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明代貶桂詩人之涉桂詩論略

2012-10-10 08:35:44葉官謀
河池學(xué)院學(xué)報 2012年6期
關(guān)鍵詞:全州廣西詩人

葉官謀

(廣西師范大學(xué) 文學(xué)院,廣西 桂林 541004)

明代共有50位外地官員被貶至桂(今廣西)。這些官員中,有頗具才華乃至全國著名的詩人,其中代表詩人為顧璘,另有解縉、桑悅、孟洋、董傳策、吳時來、程文德等。這些官員貶桂期間或離桂后,所作涉桂詩歌數(shù)量如下表所示。

作者 數(shù)量 作者 數(shù)量 作者 數(shù)量 作者 數(shù)量 作者 數(shù)量顧 璘 67 胡 純 未見 王 度 未見 劉 規(guī) 未見 劉 臺 未見解 縉 66 李文仲 未見 蔡 運 未見 王 坦 未見 王同休 未見桑 悅 65 羅時周 未見 俞得安 未見 閻 鼎 未見 曾偉芳 未見董傳策 65 易大年 未見 鐵福安 未見 沈 政 未見 陳楚產(chǎn) 未見孟 洋 23 向 璇 未見 薜 巖 未見 譚仕演 未見 吳文梓 未見何喬遠(yuǎn) 17 潘長壽 未見 饒 彝 未見 詹志文 未見 周希圣 未見程文德 9 譚 翼 未見 黃 讓 未見 曾 烶 未見 張集義 未見吳時來 6 杜伯恭 未見 劉 敬 未見 張 臬 未見 范 周 未見楊 榮 3 丁 顯 未見 何楚英 未見 馬 録 未見 鐘行旦 未見趙貞吉 1 周禹文 未見 楊 瑄 未見 耿定向 未見 嚴(yán)起恒 未見

這些貶桂詩人所作之涉桂詩,反映了明代殘酷的社會現(xiàn)實,表達(dá)了詩人欲與同僚勵志共勉的情懷,展示了詩人貶謫期間復(fù)雜的心路歷程,展現(xiàn)了廣西獨特物產(chǎn)和風(fēng)俗,描繪了廣西“甲天下”的山水風(fēng)光,表現(xiàn)了詩人與朋友間的深情厚誼,等等。這些詩,已然融入廣西文化的血脈當(dāng)中,成為廣西乃至全國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以下試論之。

一、反映殘酷的社會現(xiàn)實

此類詩作主要有顧璘的《初至全州》、《至灌陽平賦作》,桑悅的《夏日收糧有感二首》、《柳州大水》、《齏榜謠》、《至桂林》,董傳策的《初抵朗寧》等。其中較具代表性的當(dāng)屬顧璘的《初至全州》和《至灌陽平賦作》。《初至全州》云:

跋涉既累月,始聞及清湘。長風(fēng)卷舟幕,忽見湘山蒼。黃發(fā)數(shù)老叟,迎予具壺槳。面色頗黧瘦,草際各蹌蹌。拜起問生理,輒言困兵荒。云望使君至,冀免溝壑殃。我聞老叟言,垂涕意彷徨。比歲收梁宋,兵戈劇流亡。逮此越萬里,民瘼乃同方。憶昔始觀國,徒行不賷糧?;瘦浄歉霓H,惠澤恒汪洋。閔茲豐儉故,所罪吏非良。噬膚遂及髓,割肉救瘡瘍。天高不能愬,仰失日月光。矧予既朽廢,豈有仁風(fēng)揚。登途入城府,惻惻心內(nèi)傷。

