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MT-1象草新品系與Mott矮象草形態(tài)特征及產(chǎn)量性狀的比較

2012-08-20 08:01:46李有涵朱瓊?cè)A盧小良解新明
草業(yè)科學 2012年5期
關鍵詞:葉莖品系分蘗

李有涵,唐 然,朱瓊?cè)A,盧小良,解新明

(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農(nóng)學院草業(yè)科學系,廣東 廣州510642)

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是禾本科狼尾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20世紀30年代從緬甸引入我國廣東、四川等省試種。象草再生能力突出[1],光合能力較強[2],具有抗逆性強、適應性廣、利用年限長等特點[3],在我國南方地區(qū)得到廣泛應用。Mott象草(P.purpureumcv.Mott)又稱矮象草,是20世紀70年代由美國科學家育成的象草品種。我國于1987年從美國引進,并于1994年由廣西畜牧研究所在我國登記注冊[4]。Mott象草適應性與抗逆性強、粗蛋白含量與消化率高、葉量大、動物利用增產(chǎn)效果顯著[5],既可青飼又可青貯[6],可用于飼喂豬、牛、鵝、魚[7],是亞熱帶地區(qū)的優(yōu)質(zhì)牧草。

考慮到Mott象草產(chǎn)量不是很高[8],在1999年,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南方草業(yè)中心從 Mott象草種群中分離出一變異株系,進而選育出了MT-1象草新品系(P.purpureumcv.MT-1)。目前,針對 MT-1象草新品系與Mott象草的比較研究主要集中在象草種質(zhì)資源遺傳關系[9-10]、外稃形態(tài)特征[11]、木質(zhì)素合成關鍵酶活性[12]以及木質(zhì)素含量[13]等方面。針對MT-1象草新品系與Mott象草形態(tài)特征及產(chǎn)量性狀的基礎性研究尚未見報道。本研究分別于2007-2009年每年的營養(yǎng)生長期和生殖生長期,對MT-1象草新品系和Mott象草的形態(tài)特征進行比較,在構件水平上對MT-1象草新品系和Mott象草的各構件生物產(chǎn)量、株叢產(chǎn)量進行了分析,旨在為MT-1象草新品系的評價及推廣應用提供理論依據(jù)。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自然概況 試驗地位于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增城寧西實驗基地,地理坐標23°14′N,113°38′E,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21.6℃,最熱月為7月,月平均氣溫29.4℃,極端最高氣溫38.6℃;最冷月為1月,月平均氣溫13.3℃,極端最低氣溫-1.9℃。全年積溫7 910.9℃·d,年平均降水量為1 967.8mm,年平均太陽輻射值為4 367.2~4 597.3MJ·m-2,年平均日照時數(shù)為1 707.2h。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 MT-1象草新品系和Mott象草為試驗材料,于2006年3月種植于試驗基地,采用隨機區(qū)組設計,3次重復。每個小區(qū)內(nèi)種植3行,每行9株,株距和行距均是1m,小區(qū)間距1.5m。在每年3、5和8月分別施用尿素50 kg·hm-2,每年4月施三元復合肥(N∶P2O5∶K2O=1 5∶6∶8)90kg·hm-2一次。于2007-2009年,分別在每年的6月(營養(yǎng)生長期)和12月(生殖生長期)進行刈割,留茬高度10cm。取樣對象為各小區(qū)中間行的7個株叢,每個株叢中各取1分株,共計21個分株。取材時測量分株的株高(cm)以及株叢的分蘗數(shù)。叢徑(cm)僅在2008和2009年進行測定,測量刈割后留茬截面3個不同角度的徑向直徑,取平均值。在室內(nèi)將分株的葉片(鮮葉片和葉鞘)、枯死葉(枯黃的葉片和葉鞘)、莖稈、花序構件進行分離,80℃下烘干至質(zhì)量不變后測定分株各構件生物量(g)。利用分株的干鮮比和株叢鮮質(zhì)量估計出株叢的生物量(g),利用株叢生物量估算出象草生物產(chǎn)量(kg·hm-2)。

1.3 數(shù)據(jù)處理 利用Excel 2007軟件對試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并繪制圖表。利用SPSS 17.0軟件進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較。

