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 峰 閆素梅 孫振華 王立明 武霞霞
(內蒙古農業(yè)大學動物科學學院,內蒙古呼和浩特010018)
內蒙古白絨山羊阿爾巴斯型俗名阿爾巴斯白絨山羊,是絨肉兼用品種。該品種已被列入首批發(fā)布的動物遺傳資源保護名錄一級保護品種。阿爾巴斯白絨山羊是在鄂爾多斯高原特定的寒冷、干旱、風多、沙大的自然環(huán)境下形成的,其絨品質因纖維細、重量輕、光澤好而聞名世界[1]。一直以來的全年放牧養(yǎng)殖模式及超載過牧,使鄂爾多斯高原的草原生態(tài)環(huán)境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1-2]。鑒于此,鄂爾多斯市推行了一整套禁牧休牧和劃區(qū)輪牧制度、草畜平衡制度,使草原生態(tài)環(huán)境實現了由嚴重惡化到整體遏制、局部好轉的歷史轉變;并規(guī)定在每年的4月1日到6月30日這段時間為休牧期。然而,在休牧期間如何對絨山羊進行科學合理的補飼是實行休牧補飼制度首要解決的營養(yǎng)問題之一。目前,對于阿爾巴斯白絨山羊的研究,多見于放牧補飼對其產絨性能和繁殖性能的影響,而關于休牧舍飼條件下不同營養(yǎng)水平對其產絨性能、繁殖性能的影響研究較少,尤其是關于哺乳期母羊和羔羊體重變化規(guī)律的研究則更少。
鑒于此,本試驗通過研究休牧舍飼條件下不同營養(yǎng)水平對阿爾巴斯白絨山羊體重變化及其羔羊體重變化的影響,從而為科學制定休牧補飼階段的泌乳期阿爾巴斯白絨山羊補飼方案提供理論依據。
本試驗于2011年3月末到6月末在內蒙古鄂爾多斯鄂托克旗億維白絨山羊種羊場進行,根據母羊年齡、體重、單雙胎及上一年抓絨量相似的原則,選取分娩15 d左右阿爾巴斯白絨山羊泌乳前期母羊204只及其對應羔羊337只隨機分成3組。泌乳母羊每組68只,對照組、試驗1組與試驗2組對應羔羊的數量分別為110、114、113只。試驗各組的初始體重利用SAS 9.0做方差分析,組間差異不顯著(P>0.05),分組依據見表1。
表1 各組母羊基本情況
按照上述方法,將哺乳母羊分為3個組,分別為對照組、試驗1組和試驗2組,對照組日糧營養(yǎng)水平按照該場原來飼喂水平飼喂,試驗1組的干物質進食量(DMI)與日糧營養(yǎng)水平均高于對照組,試驗2組的DMI與對照組相同,但日糧營養(yǎng)水平高于對照組。泌乳母羊的日糧配制參照NRC(1985)飼養(yǎng)標準及相關研究報道,各組日糧的組成、營養(yǎng)水平及營養(yǎng)物質進食量見表2與表3。預試期15 d,正試期60 d。各組母羊的飼養(yǎng)管理相同,每天飼喂2次,自由采食,自由飲水。各組羔羊飼養(yǎng)管理均相同,在出生后第7 d開始補飼精飼料和苜蓿草,自由采食與飲水。
表2 泌乳母羊日糧組成及營養(yǎng)水平
表3 各組母羊的營養(yǎng)物質日進食量
在正試期以后第1、30、60 d早晨,對各泌乳母羊及對應羔羊的個體進行空腹稱重,計算出各試驗組母羊的總增重。同時對各組試驗母羊對應的羔羊個體進行空腹稱重,記錄數據并計算總增重。試驗期間詳細觀察記錄母羊與羔羊的健康狀況,并記錄母羊采食情況。
試驗數據采用Excel 2003和SAS 9.0軟件的統(tǒng)計程序進行GLM方差分析,DUNCAN法進行多重比較,P<0.05表示組間差異顯著,P<0.10表示組間差異趨于顯著。
表4 不同營養(yǎng)水平對阿爾巴斯白絨山羊母羊體重變化的影響(kg)
由表4可以看出,補飼開始時各組母羊體重組間差異不顯著(P>0.05),經過30 d的補飼期后,各組母羊的體重都降低,試驗1組、試驗2組與對照組的降低幅度分別為0.57%、1.58%和7.47%,試驗1組與試驗2組的降低幅度低于對照組,體重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其中試驗1組平均體重最大;補飼60 d時,試驗1組與試驗2組的母羊體重有高于對照組的趨勢,但各組母羊體重的組間差異不顯著(P=0.247 3);試驗1組和試驗2組在整個補飼期的總增重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從整個補飼期的結果看,各組母羊體重變化均呈現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趨勢,其中,以試驗1組體重最高,補飼結束時,試驗1組母羊的體重較試驗開始時略有增加,試驗2組基本持平,但對照組有所下降。
表5 休牧期間不同營養(yǎng)水平飼喂母羊對羔羊體重變化的影響(kg)
由表5看出,補飼30 d后,試驗1組母羊的羔羊體重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試驗2組也有高于對照組的趨勢;補飼60 d時,與對照組相比,試驗1組與試驗2組的體重有增加的趨勢(P=0.104 8),整個試驗期的總增重也有增加的趨勢(P=0.125),其中試驗1組較對照組增重增加了0.72 kg。
