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可毅 魏書有
(民用航空器適航審定技術與管理研究中心,天津 300300)
“適航”從字面理解是指航空器是否適合飛行。政府出于公眾利益為確保民用航空器能夠在服役期間始終處于適航狀態(tài)所做的工作,就是所謂的適航管理。一般適航管理工作是由各國民航當局承擔的,具體由其內部的專門的適航管理機構執(zhí)行。
美國商務部航空司作為“美國聯(lián)邦航空局”(Federa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F(xiàn)AA)的前身早在1926年成立起就已經開始通過頒發(fā)航空通報來履行適航管理的職能。FAA到現(xiàn)在已經積累了80多年的適航管理經驗。期間,伴隨著美國民用航空工業(yè)的發(fā)展,F(xiàn)AA通過適航管理經驗的積累和自身適航組織機構的加強和完善,現(xiàn)在已具備了成熟的適航管理機制,完善的適航標準體系和強大的適航管理能力。
FAA所以能夠很好地完成國內外航空產品的審定,適航條例與標準的頒布與修訂,制造商與營運商的監(jiān)督管理以及條例的貫徹等大量工作,一方面與其在適航管理上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是分不開的,另一方面,這與它適航管理機構的結構設置和內部職能劃分的合理有著很大的關系。因此,對于FAA適航管理機構的研究是有借鑒意義的。
適航管理簡單講就是一個立法、執(zhí)法和監(jiān)督法規(guī)貫徹的一個過程。適航管理機構履行適航管理的職能如下。
1.1 擬定一套自己的適航條例和適航標準(在美國為“聯(lián)邦航空法規(guī)”(FAR)),并制定相關的“審定程序”(AP)、“咨詢通告”(AC),“技術標準”(TSO)以及其它文件,并根據(jù)實際情況不斷修訂適航條例,完善適航標準。
1.2 對民用航空產品和制造單位分別進行型號合格審定和生產批準,對審定合格的單機頒發(fā)“適航證”(AC)。
1.3 監(jiān)督航空產品的設計與生產,確保適航標準的貫徹。
1.4 參與和協(xié)助飛行事故的調查,針對存在的安全隱患及時發(fā)布“適航指令”(AD)。
目的是為了與其它民航當局、制造商和其它有關單位一道,提高國際航空運輸系統(tǒng)的安全。
在美國,F(xiàn)AA下設的航空器審定服務司(Aircraft Certification Service,AIR)執(zhí)行上述的適航管理工作。AIR屬于3級管理機構,即把管理機構分為總部機構、地區(qū)機構和地方機構3級。AIR總部機構設在華盛頓,屬于決策與管理層,其職能主要是政策和條例的制定,基本上不需參與實際的適航審定與管理工作。地區(qū)機構和地方機構屬于執(zhí)行部門。地區(qū)機構是4個審定中心。地方機構也就是地方辦公室。三者的關系是總部領導地區(qū)辦公室,地區(qū)辦公室領導地方辦公室。
AIR的總部機構由航空器合格審定國際規(guī)范組(AIR–40)、航空器工程處(AIR–100)、生產和適航審定處(AIR–200)、計劃和規(guī)劃管理處(AIR–500)和布魯塞爾合格審定組(AEU–100)構成,由主任辦公室(AIR–1)管理。各子機構的職能如下。
2.2.1 AIR–40負責AIR的國際事務。當AIR需要與其他FAA組織機構、美國政府的國際機構、國際民航組織(ICAO)和國外民航當局聯(lián)系交流時,航空器合格審定國際規(guī)范組要提供必要的支持,制定并履行與國外民航當局的雙邊協(xié)議。
2.2.2 AIR–100負責“合格審定規(guī)定”(14 CFR 21)和TSO的制定,管理AD的發(fā)布。
2.2.3 AIR–200負責持續(xù)運行安全,航空產品和零部件的生產批準和監(jiān)督,并和AIR–100一道擬定合格審定規(guī)定(14 CFR 21)。