2 結果與分析

2.1 象草品種(系)形態(tài)特征的比較 對于株高來說,MT-1象草的株高極顯著高于 Mott象草(P<0.01)(圖1)。在營養(yǎng)生長期,Mott株高為155.15~156.38cm,而 MT-1的株高為264.95~317.52cm,是 Mott株高的1.71~2.03倍;在生殖生長期,Mott株高最高為185.62cm,而MT-1株高最低為378.29cm,MT-1株高是 Mott的2.15~2.54倍。MT-1象草生殖生長期的株高均高于營養(yǎng)生長期,不同生長期間株高的落差最小為60.77 cm,最大可達116.65cm。而2009年Mott象草生殖生長期株高低于營養(yǎng)生長期,這與MT-1象草株高的變化規(guī)律不一致。從2007到2009年,MT-1的株高在各個生長期內(nèi)均有一定的起伏變化;而Mott營養(yǎng)生長期株高3年間沒有顯著差異(P>0.05),但生殖生長期株高卻是逐年顯著(P<0.05)降低的。

對于分蘗數(shù)來說,MT-1象草與Mott象草分蘗數(shù)有一定的差異(圖2)。營養(yǎng)生長期,除2009年外,MT-1分蘗數(shù)均低于Mott。在2007年營養(yǎng)生長期,Mott分蘗數(shù)極顯著高于 MT-1(P<0.01),分蘗數(shù)差距達10.00個;生殖生長期,MT-1分蘗數(shù)均低于 Mott,Mott分蘗數(shù)最高可達40.00個,而 MT-1最高僅可達34.14個。從營養(yǎng)生長期到生殖生長期的過程中,Mott象草生殖生長期分蘗數(shù)有所增長,比營養(yǎng)生長期分蘗數(shù)多1.47~6.03個;然而,MT-1象草分蘗數(shù)變化并沒有表現(xiàn)出明顯的規(guī)律。從2007到2009年,Mott分蘗數(shù)均無顯著差異(P>0.05);然而,MT-1的分蘗數(shù)則逐年增加,在2009年分蘗數(shù)達到最大,為39.10個(營養(yǎng)生長期)和34.14個(生殖生長期)。

MT-1象草叢徑極顯著高于 Mott象草(P<0.01)(圖3)。2008年營養(yǎng)生長期2個品種(系)叢徑差距最小,為6.35cm;2009年生殖生長期2個品種(系)叢徑差距最大,為15.56cm。從營養(yǎng)生長到生殖生長的過程中,2個象草品種(系)的叢徑均有所增加。與營養(yǎng)生長期叢徑相比,MT-1生殖生長期叢徑增加了22.99%(2008年)和12.49%(2009年);Mott生殖生長期叢徑增加了15.00%(2008年)和8.82%(2009年),MT-1象草叢徑的增長幅度高于Mott象草。從2008到2009年,2個象草品種(系)叢徑均有明顯增長。與2008年相比,2009年MT-1叢徑增加了26.85%(營養(yǎng)生長期)和16.02%(生殖生長期);Mott叢徑增加了18.34%(營養(yǎng)生長期)和11.98%(生殖生長期),MT-1象草年度間叢徑的增長幅度高于Mott象草。

圖1 不同生長期MT-1與Mott象草株高的動態(tài)及差異Fig.1 Dynamics and differences of plant height MT-1and Mott in different growth periods

圖2 不同生長期MT-1與Mott象草分蘗數(shù)動態(tài)及差異Fig.2 Dynamics and differences of tiller number of MT-1and Mott in different growth periods

2.2 象草品種(系)產(chǎn)量性狀的比較

2.2.1 不同生長期象草品種(系)構件生物量差異MT-1與Mott象草在植株形態(tài)上有明顯差異,這導致2個象草品種(系)在若干構件生物量上有明顯的差別(表1)。在葉構件生物量方面,MT-1營養(yǎng)生長期葉生物量極顯著高于 Mott(P<0.01),MT-1營養(yǎng)生長期葉生物量是 Mott的1.33~1.61倍。在生殖生長期,MT-1葉生物量則低于 Mott,在2007和2008年,2個品種(系)葉生物量的差異達顯著水平(P<0.05),MT-1葉生物量是 Mott象草的0.74~0.98倍。與營養(yǎng)生長期相比,2個象草品種(系)的葉生物量在生殖生長期明顯降低。MT-1生殖生長期葉生物量僅為營養(yǎng)生長期的24.32%~41.56%;Mott生殖生長期葉生物量為營養(yǎng)生長期的41.21%~66.95%。這表明,MT-1生殖生長期葉生物量的下降程度比Mott大。在各年度間,MT-1葉生物量均逐年增長;Mott營養(yǎng)生長期葉生物量差異不顯著,但生殖生長期葉生物量逐年增長。

