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灰
國學大師季羨林在學術上嚴肅認真,給人的印象是不茍言笑,誰也不曾想到,他是個感情豐富的人。
1929年,十八歲的季羨林由家長做主娶了彭德華為妻,夫妻文化差異懸殊,所以感情甚少。1935年,已和彭德華育有一子一女的季羨林前往德國哥廷根大學深造,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戰(zhàn)火和苦難中,一位美麗的德國女子如同溫暖的燈盞,照亮了他的心靈。
季羨林的好友田德望租住在一戶姓邁耶的德國人家,邁耶夫妻有兩個女兒,大女兒伊姆加德二十出頭,金發(fā)碧眼,活潑可愛。正在攻讀博士學位的季羨林常去拜訪田德望,一來二去也和邁耶家熟識了。他正需要打博士論文,可他一沒有打字機,二不會打字。適逢伊姆加德能打字,又有打字機,她自告奮勇提出幫忙。因為季羨林的論文中有梵文、巴利文、南斯拉夫文,所以伊姆加德打字時,季羨林必須坐在旁邊以備咨詢。這一年的哥廷根秋天,兩人常常工作到深夜。在“滴滴答答”的打字聲中,情愫也逐漸產生。
季羨林獲得博士學位后,又在德國呆了四五年,其間,他的論文都是由伊姆加德親手所打,她把最美好的青春光陰給了這個博學睿智的男子,而她纖細的手指,也一一撫摸過他那些后來讓中國和世界都為之驚嘆的文字。
兩個年輕人常常一起去森林散步,去電影院看電影,幾乎走遍了哥廷根的大街小巷。這恐怕是季羨林第一次真正的戀愛,他的朋友勸說他選擇伊姆加德,而這位德國女子也勸其留下,他思考再三,卻決定把這扇愛情之門關閉。季羨林即將離開德國前,在自己的日記中寫下痛苦的心境:“七點半到Meyer(邁耶)家去,同Imgard(伊姆加德)打字,她勸我不要離開德國,她今天晚上特別活潑,可愛,我真有點舍不得離開她,但又有什么辦法?像我這樣一個人,不配愛她這樣一個美麗的女孩子?!?/p>
這位才華橫溢的年輕學子克制了自己的感情,選擇了回到并不留戀的家庭,選擇了回到并不感興趣的國民黨執(zhí)政的祖國,他的這種選擇,也給伊姆加德制造了終生的悲劇——她因此終生未嫁。對于季羨林的選擇,其子季承在《我和父親季羨林》中給出了解釋,“父親骨子里就是一個有背叛思想而沒有背叛勇氣的人?!?/p>
1980年,年逾古稀的季羨林赴當時的聯(lián)邦德國訪問,特地到哥廷根尋找過伊姆加德,可惜造化弄人,他敲開了原來的房門,開門的卻是一個陌生人。命運和季羨林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伊姆加德只是從一樓搬到了二樓,她還住在那棟房子里。
1991年,八十歲的季羨林在長篇回憶錄《留德十年》中,首次披露了五十年前這段鮮為人知的愛情經歷,也引起無數人唏噓感嘆。2000年,香港電視臺一位女導演在拍攝季羨林的傳記片時,前往哥廷根打聽伊姆加德的下落,得知伊姆加德還在人間,而且那臺打字機還靜靜地安放在當年的那張書桌上,只是那段愛情故事中的女主角紅顏不再,滿頭銀絲。
季羨林在90歲生日那天,他收到了伊姆加德寄來的一張照片,伊姆加德在照片背面寫下問候:“你好嗎?”季羨林摩挲著照片,聲音柔和地回答:“我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