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文,康 帥,李國營,王新鋒
(中國石油長慶油田公司第一采油廠,陜西西安 716000)
安塞油田塞160區(qū)熱水驅先導試驗研究
楊 文,康 帥,李國營,王新鋒
(中國石油長慶油田公司第一采油廠,陜西西安 716000)
通過借鑒國內外低滲輕質油藏熱采的成功經驗,結合安塞特低滲油藏常規(guī)注水的開發(fā)實踐,選取原油含蠟量高、埋藏相對較淺的塞160區(qū)為試驗區(qū)塊,從注采參數(shù)、注入工藝及地面流程設計等方面進行了系統(tǒng)研究,成功地開展了熱水驅先導試驗。試驗結果顯示,熱水驅試驗井組取得了明顯的增油效果,熱水驅技術為安塞特低滲油藏提高單井產能、建立有效驅替系統(tǒng)開創(chuàng)了新的應用領域。
安塞油田;塞160區(qū);低滲輕質油藏;熱水驅;遞減率
安塞油田塞160區(qū)主要開采層位為長611-2,粒間孔和溶蝕孔隙較發(fā)育,儲層平均滲透率1.77×10-3μm2,油藏埋深1 100~1 300 m,平均油層厚度18.8 m,平均孔隙度14.0%,地層原油粘度1.9 mPa·s,地面原油粘度3.84 mPa·s,原始氣油比79.3 m3/t,原油凝固點19℃,含蠟量12.5%~22%。
常規(guī)注水為安塞特低滲透油田開發(fā)的主體技術,但在提高單井產能和提高最終采收率方面的作用不明顯。為此,基于安塞油田塞160區(qū)原油含蠟量高、埋藏相對較淺等特點,決定在該區(qū)塊開展熱水驅油試驗研究。熱水驅是一種熱水與冷水非混相驅替原油的驅替過程[1-2]。針對稀油油藏,其主要機理表現(xiàn)在降低油水兩相的界面張力,擴大水驅波及范圍及縱向動用程度。
(1)原油體積膨脹率與溫度關系??疾焐郎剡^程中長6層原油的熱膨脹作用。從原油密溫曲線上可以看到(圖1),原油密度隨溫度的增加而減小,原油體積膨脹率為1%/10℃。
(2)油水兩相滲透率與溫度關系。隨著注入水溫度的升高,油水兩相界面張力降低??疾觳煌瑴囟葪l件下油水兩相滲透率變化情況[3],由圖2可看出,隨溫度升高,油相滲透率增大。由圖3可看出,隨著溫度的升高,油水兩相滲流區(qū)變寬,見水時間加快。殘余油飽和度下的油相滲透率升高,油水等滲點向右移動,潤濕性向水濕方向轉變,這些均有利于水驅油效率的提高。
圖1 長6原油密溫曲線
圖2 不同溫度下油相滲透率曲線
(3)原油粘度與溫度關系。從原油粘溫曲線可看出(圖4),地層原油粘度隨著溫度的升高,粘度降低,且溫度升高到一定數(shù)值粘度不再發(fā)生變化。通過觀察溫度與原油體積膨脹率、相滲曲線和粘度的關系得知:溫度升高,有利于提高原油流動性及最終采收率,此外,利用油田豐富的伴生氣資源,可降低熱水驅實施成本。
圖4 長6原油粘溫曲線
3.1 試驗選井
在塞160區(qū)選擇以孔隙滲流為主的王29-014井組開展注熱水驅試驗。采用菱形反九點面積井網300 m×180 m,該井組于2001年3月轉注,注水層位是長611-2,日注水20 m3,注水壓力8.8 MPa,對應油井8口,開井8口,平均單井日產油2.30 t,綜合含水54.2%。對應油層較厚,物性相對較好,常溫注水效果較好(圖5)。
圖5 王29-014井組開采現(xiàn)狀圖
3.2 注入?yún)?shù)設計
3.2.1注入溫度
利用CMG軟件模擬,井深1 700 m采用環(huán)空注氮隔熱,井口注入溫度100℃下,不同注入速度時的井底溫度見表1。從中可知,地面注入100℃的熱水,經過保溫措施,到達1 700 m井深時的溫度仍能保持在80℃左右。因此,確定現(xiàn)場試驗井口注入溫度為100℃。