圖3 不同生長期MT-1與Mott象草叢徑動態(tài)及差異Fig.3 Dynamics and differences of clump diameters of MT-1and Mott in different growth periods

在枯葉構件生物量方面,MT-1象草枯葉生物量極顯著高于 Mott象草(P<0.01)(表1)。MT-1營養(yǎng)生長期枯葉生物量是Mott的2.09~3.99倍,生殖生長期枯葉生物量是Mott的1.51~2.24倍。相對于營養(yǎng)生長期,2個象草品種(系)枯葉生物量在生殖生長期明顯增加。MT-1生殖生長期枯葉生物量為營養(yǎng)生長期的1.32~2.85倍;Mott生殖生長期枯葉生物量為營養(yǎng)生長期的2.35~4.04倍。與MT-1相比,Mott生殖生長期枯葉生物量有較大的增長幅度。各年度間,MT-1與Mott象草枯葉生物量有一定的波動,沒有表現(xiàn)出增長或降低的趨勢。

對于莖稈構件生物量,MT-1象草極顯著高于Mott象草(P<0.01)(表1)。在營養(yǎng)生長期,MT-1莖稈生物量在63.04~86.43g,是 Mott的3.39~4.35倍;在生殖生長期,MT-1莖稈生物量在90.55~96.11g,是 Mott的2.95~4.28倍。2個象草品種(系)生殖生長期莖稈生物量均高于營養(yǎng)生長期。MT-1生殖生長期莖稈生物量是營養(yǎng)生長期的1.11~1.44倍;Mott生殖生長期莖稈生物量是營養(yǎng)生長期的1.13~1.54倍??梢?,從營養(yǎng)生長期到生殖生長期的過程中,2個象草品種(系)莖稈生物量的增長比率相近。各年度間,MT-1與Mott象草莖稈生物量有一定起伏波動,但Mott生殖生長期莖稈生物量有逐步降低的趨勢。

表1 不同生長期MT-1和Mott象草各構件生物量Table 1 Modular biomass of MT-1and Mott in different growth periods g

MT-1象草花序生物量極顯著的高于Mott象草(P<0.01),MT-1花序生物量在0.72~2.84g,是 Mott的4.37~36.00倍(表1)。各年度間,MT-1花序生物量呈現(xiàn)“低―高―低”型變化;而Mott花序生物量逐年降低,這表明Mott象草有抽穗能力降低或成熟期延遲的趨勢。

MT-1象草單株生物量亦極顯著高于Mott象草(P<0.01)(表1)。在營養(yǎng)生長期,MT-1單株生物量在101.62~133.07g之間,而 Mott僅在38.72~47.89g;在生殖生長期,MT-1單株生物量在122.06~130.26g,而 Mott僅在43.24~58.38 g。在2007和2008年,從營養(yǎng)生長期到生殖生長期,2個象草品種(系)單株生物量有所增長,但在2009年,2個品種(系)生殖生長期單株生物量有所下降。各年度間,MT-1與Mott象草單株生物量有一定起伏變化,沒有明顯的增長或降低趨勢。

2.2.2 不同生長期象草品種(系)的葉莖比及生物產(chǎn)量 葉莖比能夠一定程度上反映牧草的質(zhì)量。MT-1象草的葉莖比極顯著低于 Mott象草(P<0.01)(圖 4)。在營養(yǎng)生長期,MT-1 葉莖比為0.41~0.56,僅為 Mott的36.28%~39.82%;在生殖生長期 MT-1葉莖比為0.08~0.16,僅為 Mott的18.37%~26.67%。2個象草品種(系)生殖生長期葉莖比有明顯的降低。MT-1生殖生長期葉莖比為營養(yǎng)生長期的16.07%~39.02%;Mott生殖生長期葉莖比為營養(yǎng)生長期的26.55%~60.18%。這說明,MT-1象草的葉莖比在生殖生長期的下降幅度高于Mott象草。各年度間,MT-1與 Mott象草葉莖比有相似的變化趨勢。2個象草品種(系)營養(yǎng)生長期葉莖比年度間均呈現(xiàn)“低―高―低”型變化;生殖生長期,2個品種(系)葉莖比年度間均為逐年增長,其中Mott葉莖比為顯著的階梯式增長。

