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20世紀80年代以來《水滸傳》李贄評本辨?zhèn)问鲈u*

2012-08-15 00:52:12
菏澤學院學報 2012年6期
關(guān)鍵詞:李贄二本水滸

劉 丹

(云南大學人文學院,云南 昆明 650091)

今存署名李卓吾評點的《水滸傳》版本主要有兩種:一是《李卓吾先生批評忠義水滸傳》一百卷一百回,明萬歷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杭州容與堂刊本(簡稱“容與堂本”);二是《出像評點忠義水滸全書》一百二十回,明萬歷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楊定見、袁無涯刊本(簡稱“袁無涯刻本”)。明清以來關(guān)于《水滸》李贄評本真?zhèn)蔚臓幷撘仓饕獓@此二本而展開。對于二本的所謂“李贄評語”,明清時人多持否定態(tài)度,認為是葉晝的偽托,如錢希言《戲瑕》、盛于斯《休庵影語》、陳繼儒《國朝名公詩選》、周亮工《書影》等均發(fā)表過這種見解。

20世紀20年代,現(xiàn)代“水滸學”的奠基者胡適、魯迅等人也都信從“容本”、“袁本”李贄評“均系偽托”的觀點。30年代以后,隨著更多的《水滸傳》版本被發(fā)現(xiàn)、并被納入研究視野,學界對這一問題的探討日益深化,見解也日趨分化。至50、60年代,對于二本李贄評孰真孰偽的問題更是臆見紛呈,出現(xiàn)極限狀態(tài)的四種觀點:一是二本皆偽;二是二本皆真;三是“容本”為真,“袁本”為偽;四是“袁本”為真,而“容本”為偽。許多知名學者涉入這一問題的爭論,如孫楷第、鄭振鐸、戴望舒、趙景深、何心等。盡管他們各持己見,難有共識,但他們發(fā)掘出更多的有價值文獻,極大拓展了這一問題探討的視域范圍,為后人的進一步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礎(chǔ)。

80年代以來,隨著《水滸傳》研究逐漸走出“文革”中“評水滸、批宋江”的政治泥潭,并回歸到學術(shù)研究本位,學界對李贄評本問題爭論的熱度不斷上升,探討的深度與廣度不斷得到拓展。三十多年來的爭論研討,雖然對于二本李評的真?zhèn)斡櫉o定論,但還是取得了一些進展,形成了一些共識:李贄確實批點過《水滸傳》;容與堂本前附的《忠義水滸傳敘》確為李贄所寫;“容本”、“袁本”批語皆出李贄手筆的觀點已基本無人信從;容與堂本的批語出于葉晝之手,而非李贄;“容本”與“袁本”的批語存有密切內(nèi)在關(guān)系;署名許自昌撰的《樗齋漫錄》真實作者是葉晝;兩種所謂“李評本”無論是否出自李贄手筆,但都有很高的小說批評價值,相對而言,“容本”價值高于“袁本”,等等。這些共識的達成,為此問題的后續(xù)研討鋪墊了更為厚實的基礎(chǔ)。

一、《水滸傳》李評本辨?zhèn)蔚闹饕椒?/h2>

新時期《水滸傳》李評本辨?zhèn)嗡〉玫纳鲜鲞M展,得益于本時期更為寬松的學術(shù)環(huán)境、更為寬廣的學術(shù)視野、更為豐富的文獻資源,以及越來越密切的中外學術(shù)交流等因素。而在這些大背景之下,更為多元、更為科學的研究方法無疑是推動這一學術(shù)公案取得進展的更關(guān)鍵力量。

眾所周知,《水滸》李評本真?zhèn)沃跃墼A紛紜、久訟不決,最根本原因是直接文獻記載的匱乏。在這種情況下,學界只好另辟蹊徑,迂回進擊。以兩種李評本為參照坐標,調(diào)動現(xiàn)存一切有關(guān)文獻,進行多維度的比較與旁證,是一種相當有效的探究路徑。在李評本辨?zhèn)喂ぷ髦?,學者們展開比較的維度主要有如下幾種:

