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隨園軼事》真?zhèn)慰?/h1>
2012-12-10 09:56:48··
明清小說研究 2012年2期
關(guān)鍵詞:倉山卷上軼事

··

《隨園軼事》為蔣敦復(fù)所撰,這幾乎是中國古代文學研究者的共識,《販書偶記》①、《中國古代小說總目》②等都有著錄。但我在閱讀此書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書前署名蔣敦復(fù)的序存在若干可疑之處,不足為信,書中出現(xiàn)了蔣敦復(fù)身后的史實,明顯違背情理。我認為此書實是雜抄袁枚《隨園詩話》、《小倉山房詩集》、《小倉山房尺牘》、《子不語》和袁祖志《隨園瑣記》等著作而成,而且出于王文濡之手的可能性較大。故草為此篇,請相關(guān)專家和讀者批評,以澄清與此書有關(guān)的一些誤解。

《隨園軼事》最早由上海國學扶輪社刊印于民國元年(1912),署寶山蔣敦復(fù)劍人稿。在此之前,未見有任何記錄。此后,民國六年(1917)上海書局重印,民國二十四年(1935)上海大達圖書刊行社又出版了周郁浩的標點本。各版內(nèi)容相同,共6卷241則,卷首都有署名蔣敦復(fù)所作的序:

隨園先生年少登科,壯歲歸隱,享園林之樂,極聲色之娛。桃李門墻,遍及巾幗;王侯為之傾倒,走卒識其姓名。文采風流,論者推為昭代第一人,非過語也。余生也晚,不獲親炙風徽,讀《倉山集》,猶慨然想見其為人。既與先生文孫又村明府交,虛懷好士,一如先生;過從之暇,時時為余道先德。及小金子之難,明府殉焉。余亦居危城中。(時有《草土馀生記》之作)事定,應(yīng)應(yīng)敏齋方伯之聘,明府弟翔甫同在幕中,昕夕聚談,又得聞先生軼事。耳積既久,暇則錄之于冊;間有得諸他人者,亦不省為誰何也。信筆所之,拉雜無次,唐突前賢,自知罪矣!然鄙見所在,道其實而存其真,或亦騷壇之佳話,隨園之掌故乎?他日之災(zāi)梨棗與否,尚當于翔甫一決之。同治三年四月敦復(fù)識。③

蔣敦復(fù)(1808-1867)字劍人,又字子文,純甫,克父,超存;號江東老劍,又號麗農(nóng)山人。原名爾鍔,又名金和。太倉州寶山縣人。幼聰穎,但多次赴鄉(xiāng)試皆落第。晚年客應(yīng)寶時幕,卒于幕中。曾問學姚瑩,是晚清著名的文學家,工古文詩詞,著有《嘯古堂文集》、《嘯古堂詩集》、《芬陀利室詞集》、《芬陀利室詞話》、《英志》等。④序中提到3人:袁枚的文孫又村即袁祖德,咸豐三年(1853)署上??h知縣事,上任不久殉難;翔甫即袁祖德的弟弟袁祖志,咸豐十一年(1861)署上??h丞;應(yīng)敏齋方伯即應(yīng)寶時,同治五年(1866)年重修上海志時,時為蘇松太道的應(yīng)寶時延蔣敦復(fù)與其事,蔣敦復(fù)次年病歿,其遺稿《嘯古堂文集》托應(yīng)寶時代為梓行。⑤然而蔣敦復(fù)《嘯古堂文集》沒有此序,且這段序文多處與事實不符:

1、同治三年(1864)四月之前,蔣敦復(fù)并沒有應(yīng)應(yīng)寶時之聘,入其幕中。

應(yīng)寶時《〈嘯古堂文集〉跋》云:

麗農(nóng)山人余二十年前詩友也,初與胡鼻山人同遇于海上,琴尊跌宕,意氣縱橫,致足樂也。比余宦游此邦,尚得與山人訂宮譜,搜異志,說鬼談天,以抒發(fā)其胸中不平之蘊。迨山人客余幕中,雖亦就訪時政,每助余詰強鄰之難,剔巨魁之奸,然必數(shù)日甫得一面,相見又不過數(shù)語,欲如往昔之送抱推襟流連光景,不可得矣。不一年而先生歿。歿之前,尚以書貽余,曰:“老病顛連,僅屬氣息,恐遂奄忽化為異物,愧負知己,無以報德。雖知己必不責報于我,然天下滔滔,斯人誰與有心,同志能有幾人,徒使魯仲連、陳同甫一流人長埋泉壤,豈不痛哉!一生勤苦,只剩得好名二字,然亦望后世知我心耳。文集八卷,望為先刻;詩詞諸稿能次第開雕,大妙!大妙!”又自題其函為“鳴鳥遺音”。山人臨終,其本性不迷如是。余諾之。因檢所著《嘯古堂文稿》寄俞蔭甫同年樾為之編次,分八卷,復(fù)邀齊玉溪丈學裘為之校刊,踰一年始成。以板授其長男夢虎藏諸家,時夢虎年十五,已嶄然見頭角,能讀父書,其詩詞諸稿他日夢虎必有以傳之者。遂書此以志死生契闊之感云。同治七年秋七月永康應(yīng)寶時跋。⑥