2.2.4 AIR–500負責AIR的業(yè)務規(guī)劃、財務管理、人員培訓和內部信息系統(tǒng)的維護工作。
2.2.5 AEU–100設在比利時的布魯塞爾,是唯一不在華盛頓總部的總部機構。這樣設置是因為AEU–100承擔AIR在歐洲的審定工作,為了方便AEU–100的工作,將它的地位設為總部機構。它同時還為AIR反饋國外適航當局的立場,并就任何FAA新的政策和程序與其它適航當局進行交流。
AIR的地區(qū)機構有:位于密蘇里州堪薩斯城的小飛機審定中心(ACE–100)、位于華盛頓州西雅圖的運輸類飛機審定中心(ANM–100)、位于德克薩斯州沃斯堡的旋翼機審定中心(ASW–100)和位于馬薩諸塞州波士頓的發(fā)動機和螺旋槳審定中心(ANE–100)。它們分別是由FAA9個地區(qū)辦公室中的中部地區(qū)辦公室、西北地區(qū)辦公室、西南地區(qū)辦公室和新英格蘭地區(qū)辦公室通過在原有其組織基礎上增加了航空器合格審定室,并在原有的飛行標準室下增設作為地方機構的航空器評審組來擔任。在管轄的地理范圍上進行適當?shù)臄U展,使4個審定中心的管轄范圍覆蓋全美。
審定中心的專業(yè)職能有:負責特定航空器或航空產品的適航標準;發(fā)布AD,或將AD推薦給責任審定中心;對于其負責的進口航空產品進行合格審定;對地區(qū)審定中心施以技術政策援助。當審定中心執(zhí)行上述職能時,又稱為專業(yè)審定中心。
審定中心的地區(qū)職能有:負責地區(qū)辦公室的運作,負責地區(qū)的審定項目和計劃并提供資源,貫徹政策,并確保項目完成。當審定中心執(zhí)行上述職能時,又稱為地區(qū)審定中心。
除上述職能外,審定還通過幫助制定“適航信息特別公告”(SAIB)或飛機適航警告來告知飛行器所有人和運營者重大營運問題;每個審定中心都要負責履行與固定國家適航當局的雙邊關系。
航空器審定辦公室(ACO)是AIR的地方派出機構。
2.4.1 負責地理管轄范圍內所有飛機、旋翼機、發(fā)動機、螺旋槳和其他民用航空產品及上述產品更換零部件的設計認證,包括型號設計審定,補充型號審定,單機審定,零部件制造批準和TSO設計批準。
2.4.2 管理FAA的委托項目,進行委任代表的任命、批準和監(jiān)督。
2.4.3 檢查進口產品,對檢查合格的產品頒證。
2.4.4 幫助審定中心履行雙邊協(xié)議。
2.4.5 負責涉及審定中心管轄地區(qū)內生產產品的進出口和持續(xù)適航。
航空器審定辦公室在組織和行政上受其所對應的地區(qū)審定中心領導,但在業(yè)務上則按產品類別不同,分別受4個專業(yè)審定中心指導。根據(jù)這種組織形式,各航空器審定辦公室將接受其管轄地區(qū)內各類民用航空產品的合格審定申請,而不論是大飛機、小飛機,還是發(fā)動機、螺旋槳,或其他民用航空產品。但在進行合格審定時,則要接受按分工歸口的專業(yè)審定中心的指導。例如,位于德克薩斯的申請人如果要求進行23部的型號申請,需由福特沃斯的航空器審定辦公室受理,并在專業(yè)審定中心即小飛機審定中心(其總部在密蘇里州堪薩斯)的指導下執(zhí)行。
除ACO外,AIR的地方辦公室還有MIDO、MISO、CMO,MIO和航空器評審組。MIO和航空器評審組雖然設置在審定中心中,但級別仍屬于地方辦公室。
“制造檢查地方辦公室”(MIDO)負責飛行器、航空發(fā)動機、螺旋槳和零部件的生產設備的認證、監(jiān)督生產及合格證書管理。在航空器的初始適航審定過程中,MIDO要從生產制造角度對ACO予以一定的支持,因此,在適航審定當中,ACO與MIDO有著對應關系,通常每個MIDO對應一個ACO,而一個ACO會對應多個MIDO。
MIDO受“制造檢查辦公室”(MIO)的管理。MIO是設置在審定中心內的地方辦公室,監(jiān)督該審定中心管轄區(qū)域內所有的MIDO和MISO(制造檢查衛(wèi)星辦公室),并為這些辦公室提供組織領導和技術指導。此外,運輸類飛機審定中心的MIO下屬還有證件管理辦公室—波音(CMO—Boeing),該CMO就是針對波音公司,對其進行生產監(jiān)督和證件管理。
