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啟旺
(山西省煤炭工程項目咨詢評審中心,山西 太原 030012)
影響兼并重組整合煤礦生產建設的因素分析
王啟旺
(山西省煤炭工程項目咨詢評審中心,山西 太原 030012)
山西省煤礦兼并重組整合工作已取得戰(zhàn)略性勝利。文章旨在對兼并重組整合工作過程中的人為因素和整合后煤礦的地質條件分析,探討影響煤礦生產建設的因素。
兼并重組整合;生產建設;因素分析
2008年9月,山西省人民政府以中央及我省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為指導,為加快培育大型煤礦企業(yè)和企業(yè)集團,提高煤炭產業(yè)集中度和產業(yè)水平,促進煤炭產業(yè)結構優(yōu)化升級,展開了新一輪的煤礦企業(yè)兼并重組整合工作。2010年底將礦井數(shù)由2598座壓減到1053座,煤礦企業(yè)由220多個降至130個左右;提高了產業(yè)集中度,加強了國有企業(yè)控制力,降低了國有企業(yè)收購成本,提升了安全保障能力。本輪兼并重組整合工作雖已取得戰(zhàn)略性勝利,但仍存在諸多因素影響著煤礦的生產建設。
(1)主體企業(yè)層面因素:許多被整合的煤礦產權不清、資產不實、債權債務復雜。這樣,為了完成進度,主體企業(yè)與被整合煤礦礦主僅簽訂了框架協(xié)議,給談判接管留下很多后遺癥。例如:有的主體企業(yè),支付了交易價格外額外的較多費用。有的主體企業(yè)在煤炭資源不清時就談判接管、高價收購,造成國有資產嚴重流失。
(2)職工和群眾層面因素:主體企業(yè)接管后,原有許多職工未能合理安置,其中包括技術人員。促使職工產生抵制情緒,出現(xiàn)了實際資料不完整移交的情況,造成新企業(yè)對井下情況不明,為煤礦生產和建設留下了嚴重的安全隱患。
地質因素直接關系到煤礦的生產建設。地質因素的復雜程度是煤礦開采設計、巷道布置、首采工作面選擇、采煤方法確定的重要依據。煤礦兼并重組整合中應充分考慮地質因素的影響。實際上,兼并重組整合后一些煤礦受到地質因素的影響較大,嚴重制約了整合后煤礦的生產建設。
(1)構造因素:構造因素尤其是大的斷層是合理劃分礦區(qū)與井田的重要依據。例如:山西煤炭運銷集團紫金煤業(yè)有限公司礦井位于榆次城北的烏金山鎮(zhèn)東蒜峪一帶,批采6~15下號煤層,生產規(guī)模120萬t/a,面積22.7831km2。井田被F160和F161相距不遠的大斷層自然分為東西兩個區(qū)段。見圖1,F(xiàn)160和F161兩個斷層,落差450m左右,導致整個井田不能統(tǒng)一規(guī)劃、整體設計,礦井系統(tǒng)重復建設,成本加大,嚴重影響了該礦的生產建設。因此,類似礦井應在局部地段再次重組或將其礦權分立。
(2)水文地質因素:煤礦水患問題直接關系到國家財產和職工生命安全,礦井水文地質條件直接與煤礦生產建設有關。由于礦井水文地質條件的影響,有些整合煤礦存在嚴重安全隱患,甚至迫使新立項的礦建工程不得不下馬,財力和人力方面都造成很大浪費。例如:霍州煤電集團南溝渠煤業(yè)有限公司礦井位于靜樂縣王村鄉(xiāng)雙村西,批采2~5號煤層,生產規(guī)模90萬t/a,面積7.606km2,批準最低開采深度為850m。經補充勘查,奧陶系上馬家溝組中上部巖溶裂隙發(fā)育,富水性較強,水位標高在1264.77m~1272.59m之間,見圖2。井田內地層倒轉,奧灰已成為煤層間接頂板,可采煤層2號及5號煤層均大部分處于奧灰水位以下,經估算奧灰水位之上僅有307萬t。據《煤礦防治水規(guī)定》,該井田水文地質類型屬極復雜,專家初步論證,目前經濟技術條件下不宜建設90萬t/a的礦井,該項目應放棄。
圖1 紫金5-5'勘查線地質剖面圖(略有簡化)
圖2 南溝渠2號煤層底板等高線圖(有略簡)
再者,有些項目(介休市的義棠青云煤業(yè)、鑫峪溝煤業(yè)、大佛寺旺源煤業(yè)等)在重組中其井田的部分地段與泉域重點保護范圍重疊,帶來安全隱患,也不符合環(huán)境保護政策,致使礦井環(huán)境影響報告無法通過,企業(yè)被迫重新申請調整境界范圍,其他審批程序也只好重新進行。
(3)采(古)空區(qū)及其積水、積氣、火區(qū)因素:山西省煤炭開發(fā)歷史悠久,重組前,煤礦開采以“多、小、散、亂”為特征,煤礦人員更換頻繁、資料錯缺,造成井下情況不清;經本次重組后許多煤礦的采(古)空區(qū)及其積水、積氣、火區(qū)問題更加嚴峻。例如:金海洋元寶灣煤業(yè)有限公司,位于山陰縣馬營鄉(xiāng)芍藥溝村,批采3~11號煤層,生產規(guī)模90萬t/a,面積5.1609km2。由原山陰元寶灣煤業(yè)有限公司和山陰縣上漫溝煤礦重組而成,重組前兩礦均批采3-2號和4號煤層,未批采6號、9號煤層。按初步設計從6號煤層上山開拓至YZK2003號鉆孔時,發(fā)生透水事故。經專家組論證積水來自9號煤層,但9號煤層何時采動卻不得而知。因此,采(古)空區(qū)積水成為重組后生產建設的重大安全隱患,必須堅持“預測預報,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原則。
截止目前,山西省重組整合煤礦主體已基本到位,“多、小、散、亂”格局已得到根本性改變,企業(yè)規(guī)模、國家能源安全、生產安全等均得到提升和保障,為山西省的“轉型發(fā)展、安全發(fā)展、和諧發(fā)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但是影響煤礦生產建設的因素依然存在。重組整合是一個復雜過程,還有許多后遺癥,各級政府與企業(yè)仍應積極應對、密切配合、及時處理,以使煤礦的生產建設走上安全科學的運行軌道。
Factor Analysis onmine Production after Annexation and Reorganization
WANG Qi-wang
(Shanxi Coal Project Consultation and Evaluation Center,Taiyuan Shanxi 030012)
The annexation and reorganization ofmines in Shanxi have achieved a strategic victory.The paper analyzes the human factors during the work and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 of themines after the work and then discusses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coal production.
annexation and reorganization;production;factor analysis
TD214
A
1672-5050(2012)08-0076-02
2012-04-09
王啟旺(1968—),男,山西靈石人,本科,高級工程師,從事煤礦地質研究的工作。
劉新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