目前,關于阿爾巴斯白絨山羊休牧期補飼營養(yǎng)需要的研究報道甚少。劉海斌(2008)在舍飼條件下研究了不同蛋白水平對遼寧絨山羊生產性能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日糧粗蛋白水平在9.26%以上時,就能滿足遼寧絨山羊體增重營養(yǎng)需要,在此基礎上,增加日糧蛋白水平對體增重影響差異不顯著[3]。涂吉華(2008)在對阿爾巴斯白絨山羊放牧加補飼期間營養(yǎng)需要的研究結果顯示,補飼粗蛋白質為12%混合精料對絨山羊生產性能和增重效果比較理想[4]。楊鷹等(2008)[5]在攀枝花山羊舍飼育肥生產中,體重在25 kg左右的山羊,日糧營養(yǎng)水平以粗蛋白13.37%、消化能10.70 MJ/kg的增重效果最好??梢妼τ诓煌贩N以及不同時期關于營養(yǎng)水平對山羊體重變化的研究結果存在較大差異。
本研究結果表明,休牧舍飼條件下,各組泌乳母羊的體重盡管在補飼前期都降低,在補飼后期有所回升,但試驗1組與試驗2組在補飼前期的體重與試驗全期總增重都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尤其以試驗1組效果最好。本試驗中,母羊體重之所以發(fā)生失重是因為泌乳母羊處于泌乳前期,而且雙羔率高,因此體重通常會發(fā)生失重現象,但試驗組的失重均低于對照組,這與其能量、蛋白質及鈣、磷等營養(yǎng)物質的進食量高于對照組有關。本試驗中試驗1組與試驗2組的營養(yǎng)物質進食量分別是:DE為 22.92、19.80 MJ/(d·只),CP為205.23、184.12 g/(d·只),按照代謝體重計算,分別為DE 1.40 MJ/(W0.75·kg)和1.20 MJ/(W0.75·kg),CP 12.49 g/(W0.75·kg)和11.21 g/(W0.75·kg)。羔羊的營養(yǎng)物質主要來源于母乳與補飼,尤其在出生后的一個月內母乳更為重要。本試驗中試驗1組、試驗2組的羔羊在補飼前期體重顯著高于對照組,主要是由于試驗組的母羊營養(yǎng)物質進食量高于對照組,因此哺乳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在補飼后期效果降低是由于隨著羔羊的生長,對補飼精飼料和干草的進食量逐漸增加。
本試驗由于條件所限,僅設了2個試驗組,能量、蛋白質、鈣和磷等營養(yǎng)物質水平均存在差異,而且在補飼前期與補飼后期的營養(yǎng)水平相同,因此,究竟在各階段營養(yǎng)水平為多少更適合,還需要進一步的試驗研究探討。
在本試驗條件下得出,泌乳前期的阿爾巴斯白絨山羊DE進食量為1.20~1.40 MJ/(W0.75·kg),CP的進食量為 11.21~12.49 g/(W0.75·kg),可降低母羊的失重,增加羔羊的增重。尤其以DE進食量為1.40 MJ/(W0.75·kg)、CP進食量為12.49 g/(W0.75·kg)效果最好。
[1]稅世榮.內蒙古絨山羊分布及其絨量絨質與生態(tài)條件的關系[J].內蒙古畜牧科學,1994,2:14-17.
[2]彭玉麟,賈志海,盧德勛.不同蛋白質水平的日糧對內蒙古白絨山羊消化代謝的影響[J].畜牧獸醫(yī)學報,2002,33(4):321-326.
[3]劉海斌,胡銳,等.日糧不同蛋白水平對舍飼遼寧絨山羊生產性能及營養(yǎng)物質消化率的影響[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2009,37(3):43-48.
[4]涂吉華,賈志海.補飼不同蛋白質水平精料對放牧絨山羊生產性能的影響[J].草食家畜,2008(2):33-36.
[5]楊鷹,韋雷飛,等.攀枝花黑山羊不同營養(yǎng)水平舍飼育肥效果比較[J].農林技術與信息,2008,33(3):26-28.
[6]宋范成.日糧磷水平對奶牛瘤胃發(fā)酵、產奶性能及磷消化代謝的影響[D].內蒙古農業(yè)大學,2010.
[7]馮仰廉主編.反芻動物營養(yǎng)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
[8]楊鳳主編.動物營養(yǎng)學(第二版)[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00:106-107.
[9]張麗英主編.飼料分析與飼料質量檢測技術(第三版)[M].北京:中國農業(yè)大學出版社,2003.
[10]賈志海.現代養(yǎng)羊生產[M].北京:中國農業(yè)大學出版社,1997:119-120.
[11]李大彪.綿羊和絨山羊采食行為以及對三種不同粗飼料日糧纖維消化率的比較研究[D].內蒙古農業(yè)大學,2007.
[12]admin.鄂爾多斯市家畜改良信息網[EB/OL].http://www.ordosgl.com/ylpz/2011/201106/20110627171337.html 2011-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