1.李卓吾《忠義水滸傳敘》與“容本”、“袁本”批語的比較。既然李《敘》的真實性得到了學界公認,因而將其內(nèi)容及觀點與二本批語內(nèi)容進行對照,以探明后兩者與前者孰“違”孰“同”,就成為辨別二者真?zhèn)蔚囊环N重要途徑。如陳洪《〈水滸傳〉李卓吾評本真?zhèn)我槐妗罚?]一文主要根據(jù)李《敘》中未提及百二十回袁本中方有的征田虎、王慶故事,據(jù)此斷定后者所謂“李卓吾評”為偽托。葉朗《葉晝評點〈水滸傳〉考證》[2]比較了李《敘》與“容本”批語,發(fā)現(xiàn)兩者基本觀點是矛盾的,因而得出“容本”所謂“李卓吾評”為假的結(jié)論。

2.《水滸傳》李卓吾批語與李贄學術(shù)思想、政治觀點的對比。朱恩彬《李贄評點的〈水滸傳〉版本辨析》[3]一文認為,“容本”批語強烈的反假道學思想,以及“發(fā)于情性,由乎自然”的文藝觀點均與李贄哲學及文藝思想相通,他據(jù)此判定李贄批點的是容與堂本。張同勝《論李贄的〈水滸傳〉評點》[4]一文把“容本”的點評與《李贄文集》尤其是《焚書》、《續(xù)焚書》、《藏書》、《續(xù)藏書》等進行思想內(nèi)容和行文風格的比較,認為兩者都有共同點,即都著眼于朝廷國家的理治,“與圣教有益無害”,其結(jié)論也是“容本”出于李贄點評。

3.李贄與葉晝思想及文風的比較。日本學者佐藤煉太郎《關(guān)于李卓吾評〈水滸傳〉》[5]一文審視容本評語中對于官僚丑態(tài)的諷刺以及對社會不公正的義憤,比起為君國盡忠來,它更重視社會正義,而這種“更重視社會正義”的取向更加契合葉晝之類落魄才子的心境,而不太符合中過舉、做過官的李卓吾的思想實際。因此他斷定,“容本”批語出于葉晝之手。葉朗《葉晝評點〈水滸傳〉考證》[6]將“容本”中所謂李卓吾批語的署名方式與《藏書》署名方式作了對比,認為前者是“刻意模仿李贄的某種風格特點,但是卻過分地膨脹了”,“是一種精心設計的文字游戲”。從而判定是葉晝弄巧成拙,反露馬腳。

4.“容本”與“袁本”的比較。許多學者注意到,二本批語的思想觀點、藝術(shù)主張乃至文字風格均存在比較明顯的差異,因而考察哪一種版本批語與李贄其人其文更為接近或趨同,將是證明孰真孰偽的有力依據(jù)。黃霖《〈水滸全傳〉李贄評也屬偽托》[7]一文在認定“容本”李評系葉晝偽托的基礎(chǔ)上,對“袁本”與“容本”批語作了比對,發(fā)現(xiàn)“袁本”批語是參照了“容本”的,而從刊刻時間看,“容本”在前,“袁本”在后,因此得出二本李評皆系偽托的結(jié)論。

5.《水滸傳》李贄批語與其他署名李贄評作品的比較。明清之際許多筆記著作中記錄了明末世上風行李卓吾評點之書的情景,清初周亮工《書影》卷一云:“當溫陵(李贄)《焚》、《藏》書盛行時,坊間種種借溫陵之名以行者,如《四書第一評》、《第二評》、《水滸傳》、《琵琶》、《拜月》諸評,皆出文通(葉晝)手?!保?]黃霖《論容與堂本〈李卓吾先生批評北西廂記〉》[9]一文將“容本”《西廂》與“容本”《水滸》評語進行對照,再與其他容本小說戲曲評語相比較,發(fā)現(xiàn)它們在用詞、風格、觀點等方面都十分一致,因此得出結(jié)論:“容本《西廂》與容本《水滸》是出于一人之手,都是葉晝的偽托”。張?zhí)煨恰独钭课嵯壬u〈西游記〉的評語與李贄思想的矛盾》[10]從思想印證入手,將署名李卓吾評的《西游記》、《水滸傳》、《三國志通俗演義》、《北西廂記》等進行橫向比勘,發(fā)現(xiàn)其思想風格存在榫合之處,因而提出上述諸書批語均系葉晝偽托的觀點。

