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成龍
(安徽師范大學 教育科學學院,安徽 蕪湖 241000)
縱觀古今,中國傳統(tǒng)文化都重視人的道德和精神境界的培養(yǎng)與提升。孟子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所作的貢獻頗多,令人銘記在心,廣泛流傳的當屬他的精神境界說,即提出了培養(yǎng)“大丈夫”的理想人格。這一理想人格的培養(yǎng)要求我們無論在何處境都應極力培育剛正不阿的正氣和不屈不撓的骨氣,堅持維護正義與真理。在孟子看來,培育和實現這一崇高人格理想的關鍵在于內心的修養(yǎng),需要通過反求諸己、動心忍性、持志養(yǎng)氣、意志磨煉、存心養(yǎng)性等途徑予以落實?!爸練庥^”作為孟子精神境界說的重要組成部分,既可以作為培養(yǎng)“大丈夫”理想人格的途徑之一,又可以作為培養(yǎng)的終極目標即蘊含在“大丈夫”理想人格中的浩然正氣。
將“志”定義為志向在《毛詩序》序文之始就已提及:“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fā)言為詩?!笨鬃右舶选爸尽笨闯墒且环N志向,說:“吾十有五而志于學?!痹凇墩撜Z·學而》中也有闡述:“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痹诖?,仍可謂之志向,謂之意志亦能達其詞,合其意。觀其古用,無論是從“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到“又曰‘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再到朱熹的“志,只是心之所向,而今欲做一件事,這便是志”,對“志”的理解和使用都無大的分歧,一直到當代,我們對“志”的理解和使用基本上沿用了前人的譯注?!爸尽弊鳛橐环N遠大志向亦能充分體現其所蘊含的崇高道德稟賦。孟子看來,看待“志”不應只看到“志”的外顯部分,而要看到“志”最大的功能在于它可以作為內心活動的引導,是促使人保持積極向上精神面貌的一種內在驅動力,在此,我們謂之“心志”。
無論是《孟子》中提及的:“氣者,體之充也”和諸葛亮《出師表》中的“恢弘志氣”,還是《梅花嶺記》中的“其氣浩然”無一不在闡述氣的存在性和凸顯的價值。對于“氣”之涵義的理解,有不同的解讀。有學者認為氣大體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描述人達到某種道德境界時的精神狀態(tài);另一類是指充溢四體并為心志所控制的情志之氣和與此相關的勇氣、氣概之類的氣。[1]馮友蘭先生也將“氣”理解成兩種涵義:一種是指客觀存在的一種物質,這是稷下黃老學派所謂的“氣”;另一種指一種精神或心理狀態(tài)……[2]兩者的共通點在于都將氣指向人達到某種道德境界時的精神狀態(tài),這也應是孟子對“氣”的理解。
對于“志”、“氣”關系說在不少古代著作中也有闡述。《養(yǎng)志法靈龜》中的“志氣”關系類似于《孟子·公孫丑上》中的“持其志,無暴其氣;志一則動氣,氣一則動志”中的“志氣”關系,言明了兩者是相互作用的關系。《孟子·公孫丑上》提及:“夫志,氣之帥也;氣體之充也;夫志,至也;氣次焉?!闭J為“志”和“氣”應該同時擁有。然而“志”是核心,是主宰,是氣的統(tǒng)帥,決定氣之趨歸的方向;意志之所以有力量,能發(fā)動人的行為,亦因為它與氣本為一體而不可分。[3]故應二者兼顧。
當下,我們所認同,所要孜孜以求的“志氣”應為何,依吾拙見,無論我們追求的是“志”抑或是“氣”,再或是“志氣”都不得不直接指向一種“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崇高的大丈夫人格。這一人格同時承載著至大至剛、集義而生、配義與道的浩然正氣。
(一)性善論:“志氣”培養(yǎng)的基石。先秦時代,無論是何流派的理論家、教育家,其闡釋自身觀點的邏輯起點都應是他的人性論。關于人性論的探討到了戰(zhàn)國時期可謂高潮迭起。觀點沖突最為突出的當屬孟子的“性善論”與荀子的“性惡論”,且不去論斷孰是孰非,緣起為何,但終有一點是明確的,即他們人性論觀點的創(chuàng)設、闡述都應是為其自身的整個理論體系服務的。孟子“道性善”亦是如此。故此,他提出:“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 ”(《孟子·告子上》)
孟子認為人人生而固有四種善端,即“仁義禮智”四種道德屬性。這一闡述表現出他對人的內在本質的認識。四端,即人的道德的開端和人之所以向善的可能,[4]其中也伴隨著樸素的平等思想,即“人人皆可為堯舜”。性善論的闡述有利于鼓舞人們積極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自覺培養(yǎng)和提高自身的道德和精神境界,最終實現“大丈夫”的理想人格。這一理論前提也同樣適用于“志氣”的培養(yǎng)。因為從宏觀上分析,孟子的“志氣觀”只是其道德境界學說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性善論”的理論前提適用于道德境界說,所以也同樣適用于后者。此外,從微觀上看,“志氣”本身具有道德稟賦,“志氣”的培養(yǎng)顯然是站在善端基礎上對善端的進一步擴充,是實現“大丈夫”這一理想人格的必要途徑。基于此,性善論作為“志氣”培養(yǎng)的基石也有據可循。
(二)后天教化論:“志氣”培養(yǎng)的方法。后天的道德教化和環(huán)境影響對培養(yǎng)人的德行,使其日臻完善起著不可磨滅的作用。孟子的道德來源一直包含兩層含義,第一層含義是作為前提性作用的善質,也就是業(yè)已提及的人之生而固有的道德善端,這些道德善端是最高道德目標實現的一個起點,或者僅為達到完美人格目標提供了一種可能。另一層含義旨在闡明道德是來源于后天的教化,環(huán)境的影響和個人本身的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因為,人在后天若不積極向善,則原初性的善質將會消失,人將淪為與禽獸無異。因此,唯有將這兩層含義的內容統(tǒng)合在一起,才能構筑起完善的道德,善端是前提,后天教化起到擴充完善的作用。
