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詠存
(寧夏回族自治區(qū)人民醫(yī)院婦產(chǎn)科 寧夏 銀川 750021)
據(jù)統(tǒng)計,我國每年新發(fā)宮頸癌病例13.15萬,約有8萬人死于宮頸癌,在婦科惡性腫瘤中病死率居第2位。高危型人乳頭狀瘤病毒(high-risk types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慢性持續(xù)感染是宮頸癌發(fā)生的主要因素[1]。目前,在宮頸癌的篩查中,細胞DNA倍體定量分析技術由于具有較高的檢出率而被認為是篩查的金標準。為了探討應用細胞DNA倍體定量分析聯(lián)合高危型人乳頭狀瘤病毒(HR-HPV)檢測篩查宮頸癌能否降低漏診率,提高準確率,我們對同時行宮頸液基細胞學檢查、細胞DNA倍體定量分析及HPV-DNA分型檢測的2153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總結。
1.1 一般資料 病例來源于2009年5月~2011年5月在我科同時行宮頸液基細胞學檢查、細胞DNA倍體定量分析及HPVDNA分型檢測的2153例患者,年齡20~65歲,平均(38.59±7.93)歲。
1.2 宮頸液基細胞學檢查 采用TBS分級診斷系統(tǒng)。鱗狀細胞可概括為4級:良性、不典型性鱗狀上皮細胞(ASC)、鱗狀上皮內(nèi)病變(SIL);包括低度鱗狀上皮內(nèi)病變(LSIL)、高度鱗狀上皮內(nèi)病變(HSIL)、鱗狀細胞癌(SCC)。腺細胞分為不典型腺細胞(AGC)、傾向腫瘤的不典型腺細胞(AGC-fn)、宮頸管原位癌、腺癌。
1.3 HPV-DNA分型檢測 采用HybriMax技術檢測21種HPV亞型。實驗步驟:樣本HPV-DNA提取,PCR擴增,核酸分子快速導流雜交,結果判讀,按芯片上HPV亞型分布的相應著色位點判斷。HPV高危型(HR-HPV)15種,包括HPV16、18、31、33、35、39、45、51、52、53、56、58、59、66、68;低危型(LR -HPV)6 種,包括 HPV6、11、42、43、44 和 CP8304。
1.4 細胞DNA倍體定量分析 所有Feulgen染色片用AcCell全自動細胞圖像分析系統(tǒng)進行掃描處理。以同張玻片上的100個正常上皮細胞為標準對照細胞,所測出的平均光密度(IOD)為2倍體的參考值,其變異系數(shù)(CV)值小于5%。根據(jù)診斷系統(tǒng)軟件所做出的細胞DNA倍體定量分析結果,有4種情況:①以正常2倍體細胞為主(DNA指數(shù)為1),未見異倍體細胞及異倍體細胞峰,診斷正常。②當DNA指數(shù)在1~2之間時,為少數(shù)處在增值周期的細胞,這些細胞多為炎癥細胞或HPV感染細胞。③當DNA指數(shù)大于2.5時及2倍體與4倍體之間的細胞數(shù)超過被測細胞總數(shù)的10%時,診斷異常,建議活檢。④當DNA指數(shù)大于等于4.5時,為腫瘤細胞。凡是有DNA指數(shù)大于2.5細胞的玻片,都要在顯微鏡下逐一對指數(shù)大于2.5的細胞進行核實,需要跟蹤復查。
1.5 組織病理學檢查 對上述3項檢查任意1項或幾項同時有異常者行電子陰道鏡檢查下多點活檢,在正常轉化區(qū)內(nèi)3、6、9、12點行多點活檢;在異常轉化區(qū)(因致病因子的激發(fā)而形成的區(qū)域)內(nèi)病變處多點活檢,做出病理診斷。
1.6 統(tǒng)計學處理 使用SPSS 10.0軟件,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一般情況 2153例患者中,液基細胞學檢查異常者98例(4.6%),細胞DNA倍體定量分析異常和(或)HPV-DNA分型檢測HR-HPV陽性者197例(9.2%),兩者相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中有59例患者液基細胞學檢查異常,其細胞DNA倍體檢查也異常,占60.2%。
2.2 HPV-DNA分型檢測結果 2153例患者的HPV-DNA分型檢測中,結果為HPV-DNA陰性者1269例(58.9%),LR- HPV陽性者756例(35.1%),HR -HPV陽性者128例(5.9%);其中有HR-HPV感染同時細胞DNA倍體檢查異常者121例,占94.5%,可見HR-HPV感染可能是導致細胞DNA倍體異常的一個重要因素。
2.3 細胞DNA倍體定量分析聯(lián)合HR-HPV檢測與液基細胞學檢查的病理診斷結果比較 對236例液基細胞學異常者、或檢出DNA異倍體和(或)有HR-HPV感染的病例行電子陰道鏡下宮頸活檢,病理學檢查結果見表1。