從這段跋語看,蔣敦復(fù)客應(yīng)寶時幕后“不一年”而歿,而蔣敦復(fù)同治六年(1867)卒于上海,這就是說他在同治五年(1866)才應(yīng)應(yīng)寶時之聘,入其幕中。應(yīng)寶時與蔣敦復(fù)關(guān)系密切,又是當事人,他的記載應(yīng)該是真實可信的。那么,蔣敦復(fù)怎可能在同治三年(1864)四月之前寫出“應(yīng)應(yīng)敏齋方伯之聘,明府弟翔甫同在幕中,昕夕聚談,又得聞先生軼事”這樣的文字呢?

2、序中稱應(yīng)寶時為“方伯”,亦與多處史料的記載不合。

其一,李鴻章同治四年(1865)正月二十九日的奏折《洋弁請獎片》云:

前據(jù)英國公使威妥瑪將幫同戈登打仗各洋弁開單交由總理衙門知照到臣,當經(jīng)飭據(jù)蘇松太道丁日昌、通商隨員候補知府應(yīng)寶時會同戈登及總稅務(wù)司赫德悉心查核,大致相符,并據(jù)英領(lǐng)事巴夏禮面稱,翻譯官梅輝立等與有功績。⑦

據(jù)《清史稿·職官志》,知府為從四品,方伯為布政使的尊稱,為從二品。⑧同治三年(1864)四月,應(yīng)寶時只有任布政使或加布政使銜才能被稱為“方伯”。應(yīng)寶時在同治四年(1865)正月尚為從四品的候補知府,且未見有加布政使銜的任何記載,蔣敦復(fù)豈能在同治三年(1864)四月稱他為“方伯”?

其二,李鴻章同治四年(1865)八月初一日的奏折《奏保李宗羲等片》云:

查有三品頂戴蘇松太道丁日昌,廣東廩貢,由江西直隸州調(diào)營當差,嗣擢海關(guān)道?;I辦洋務(wù),撫綏商民,實力整頓,不避勞怨,操守亦甚清嚴。昨因病請假調(diào)理,計可就痊。上海洋務(wù),現(xiàn)有通商隨員升用道應(yīng)寶時代理關(guān)道,本是熟手,可期措置得宜。又,按察使銜廣西補用道程桓生,安徽拔貢……⑨

在李鴻章的奏折中,稱謂丁日昌時特別提及其三品頂戴,稱謂程桓生時專門提及其按察使銜,如果應(yīng)寶時此時已加布政使銜,李鴻章豈有不提之理?而結(jié)合前引李鴻章的《洋弁請獎片》看,應(yīng)寶時地位比丁日昌要低,在丁日昌因病請假時,應(yīng)寶時暫時代行職務(wù)。既然丁日昌在同治四年(1865)八月尚以道員(正四品)著三品頂戴,應(yīng)寶時又豈能在同治三年(1864)四月就“加布政使銜”?

其三,杜文瀾《憩園詞話》云:

應(yīng)敏齋廉訪寶時,永康人。甲辰孝廉,就職州佐。蒞江蘇,以規(guī)畫軍事,鎮(zhèn)撫彝情,屢膺剡章,補授蘇松太道。旋擢蘇臬,加布政使銜,前后六署藩篆。⑩

據(jù)《上??h志》,杜文瀾字小舫,同治八年(1869)任蘇松太道。作為應(yīng)寶時的繼任者和下屬,他的記載值得相信。而據(jù)《蘇州府志》,應(yīng)寶時同治八年(1869)七月十八日任江蘇按察使,同年八月二十二署江蘇布政使。假如上述所載不誤的話,蔣敦復(fù)是在同治八年(1869)任江蘇按察使后“加布政使銜”或“署布政使”的。既然如此,那么,蔣敦復(fù)怎可能在同治三年(1864)四月就尊稱應(yīng)寶時為“應(yīng)敏齋方伯”呢?

綜合以上所述,蔣敦復(fù)決不可能在同治三年四月稱應(yīng)寶時為“敏齋方伯”!

3、書中出現(xiàn)了蔣敦復(fù)的身后之事。

《隨園軼事》卷五“某中丞未讀《小倉山房全集》”條云:

同治初年,某中丞撫吳時,重刊《牧令全書》,頒示僚屬。書中載先生《答門人王禮圻問作令》一書,中丞批云:“先生一生著作,只有此件,有益世人。”然先生著作等身,有益世人者,正自不少,固不僅僅此一書已也。時大難初平,《小倉山房全集》盡毀于亂,中丞殆未窺全豹者歟?