“志氣”作為完美道德人格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本身也并非生而固有,是經過后天的道德磨煉,環(huán)境的影響和自身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而慢慢習得的。正如孟子在《孟子·公孫丑上》所闡述的那樣:“我知言,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即浩然之氣作為一種崇高的人生精神境界,并非與生俱來,而是需要“志”的內在驅動和后天教化對善端的進一步擴充才能夠得以形成。故言,后天教化是“志氣”培養(yǎng)的必由之路。
盡管孟子的理論建構于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下未得以廣泛傳播,但其理想人格所展現出來的深厚底蘊伴隨著幾千年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一直延續(xù)到當下,證明了其精神內涵的高深及其本人對理想人格孜孜不倦的追求得到了歷代后人的肯定,他為后人培養(yǎng)剛正不阿、敢于追求、堅持真理、不屈不撓的氣節(jié)作出了表率。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我們要從孟子的“志氣觀”中吸取有益的成分,使之施益于當下人們的氣節(jié)、人格培養(yǎng),這應該也是孟子人格理論流傳至今依然被廣泛傳頌的必然結果。
照孟軻所講的“養(yǎng)浩然之氣”的方法有兩方面,一方面是了解一種義理,對己有確信,此可稱為“明道”;一方面是常作他所認為是應該做的事,此可稱為“集義”。[5]那么,明確目標、挫折鍛煉和回歸道德實踐可作為配義與道的重要表現,在養(yǎng)浩然之氣的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
(一)明確目標乃“志氣”培養(yǎng)的主觀訴求。孟子“志氣觀”的現實意義不僅在于“志氣”本身,而且體現于它對人格目標的確定上。這一表述緣起于綜合歷代大家們對“志氣”的定義,從先秦儒家的孔子到南宋的朱熹再到清代的王夫之都將樹立遠大的志向作為“志氣觀”的重要組成部分。故此,我們將明確目標表述為“志氣”培養(yǎng)的主觀訴求也有據可循。古往今來,無論是君子的培養(yǎng)抑或是孟子大丈夫理想人格的培養(yǎng),再或是當下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的社會主義道德觀的培養(yǎng),都代表著一代人或幾代人追求至高善的一種價值取向。這是一個總體培養(yǎng)目標,其本身并不具有道德內省和道德踐行的作用。所以,“志氣”培養(yǎng)不應僅僅停留在口頭表述上,而應將“志氣”培養(yǎng)的內容細化,制定必要的培養(yǎng)步驟,明確各階段的培養(yǎng)目標,有了這些分段目標才能為“志氣”的成功塑造提供必要的實施可能。
(二)挫折鍛煉乃“志氣”培養(yǎng)的重要實施方法?!爸練狻辈⒎侨缛酥亩恕皭烹[”、“羞惡”、“恭敬”、“是非”一樣生而固有,也“非義襲而取之”,而是“集義所生”,是通過后天義行的不斷積累而成的。有“志氣”者應為善養(yǎng)浩然之氣者,浩然之氣又乃大丈夫理想人格培養(yǎng)必備的內在要求??梢姡囵B(yǎng)“志氣”之于培養(yǎng)大丈夫理想人格之重要性。因而,需要培養(yǎng)出一種能抵御“威武”、“富貴”、“貧賤”的大丈夫氣節(jié),挫折教育就是一個較好的實施方法。孟子在《孟子·告子下》中提出了“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的挫折教育觀點。現實生活中不難看出,許多獨生子女普遍存在著意志力薄弱、責任感不強、自信心不足等現象,更有甚者在遭受一點小挫折之后便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給家庭、社會帶來了許多負面影響。孟子秉持的“志氣”是結合遠大志向、至大至剛的意志力于一體的內在精神修養(yǎng),具有這一品質的人在遭遇失意與困難之時應是以一種坦然、樂觀、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予以面對。因此,要培養(yǎng)剛正不阿的氣節(jié)和傲骨,挫折教育須先行。
(三)回歸道德實踐乃“志氣”培養(yǎng)的最終歸宿。孟子心中的“志氣”乃是高于一般道德的人生道德精神境界,正如他在《孟子·滕文公下》中所寫,是一種“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的仁義正氣。這無不是在強調人的內在修煉,但“志氣”僅僅停留在內省或是內在啟發(fā)上是遠遠不夠的,也不符合“志氣”培養(yǎng)的初衷。因此,我們要竭力為之付諸行動的是將我們的德性轉化為德行,也就是將道德信念運用到道德實踐當中,在實踐中展現精神風貌?;谌怂幍纳鐣h(huán)境和人的一生的考量,在漫漫人生旅途中,將會面對許多誘惑,遭遇諸多不幸,陷入無數困境,但如何在這些狀況下依然保持“志”的不變,仍能堅持真理、忠于理想,秉持著浩然之氣是值得我們深刻思考的?!爸練狻蔽ㄓ谢貧w道德實踐,才能真正彰顯高尚精神境界所蘊含的傲骨與正氣。
[1] 白奚.稷下學研究[M].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98:166.
[2] [5]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381,381-382.
[3] 李景林.教養(yǎng)的本源[M].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8:274.
[4] 劉鄂培.孟子大傳[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8: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