表1 細胞DNA倍體分析、HPV-DNA分型檢測與液基細胞學檢查的病理診斷結果比較(例,%)
以宮頸活檢病理學診斷宮頸上皮內(nèi)瘤變(CINⅠ、CINⅡ、CINⅢ)和宮頸癌,檢出DNA異倍體和(或)有HR-HPV感染者共197例,其中有164例病理診斷異常,占83.2%;液基細胞學異常者共98例,其中有41例病理診斷異常,占41.8%,兩者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
正常人體的體細胞具有較恒定的DNA含量,為二倍體。當細胞受到致癌因素的影響后,染色體上的基因發(fā)生突變,導致DNA含量的改變,從而出現(xiàn)異倍體細胞。細胞DNA倍體定量分析技術通過對細胞核內(nèi)DNA的含量進行測定,掌握正常細胞周期變化特征,以此及早地發(fā)現(xiàn)惡性增殖的腫瘤細胞。用細胞DNA倍體定量分析系統(tǒng)進行宮頸癌及癌前病變的診斷在國外已有大量報道[2,3]。本研究中,檢出率從液基細胞學檢查的41.8%提高到83.2%。而傳統(tǒng)的宮頸癌檢查技術,如液基細胞學檢查,只有在細胞形態(tài)發(fā)生改變時才能檢測出宮頸癌,會有漏診的情況。此外,采用細胞DNA倍體定量分析技術的優(yōu)越性還體現(xiàn)在,一般婦科醫(yī)師認為宮頸光滑者無需檢查宮頸癌,只有出現(xiàn)重度宮頸糜爛才會引起重視。但是,宮頸癌前病變的發(fā)生與宮頸糜爛的程度是不成比例的。
HR-HPV的持續(xù)性感染能夠干擾有絲分裂,導致染色體數(shù)量和結構的異常,即異倍體的產(chǎn)生,而異倍體又是宮頸癌前病變中一項顯著的標志[4]。本研究結果顯示,HR-HPV感染患者中有94.5%的細胞DNA倍體檢查異常,說明兩者在宮頸癌前病變的進展過程中存在著內(nèi)在聯(lián)系。如這些患者的HRHPV感染不能得到有效地阻斷,則加大了進展為宮頸浸潤癌的風險。
總之,細胞DNA倍體定量分析系統(tǒng)采用顯微分光光度原理與圖像處理分析技術相結合,能快速對大量細胞核的結構和DNA含量進行分析,如結合HPV-DNA分型檢測,能對癌前病變的性質和發(fā)展趨勢做出評估,有助于癌變的早期診斷。特別是對于細胞學診斷為ASCUS或LSIL的患者,僅檢測HR-HPV可能會引起檢測結果的不穩(wěn)定性及治療方案的不確定性[5];如果聯(lián)合細胞DNA倍體定量分析,將為病變的生物學行為提供更多的信息,提高診斷的準確性,降低漏診率。
[1]Wright TC Jr,Massad LS,Dunton CJ,et al.2006 Consensus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women with abnormal cervical cancer screening tests[J].Am J Obstet Gynecol,2007,197(4):346
[2]Lorenzato M,Caudroy S,Nou JM,et al.Contribution of DNA ploidy image cytometry to the management of ASC cervical lesions[J].Cancer,2008,114(4):263
[3]Canda MT,Demir N,Sezer O,et al.Clinical results of the liquid based cervical cytology tool,Liquiprep,in comparison with conventional smears for detection of squamous cell abnorm alities[J].Asian Pac J Cancer P rev,2009,10(3):399
[4]Peter M elsheimer,Svetlana V inokurova,N icolas W en tzen sen,et al.DNA aneup loidy and integration of human papillom avirus type 16 E6/E7 oncogenes in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and invasiv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cervix uteri[J].Clinical Cancer Research,2004,10:3059
[5]焦紅麗,冶亞平,張佳立,等.DNA倍體分析聯(lián)合HR-HPV檢測在宮頸癌篩查中的作用[J].中國婦幼保健,2010,25(24):3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