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金學
無奈的母親
“年齡大了,不希望活著。”
這是一位身板硬朗的八十歲老人說出的話。當時的她正一個人從天津來到北京,看望小自己九歲的弟弟。對面站著的,則是央視的記者,記者問老人,現(xiàn)在最在乎什么。
老人的回答讓人錯愕。短暫的沉默后,站在一旁七十一歲的弟弟用笑聲打破了這尷尬。老人說很苦惱,“現(xiàn)在的孩子不像從前的孩子,從他們身上感覺不到溫暖”。
“現(xiàn)在的孩子”,包括老人自己的三個女兒,雖然都住在天津,但女兒們并沒有經(jīng)常探望母親,更談不上和她多交流。這位白發(fā)老人在記者的鏡頭前長嘆了口氣:“恨不得快死!死倒不怕。”只因有話沒地兒說去。
這一幕應該戳痛了很多人的心。當時采訪的記者后來在自己的微博里寫道:“當時就不想提問了,只想抱抱她。”此時的老人,反而勸起記者:“趁年輕多回家看看爹媽,多給他們點兒溫暖?!?/p>
其實,這樣的場景已算不上什么新聞。這位頭發(fā)花白的老母親,只不過是中國幾千萬空巢老人中的一位。我們中的一部分,也就是老人眼中的“現(xiàn)在的孩子”。
別讓那些空巢了的老人再空了心。因為他們的“現(xiàn)在”,或已不多。
失蹤的母親
四千民警出動,在桂林全市十二縣五區(qū)開展“地毯式”搜尋,只為尋找一位右眉間有指肚大的老人斑、身穿紅點碎花衣褲的老人。
老人名叫周月英。享有如此“高規(guī)格待遇”的她,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跟隨兒子們由湖南來到桂林生活的七十三歲老母親。因患有阿爾茨海默病,她于8月1日走失,此后,她的四個兒子便開始了不懈的找尋。
在桂林市市區(qū)以及周邊各縣城,很多人每天都會看到,四兄弟那幾輛掛著“尋人啟事”牌子的車,在大街小巷來回穿梭。車開得不快,車身上的老人照片和聯(lián)系電話清晰可見。他們還不時停下車,向路人打聽線索,將一張張尋人傳單發(fā)給過往的市民。
他們的尋母故事,在央視《新聞聯(lián)播》中一經(jīng)播出,便引起人們的熱議,于是也就有了桂林幾千民警的“全城大搜索”。
但是,老人至今仍杳無音信。相對的,則是媒體里包括網(wǎng)絡上熱火朝天的評論與爭議:關于《新聞聯(lián)播》的風格初變,關于桂林全警出動的“地毯式”搜尋,關于是否浪費了公共資源……
喧鬧的輿論里,似乎只有——不知是不是只剩——文家四兄弟還心急如焚地奔走在尋母路上。再過十來天,即將迎來立冬。不知這位走丟時只穿著單衣涼鞋的老人,能否躲過即將到來的寒冬的侵襲。
生氣的母親
戴彬瞞著家人,站在了江蘇衛(wèi)視《非誠勿擾》的相親舞臺上。這位四川閬中市天宮鄉(xiāng)的副鄉(xiāng)長,身著花格襯衫,藍色毛背心,被二十四名女嘉賓一一點評,卻慘遭女嘉賓們一一滅燈。節(jié)目播出那天,坐在電視機旁的母親看不下去了,竟老淚縱橫:“哪個喊你上去的哦,一個女娃子都沒牽到手,丟人!”