1513年,詩人顧璘被從職位較高、處境較好的開封府貶至窮鄉(xiāng)僻壤廣西全州,自是愁腸百結(jié);又經(jīng)長途跋涉,全身疲憊不堪。而身心俱疲的他到達(dá)全州后,所悉民生卻是因“兵荒”、“兵戈”而使百姓“劇流亡”的狀況。加之“非良之吏”還“噬膚及髓”,致百姓不得已而“割肉救瘡瘍”。面對前來迎接自己的幾位面黃肌瘦、踉踉蹌蹌的老者,詩人不由得“垂涕意彷徨”和“惻惻心內(nèi)傷”。據(jù)史料載,“當(dāng)時的全州與桂林各地一樣,遭受了近二百年的戰(zhàn)爭洗劫,民生凋弊”[1]。詩人愛民憐民,亦愛國憂國,他將矛頭指向貪官污吏,體現(xiàn)了一位正統(tǒng)文人的民本忠君愛國情懷。全詩描寫頗為形象生動,感情十分濃厚深沉,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讀來催人淚下。與上詩可謂姐妹篇之詩《至灌陽平賦作》云:……馬牛急租稅,雞犬紛斗爭……山深吏治猛,里胥日縱橫……投筆坐長嘆,淚下沾緌纓。

此詩所述為與全州相隔不足百里的廣西轄區(qū)灌陽縣的民生狀況。全國的賦稅法令加之地方巧立名目添加的稅種,讓百姓只能在死亡線上掙扎。據(jù)《弘治實錄》載,“弘治五年二月,廣西左布政使李孟曾云:‘本省為西南邊徼所繞,流官州縣僅五十,實計人戶不到六百余員,靖江王府自將軍而下,凡二百三十余位,桂林等衛(wèi)全州等所凡二十七處,歲用祿米俸糧多至三十五萬余石,每歲徭役亦不下二萬余丁。此外,歲輸香藥諸物及雜出民間者,不可勝算。令寇盜竊發(fā),方議調(diào)兵剿捕,饋運犒賞之費又不可缺須者。工部移文采辦黑鉛二萬余斤,疲瘵之民,其何以堪?’”[2]百姓的痛苦遭際使詩人禁不住“投筆坐長嘆,淚下沾緌纓”。

除顧璘詩外,桑悅的《至桂林》中之“常時殺掠連雞犬,累歲征輸剩馬牛”反映了百姓因苛捐雜稅而生存頗艱的社會狀況;董傳策的《初抵朗寧》中之“始至稍涉覽,憮然惻瘡痍。效原曠人徒,委巷編荊籬”等句反映了多年戰(zhàn)爭導(dǎo)致人煙稀少、民不聊生的現(xiàn)實;桑悅的《夏日收糧有感二首》中之“青蚨入手手先軟,掀弄明欺府官眼。會籌上簿人憧憧,粞谷還入原堆中”反映了官員的貪腐;《齏榜謠》中之“倚官托勢情萬千,籠雞沽酒相后先。水間一棒沒痛癢,戶戶又科齏榜錢”等詩句反映了當(dāng)時官吏以向百姓征收苛捐雜稅為樂事和謀利手段的殘酷社會現(xiàn)實;《柳州大水》中之“東市撐船過西市,不知撞破幾煙樓”反映了當(dāng)時百姓所遭受的自然災(zāi)害之苦。此類詩為明代社會現(xiàn)實的生動再現(xiàn),極具“詩史”價值。

二、表達(dá)勵志共勉的情懷

此類詩主要有顧璘的《吊宋刺使柳仲塗書院廢址》、《濬柳山泉》、《登春臺》、《中秋日學(xué)宮試諸生》、《柳山石壁凹深涇公每至坐臥其中余遂為司馬巖并紀(jì)一首》,何喬遠(yuǎn)的《秋日湘南雜興八首》,董傳策的《興安斗夜泊》等。此類詩顧璘所寫較多且好,如其《吊宋刺使柳仲塗書院廢址》云:

昔賢政多暇,學(xué)道恒山居。遺構(gòu)儼象設(shè),流風(fēng)激鄉(xiāng)閭。時代屢遷易,勝觀鞠為墟。居人伐嘉樹,野火灰堂廬。有作不肯述,益嘆今人疏。始聞慕芳躅,既來乃重歔。指顧亭臺跡,嘆息經(jīng)營初。林澗有余憤,曲水但空渠。誓將理荒穢,心達(dá)力不如。勖哉同官客,勿俾初愿虛。