二、《水滸傳》李贄評本辨?zhèn)沃写嬖诘膯栴}

新時期《水滸傳》李評本辨?zhèn)喂ぷ鞅M管取得了一定進展,在研究方法方面也積累了一些經(jīng)驗,但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也非常值得總結(jié)與反思:

1.主觀臆測,妄下斷語。李贄確曾批點過《水滸傳》,這在當今學界已經(jīng)成為共識,因為有充分的文獻可以證明:李卓吾《忠義水滸傳敘》被收入其生前所著《焚書》;李贄《與焦弱侯書》親口提及批點《水滸》之事;袁中道《游居柿錄》記載其親眼目睹李贄“正命僧常志抄寫此書(《水滸傳》),諸字批點”;與李贄關(guān)系甚密的楊定見于《〈忠義水滸全書〉小引》中也述及李贄“批定”《水滸傳》的事實。應該說,這些當時人所記錄文獻的真實性不能被輕易否定,這也是圍繞這一學術(shù)公案進行爭論的最基本材料依據(jù)。但是有些學者胸中先有“李贄從未評點過《水滸》”的成見,然后對于上述李贄評《水滸》材料的真實性統(tǒng)統(tǒng)給予否定,以達到材料為我所用的目的。不能提供任何實證材料,全憑主觀臆測與推斷,甚至將被收入李贄《焚書》中的《忠義水滸傳敘》也視為偽托,從而從根本上否定李贄評《水滸》的事實。這種做法實際是一種標新立異之舉,是學風浮躁的一種表現(xiàn),無助于任何學術(shù)問題的解決。

2.比較研究中,突出對比項的共性相同一面,卻忽略個性差異一面。許多關(guān)于《水滸傳》李贄評本辨?zhèn)蔚恼撝美钯椀膶W術(shù)思想、政治觀點作為主要參照和依據(jù),但是這種思路實際上是靠不住的。因為在晚明思想界,與李贄思想接近或相同的人大有人在,可以列出一個很長的名單。即使在當時小說戲曲創(chuàng)作、批點、出版界,與李贄志同道合者也為數(shù)甚多,署名許自昌撰的《樗齋漫錄》記載:“吳士人袁無涯、馮猶龍等酷嗜李氏之學,奉為蓍蔡?!币虼?,思想觀點的相同是一種帶有時代特點的共性現(xiàn)象,不能作為判斷李贄評本真?zhèn)蔚谋厝灰罁?jù)。相對而言,文字風格的個性化色彩更為鮮明,更有助于判明作者的歸屬。朱恩彬《李贄批點的〈水滸傳〉版本辨析》[11]一文指出,“容本”批點尖銳、潑辣、豪爽,富有概括力,與李贄的雜文風格接近;而“袁本”批點的語言則平實、細膩,但顯得瑣屑,不像李贄的文風。因此他認為容本為李贄所評。葉朗《葉晝評點〈水滸傳〉考證》一文對照了容本《水滸傳》與《李卓吾先生批評三國志演義》的回末總評后指出,葉晝評點的“回末總評經(jīng)常用重疊感嘆詞作結(jié)尾”,如“此李大哥之所以不可及與!此李大哥之所以不可及與!”“俗人何足言此!俗人何足言此!”“蠢人!蠢人!”“不妄!不妄!”“的是大臣!的是大臣!”等等。黃霖《論容與堂本〈李卓吾先生批評北西廂記〉》一文中進而指出,葉晝評本好用“佛佛”、“活佛”、“好貨”、“妙人”、“是個人”、“做官的”、“忒ⅩⅩ”等表達方式,比較特殊,在一般評本中非常少見。因此,以上二文均認為“容本”批語出自葉晝手筆,其說服力相對較強。