表1 注入速度與井底溫度關系
3.2.2注采比
根據(jù)該區(qū)塊的實際情況,開展注采比為1.0、1.1、1.2、1.3、1.4、1.5等情況的數(shù)值模擬研究,當注采比達到1.3時,采收率達到最大(圖6)??紤]到應選擇熱水溫度為120℃,注熱水井底溫度為80℃的情況,注采比應選擇為1.2。
圖6 采注比與采收率關系曲線
3.2.3注入速度
根據(jù)注入速度與井底溫度保持關系(表1),按照注采比1.2計算,確定王29-014井的日注水量為25 m3。
3.3 注入工藝
(1)注入井口。注入介質為高溫水,要求注入井口要耐高溫耐高壓。由于注入井口處在持續(xù)高溫高壓下,考慮安全性和注入井的氣密性,選用35 MPa的高壓注氣井口,井口全部配套25 MPa高溫壓力表和溫度計,井口設置隔熱圍欄。
(2)注入管柱。①管柱設計:尾管+注水滑套+高溫注水封隔器(K341)+反洗井器+溫、壓測試工作筒+扶正器+涂料油管+油管掛。②油管選擇:考慮其密封性及抗內壓、抗滑扣強度要求,經強度校核,管柱采用外徑73 mm(J55鋼級、5.51 mm壁厚)氣密封性扣油管,并采用CQFF03防腐油管。
(3)隔熱工藝。油套環(huán)空采用氮氣進行隔熱,為平衡封隔器壓力,增加氮氣密度提高隔熱效果,隔熱套壓為5 MPa。
3.4地面工藝
已建系統(tǒng)的儀表適應溫度≤80℃,閥門使用溫度≤121℃,為充分利用現(xiàn)有資源,并考慮現(xiàn)場實際運行情況,決定采用先加壓后升溫的工藝,在配水閥組后,將注入水升溫至100℃。
在王29-014井場,采用350 k W的相變注水加熱爐進行加溫,為達到井口注入溫度100℃的要求,考慮管線的溫降損失,換熱后,出水溫度不低于101.03℃,因此,換熱后出水溫度按105℃考慮,加熱前水溫按照冬季5℃、夏季20℃,分別進行升溫熱負荷計算(表2)。
表2 高溫熱水換熱參數(shù)計算
3.5 試驗效果
熱水注入后,井組日產液和日產油上升,遞減率由5.45%下降至-9.6%。對應油井平均單井日增油0.8 t,累計增油239.3 t,對應7口油井中有6口見效,且見效期長(圖7)。
圖7 王29-014井組注采動態(tài)變化曲線
(1)在對熱水驅注入?yún)?shù)、注入工藝和地面流程等關鍵技術的實驗的基礎上,在塞160區(qū)開展的礦場試驗初步取得成功。
(2)為防止高溫狀態(tài)下注入水結垢問題,有必要開展耐高溫防垢劑的篩選與研發(fā)工作,同時應開展注熱水后井底溫度、壓力的變化規(guī)律等研究,指導后期熱水驅工藝技術的優(yōu)化調整。
(3)為形成適合特低滲透油藏提高采收率的熱采配套技術,應在安塞油田推廣應用熱水驅技術。
[1] 呂廣忠,陸先亮.熱水驅驅油機理研究[J].新疆石油學院學報,2004,16(4):37-40.
[2] 高博,覃青松.齊40塊蒸汽驅試驗區(qū)井組開發(fā)后期轉熱水驅研究與應用[J].石油地質與工程,2011,25(1):86-89.
[3] 李軍營,康義逵.河南油田泌125區(qū)熱水驅技術可行性研究[J].西部探礦工程,2005,(6):73-74.
TE357.4
A
1673-8217(2012)06-0117-03
2012-06-30;改回日期:2012-08-30
楊文,工程師,碩士,1984年生,2005年畢業(yè)于西南石油大學,現(xiàn)主要從事油田注水工藝與技術研究工作。
劉洪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