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界首市第一中學(236500) 王 玲
在等高線地形圖上,區(qū)分山谷和山脊地形、計算陡崖高度,以及在其他等值線地圖上,有關(guān)兩點間的差值計算等問題是教學重點和難點。筆者通過引導(dǎo)學生制作教學用具、模擬演示不同情形,有效地解決了以上問題。
制作方法
如圖1,在白紙上畫平行線,標注海拔??梢杂盟M演示緩坡、陡坡、山脊、山谷、陡崖,觀察等高線的疏密、彎曲變化狀況,推導(dǎo)出陡崖的計算公式。這樣的教學用具有取材方便、經(jīng)濟實用、操作簡單的優(yōu)點。
運用方法
探討陡崖高度公式
如圖2,陡崖處有3條等高線重合,等高距為100米,讓學生說出陡崖頂部的高度范圍[400,500),底部的高度范圍(100,200]。啟發(fā)學生利用數(shù)學方法交叉相減得出取值范圍。也可以把紙張垂直放置表示陡崖,設(shè)陡崖頂部為A點,底部為B點。引導(dǎo)學生思考怎樣用紙片演示陡崖高度的最大和最小情形,化抽象為具體,推導(dǎo)陡崖高度公式。
圖3中,陡崖相對高度最大:陡崖頂部A無限接近于500米陡崖底部B無限接近于100米其相對高度無限接近于400米約為(3+1)×100=400米
圖4中,陡崖相對高度最?。憾秆马敳緼剛好等于400米陡崖底部B剛好等于200米陡崖相對高度等于200米即為(3-1)×100=200米
這樣,經(jīng)過演示,學生理解了陡崖相對公式(n-1)?d≤H<(n+1)? d的來源和含義,為靈活運用公式作了鋪墊。(H表示陡崖相對高度,n表示陡崖處重合的等高線條數(shù),d表示等高距)
區(qū)別山脊和山谷地形
如圖5,把教學用具中部彎曲或?qū)φ巯蛏?,完成以下?nèi)容:①判斷地形(山脊);②設(shè)想下雨情景,水的流動方向,折線部位能形成河流嗎?(不能,為分水嶺);判斷圖2陡崖處是否能夠形成壯觀的瀑布。(不能)③學生從上往下觀察紙片上等高線的彎曲方向,畫出各等高線,標出海拔數(shù)值。④沿分水嶺和與之垂直方向作剖面,畫出兩個方向的地形剖面示意圖。同樣方法,折紙中部向下彎曲,模擬山谷,讓學生觀察、判斷、回答相應(yīng)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