3.執(zhí)其一端,不及其余。眾所周知,辨明古人作品中的疑案,除非有直接文獻記載的證明,其他偶然性間接證據(jù)是難以直接推導出可靠結(jié)論的。但有些為《水滸》李評本辨?zhèn)蔚恼撝瑑H以“容本”與“袁本”批語存在某些相似相近、“容本”刊刻在前而“袁本”在后等論據(jù),就得出“容本”為真、“袁本”為假的結(jié)論,而排除了其他多種可能性,就很不嚴謹。再如,有的學者提出,日本無窮會藏《忠義水滸傳》為真李評本,主要根據(jù)有二:一是其批語比“容本”、“袁本”都要簡略;二是行文中有“訂文音字”現(xiàn)象。[12]就不免失之草率,因為無窮會藏本所據(jù)底本是否郭武定本尚不能確定,其與袁無涯刻本及三多齋刻本的關(guān)系尚無法厘清。還有的學者僅憑“容本”刊刻時間在前、“袁本”在后這一點,就得出“容本”李評為真的結(jié)論,也是無乃太匆忙了。

三、《水滸傳》李評本辨?zhèn)螁栴}的前瞻

在總結(jié)成績、反思教訓的基礎(chǔ)上,為了使《水滸傳》李評本辨?zhèn)纬议_真相的目標不斷邁進,我們認為,未來的研究工作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

1.擴大《水滸傳》批點者候選人范圍。傳統(tǒng)的思路一般將“容本”批點者歸屬于李贄或葉晝二人,而將“袁本”評者聚焦于李贄、袁無涯、馮夢龍諸人。其實,這兩種《水滸傳》版本作為書坊炮制的通俗文化商品,其批點者不能排除其他許多的可能,而最大的可能就是,兩種李評本批語均出于多人之手。因此必須打破舊有思維慣性,深入了解二本的出品者杭州容與堂和蘇州種書堂的經(jīng)營狀況,尤其是參與人員的身份及分工情況,這些歷史迷霧的廓清,將大大有助于二本李評真?zhèn)我蓤F的揭開。

2.與“容本”、“袁本”《水滸》刊行相關(guān)的文士、學者、書商生平與交游情況的考證有待進一步深化。尤其對于李贄、袁宏道、袁中道、楊定見、懷林、袁無涯、馮夢龍、葉晝、陳無異等人的交游活動有待更精確的掌握。要廣搜旁輯所有相關(guān)文獻,剔隱抉微,反復鑒別,盡力還原這些歷史人物的真實生活狀貌,尤其是他們的文學活動、交游事跡。目前對于李贄、袁宏道、袁中道、馮夢龍等名家的生平研究雖已相當充分,但仍有許多盲點。而對于袁無涯、楊定見、葉晝等聲名低微的書商兼文人的身世則知之甚少。但正是袁無涯這些人在晚明通俗文學出版界異?;钴S,包括《水滸傳》李評本在內(nèi)許多通俗文學疑案的制造,他們都是最有可能的被懷疑者。因此,包括《水滸傳》李評本在內(nèi)的許多文學疑案的揭開,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對這些人物生平資料的進一步發(fā)現(xiàn)。

3.與“容本”、“袁本”相關(guān)的各版本之間關(guān)系有待進一步考證、厘清。目前對于明末刊行的《水滸傳》諸版本間關(guān)系尚不明晰,其確切刊刻年代、其傳承流變系統(tǒng)等均有待進一步考證還原。如大滌余人序本、芥子園刊本與袁無涯刻本之關(guān)系,無窮會藏本與芥子園刊本、袁無涯刻本之關(guān)系,袁無涯刻本與三多齋刻本之關(guān)系,等等,還都籠罩著或濃或淡的歷史迷霧。

