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河南新正好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河南鄭州 450011)
雞尿酸鹽沉積癥, 是一種由蛋白質(zhì)及嘌呤核苷酸代謝障礙引起的高尿酸血癥、 腎功能損害性疾病[1],是家禽的常見病,不同季節(jié),不同日齡的各種家禽均可發(fā)生。尿酸鹽沉積的原因有:傳染病因素,如腎型傳染性支氣管炎、傳染性法氏囊病、包涵體肝炎等;營養(yǎng)因素,如蛋白或鈣含量過高、鈣磷比例失衡、維生素缺乏等;管理因素,如溫度高飲水不足、雞舍通風不良、空氣中氨氣含量過高等[2]。尿酸鹽沉積癥可引起雞只飲水量、采食量下降,血液中尿酸含量升高,關節(jié)腫大,行動遲緩,嚴重者腎臟呈花斑狀,臟器、關節(jié)表面及間質(zhì)組織有大量白色尿酸鹽結晶?;茧u不僅生長緩慢,生產(chǎn)性能降低,而且死亡率高達30%[3]。本試驗通過人工試驗雞尿酸鹽沉積模型,觀察腎臟臨床病理變化,旨在探究雞尿酸鹽沉積的機制,為開發(fā)治療尿酸鹽沉積病的新藥提供指導,為其預防提供依據(jù)。
1.1試驗動物 8日齡AA雞60羽,隨機分為健康對照組(15羽)、44.0%高蛋白組(15羽),高鈣組(15羽,0.5%鈣飲水)、44.0%高蛋白高鈣組(15羽,0.5%鈣飲水)4組。
1.2飼料配制 魚粉(蛋白含量60%,秘魯產(chǎn)),飼料(鄭州市某飼料有限責任公司生產(chǎn)),健康組飼喂普通肉雞飼料,高蛋白組飼喂總蛋白為44.0%的含魚粉飼料,高鈣組0.5%鈣飲水,高蛋白高鈣組飼喂總蛋白為44.0%的魚粉飼料和0.5%鈣飲水。
1.3試劑 鎢酸鈉(成都市某化工試劑廠生產(chǎn),批號:20081121),碳酸鋰(天津市某化學試劑科技有限公司生產(chǎn),批號:20090511),檸檬酸鈉(天津市某化學試劑開發(fā)中心生產(chǎn),批號:20090310),濃磷酸(天津市某化學試劑有限公司生產(chǎn),批號:20090612),濃硫酸(天津市某化學試劑有限公司生產(chǎn),批號:20070516),乙二醇(天津市某化學試劑有限公司生產(chǎn),批號:20081106),碳酸鈣(天津市某化學試劑開發(fā)中心生產(chǎn),批號:20090925),碳酸鈉(天津市某化學試劑開發(fā)中心生產(chǎn),批號:20090416),氯化鈣(天津市某化學試劑開發(fā)中心生產(chǎn),批號:20090628)。
1.4藥物 尿酸對照品(北京某科技有限公司生產(chǎn))。
1.5體重測定 隨機測定20羽試雞的個體體重,取平均值,觀察體重變化情況。
1.6飼料消耗 自由飲水和采食,記錄24 h總飲水量和采食量,計算每羽試雞每d平均飲水量和采食量。
1.7死亡率統(tǒng)計 記錄供試雞在造模試驗中,每d死亡數(shù),觀察死亡高峰期。
1.8血液中尿酸鹽含量測定 每組試雞采血1 mL,放入含3.8%草酸鈉溶液1 mL的容器中,混合均勻,12 h內(nèi)按臨床檢驗操作規(guī)程測定血液中尿酸鹽含量[4]。
1.9試雞生理、病理變化測定 解剖試驗雞,觀察消化系統(tǒng)、泌尿系統(tǒng)(特別是腎臟變化)生理、病理變化。
2.1體重變化 詳見表1。
表1 各組雞試驗前后體重變化
由表1可知,試雞平均始重(8日齡)為81.1 g~81.5 g,最大相差0.4 g;飼養(yǎng)5 d后(13日齡),試雞體重為134.6 g~204.9 g,最大相差70.3 g,差異明顯,高蛋白組每羽平均增重68.0 g,高鈣組每羽平均增重58.8 g,高蛋白高鈣組每羽平均增重53.5 g,健康對照組每羽平均增重123.7 g。試驗表明,高蛋白和高鈣可明顯影響雞的正常生長發(fā)育,0.5%的鈣比44.0%的高蛋白對雞的生產(chǎn)性能影響更大。從增重效果看,高蛋白高鈣組增重率最低,其生產(chǎn)性能明顯受到了抑制。
