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一墻劃開兩世界——賞蘇軾《蝶戀花·春景》詞

2012-08-15 00:42施洪波浙江傳媒學(xué)院杭州310005
名作欣賞 2012年20期
關(guān)鍵詞:佳人秋千徐志摩

⊙施洪波[浙江傳媒學(xué)院, 杭州 310005]

作 者:施洪波,文學(xué)博士,浙江傳媒學(xué)院講師,研究方向:中國古代文學(xué)。

蝶戀花·春景 蘇 軾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消,多情卻被無情惱。

這是蘇軾極為出色的一首愛情詞,同時也是一首意蘊深長的哲理詞。此詞一反前人傷花惜春之哀怨情緒,以一種積極樂觀的精神出之,實為詞中佳構(gòu)。

此詞寫于貶謫惠州前后①,其時,東坡已是六十來歲的老人了,經(jīng)歷過一次次新黨舊黨之傾軋,承受過造謠中傷之毒舌,體驗過烏臺死亡之威脅。而現(xiàn)在,又一次的為新黨人物嫉恨,被貶謫到了多瘴癘之氣的惠州,其世路風(fēng)波之坎坷可知矣。然全詞看不出一絲衰颯之氣,在春殘之際,倒反屢屢透出一種通脫曠達(dá)的情懷。

詞以“花褪殘紅”發(fā)端,字面正與南唐中主李 “菡萏香消”、漱玉“紅藕香殘”為近。然中主接以“翠葉殘”,漱玉接以“玉簟秋”,哀傷幽怨之念自出,凄清冷瑟之境頓現(xiàn),可謂傷心人之詞也。而東坡則在春意闌珊、人念黯然之際,續(xù)以“青杏小”三字,欣悅之情懷、曠達(dá)之胸襟如清風(fēng)之在竹林,悠然而入讀者之心。春花雖逝,夏果喜人,人生無常,自當(dāng)勿念前悲,多思后喜。要知境由心生,事隨心轉(zhuǎn)。此種風(fēng)味,宋人多得之。蘇之門人秦觀《三月晦日偶題》或即受乃師影響:“節(jié)物相催各自新,癡心兒女挽留春。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绷_與之《看葉》詩亦同發(fā)此意:“看花應(yīng)不如看葉,綠影扶疏意味長。”此種詩句,多富禪機,意味深長,不可單以繪景視之。

“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一句,則在靜謐之中注入一種活潑潑之動態(tài)。燕子之飛,綠水之繞,皆極具人情味,似乎她們正與詞人同賞著春暮夏初之美景,同樣熱愛著這美妙的人間。另外,這短短九字,實極具畫面感:燕之飛,乃是點,由下而上;水之繞,則是線,由左而右。這一飛一繞,在完成縱橫交錯畫面的同時,也使整首詞作充滿了生命的氣息。

當(dāng)讀者情緒正高揚之時,卻忽又冒出這樣的一句:“枝上柳棉吹又少”,此乃揚中之抑?!爸ι狭蕖保舜褐笳?。宋人寫傷春、留春之作,多有從柳棉著手者。試看同屬豪放派詞人的辛棄疾名作《摸魚兒》中的詞句:“更能消幾番風(fēng)雨?匆匆春又歸去。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shù)。春且?。∫娬f道,天涯芳草無歸路。怨春不語。算只有殷勤,畫檐蛛網(wǎng),盡日惹飛絮?!睂Υ褐湃ビ腥f種不甘而又萬般無奈,其傷春、惜春、喚春、留春,感情極其強烈,甚至于妒忌起“盡日惹飛絮”的蛛網(wǎng)來,確實極具感染力。不過,其傷春之寫法,仍屬傳統(tǒng)一脈。東坡此句似以純客觀之態(tài)寫出,然亦自能引人作諸多遐想,傷春意緒在讀者心中的反映似乎也是極自然之事。然而,東坡并未就傷春來展開,而以與首句同樣的手法來進(jìn)行一種逆轉(zhuǎn):“天涯何處無芳草!”當(dāng)柳絮紛紛下落時,芳草早已碧連天。失之柳絮,得之芳草;東隅已逝,桑隅非晚。人生是無所謂得,亦無所謂失的。得失之念,全在于人的執(zhí)著之心,在于人們俗世功利之蒙蔽。東坡在這里所要表達(dá)的,不正是一種超越得失,除蒙去蔽的人生哲理?正所謂“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蘇軾《定風(fēng)波》句),心安了,則無物不悅目,處處皆樂土。對于天涯芳草之可愛,亦最能見東坡之仁厚胸懷。

