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輝
(江西省進賢縣興牧獸藥經營部,進賢縣民和鎮(zhèn)勝利北路175號 331700)
初生乳仔豬臟腑嬌嫩,氣形不足,衛(wèi)氣不固,極易受疫毒和外邪侵擾,導致發(fā)病,甚至死亡。乳仔豬黃白痢是哺乳仔豬以泄瀉黃、白色腥臭稀糞為特征的由致病性大腸桿菌感染而引起的一種腸道傳染病,也是哺乳仔豬的常見病和多發(fā)??;多見于出生三天后至斷奶這段時間,幾乎每一個自繁豬場都發(fā)生過,甚至每一窩都會發(fā)生,給養(yǎng)殖戶造成極大的困擾和損失。乳仔豬黃白痢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生。
1.1 乳仔豬白痢又叫遲發(fā)性大腸桿菌病,主要發(fā)生于仔豬出生后一周至斷奶。中醫(yī)五色主病認為白色主寒,主傷食,主肺。因為是哺乳期,母豬受寒,母豬過于肥胖,泌乳量過多,奶水中脂類等難消化物質過多(母豬營養(yǎng)過剩),均能通過奶水傳遞給乳仔豬而造成寒性白痢及消化不良性或營養(yǎng)過剩性白??;同理,乳仔豬為稚陰稚陽之體,形氣不足,衛(wèi)外不固,多雨潮濕,圈舍污穢,自身受寒造成乳仔豬寒性下痢,奶水過多,乳仔豬胃腸發(fā)育還不健全以及吃了不潔食物和飲水均能造成乳仔豬下痢。
1.2 黃痢主要發(fā)生于乳仔豬出生后3~10天,又叫早發(fā)性大腸桿菌?。恢嗅t(yī)五色主病認為黃色為熱,主脾胃,母豬發(fā)燒不吃,以及受熱性病困擾導致奶水中大腸桿菌超標或污染,通過吃奶而過奶給乳仔豬造成下黃?。荒肛i過于肥胖,能量過剩,痰濕太重,形成的大量炎性細胞(奶水中脂肪含量過高及大腸桿菌超標、污染)通過奶水經乳仔豬吮乳過奶至乳仔豬而導致下黃??;乳仔豬自身受濕熱困脾而下痢為黃色。
1.3 乳仔豬白痢治療不當或延誤可轉化成黃?。稽S痢更嚴重,若治療不及時,不得當,死亡率很高,應時刻注意,早預防早發(fā)現早治療。
乳仔豬病初表現精神不振,吮乳正?;驕p少,很快出現拉白色或灰白色稀糞,糊狀,有腥臭味,并混有黏液和氣泡;一般無熱或僅有微熱;隨后精神委頓,食欲減退,飲欲增加,甚或喝臟水,下黃色稀糞,行走搖擺,畏寒發(fā)抖;喝臟水,肛門周圍、尾巴和后腿被稀糞玷污;被毛粗亂,后期肛門松弛,排便失禁,甚或糞便帶血,最后衰竭死亡;耐過的豬生長發(fā)育不良,成為僵豬。
首先,加強飼養(yǎng)和圈舍管理,通風保溫,防寒保暖,搞好衛(wèi)生;母豬過于肥胖的,減少飼料量,控制母豬生長過旺,防止泌乳量過多及乳汁中脂肪含量(膿性乳汁或大腸桿菌)超標,消化吸收不良,能力過剩而下黃??;母豬體況差的增加飼料量,以加強營養(yǎng),保證充足泌乳量,防止乳仔豬因奶水不足而體質瘦弱、抵抗力低下,受寒下白?。恢嗅t(yī)經典著作《黃帝內經》有開魄門、滌潔府治療總則。結合仔豬黃白痢發(fā)病原因,治以通陽散寒、健脾固澀、清熱解毒、利濕、散結。
方藥痢寶散組成及用法:麻黃10g,桂枝10g,炒白術 10g,炒麥芽 10g,炒谷芽 10g,大黃5g,芒硝 5g,生甘草 10g,黃連 5g,滑石 15g。研末灌服,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一窩一劑,重癥母仔同治,母豬一天一劑,輕癥一天即痊愈,重癥也只要二至三天。方中麻黃、桂枝通陽散寒,白術、谷芽、麥芽健脾,大黃、芒硝通腑散結,滑石、甘草益元利濕、固澀;黃連解毒、交通表里,諸藥合用,共奏神農之功而藥到病除。全方在臨癥基礎上化裁,結合加強飼養(yǎng)管理,對仔豬感冒、發(fā)熱、消化不良性痢疾以及水腫均有良好療效。
2003年3月,筆者在四川省大邑縣家畜良種繁殖站時診治一窩一周齡奶豬下黃色稀糞,并混有泡沫,精神不振,吮奶不積極,體溫稍高,個別嚴重的糞便還伴有血絲,診斷為仔豬黃??;用上方研成細粉末,調成糊狀灌服,每次一劑,早晚各一次,同時母豬也一天一劑,水煎,連用兩天即告痊愈。同年冬天,該站一窩半月齡乳仔豬下白色稀糞,畏寒發(fā)抖,食欲減退,診斷為乳仔豬寒性白??;上方重用麻黃和桂枝各至15g,研成細粉末調成糊狀灌服,連用一天兩劑,母豬也同時服用一劑,第二天即痊愈。
仔豬黃白痢從中醫(yī)藥的角度來講,無外乎寒、熱、食三大類,即寒侵,熱擾,傷食,從而導致了乳仔豬的黃白痢。該方中麻黃、桂枝散寒通陽;炒谷芽、炒麥芽和炒白術,健脾開胃助消化;黃連通調三焦;調胃承氣湯合益元散蕩滌濕熱邪氣,益元利濕,并能散除有形之積滯,諸藥合用,陽氣通,寒熱去,積滯除,脾胃健,痢自除。俗話說,病宜三分治,七分養(yǎng);為防止豬疾病的發(fā)生,要加強豬各個階段包括懷孕母豬和乳仔豬的飼養(yǎng)管理,保持圈舍衛(wèi)生、干燥通風、防寒保暖等綜合措施,定時定量控制母豬飼料量,防止母豬過肥過瘦,保持母豬泌乳量的平衡以提高仔豬初生和斷奶體重;以及實施早期斷奶補飼技術,增強仔豬的抗病力等都是預防和減少仔豬疾病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