柳仲塗即宋代的柳開,開寶六年進(jìn)士,累官至殿中侍御史。坐事曾徙全州。在全州任內(nèi),曾建書院于柳山。于全州有興文教化之功。詩人對于柳開惠澤于當(dāng)?shù)匕傩盏臉I(yè)績表示深深景仰,同時對于時人沒有給予柳開足夠愛戴和重視表示深切不滿。泄憤之余,他發(fā)出“誓將理荒穢”的豪言,并對同朝為官之人發(fā)出“勖哉同官客,勿俾初愿虛”的強(qiáng)烈倡議。另其《濬柳山泉》中之詩句“……昨日泉水涸,今晨泉水流。借問通塞故,云屬無人謀……愿言鑒茲泉,夙夜勤厥修”、《登春臺》一詩中之詩句“……寄言長民者,勿使惠愛慳”亦表達(dá)了詩人渴望與“長民者”一道,夙興夜寐為當(dāng)?shù)匕傩斩噢k實事,多修官德。力戒無所事事、碌碌無為,有官名而無官績。

不僅之于同朝為官者,即便于后學(xué)士子,顧璘亦提出倡議和要求。其詩《中秋日學(xué)宮試諸生》云:

宴坐中秋日,云晴灌水陽。玉麟橫郭見,文筆映波長。隱幾饒幽勝,登堂總俊良。英靈占萃聚,神采愛舒張。頗訝遺珠遠(yuǎn),誰云古道荒?多聞?wù)戳蹋钗蚪茑l(xiāng)。僻壤緣人勝,儒紳貴志強(qiáng)。嗟余牽世網(wǎng),垂老覓亡羊。

作者強(qiáng)調(diào)為人貴在志強(qiáng),認(rèn)為唯經(jīng)艱苦卓絕的拼搏奮斗,方具資質(zhì)登堂成為世之俊良。同時,其還以自身雖老卻依舊亡羊補牢、惜時如金、奮斗不已與后學(xué)共勉,讓全州學(xué)子受到了一次良好的思想教育。閱讀此詩,我們不僅甚易被詩人所描繪的美好景致所感染,更易被詩人那種“生命不息,奮斗不止”的豪情所打動而壯志滿懷。

另外,何喬遠(yuǎn)的《秋日湘南雜興八首》之二“今日直煩龔渤海,令人解犢勸樵蘇”等句,表達(dá)了詩人希冀能與同僚者一道,共促百姓專心務(wù)農(nóng)、去除雜念之思想情懷。董傳策的《興安斗夜泊》中之詩句“十年獻(xiàn)賦今戎伍,尚有丹心照敵樓”則表達(dá)了詩人經(jīng)久不滅的報國壯志。

三、展示詩人貶謫期間的心態(tài)

此類詩頗多。顧璘有《粵西曲》、《夜游韶音洞同徐蕭二君》、《聞灌人云有柳子厚遺跡因策馬往尋歷大源塘入仙源洞不得其處而返》、《靜觀亭》等,解縉有《過蒼梧峽》、《過全州》、《湘山寺二首》、《赴廣西》等,孟洋有《顧全州見邀水漲不能赴》等,桑悅有《青山歌》、《殷石汀學(xué)憲邀游風(fēng)洞山》等,董傳策有《海棠書院吊秦少游》等。

此類詩歌大多反映了詩人由委屈、傷感到逐漸平靜,再至豁達(dá)樂觀的心路歷程。顧璘以楚辭體所作之詩《粵西曲》云:

白豕兮黃羊,竹挺挺兮莖方,顧異物兮心潛傷。何為兮客殊方,北風(fēng)吹衣兮思故鄉(xiāng)。

白豬、黃羊、方竹等均為廣西異于顧璘家鄉(xiāng)之物。兼之北風(fēng)吹起,更讓詩人思鄉(xiāng)之情如水綿長。全詩展露了作者貶至全州初期的委屈、傷感情緒。而其詩《題龍巖額有賦》中“……巨靈拍掌笑,大劫俱揚灰。吾意在山水,短長安計哉”等詩句則較為直率地反映了詩人經(jīng)時間理療后,其思想已漸趨平靜無求的心態(tài)。其詩歌《靜觀亭》中“悠然忽終日,塵鞅聊相忘”等詩句更能見出詩人豁達(dá)樂觀之心境。