“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確實是人見人愛的名句。然而,不同的讀者對此的感覺卻可能會不同。當(dāng)我們欣賞東坡之曠達(dá)時,東坡之侍妾兼知己王朝云對此卻是悲傷不能盡歌。據(jù)《林下詞談》記載:“子瞻在惠州,與朝云閑坐。時青女初至,落木蕭蕭,凄然有悲秋之意。命朝云把大白,唱‘花褪殘紅’。朝云歌喉將囀,淚滿衣襟。子瞻詰其故。答曰:‘奴所不能歌,是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也?!雹诳梢?,在王氏眼中,東坡之詩詞即東坡之經(jīng)歷。對東坡世路之風(fēng)霜,遠(yuǎn)者只是因閱而知,近者方能感同身受。故只有作為東坡最近之人的朝云,才最能洞明其詞中曠達(dá)之所由。

詞之上闋,就在這一抑一揚中展開,以春花夏果的消長始,以柳棉芳草的交替終。此種消長與交替,不正提示了“變與不變”的哲理嗎?“變與不變”的辯證關(guān)系,是東坡先生在詩文中經(jīng)常探討的問題。世間萬物皆處“變”中,所以任何一種美都不能永存;然而,萬物盛衰消長之理卻是永恒不變的——春盡夏來,陰極陽生,日月相替,永無止歇;一種舊美的失去,必會換來另一種新美的產(chǎn)生。美于人間乃為永恒。東坡在其《前赤壁賦》中論及“變與不變”的關(guān)系極為精彩,正可作此文字的注腳:“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是啊,假以明達(dá)之心,則何物不可愛,何事不可喜?悲哀于我何有哉!

詞之下闋,則由抑揚輾轉(zhuǎn)之法轉(zhuǎn)為隔與通、隱與露之趣。下闋中,出現(xiàn)了三種主要意象:“墻”、“道”以及“秋千”?!扒锴А迸c“道”是極具意味的意象,讀者切不可忽視之?!暗馈笔菃尉€的,作為游子,“行行重行行”的結(jié)果,便是與家愈來愈遠(yuǎn),以至“相去萬余里,各在天一涯”。故“道”這一意象,自然而然地便具有了滄桑悲涼、孤寂潦落之感。而“秋千”,則是回環(huán)往復(fù)的,不管搖向東還是晃向西,總會回到原初之所,中心之地。于是“秋千”便自然地蘊含了溫馨親切之意味,讓人想到日思夜想的故鄉(xiāng)、溫暖的家、熱鬧的庭院、可愛的孩子、美麗的佳人。而這不正是漫漫道途中的游子最缺乏故而也最渴望之所在嗎?因此,這兩個意象的對比與碰撞,便有了無窮的意味,給人以無限的遐想空間。

當(dāng)然,相比之下,“墻”這一意象當(dāng)更為緊要。此墻的絕妙處,在于其似有形似無形,似隔而通,似隱而露。聞其聲而不見其人,想其美而難睹其貌,撩動思鄉(xiāng)夢魂而更悲身滯遠(yuǎn)道。“墻里秋千墻外道”,一墻劃開兩界:內(nèi)界與外界,秋千之界與長道之界,男界與女界。一墻劃開了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截然不同的心態(tài)。墻里明媚而旖旎,充滿青春的氣息,充滿家園的溫馨;墻外卻是凄涼而孤寂,感受到的只能是春的潦落,夜的漫長,以及浩浩長路中無窮無盡的哀傷。墻外的游子,想必早已習(xí)慣了“行行重行行”,疲憊而麻木地走在離家萬里之遙的古道上。馬致遠(yuǎn)“古道西風(fēng)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的詩句正是墻外旅人的絕佳寫照。東坡于此,絕不蹈襲前人,刪盡繁枝,直取人心。而這正是宋人遺貌取神之法,亦即宋詩“皮毛落盡,精神獨存”特點在詞中的應(yīng)用。