2.2飲水和采食量變化 詳見表2和表3。
表2 試驗雞日均飲水量變化
表3 試驗雞日均采食量變化
由表2可知,給水第1 d,各組試雞平均飲水量變化不大(56.4 g~68.3 g之間),至試驗第5 d時,飲水量最少的高鈣組僅為30.2 g,最大的高蛋白組為116.8 g,高蛋白組的飲水量為高鈣組的3.9倍,為高蛋白高鈣組的2.7倍,差異顯著。
由表3可知,喂料第1 d,各組試雞的平均采食量為32.5 g~34.3 g,相差不超過2.0 g,至試驗第5 d時,高蛋白組每雞的平均采食量為53.1 g,健康對照組為46.9 g,高鈣組則僅為17.3 g,高蛋白高鈣組僅為16.9 g,高蛋白組每雞的平均采食量為高蛋白高鈣組的3.1倍以上,是高鈣組的3.1倍。各組試驗雞的平均采食量和飲水量呈同一趨勢,即高蛋白組和健康對照組的采食量每天逐漸增加,高鈣組則逐漸減少,高蛋白高鈣組則為先增加后減少。
2.3死亡率統(tǒng)計 詳見表4。
由表4可知,模型試驗中,每組供試雞15羽,在5 d試驗中,健康對照組及高蛋白組未見死雞,高鈣組在第4 d、第5 d各死1羽,高蛋白高鈣組在第3 d、第4 d各死1羽,第5 d死2羽。即高鈣組的死亡率為13.33%,高蛋白高鈣組的死亡率為26.67%,該結果與相關報道基本相符[5,6]。
2.4血清中尿酸鹽含量的測定 采用磷鎢酸還原法測定血清尿酸含量,各組試雞采集雞血1 mL于含有1 mL草酸鈉試管中,按臨床檢驗操作規(guī)程,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計在660 nm處測定吸光度,并計算血清中尿酸鹽含量如表5所示。
由表5可知,高蛋白組試驗雞血清中的尿酸鹽含量為297.90 μmol/L,比健康對照組268.53 μmol/L高29.37 μmol/L。試驗雞中,以高蛋白高鈣組血清尿酸含量最高達423.78 μmol/L,為健康對照組血清尿酸含量的1.6倍。測定結果與黎曉敏等(1998)[7]報道基本相符,但與李榮譽等(2001)[8]報道測定結果相比則偏低。
表5 尿酸含量計算
2.5病理變化比較 試驗結束后,比較各組試驗雞的精神狀態(tài),剖檢健康組雞的腎臟變化,發(fā)現(xiàn)腎臟表面光滑,有光澤,顏色鮮潤,塊狀結構分布明顯,血液顏色鮮紅;剖檢高蛋白高鈣組雞的腎臟變化,則發(fā)現(xiàn)腎臟表面缺少光澤、發(fā)干,顏色暗淡,腎臟腫大,塊狀結構分布不明顯,腎臟內(nèi)部結構呈不規(guī)則的花斑狀,血液顏色變深。
3.1尿酸鹽沉積機理
一是生物沉積。自身免疫反應,體內(nèi)抗原抗體反應沉淀物在腎臟蓄積,如當病原體( 如細菌、病毒、寄生蟲等) 侵入雞體后,體內(nèi)的防御系統(tǒng)就會產(chǎn)生抗體以抵抗這些病原體。在抗體抵抗抗原的過程中,抗體戰(zhàn)勝了入侵病原體,使疾病得以痊愈。然而在抗體抵抗抗原的過程中,也破壞了自身組織,從而引發(fā)疾病??乖贵w在競爭過程中形成抗原抗體復合物,這些復合物則可在腎臟內(nèi)沉積[9]。
二是物理沉積。因腎功能損傷(腎炎等),導致物質(zhì)代謝障礙,大量的鈣鹽就會從血液中析出,沉積在腎臟,引起腎腫。飼料配合不合理或選擇原料使用不當,造成鈣、磷比例增大,就會促進血鈣升高,增加腎臟排泄負擔,長時間就會引起鈣鹽沉積于輸尿管內(nèi)而導致腎臟發(fā)生病變,如腎結石和痛風病等[10].