其他詩人如何喬遠(yuǎn)被貶至廣西之初心態(tài)為“忽聽玄猿唳,多生憔悴顏”(《府江》),最后則是“題詩贈山中,聊以豁初疾”(《寄鴻鵠》);解縉初至廣西時傷感地吟出“相聚六年如夢過,不如昨夜一更長”(《赴廣西》),最后則為豁達(dá)唱出“舉網(wǎng)得魚沽美酒,滿船明月棹歌聲”(《龍州》);董傳策初始為“俄聽林風(fēng)來,清猿山上叫。翻令客思摧,臨風(fēng)發(fā)長嘯”(《中秋全州》),后來則為“明時天地寬,吾徒欣所遇。顧望白云飛,何當(dāng)賦歸去”(《青山構(gòu)白云精舍》);桑悅初貶廣西時為“猶勝李陵聞北樂,身淪異域感傷多”(《按行懷遠(yuǎn)峒民村出小男女歌舞相迎男謂之羅漢女謂之女仔》),后則為“明春得遂歸田約,日抱遺經(jīng)臥草萊”(《登柳州城》)。

四、展現(xiàn)廣西獨特的物產(chǎn)與風(fēng)俗

此類詩主要有董傳策的《桄榔行》、《廣西風(fēng)物詩》十五首,桑悅的《長命草》、《詠佛?;ā?、《蒼梧花》、《記僮俗六首》、《按行懷遠(yuǎn)峒民村出小男女歌舞相迎男謂之羅漢女謂之女仔》等。

物產(chǎn)詩主要以董傳策所作之詩為代表,如其詩《人面子》云:翠里團(tuán)囊顏帶酡,個中甘味爽酸渦。只緣人面看來好,支膝秋風(fēng)卻睡魔?!赌蠈幐尽吩?人面子,如大梅李,核如人面,兩目鼻口皆具,肉甘酸,宜蜜煎。又云:取其仁薦茶,最佳。[3]《格古要論》云:人面子出郁林州,春花,夏實,秋熟,兩邊似人面,故名。[4]本來,人面子在廣西內(nèi)外,許多人均不甚熟悉,甚至聞所未聞。董傳策所作此詩不僅增長了人們的見識,還激起了區(qū)內(nèi)外讀者好奇探求的心理。其《奶頭果》詩云:流火輝輝樹欲垂,青林披落絳囊奇。趁虛擔(dān)卻娘行瘦,好采枝頭哺乳兒。(邕人謂市為虛,諸村婦荷擔(dān)入市謂之趁虛)關(guān)于奶頭果,《粵西詩載校注》云:奶頭果,亦叫牛奶果。無花果類,果皮黃紅色,外形似牛奶,故名。[5]66奶頭果如今在廣西已極為罕見,當(dāng)我們讀起董傳策的《奶頭果》詩時,才會重新喚起我們對廣西這種獨特物產(chǎn)賞玩之興。另外,詩句“栗怯香滋薯怯奇,蒸來皮裹裹層皮。饒君露底元無骨,怪得包藏肉太肥”為詠九層皮,詩句“花放金絲香裊林,彈垂松穰核拋心”為詠枸櫞,等等。

風(fēng)俗類詩以桑悅詩《記僮俗六首》為代表。其一云:

動講襄公九世讎,通情洗面只償牛。(以陪禮為洗面。)親鄰相助歌迎鬼,(冬月歌舞迎鬼賽神,殺牛豕數(shù)十,親鄰各攜牲口來助。)男女分行戲打毬。赴敵護(hù)頭裝鳳翅,占疑隨手?jǐn)S雞頭。幾回緝事軍先覺,木刻傳村有別謀。