“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當(dāng)墻里的佳人天真爛漫,毫無拘忌,秋千與笑聲恣意而起時,旅人灰頹沉寂的心忽地被喚醒了,春的氣息重盈身畔,正似涸轍之 忽然聽到了汩汩水聲,頓時有了無限生機。而這溫馨甜美之感,想必不知有多少回出現(xiàn)于夢中,“楊柳依依”,撩人心懷。然而,“笑漸不聞聲漸消,多情卻被無情惱?!奔讶酥?,本就發(fā)于無心,純?nèi)巫匀?。此墻乃有形之阻隔物,為佳人擋住了外在的喧囂,開張了那顆自由無拘的心,所以其笑其停,皆自然而然,毫不做作。同時,此墻又似無形,頻使青春氣息伴隨佳人笑聲而越出墻外,鉆入游子心中,空惹千種相思,萬種閑愁。這兩句極具哲思,最受后人稱賞。試想,一邊是笑聲的逐漸消退,一邊卻是情思的不斷涌起。笑聲愈來愈輕,情思卻愈來愈重。一者無心,一者有情。無心者因一墻之隔而不知,有情者因一墻之隔而不能。行文至此,作者便戛然而止。其裊裊余意,留與我們作無盡之回味。是單相思式的喜劇,還是天涯之人對故鄉(xiāng)無窮的念想?是遲暮老人對青春的欽羨,還是飽經(jīng)風(fēng)霜者對無忌本真的渴望?于是不由得想起徐志摩的新詩《偶然》來:“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訝異,更無須歡喜——在轉(zhuǎn)瞬間消滅了蹤影……”③豈不正是東坡詩意的一種現(xiàn)代解讀?只是一者從男方落筆,一者從女方著墨罷了。以此看來,東坡詩詞沾溉后人誠為多矣!

縱觀全詞,作者巧用對比,抑揚之間,極頓挫之妙。取象寓意,皆富哲思。其語瀟灑,其情綿長,乃兩宋婉約詞中難得之杰作。無怪乎清代詩壇領(lǐng)袖王士禎對此嘆曰:“恐屯田緣情綺靡,未必能過。孰謂坡但解作大江東去耶?髯公直是軼倫絕群。”④

① 本詞寫作時間已不可確考,薛瑞生《東坡詞編年箋證》及鄒同慶、王宗堂的《蘇軾詞編年校注》均暫系之惠州時期的紹圣二年(1095)。孔凡禮《蘇軾年譜》系王朝云唱此詞之事在紹圣二年,未系創(chuàng)作之年。

② (清)張宗 :《詞林紀(jì)事》,成都古籍書店1982年版,第136頁。

③ 徐志摩:《徐志摩全集·詩集》,香港商務(wù)印書館1983年版,第215頁。

④ (清)王士禎:《花草蒙拾》,見唐圭璋《詞話叢編》,中華書局1986版 ,第680頁。

[1] 鄒同慶,王宗堂.蘇軾詞編年校注[M].北京:中華書局,2007.

[2] 薛瑞生.東坡詞編年箋證[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3] 孔凡禮.蘇軾年譜[M].北京:中華書局,2005.

[4](清)張宗 .詞林紀(jì)事[M].成都:成都古籍書店,1982.

[5] 徐志摩.徐志摩全集·詩集[M].香港:香港商務(wù)印書館,1983.

[6] 唐圭璋.詞話叢編[M].北京:中華書局,1986.

猜你喜歡
佳人秋千徐志摩
完全詩意的向往
“蕩秋千”的由來
霞映佳人是云肩
蕩秋千
蕩秋千
NO.4 秋千
偏 見
一曲佳人歌,半世桃花劫
無奈佳人兮,不在東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