MT-1象草株叢產(chǎn)量高于 Mott象草,除2009年生殖生長期外,2個品種(系)的差異均達到顯著(P<0.05)或極顯著水平(P<0.01)(圖5)。在營養(yǎng)生長期,MT-1株叢產(chǎn)量是 Mott象草的1.42~1.84倍;在生殖生長期,MT-1株叢產(chǎn)量是 Mott的1.07~1.87倍。2個象草品種(系)生殖生長期的株叢產(chǎn)量均高于營養(yǎng)生長期。MT-1生殖生長期株叢產(chǎn)量是營養(yǎng)生長期的1.08~2.57倍;Mott生殖生長期株叢產(chǎn)量是營養(yǎng)生長期的1.32~1.94倍。2個象草品種(系)營養(yǎng)生長期株叢產(chǎn)量年度間均表現(xiàn)為“高―低―高”型變化;而對于生殖生長期的株叢產(chǎn)量,MT-1株叢產(chǎn)量年度間穩(wěn)步增長;Mott株叢產(chǎn)量則在2009年有一個突增。

圖4 不同生長期MT-1和Mott象草葉莖比動態(tài)及差異Fig.4 Dynamics and differences of leaf to culm ratio of MT-1and Mott in different growth periods

圖5 不同生長期MT-1和Mott象草株叢生物量動態(tài)及差異Fig.5 Dynamics and differences of bunch biomass of MT-1and Mott in different growth periods

利用2個象草品種(系)的株叢生物量估算了象草的生物產(chǎn)量。經(jīng)過估算,3年間,MT-1生物產(chǎn)量能達到8 743.10~23 496.30kg·hm-2(營養(yǎng)生長期)和18 522.00~25 342.30kg·hm-2(生殖生長期)。而 Mott生物產(chǎn)量僅為6 173.20~12 725.50 kg·hm-2(營養(yǎng)生長期)和12 028.50~23 581.10 kg·hm-2(生殖生長期)。

3 討論

3.1 MT-1象草新品系與Mott象草植株形態(tài)的差異 株高、分蘗數(shù)以及叢徑是象草植株的最主要形態(tài)性狀。MT-1象草新品系是從Mott象草群體中的一個變異株系繁育而來的,與Mott象草有相似的葉片質(zhì)地和葉片被毛的特征[11],也有相似的木質(zhì)素的組成和含量[13]。然而,MT-1與 Mott象草在株高和叢徑上有明顯的差異。MT-1的株高遠高于 Mott,MT-1營養(yǎng)生長期株高是 Mott的1.71~2.03倍,生殖生長期株高是 Mott的2.15~2.54倍。據(jù)推測,MT-1象草新品系可能是由Mott象草自交偶然得到的雜種后代,在株高上有返祖特征[9,13]。叢徑是無性系種群利用營養(yǎng)繁殖方式占據(jù)生態(tài)空間大小的一個重要指標[14]。與Mott象草相比,MT-1象草叢徑更大。在本研究中,MT-1與Mott象草叢徑差距最小為6.35cm,最大為15.56 cm。這表明,MT-1象草植株整體能夠占據(jù)更大的生態(tài)空間,并且利用營養(yǎng)物質(zhì)的能力更強。除2009年營養(yǎng)生長期外,MT-1的分蘗數(shù)均比Mott少,但2個品種(系)分蘗數(shù)的差別只在2007年2個生長期和2008年生殖生長期達到顯著差異(P<0.05)。在王草(P.purpureum×P.typhoideumcv.Reyan No.4)、MT-1、Mott、N51(P.purpureumcv.N51)等狼尾草屬牧草的比較研究中,在6個品種(系)間,MT-1分蘗數(shù)最少,且與Mott分蘗數(shù)沒有顯著差異(P>0.05)[8]。這表明,MT-1象草新品系分蘗數(shù)與Mott象草相近,但Mott分蘗數(shù)相對更多一些。

