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祿豐縣經(jīng)濟作物工作站651200 章恒毅
近年來,祿豐縣的恐龍山、彩云、金山等鄉(xiāng)鎮(zhèn)大力發(fā)展大棚蔬菜種植,面積達146.7hm2,其中番茄是種植的主要品種之一。隨著番茄種植面積的不斷擴大,給種植農戶增加了一定的經(jīng)濟收入。但是,一些大棚種植農戶的番茄種植管理跟不上,造成番茄開花期落花落果。筆者從2008年開始對番茄落花落果的原因進行認真調查分析,在大棚種植農戶的配合下,采取綜合調控措施,有效地防治和減少了番茄落花落果率,取得了一定的防效。現(xiàn)將防治措施總結如下:
1)溫度的影響:番茄栽培后生長期的溫度要求日溫25~28℃,夜溫要求15~17℃。大棚內溫度白天低于20℃、夜間低于12℃,可嚴重影響植株的花芽分化;反之,如果白天溫度高于35℃,夜間高于20℃,番茄植株生理活動受到干擾,均能造成落花果。
2)高濕干旱的影響:番茄開花期怕濕也怕旱,如水分過多或過少均會造成落花落果。開花結果期植株對水分十分敏感,土壤過干,特別是由濕潤轉干或植株短時間內失水過多,會導致植株生長不良,花粉失水不育而引起落花落果。土壤水分過多易引起植株徒長,造成落花。在第一花序坐果前一般不澆水,開花結果期土壤相對濕度應保持在75%以上,但要及時通風降低空氣濕度,使大棚內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60%。
3)光照不足:番茄喜光,對光照條件反應敏感。光照不足,特別是遇到連續(xù)陰天時光合作用受到抑制,激素分泌減少,碳水化合物合成或供應不足,雌蕊萎縮或花粉活力下降,可引起落花落果。
4)病害影響:番茄病害主要有早疫病、灰霉病、葉霉病、綿疫病等。病害發(fā)生時不但為害葉片、莖、果實,也侵染花朵,造成花朵干枯脫落或形成病果。
5)營養(yǎng)失調:番茄進入開花結果期后,對各種養(yǎng)分的需求量大,此時若養(yǎng)分供應不足會導致落花落果。營養(yǎng)不良還會影響花器官及果實的正常發(fā)育,如出現(xiàn)花粉小、花柱細長不均、致使花器官不能正常授粉而脫落。在花芽分化期如果氮肥施用過多、夜溫過高、濕度過大會造成幼苗徒長,第一穗花分化期延遲,開花時落花率提高。相反,在營養(yǎng)不足、溫度低等情況下易形成老化苗、僵化苗,其花蕾密而多,形態(tài)不整齊,也容易產(chǎn)生落花落果。在定植后蹲苗期管理不當,營養(yǎng)過多易造成植株徒長,莖葉生長過旺而使花果受抑制,落花落果增加。
1)培育壯苗:可采用營養(yǎng)缽育苗。要加強苗期管理,培育壯苗是防病的關鍵,育苗期間要預防徒長和僵苗,苗齡以60d為宜。適期定植,定植時要帶土,避免傷根,利于緩苗。壯苗移栽后,緩苗快、抗逆性強、落花少,產(chǎn)量高。
2)控制溫濕度:番茄生長期要掌握好適時控溫,白天大棚內溫度應控制在24~27℃,夜晚控制在15~17℃,以利于番茄正常生長。在控制濕度方面,大棚番茄應及時澆水,及時排濕,澆水宜小水潤土、勤澆,忌大水漫灌;要及時通風降低空氣濕度,保持土壤相對濕度在75%左右,可促進番茄正常開花結果。
3)合理密植:在番茄生長期,應適時整枝打杈避免遮陰。非自封頂型可采用單稈整枝或雙稈整枝。采取單稈整枝時,單株留10穗果;雙稈整枝留12穗果,多余的摘除,適時抹去側芽,及時疏花疏果,確保通風透光,果大均勻。
4)防治病蟲害:番茄病害主要有早疫病、葉霉病、灰霉病、綿疫病等。發(fā)病初期可采用75%百菌清WP600倍液或50%福美雙 WP800倍液,50%克菌丹WP600倍液,50%腐霉利WP2000倍液等噴霧防治。蟲害主要有蚜蟲、菜青蟲、棉鈴蟲等,可采用50%抗蚜威WP2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EC1500倍液,或50%殺蟲雙WP1200倍液等噴霧防治。
5)科學施肥:應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進行追肥。特別要重視鉀肥,基肥最好用腐熟農家肥、過磷酸鈣等。追肥在坐果前輕施,掛果后重施,分次追肥。當一穗花開3~4朵時,可用番茄靈等生長調節(jié)物質進行?;ū9T谠绱洪_花期氣溫低時,可采用生長素處理花朵,能有效防止番茄落花,促進果實發(fā)育。但要注意防止藥害,不要將藥液涂到嫩葉、嫩莖上。在苗期和花期視生長情況合理施肥,苗期可噴施0.2%~0.3%的磷酸二氫鉀溶液,花期可噴施0.2%~0.3%硼肥等,以降低落花率,促進開花結果,確保農戶增產(chǎn)增收。
[1]張曉明,樸金丹主編.番茄標準化生產(chǎn)技術【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