第二天,“四川副鄉(xiāng)長參加《非誠勿擾》”成了新聞,不少媒體紛紛轉載,戴母的兩字點評也被赫然引入了標題。標題中的幾個關鍵詞成了引爆點,網(wǎng)友們捧的、損的、贊的、罵的,眾說紛紜,好不熱鬧。
相比之下,天宮鄉(xiāng)場鎮(zhèn)的鄉(xiāng)親們就顯得淡定多了。一位李大姐就說:“戴彬雖然是鄉(xiāng)干部,但也是正常人,征個婚沒啥大不了?!?/p>
沒錯。這位大齡光棍鄉(xiāng)干部,也曾談過幾次戀愛,也嘗過失戀的滋味,喜歡讀書與唱歌,也像很多四川人一樣喜歡打麻將。他唯一“特殊”的,只有他的頭銜:副鄉(xiāng)長。戴彬覺得,沒什么可在意的,自己就是普通人一個。相親,只是“自己的正當權利”。
【選自中青在線,標題為本刊所擬】
宣金學
無奈的母親
“年齡大了,不希望活著?!?/p>
這是一位身板硬朗的八十歲老人說出的話。當時的她正一個人從天津來到北京,看望小自己九歲的弟弟。對面站著的,則是央視的記者,記者問老人,現(xiàn)在最在乎什么。
老人的回答讓人錯愕。短暫的沉默后,站在一旁七十一歲的弟弟用笑聲打破了這尷尬。老人說很苦惱,“現(xiàn)在的孩子不像從前的孩子,從他們身上感覺不到溫暖”。
“現(xiàn)在的孩子”,包括老人自己的三個女兒,雖然都住在天津,但女兒們并沒有經(jīng)常探望母親,更談不上和她多交流。這位白發(fā)老人在記者的鏡頭前長嘆了口氣:“恨不得快死!死倒不怕?!敝灰蛴性挍]地兒說去。
這一幕應該戳痛了很多人的心。當時采訪的記者后來在自己的微博里寫道:“當時就不想提問了,只想抱抱她。”此時的老人,反而勸起記者:“趁年輕多回家看看爹媽,多給他們點兒溫暖。”
其實,這樣的場景已算不上什么新聞。這位頭發(fā)花白的老母親,只不過是中國幾千萬空巢老人中的一位。我們中的一部分,也就是老人眼中的“現(xiàn)在的孩子”。
別讓那些空巢了的老人再空了心。因為他們的“現(xiàn)在”,或已不多。
失蹤的母親
四千民警出動,在桂林全市十二縣五區(qū)開展“地毯式”搜尋,只為尋找一位右眉間有指肚大的老人斑、身穿紅點碎花衣褲的老人。
老人名叫周月英。享有如此“高規(guī)格待遇”的她,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跟隨兒子們由湖南來到桂林生活的七十三歲老母親。因患有阿爾茨海默病,她于8月1日走失,此后,她的四個兒子便開始了不懈的找尋。
在桂林市市區(qū)以及周邊各縣城,很多人每天都會看到,四兄弟那幾輛掛著“尋人啟事”牌子的車,在大街小巷來回穿梭。車開得不快,車身上的老人照片和聯(lián)系電話清晰可見。他們還不時停下車,向路人打聽線索,將一張張尋人傳單發(fā)給過往的市民。
他們的尋母故事,在央視《新聞聯(lián)播》中一經(jīng)播出,便引起人們的熱議,于是也就有了桂林幾千民警的“全城大搜索”。
但是,老人至今仍杳無音信。相對的,則是媒體里包括網(wǎng)絡上熱火朝天的評論與爭議:關于《新聞聯(lián)播》的風格初變,關于桂林全警出動的“地毯式”搜尋,關于是否浪費了公共資源……
喧鬧的輿論里,似乎只有——不知是不是只?!募宜男值苓€心急如焚地奔走在尋母路上。再過十來天,即將迎來立冬。不知這位走丟時只穿著單衣涼鞋的老人,能否躲過即將到來的寒冬的侵襲。
生氣的母親
戴彬瞞著家人,站在了江蘇衛(wèi)視《非誠勿擾》的相親舞臺上。這位四川閬中市天宮鄉(xiāng)的副鄉(xiāng)長,身著花格襯衫,藍色毛背心,被二十四名女嘉賓一一點評,卻慘遭女嘉賓們一一滅燈。節(jié)目播出那天,坐在電視機旁的母親看不下去了,竟老淚縱橫:“哪個喊你上去的哦,一個女娃子都沒牽到手,丟人!”
第二天,“四川副鄉(xiāng)長參加《非誠勿擾》”成了新聞,不少媒體紛紛轉載,戴母的兩字點評也被赫然引入了標題。標題中的幾個關鍵詞成了引爆點,網(wǎng)友們捧的、損的、贊的、罵的,眾說紛紜,好不熱鬧。
相比之下,天宮鄉(xiāng)場鎮(zhèn)的鄉(xiāng)親們就顯得淡定多了。一位李大姐就說:“戴彬雖然是鄉(xiāng)干部,但也是正常人,征個婚沒啥大不了。”
沒錯。這位大齡光棍鄉(xiāng)干部,也曾談過幾次戀愛,也嘗過失戀的滋味,喜歡讀書與唱歌,也像很多四川人一樣喜歡打麻將。他唯一“特殊”的,只有他的頭銜:副鄉(xiāng)長。戴彬覺得,沒什么可在意的,自己就是普通人一個。相親,只是“自己的正當權利”。
【選自中青在線,標題為本刊所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