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_ 荊方
任何一種派系的小吃都必須要有甜有咸才能自成體系。只咸不甜或光辣不酸,都算不上完善的派系。玫瑰切糕就是開封小吃不多的“甜蜜派”中的一分子。在我的印象里,開封的玫瑰切糕都是女孩子在吃。但遺憾的是,少女時代的我是個假小子,從不吃甜的,就愛和弟弟一起站在炭火前齜牙咧嘴地吃烤羊肉串。長大后反而愛上這口了,并且懂了愛吃玫瑰切糕的女人。
賣玫瑰切糕的小車既不像賣泡饃的車一樣湯水橫流,也不像賣羊雜的車一樣腥膻味濃,它一般都被擦得纖塵不染。雪白的糯米切糕平鋪在一個锃亮的不銹鋼圓盤里,切糕上面用紅棗、果脯、果仁擺出一個漂亮的圖案。切糕旁邊是幾排描花的青花小瓷罐,大約有十幾個,每個罐里都盛著花花綠綠、令人賞心悅目的配料。
賣切糕的師傅一般是男人。他頭戴白色小帽,袖子高高卷到胳膊肘上,打扮得干凈利索,神態(tài)一絲不茍,全情投入。一個干凈嚴謹?shù)哪腥吮旧砭蜁鹋说暮酶?,何況他還侍弄著這樣一個讓人喜愛的、美麗的事業(yè),這種細膩、體貼一下就會打動女人的芳心。
再說切糕。開封地處中原,小吃多以筋道、瓷實見長,但這玫瑰切糕卻蒸得柔弱無骨、入口即化。賣糕的師傅用小鐵鏟挖一塊抹在盤底,那白瑩瑩的糯米軟軟地攤在盤底,像一個嬌羞的新娘。挖好糕,師傅端起裝有玫瑰汁的壺,把緋紅色的玫瑰汁細細地澆上一圈,然后,他以天女散花般的手法把鮮紅的玫瑰花瓣、碧綠的葡萄干、焦黃的花生碎、白胖的杏仁等眾多配料,一層層地甩在切糕上。 等他終于撒好所有配料,你已經(jīng)完全目眩神迷。而這時的切糕,儼然有了“三千寵愛于一身”的隆重。
你接過玫瑰切糕,慢慢地挖一勺放進嘴里,玫瑰汁濃郁的甜香伴隨著糯米軟爛的口感,頓時彌漫了口腔。這里沒有辛辣和刺激,也沒有對抗和征服,有的只是甜蜜中的安適,軟糯中的雋永,就像宮殿里的人生,優(yōu)雅、精致。偶爾一顆杏仁撞到牙齒上,別樣的口感和香味更撞起一小波讓你回味的漣漪。
玫瑰切糕里的玫瑰汁很重要,它是用玫瑰花瓣加冰糖熬煮成的,清甜香醇。所以吃切糕的顧客時常會要求“添點汁兒”,而師傅也很樂意給你“添點汁兒”。添玫瑰汁不像賣羊肉湯的添湯一樣粗率豪放,添汁時,賣糕師傅一邊用小壺往你盤里添,一邊還會體貼地問你添多少,夠不夠甜。玫瑰切糕添的不僅是湯汁,更是一份重視和關(guān)注。
若干年前,我有一個非常愛吃玫瑰切糕的發(fā)小,每次吃到一半,她都像個小公主一樣嬌滴滴地叫:“添點汁兒唄!”話音未落,賣糕老頭就樂滋滋地舉著裝滿玫瑰汁的小壺跑過來,嘴里還不停地念叨著:“給俺妞妞添點汁兒!”當時,我正在滿頭大汗地吃著被辣椒油泡紅的涼皮,對于賣糕老漢“樂于效勞”的表現(xiàn)和這個女孩子的嬌嗔頗不以為然。
多年以后,單槍匹馬闖蕩江湖,才知道作為一個女人,哪怕是小女孩,都有被人寵愛、被人稀罕的渴望;才知道作為一個女人,最大的夙愿就是“有個男人當我如珍似寶”。能夠永遠做某個男人的公主、一輩子被他捧在手心里是每個女人的夢想,而玫瑰切糕,就是用她甜俗的美夢,把小女人的平淡人生,裝點得矜貴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