此詩記述了廣西特有的幾種風(fēng)俗:洗面償牛,助迎鬼神,異性打毬,上陣護(hù)裝,雞頭占卜,木刻傳信等。關(guān)于洗面償牛,《溪蠻叢笑》云:借人助相仇殺,以牛酒往謝,名洗面。云廣西人無論是表示歉意抑或答謝他人相助,均取以牛為償?shù)姆绞?。[6]至于助迎鬼神風(fēng)俗,《百粵風(fēng)土記》云:粵人淫祀而上鬼,病不服藥,日事祈禱,視貧富為豐殺,延巫鳴鐘鐃,跳躍歌舞,結(jié)幡焚楮,釃酒椎牛,日夕不休。事畢,插柳枝戶外,以禁往來。其中寒熱瘟疫者,謂之中草子,多以不藥。死者相枕,可哀也。[7]可悉明代廣西此種有病只求巫之陋俗在其時害死了不少百姓,令人心痛。對于男女分行打毬,宋代朱輔《溪蠻叢笑》載:“俗節(jié)數(shù)日,野外男女分兩雙朋,各以五色彩囊豆粟,往來拋接?!盵6]后來此活動逐慚發(fā)展演變成為女方拋繡球向男方示愛的傳統(tǒng)習(xí)俗。有關(guān)上陣護(hù)裝,正如《粵西詩載校注》云:出發(fā)與敵人應(yīng)戰(zhàn)時,男人戴上本屬于婦女所戴的鳳翅冠,以保護(hù)頭部。[8]而雞頭占卜,《資治通鑒》云:漢元封二年初,令越巫祠上帝百鬼,而用雞卜。越俗用雞卜。李奇曰:持雞奇卜如鼠卜。[9]又《史記正義》云:雞卜法:用雞一狗一,生,祝愿訖,即殺雞狗煮熟。又祭,獨取雞兩眼,骨上自有孔裂,似人物形則吉,不足則兇。[10]這種占卜習(xí)俗如今在廣西的一些落后地區(qū)仍然存在著。之于木刻傳村,《粵西叢載》云:夷人交易無文券,止用木刻,此意殊古。然夷人信誓信神,交易必就神誓,故無敢爽易者。又夷人有仇,欲復(fù),及掠某村,約某日集眾舉事,先期誓眾,刻木插于山之高處,謂之“插牌”。偵知者亦得豫為之備。[11]由此可知,古代廣西木刻傳村風(fēng)俗起到了傳遞信息的重大作用。

詩之二至六及桑悅其他風(fēng)俗詩主要述寫了廣西人在飲食行藏方面的獨特之處,如喜歡紋身,連毛炙鼠,唱歡(歌)成親,女髻黑綰,男笠紅尖,細(xì)嚼檳榔,僮人花布抹頭,軍人青巾撮髻,農(nóng)人喜種甘蔗,老藤用作降香,基本弓不離身以及通過蟻集預(yù)測軍情等傳統(tǒng)習(xí)俗,可謂讓外地人大開了眼界。

五、描繪廣西無與倫比的山水美景,展示南國豐厚的人文底蘊

此類內(nèi)容主要體現(xiàn)在游覽訪勝及詠物詩中。如顧璘的《游龍巖》、《柳山諸詩》、《入金盆山訪唐孝子》,程文德的《游勾漏洞》,董傳策的《粵西山水歌》、《游隱山六洞》、《漓江》、《青山歌》、《青山紀(jì)游》、《昆侖歌》,解縉的《七星巖》、《蒼梧八景》等,孟洋的《月牙巖》等,桑悅的《詠青山泉》,程文德的《都嶠山》等均屬此類。最具代表性詩歌為董傳策所作的《粵西山水歌》,詩云:

粵西山水甲天下,蜀中險絕此其亞。瀧濤飛出水晶宮,龍齒潺湲舟底窄。仰視流水一竅通,眾石尖尖撐太空。煙嵐直罩星斗落,目中半是參天峰。峰勢參天江欲瀉,懸崖縹緲靈根射。削如玉筍秋不凋,突如長鎗鋒倒掛。巖洞玲瓏何太竒,訇然中開峙兩儀。疑有神斧鑿其穴,牽連秘詭光陸離。飛云孤峙控西楚,靈鷲盤旋鳥猿舞……桂林城標(biāo)風(fēng)洞山,石壁巉巖大窟圜。七星巖帶龍淵起,隠山六洞間開顏。江邊復(fù)有還珠洞,象鼻之山江勢涌。從此直下漓江來,兩涯山石彌江縫。江灘閃出鯨鯢蹤,歷落灘聲石可舂。昭平南渡龍門險,蒼梧瘴沒云山重。潯陽水析藤江浦,烏蠻灘遙那可渡。諸灘卷出邕管平,昆侖西接柳慶路。聞道柳慶路﨑嶇,峭然天險土荒蕪。竒山拔出洞常裂,江道半塞蠻張弧……茲逰奇絕恐難記,我作斯歌當(dāng)畫圖。