MT-1與Mott象草株高、叢徑、分蘗數(shù)在數(shù)量的動態(tài)變化上存在差異。從營養(yǎng)生長期到生殖生長期的過程中,MT-1株高和叢徑都有明顯的增長,而分蘗數(shù)沒有明顯的變化規(guī)律;Mott分蘗數(shù)和叢徑有明顯的增長,而株高沒有明顯的變化規(guī)律。在2007到2009年,年度間動態(tài)變化過程中,MT-1分蘗數(shù)和叢徑都逐年增長,而株高則有一定的起伏變化;Mott分蘗數(shù)3年間都沒有顯著差異、叢徑呈逐年增長、株高總體上趨于穩(wěn)定,但稍有下降。由此可見,在不同的生長階段或是不同的生長年齡,MT-1和Mott象草叢徑的變化規(guī)律一致,都是在不斷地擴大叢徑,以此不斷的擴大植株所占的生態(tài)空間。另外,MT-1叢徑的增長幅度大于Mott,年度間分蘗數(shù)也有一定增加,說明MT-1象草侵占生態(tài)空間的能力更強,并且隨著種植年度的增加在不斷加強。MT-1和Mott象草株高和分蘗數(shù)沒有一致的變化規(guī)律,說明MT-1象草新品系已形成與Mott象草不同的生長規(guī)律。

3.2 MT-1象草新品系與Mott象草產(chǎn)量性狀的差異 植株的產(chǎn)量性狀影響了植株的總生物量以及植株的生產(chǎn)特點。本研究在構件水平上對2個象草品種(系)的產(chǎn)量性狀進行了分析。MT-1的葉生物量(營養(yǎng)生長期)、枯葉生物量、莖稈生物量、花序生物量、單株生物量均極顯著高于 Mott(P<0.01),MT-1象草有著更豐富的葉片、莖稈生物產(chǎn)量。在生殖生長期,MT-1葉生物量低于Mott。這表明,Mott象草在生殖生長期仍就維持了一個相對較高的葉生物量;而相對于營養(yǎng)生長期,MT-1象草在生殖生長期葉生物量的下降程度較大。MT-1的花序生物量是 Mott的4.37~36.00倍,并且 Mott花序生物量逐步降低,這表明,MT-1象草的抽穗能力要遠強于Mott象草,并且Mott象草成熟期晚于MT-1象草[12]。

MT-1象草的葉莖比極顯著低于 Mott象草(P<0.01)。在生殖生長期葉莖比的下降程度也高于Mott象草。MT-1并不具備Mott高葉莖比的特點。MT-1株叢產(chǎn)量高于 Mott,在營養(yǎng)生長期,MT-1株叢產(chǎn)量是 Mott的1.42~1.84倍;在生殖生長期,MT-1株叢產(chǎn)量是 Mott的1.07~1.87倍。單次刈割的情況下,MT-1生物產(chǎn)量為8 743.10~25 342.30kg·hm-2,而 Mott生 物 產(chǎn) 量 僅 為6 173.20~23 581.10kg·hm-2。從2007到2009年,MT-1和 Mott象草的年生物量產(chǎn)量分別為31 246.50~48 838.60和18 201.70~36 306.60 kg·hm-2。由此可見,在一個粗放的管理水平下,每年2次刈割,MT-1仍舊能有一個較高的生物產(chǎn)量。綜合以上性狀,Mott具有植株較矮、葉莖比高、分蘗多、產(chǎn)量較低的特點,屬于矮生多蘗型象草[15]。而MT-1象草新品系具有葉莖比較低、葉量相對較少、植株高大、產(chǎn)量高等特點,屬于植株高大型象草[15]??傊瑥漠a(chǎn)量性狀來看,MT-1葉、莖稈及生物產(chǎn)量較大,克服Mott產(chǎn)量較低的缺點。

4 結論

MT-1象草是從Mott象草種群中選育出的新品系,但MT-1與Mott在形態(tài)特征和產(chǎn)量性狀上有較大差異。MT-1株高和叢徑極顯著高于 Mott(P<0.01),而分蘗數(shù)低于 Mott。在不同生長期或年度間,2個象草品種(系)叢徑均在不斷增長,其中MT-1叢徑增長幅度更大。MT-1葉生物量(營養(yǎng)生長期)、枯葉生物量、莖稈生物量、花序生物量和單株生物量均極顯著高于 Mott,MT-1有豐富的葉和莖稈生物量。Mott葉莖比極顯著高于 MT-1,但二者葉莖比各年度間有相似的變化規(guī)律。MT-1株叢產(chǎn)量高于 Mott,在營養(yǎng)生長期,MT-1株叢產(chǎn)量是Mott的1.42~1.84倍;在生殖生長期,MT-1株叢產(chǎn)量是 Mott的1.07~1.87倍。從2007到2009年,MT-1和 Mott象草的年生物產(chǎn)量分別為31 246.50~48 838.60和18 201.70~36 306.60 kg·hm-2。MT-1象草新品系已克服Mott象草產(chǎn)量較低的缺點。

