部新聞司工作的江承宗,請他幫忙找一部電話,將這一報道傳到記者下榻的民族飯店,然后發(fā)回美國。
可是當時的八達嶺游覽區(qū)內,什么通訊設施也沒有。海倫非常著急。從八達嶺行車到定陵后,江承宗立即帶海倫找到十三陵管理處的負責人。三個人一同走到有電話的房間。可是他們剛一靠近,就被一名警衛(wèi)攔住,說這部電話除了安全警衛(wèi)部門,別人一概不許用。
江承宗再三請求也無濟于事,情急之下,找到了中央警衛(wèi)團的政委楊德中來幫他說情。孰料,楊德中身著便衣,警衛(wèi)不認識他,還是不通融。直到這名警衛(wèi)的直接上級來了,海倫才打上了電話。
這個故事后來傳出去,一些美國記者都覺得非常好笑,還說這個士兵可以當將軍。但是,更多美國記者從這個士兵身上感受到的是中方接待尼克松安保工作之嚴格。
為保證絕對安全,尼克松一行所到之處戒備森嚴。在美國人的想像中,這個人口大國應該到處人頭攢動,不料美國車隊駛過的街道,竟然空空蕩蕩?;粮裨谒幕貞涗浿袑懙溃骸爸袊緛淼教幎际侨?,可這時卻被擋在橫街小巷里,所以當我們的車隊快速通過天安門廣場時,巨大的廣場空無一人。”
為安全起見,美方參觀游覽的地方全部管制,但考慮到太不自然,中方又安排了一些“游客”。
尼克松夫婦登長城的那天,寒風徹骨,長城、十三陵景區(qū)卻突然冒出一些穿著光鮮的中國“游人”。他們在景區(qū)里游戲、下棋,還有人提著半導體優(yōu)哉游哉地聽著音樂。待尼克松離開景區(qū)后,這些“游人”也迅速有組織地上了大轎車,棋盤和半導體也被人統(tǒng)一收了回去。
后來美國記者就這些情況寫了一些嘲諷批評的文章。得知此事后,周恩來不得不在尼克松面前承認:我們有些做法比較虛假,是形式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