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
近日,一張寫有“熱烈祝賀新邵縣成功納入國家集中連片特困地區(qū),成為新時期國家扶貧攻堅的主戰(zhàn)場”字樣的電子屏幕圖片上網(wǎng),引來大群網(wǎng)友的無情嘲笑和激烈批評。部分媒體刊發(fā)的評論,對新邵官方都是“負面輿情”,其中直斥其“無恥”與“荒唐”的居多??晌铱戳四窍?,反倒對新邵的官員和記者有了點好感。
“貧困縣”有等級和待遇的區(qū)分,申辦成功“特貧縣”對當?shù)睾锰幉簧?。實際上,局部區(qū)域內各縣的經(jīng)濟水平、民生狀態(tài),可以說是難分伯仲,但各地官員的申辦積極性不一樣,而積極與否,主要取決當?shù)刂髡邔Α笆送纠妗钡目剂俊?/p>
當時,各地宣傳“萬元戶”沸沸揚揚、言猶在耳,一些地方對“富民業(yè)績”吹過了頭。就算對“實惠項目”眼紅,一瞬間一百八十度大轉向,由吹富變?yōu)榇蹈F也掉不過頭來。一些走“吹富”一途的官員,把地方的“基數(shù)”吹高了,這就成了“申辦”時不可逾越的障礙。既然這些主政者因擔心“失信于官”而不變原來的宣傳調門,那么,當?shù)丶幢阍俑F也不會被“恩準”為“特貧縣”。
成為特貧縣,對一些地方來說,意味著財運長久,也有助于個別人的官運,尤其從有的干部的待遇差別上顯現(xiàn)出來,申辦成功的“豐功偉績”越發(fā)凸顯,連申辦奧運成功,都和他們那里的成功沒法比。我多次聽到過下級官員大罵本縣主政者,“我們縣比×縣更窮,但人家是特貧縣,我們的頭自私自利不干實事就知道吹,結果把全縣的好處吹沒了!”由此得知,不吹富邀功且對上哭窮求助,可算“當?shù)厝罕姟睓z驗地方官員政績的一個重要標準。
“以經(jīng)濟建設為中心”的宗旨被歪曲后,一些地方的政績評估標準,反而是鼓勵官員靠“吹富”搏上位,這往往給后任官員帶來嚴重煩惱。有的繼任者到位,一查當?shù)貙嵡榕c被認可的上報數(shù)據(jù),頭就大了——統(tǒng)計不能再加碼,否則就吹爆了棚,但不加碼上報,干出業(yè)績也都白干。于是將難處向上匯報,上級研究后也沒什么好辦法:“這樣吧,到年終你在原來基數(shù)上再加百分之十,班子心里有數(shù)就行了。”
新邵縣被納入“集中連片特困地區(qū)”,確實是當?shù)刂饕賳T的一項重大政績,有可能還是他們當官以來最大的成績呢。我看,這里的申辦基礎比較好,現(xiàn)任官員沒吹富,歷任官員都沒吹過頭。
有人祝賀成為貧困縣,并非像網(wǎng)友說的“以恥為榮”,當?shù)厝艘膊粫J可“越窮越光榮”。沒人去慶祝貧困,那不是慶祝獲得“光榮稱號”,那是對增添了提前脫貧的條件表示慶幸。
標語中“特困”和“熱烈祝賀”一起出現(xiàn),會讓人覺得別扭,其實那只是文字技巧的問題而已,并不說明其“道德有虧”或“觀點錯誤”,因為沒什么思想蘊含其中。
還有個“誠實”或“真實與否”的問題。心里高興是真的不?是真的,慶祝一下便不存在“倫理問題”。申辦成功,他們總不該“引以為恥”吧,表示不高興也沒道理。他們真實表達了心情,沒做假,沒掩飾,能有多么無恥呢?
有的地方民生堪憂,甚至給體制內人員發(fā)工資都難,但當?shù)毓賳T還大肆吹富,花大錢,做大假,積極參加各種博取虛名的“斗富爭強”運動。似這種官員,全都是經(jīng)過認證的壞蛋。新邵官員或許也不堪、也存?zhèn)?,但?jù)“申辦貧困縣”一事估價其危害性,應該說還比不上吹富斗富的那些家伙。
【原載2012年2月2日《東方早報·觀察分析》標題有改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