此詩作者以長篇歌行來描繪廣西風(fēng)光,極盡夸張、比喻之能事,將廣西山峰的險峻陡峭、巖洞的奇特玲瓏以及江水之洶涌澎湃等述描得驚心動魄,讓人為之震撼和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其他詩人所作的山水詩也對廣西各地山水進(jìn)行了生動描摹,使廣西山水“甲天下”之美好景致得以鐫刻于世人腦海中。

有關(guān)人文遺跡的詩篇,主要有顧璘的《吊宋剌史柳仲塗書院廢址》《聞灌人云有柳子厚遺跡因策馬往尋歷大源塘入仙源洞不得其處而返》《游通真巖商作思柳亭》、桑悅的《羅池廟》、《寓冰井室遣興三首》,董傳策的《經(jīng)海棠書院有懷吳惟修》《海棠書院吊秦少游》,吳時來的《謁少游廟》,程文德的《游勾漏洞》,解縉的《北流勾漏洞》等。此類代表性詩作為顧璘的《入金盆山訪唐孝子》,詩云:

舊聞刲股事,今見結(jié)廬情。篤行關(guān)風(fēng)俗,殘軀效死生。秋原雙淚苦,春草寸心傾。獨夜悲風(fēng)切,偏聞宰樹聲。(之一)

秋日觀風(fēng)地,青山五馬莊?;膹]依大塜,烏鳥泣衰楊。孝子人倫重,高賢世緒昌。磨崖傳故事,林壑借余光。(之二)

“金盆山”為全州境內(nèi)一小山?!疤菩⒆印奔疵鞒踔T生唐儼,全州人。傳說他十二歲時,父親病危,其便割下右臂大片肉煮與父親吃,其父不久病愈。甚重人文教化的詩人頗感于唐儼之孝,專訪于孝子曾居之所。他目睹了唐孝子所居茅屋和所葬大塜以及周邊的青山、林壑、烏鴉等,感受到迎面而來的陣陣孝氣悲風(fēng)。在其看來,唐孝子的此種孝行,無論是有形無形、有生命無生命的事物,都會為其事跡所感動。孝子所葬之樹林與山谷也會因此而散發(fā)光彩。詩中滿蘊著崇敬和追隨之意。

另外,程文德的《游勾漏洞》、解縉的《北流勾漏洞》為詠東晉的葛洪,顧璘的《聞灌人云有柳子厚遺跡因策馬往尋歷大源塘入仙源洞不得其處而返》《游通真巖商作思柳亭》、桑悅的《羅池廟》為詠唐代的柳宗元,桑悅的《寓冰井室遣興三首》為詠宋代的蘇東坡,董傳策的《經(jīng)海棠書院有懷吳惟修》《海棠書院吊秦少游》、吳時來的《謁少游廟》為詠宋代的秦觀,顧璘《吊宋剌史柳仲塗書院廢址》為詠宋代柳開,等等,這些明前(包括明朝)名人事跡和故事以及明人對他們的吟詠,使廣西文化得以更好傳承、積淀并逐漸厚重起來。

六、表現(xiàn)朋友及同僚間的深情厚誼與美好期望

此類詩主要體現(xiàn)在寄贈送答詩與唱和詩中。詩歌主要有顧璘的《湘江行寄孟侍御》、《得徐伯雨太平書奉答》、《答孟望之侍御時謫桂林郡博》、《送陳子文赴廣西》等,楊榮的《送僉憲陳廷嘉之廣西提調(diào)學(xué)?!贰端蜕惩暗撝荨返?,桑悅的《送澧州梁文振守桂林和薌林韻》等,孟洋的《寄李平樂覓蓮花酒二首》、《平南曲六首贈中丞秦公》《贈榮上人兼呈顧全州》《送平樂李太守致仕還汝陽》等,解縉的《送友之全州》、《送人往田州》等,趙貞吉的《送王給舍使湖廣廣西二省》等。顧璘《送陳子文赴廣西》云:

八桂西瞻岳牧尊,使君持節(jié)下湘源。星巖風(fēng)峒山殊秀,雪片霜華地不暄。永日賦詩薇閣靜,青春行部繡旗翻。從來遠(yuǎn)地多名宦,銅柱猶聞頌馬援。

陳子文為明代閩縣人,嘉靖進(jìn)士?!般~柱”為一典故,云東漢馬援平交趾,故植兩銅柱于象林南界以紀(jì)其功。此詩為作者離開全州升遷于他方后作。對于到廣西謀事的后輩同僚,曾謫桂三載的顧璘,給出了他對于廣西的客觀評價。其認(rèn)為廣西不僅山水秀麗風(fēng)景如畫,還是許多圣賢、名宦曾棲之地。并以馬援將軍在廣西立下汗馬功勞而名垂千古為例,希望陳子文能向古圣先賢看齊,在人生的大好青年時節(jié)及早建功立業(yè),芳名留世。詩中充滿著對后輩的親切慰勉和美好期待。

其他如楊榮的《送按察使章聰之廣西》中之“還持歲晚松筠操,留取高名異日看”表達(dá)了對朋友的祝愿與美好期待,解縉的《送人往田州》中之“邊境也知民待久,莫言各里惜離群”表現(xiàn)了詩人對朋友的親切安慰,趙貞吉的《送王給舍使湖廣廣西二省》中之“禁書新下鳳凰臺,才子巡邊物色優(yōu)……江漢諸侯齊述職,歸來作頌效王褒”表達(dá)了對友人升遷的欣喜之情和熱切期盼,孟洋的《人日答顧全州以詩見邀》中之“已向殊方憐共逐,猶慚薄祿阻同游”則表達(dá)了其與友人惺惺相惜的思想感情。此類詩大多寫得平易自然,情真意切,值得一讀。

[1]全州縣志辦編.全州縣志[Z].廣西人民出版社,1998.

[2]弘治實錄(卷六十)[Z].文淵閣四庫全書影印本.

[3]《南寧府志》影印本·清~乾隆八年版[Z].廣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影印版.

[4](明)曹昭.格古要論[M].臺北:臺灣商務(wù)印書館,1986.

[5]粵西詩載校注(卷八)[C].廣西人民出版社.1988.

[6](宋)朱輔.溪蠻叢笑[M].清順治四年刻本.

[7](明)謝肇淛.百粵風(fēng)土記[M].民國刻本.

[8]粵西詩載校注(卷五)[C].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88.

[9](宋)司馬光.資治通鑒[M]文淵閣四庫全書影印本.

[10](唐)張守節(jié).史記正義[M].文淵閣四庫全書影印本.

[11]桂苑書林編委會.粵西叢載校注[M].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2007.

猜你喜歡
全州廣西詩人
《全州三江口》
藝術(shù)家(2023年8期)2023-11-02 02:05:36
歐來榮作品
藝術(shù)家(2023年8期)2023-11-02 02:05:28
文山州總工會:全州工會維權(quán)維穩(wěn)工作會議召開
曬娃還要看詩人
我理解的好詩人
中華詩詞(2018年6期)2018-11-12 05:28:18
詩人貓
廣西廣西
歌海(2017年1期)2017-05-30 13:07:40
廣西尼的呀
歌海(2016年6期)2017-01-10 01:35:52
詩人與花
火花(2015年3期)2015-02-27 07:40:48
廣西出土的商代銅卣
大眾考古(2014年3期)2014-06-26 08:30:46
平陆县| 永福县| 阿克苏市| 德兴市| 如东县| 阿图什市| 禄丰县| 永福县| 绥中县| 柯坪县| 武城县| 桓仁| 彭山县| 故城县| 龙海市| 额敏县| 遵化市| 平陆县| 满城县| 赞皇县| 临猗县| 玉树县| 六盘水市| 安多县| 东方市| 宜昌市| 冷水江市| 和田县| 汶川县| 平江县| 新乐市| 双峰县| 射阳县| 沁源县| 拉孜县| 大安市| 九龙坡区| 阿鲁科尔沁旗| 洛隆县| 嘉黎县| 阿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