[1] 呂玉蘭,白昌軍,王躍全,等.怒江干熱河谷牧草適應性研究[J].草業(yè)科學,2010,27(12):82-86.

[2] 莫凌,黃玉清,桂堂輝,等.5個熱帶禾本科牧草品種的光合-光響應特性研究[J].草業(yè)科學,2010,27(9):64-68.

[3] 溫曉娜,簡有志,解新明.象草資源的綜合開發(fā)利用[J].草業(yè)科學,2009,26(9):108-112.

[4] 全國牧草品種審定委員會.中國牧草登記品種集[M].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出版社,1999:54-62.

[5] 賴志強,黃敏瑞,周解.熱帶亞熱帶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牧草矮象草的試驗研究[J].中國草地,1998(6):25-29.

[6] 周峰,董朝霞,解新明.摩特矮象草的研究和利用進展[J].草原與草坪,2007(3):76-82.

[7] 賴志強,周解,潘圣玉,等.矮象草飼喂豬牛鵝兔魚試驗簡報[J].廣西農(nóng)業(yè)科學,1998(1):39-40.

[8] 游弈來,周伯權,李伯欣,等.狼尾草屬牧草在南亞熱帶的引種試驗[J].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2004,25(增刊Ⅱ):41-44.

[9] 解新明,盧小良.利用RAPD標記分析狼尾草屬牧草品種間的遺傳關系[J].草業(yè)學報,2005,14(2):52-56.

[10] Xie X M,Zhou F,Zhang X Q,et al.Genetic variability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MT-1elephant grass and closely related cultivars assessed by SRAP markers[J].Journal of genetics,2009,88(3):281-290.

[11] 張向前,周峰,解新明.MT-1象草及其近緣品種的外稃微形態(tài)特征[J].草業(yè)學報,2010,19(4):159-165.

[12] 解新明,趙燕慧,霍松,等.象草不同品種木質(zhì)素合成關鍵酶活性的動態(tài)變化[J].草地學報,2010,18(4):523-527.

[13] Xie X M,Zhang X Q,Dong Z X,et al.Dynamic changes of lignin contents of MT-1elephant grass and its closely related cultivars[J].Biomass and bioenergy,2011(35):1732-1738.

[14] 丁雪梅,李玉梅,趙云,等.松嫩平原星星草無性系種群構件生物量的定量研究[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10,38(16):8479-8481.

[15] 張霞,顧洪如,丁成龍,等.象草產(chǎn)量及生物學性狀的品系間差異及聚類分析[J].中國草地學報,2009,31(1):58-63.

猜你喜歡
葉莖品系分蘗
十平方米
貴州黑山羊新品系選育
10個團豆新品系在綏陽縣的田間性狀及產(chǎn)量表現(xiàn)
春(外二首)
青年文學家(2021年4期)2021-03-18 20:09:16
春天里的小腳丫
4個地被菊新品系對濕熱脅迫的耐受性研究
園林科技(2020年2期)2020-01-18 03:28:18
我的植物朋友
淺析水稻分蘗與產(chǎn)量
提高冬小麥有效分蘗的技術措施研究
水稻旱育秧、溫室兩段育秧在分蘗與成穗上的差異
西乌珠穆沁旗| 崇仁县| 穆棱市| 林芝县| 理塘县| 灵璧县| 明星| 洪湖市| 昔阳县| 双峰县| 罗甸县| 容城县| 鱼台县| 都江堰市| 温宿县| 互助| 塘沽区| 卓资县| 连江县| 凌源市| 华安县| 肥西县| 定州市| 灵武市| 玉树县| 疏附县| 庄浪县| 修文县| 黎城县| 和平县| 枣阳市| 文安县| 淳安县| 简阳市| 呼伦贝尔市| 桦南县| 银川市| 文成县| 崇义县| 抚顺县| 荃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