4.深化兩種所謂“李評本”豐富價值的研究。在缺乏直接文獻支撐、二本真?zhèn)螁栴}無法結(jié)案的情況下,應該暫時超越評者歸屬問題的爭論,繼續(xù)深入研究兩種所謂“李評本”的價值。兩本批語均有很高的小說批評價值①,這一點已得到學界公認,研究成果也很豐碩。但研究視野還比較狹窄,主要將“李贄評”置于中國小說批評史、理論史視野中進行觀照和評估。還應該將這項研究拓展到商業(yè)出版史及通俗文學傳播史等領(lǐng)域。僅從商業(yè)出版角度來看,李贄以聲動天下的名士身份投入小說評點,為當時商業(yè)出版業(yè)注入了強大動力,現(xiàn)存晚明時期署名“李卓吾批評”的小說、戲曲作品不下二十種之多,實際上,“李卓吾批評”已經(jīng)成為當時通俗文學出版界一面最為眩目的廣告牌。在晚明通俗文學出版界,“名公批點”加書坊運作成為一種很流行的經(jīng)營模式,“李卓吾批評”功不可沒,但目前對這一商業(yè)出版模式的內(nèi)涵及意義,還有很大的待開墾空間。

注釋:

①如譚帆認為:“從小說評點史角度而言,‘容本’、‘袁本’《水滸》評本其實并不會因不是出自李卓吾之手而會貶其身價,這是萬歷年間出現(xiàn)的兩部最為出色的小說評點本,也是對后世的小說評點最具影響力的作品。因而視其為萬歷年間小說評點之雙璧也實不為過?!?見譚帆《小說評點的萌興——明萬歷年間小說評點述略》,載《文藝理論研究》1996年第6期,第87-94頁。)

[1]陳洪.《水滸傳》李卓吾評本真?zhèn)我槐妫跩].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1,(3).

[2]葉朗.葉晝評點《水滸傳》考證[M]//中國小說美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2:280-302.

[3]朱恩彬.李贄評點的《水滸傳》版本辨析[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84,(1).

[4]張同勝.論李贄的《水滸傳》評點[J].濟寧學院學報,2009,(4).

[5]佐藤煉太郎.關(guān)于李卓吾評《水滸傳》[J].黃淮學刊:社會科學版,1991,(3).

[6]葉朗.葉晝評點《水滸傳》考證[M]//中國小說美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2:280-302.

[7]黃霖.《水滸全傳》李贄評也屬偽托[J].江漢論壇,1982,(1).

[8]周亮工.書影:卷一[M].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7.

[9]黃霖.論容與堂本《李卓吾先生批評北西廂記》[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2).

[10]張?zhí)煨?李卓吾先生批評《西游記》的評語與李思想贄的矛盾[J].江淮論壇,2007,(1).

[11]朱恩彬.李贄評點的《水滸傳》版本辨析[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84,(1).

[12]王利器.李卓吾評郭勛本《忠義水滸傳》之發(fā)現(xiàn)[J].河北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3).

猜你喜歡
李贄二本水滸
豐厚宏闊的思想照耀
荷城文藝(2024年1期)2024-06-07 03:45:57
李贄之死新探
——以黃麻士紳糾葛為中心的討論
發(fā)潛德于快悅,出謹肅以春和
——《李贄學譜(附焦竑學譜)》評介
二本:揚長避短,優(yōu)化志愿方案
李贄辭官的心路歷程
荷城文藝(2018年3期)2018-11-24 06:30:16
不同分數(shù)段的志愿方略
二本:柳暗花明又一村
《水滸》求疵錄二則
中學語文(2015年18期)2015-03-01 03:51:45
《閑看水滸》里的黑暗江湖
小說月刊(2014年3期)2014-04-23 08:58:26
機械類專業(yè)院校推薦
日照市| 鱼台县| 罗山县| 吉木萨尔县| 依安县| 惠水县| 隆德县| 太白县| 江北区| 扬州市| 阿瓦提县| 平泉县| 宝兴县| 垣曲县| 益阳市| 宜君县| 宁强县| 南投市| 绥化市| 文水县| 济宁市| 资阳市| 谷城县| 新津县| 垫江县| 郯城县| 武邑县| 错那县| 松潘县| 德阳市| 明光市| 西吉县| 玉林市| 普兰店市| 武乡县| 玛纳斯县| 类乌齐县| 巨鹿县| 颍上县| 虎林市| 浦东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