MIDO為了方便對于大型制造商的生產認證和監(jiān)督,MIDO還會對一些大的制造商內分設MISO,每個MISO都是一個MIDO的延伸(例如,薩凡納MISO 就是亞特蘭大 MIDO的延伸),執(zhí)行與MIDO相同的職能。
航空器評審組是審定中心飛行標準室所領導的地方機構,與ACO相對應。其任務是將使用和維修方面的要求滲透到設計中去,并更多地綜合考慮了機組、飛行操縱、維修、空中交通管制、機場、場站設備,以及其他因素的影響來保證使用安全性。而航空器合格審定辦公室則單純地從航空器本身設計與制造的角度來保證航空器的安全性。
航空器評審組的主要任務有:
初步確定航空器對飛行員的等級要求;
制定最低限度設備基準清單,此清單供航空公司制定最低限度設備清單;
指定維修大綱編寫原則;
在型號合格審定中審查新航空器的使用性和維修性;
起草航空器使用和維修等方面的有關政策;
跟蹤和分析與適航指令、使用通報、故障和事故調查有關的使用方面的問題。
通過對FAA適航審定機構的研究,總結出FAA審定機構具有如下幾個特點。
AIR的決策層與執(zhí)行層十分明確,決策層是其位于華盛頓的總部機構,而執(zhí)行層是由AIR的4個航空器審定中心,13個ACO,4 個MIO,18個MIDO,6個MISO,4個航空器評審組和CMO—Boeing組成的適航審定系統(tǒng)。它又可分為地區(qū)機構與地方機構。各層次的機構有各自的職能和工作對象,在管理上具有明確的上下級之間的指導關系。這種層次清晰、職責和負責對象明確的機構配置是AIR在多年適航管理上不斷完善的結果。
FAA在適航管理上是通過矩陣式管理來將專業(yè)管理與地區(qū)管理業(yè)在業(yè)務上劃分開來,在專業(yè)適航管理上由于一個審定中心只負責一類民用航空產品的適航管理,因此審定中心的任務十分明確,技術力量相對集中,這就便于深入研究和解決制訂政策中的各類技術問題。再則由于一類民用航空產品只由一個中心負責,這就便于統(tǒng)一掌握各種政策、條例和標準的執(zhí)行尺度。第三個優(yōu)點是減少了各種復雜的行政組織關系,有利于及時制定、修訂和補充各種政策、條例和標準,以及對各種管理和技術問題迅速做出反應;而延續(xù)下來原有的地區(qū)管理機制,可以提高業(yè)務上的管理效率,通過地理上的劃分責任明確,便于FAA的統(tǒng)籌管理。
FAA的專業(yè)審定中心對于ACO具有給予其指導的職責,但每個ACO要負責有少則幾個多則十多家的設計制造廠商,而這對于要給予多個ACO指導的專業(yè)審定中心的壓力是很大的。因此專業(yè)審定中心在適航審定上主要側重于適航標準的把握,而ACO更關注設計制造商的產品本身,因此ACO在專業(yè)審定中心對其提供適航標準尺度指導的基礎上,足以勝任審定工作。
AIR十分關注生產與制造,初始適航與持續(xù)適航之間的關系,這體現(xiàn)在地方辦公室(ACO、MIDO和MISO)之間的交流上。ACO在具體的審定工作中,通常需要制造檢查辦公室的協(xié)助來完成;而因為ACO在初始適航審定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產品資料與信息,在制造檢查辦公室的工作中,又可予以幫助與指導。
[1]中國民用航空總局航空器適航司. 中國民用航空器適航管理[M]. 北京:中國民航出版社,1994,(10):277–305.
[2]FAA.Order 8100.5A Aircraft Certif i cation:Mission, Responsibilities, Relationships, and Programs[EB/OL]. 2003(9).
[3]FAA.14 CFR part 21, Certif i cation Procedures for Products and Part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