三是化學沉積。體內(nèi)代謝的CO2、尿酸等物質(zhì)在腎臟內(nèi)與代謝的鈣、鎂等離子發(fā)生化學反應,形成碳酸鹽或尿酸沉淀,如飼喂高蛋白飼料而引起尿酸鹽沉積。家禽攝入蛋白質(zhì)的代謝終產(chǎn)物為尿酸(家畜是尿素),若血液中尿酸增多,當超出腎臟的排泄限度時,就會引起尿酸在體內(nèi)的蓄積;同時,由于尿酸長期和過度地刺激腎小管上皮細胞,引起粘膜變性,致使腎臟排泄障礙,則會加重尿酸鹽在體內(nèi)的沉積[11]。
試驗選用高蛋白和高鈣飼料進行人工試驗得出雞尿酸鹽沉積模型,可有上述理論作為依據(jù)。
3.2尿酸鹽沉積模型 試驗采用高蛋白和高鈣飼料,飼喂雛雞,造成尿酸鹽沉積。建立的尿酸鹽沉積模型,主要通過雛雞的增重率、采食及飲水量、死亡率、血清尿酸鹽含量測定、腎臟病理變化等指標進行考察。增重率是考察尿酸鹽沉積模型的重要指標之一。8日齡雛雞平均體重為81.0 g,以81.0 g±5.0 g選雞分組;采食及飲水量主要考察高蛋白、高鈣對雞體生產(chǎn)性能的影響;死亡率和臨床病理變化考察,則更接近于臨床發(fā)生的尿酸鹽沉積癥,一方面表現(xiàn)為飲水、采食量下降,精神萎靡,排出糞便尿酸鹽含量增加,腎臟腫大,呈花斑狀等;另一方面發(fā)生尿酸鹽沉積癥則會引起雛雞死亡率增加,有報道稱尿酸鹽沉積癥死亡率可達40%以上[5]。
3.3尿酸鹽沉積模型的建立,對養(yǎng)禽業(yè)具有較大的指導意義,在雞飼料配制中,必須注意蛋白和鈣的比例,高蛋白易引起尿酸鹽沉積癥,影響雞的生產(chǎn)性能;高鈣不僅能引起尿酸鹽沉積癥,嚴重者還可引起成批死亡,即使鈣磷比例適當,鈣的含量也不能超過1.0%[12]。
尿酸鹽沉積模型的建立,為新藥研究與開發(fā),提供了實驗依據(jù)。
[1]甘孟侯.中國禽病學[M].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出版社,1999:413-414.
[2]張守明,鄧興華.雞尿酸鹽沉著癥的發(fā)生與防治[J].疾病診斷與防治,1999(20):3-30.
[3]曾有清.雞痛風的病因與預防[J].養(yǎng)禽與禽病防治,1991:1-3.
[4]葉應嫵,王毓三.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guī)程(第二版)[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1997:265-266.
[5]孫展和,馬榮花.治療雞“花斑腎”病的體會[J].中國禽業(yè)導刊,2008,11(25):39.
[6]張心如,羅宜熟,杜干英,等.雞泌尿系統(tǒng)疾病的發(fā)病原因及防治[J].中國禽業(yè)導刊,2002,14(19):29-30.
[7]黎曉敏,鄧茂先,李前勇,等.雞尿酸鹽沉積臨床病理學實驗研究[J].中國獸醫(yī)學報,1998,1(18):49-51.
[8]李榮譽,張桂云,張國祖.腎復康對高蛋白飼料誘發(fā)雞尿酸鹽沉著癥的預防效果[J].中國獸藥雜志,2001,35(2):14-16.
[9]許天鎮(zhèn).雞腎病的發(fā)生原因及防治方法[J].福建畜牧獸醫(yī),2007,6(29):39-40.
[10]馬義相,梁琴,毛瑞坡,等.雞腎臟疾病的原因與防制[J].禽業(yè)導航,2007(3):34-36.
[11]李榮譽.雞尿酸鹽沉著癥的發(fā)生原因[J].中國家禽,2003,6(25):43-44.
[12]蘇興海,楊殿茭,高宗霞,等.雞尿酸鹽代謝障礙的防治[J].禽病防治,2008: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