同治初年撫吳,又重刊《牧令全書》頒示僚屬的中丞當為丁日昌?!赌亮顣嬕肪硎自疲?/p>

同治七年三月初十日內(nèi)閣奉上諭:丁日昌奏設(shè)局刊刻牧令各書一摺。州縣為親民之官,地方安危系之。丁日昌現(xiàn)擬編刊牧令各書,頒發(fā)所屬,即著實力舉行,俾各州縣得所效法。

據(jù)《牧令書輯要》書前例言,此書原為徐棟所編,分類一十有八,分卷二十有三,采摭極為宏富,丁日昌讓人“芟蕪并復(fù),類仍其舊,而卷存其十”?!赌亮顣嬕肪硪皇沼性丁洞痖T人王禮圻問作令》,文后有丁日昌批語:“袁簡齋一生著作,只是此件,有益世人。”亦可證引文中的《隨園軼事》“某中丞未讀《小倉山房全集》”條中的“某中丞”為丁日昌。丁日昌設(shè)局刊刻牧令各書為同治七年(1868)三月,署名蔣敦復(fù)的《〈隨園軼事〉序》作于同治三年(1864)四月,而從序中看,《隨園軼事》此時已經(jīng)編定,二者時間明顯矛盾!或許有人認為,古人著作,雖多于書成后撰序,但這里署名蔣敦復(fù)的序非常簡單,類似于寫作緣起,亦可能寫成于成書之前,且成書后蔣敦復(fù)亦有不斷修改附益的可能。實際上,這種可能性并不存在,蔣敦復(fù)卒于同治六年(1867),丁日昌重刊《牧令書》開始于同治七年(1868)三月,成書在同治七年(1868)六月七日后,蔣敦復(fù)如何能知道其身后之事?同時,這段文字與袁祖志《隨園瑣記》中的記載相似:

同治初年,某中丞撫吳時,重刊《牧令全書》,頒示僚屬。原本載先大父《答門人王禮圻問作令》一書,中丞批云:“先生一生著作,只是此件,有益世人?!贝匆姟缎}山房全集》,故有此語歟?

即使袁祖志同治三年(1864)四月前曾與蔣敦復(fù)“昕夕聚談”,他們也不可能談及蔣敦復(fù)去世一年后發(fā)生的事情,《隨園軼事》“某中丞未讀《小倉山房全集》”條顯系襲自《隨園瑣記》而略作發(fā)揮。

倘若我們以上所論沒有大謬的話,《隨園軼事》署名蔣敦復(fù)的序就是靠不住的,不足為信,其書中又記有蔣敦復(fù)身后人事,與蔣敦復(fù)歿后的著述雷同,書為贗作,殆無疑也。

《隨園軼事》所記的“軼事”源自何處呢?

筆者把《隨園軼事》與袁枚的《隨園詩話》、《小倉山房詩集》、《小倉山房文集》、《小倉山房尺牘》、《子不語》和袁祖志的《隨園瑣記》等反復(fù)比較,發(fā)現(xiàn)《隨園軼事》實主要是抄襲、雜糅以上諸作而成。為便于說明問題,筆者不憚繁瑣,將《隨園軼事》的來源按順序列表加以辨明。

表一:《隨園軼事》來源表

表一:《隨園軼事》來源表

《隨園軼事》篇名來源備注存齋待考青琳居士《小倉山房文集》卷七《女弟素文傳》B通遲兄弟《小倉山房詩集》卷二十四《十月十四日嗣香亭子為己子取名阿通喜而賦詩》、《小倉山房詩集》卷二十五《七月二十三日阿遲生》B陶姬能詩早逝《隨園詩話》卷六第一一○條、《小倉山房詩集》卷十一《哭陶姬》B唐靜涵姬人《隨園詩話》卷七第六條A漁洲居士《隨園詩話》卷七第六條A定窯觀音《小倉山房詩集》卷七《題蔣盤漪詩冊(并序)》B孫秀才讓榻查廣文讓舟《隨園詩話》卷十二第九○條、第八九條A溫州坐筵《隨園詩話》卷十二第九三條、《小倉山房詩集》卷二十八《溫州坐筵詞(有序)》A福觀察圖侍郎《隨園詩話補遺》卷三第五條A天上女門下士《小倉山房詩集》卷三《九江觀察福公過訪見天女散花圖而乞之余雖贈猶憐賦詩送別適霞裳亦就渠書記之聘故有第三首》B某學士待考裘少宰《小倉山房詩集》卷十五《少宰裘叔度典試江南事畢登程入山視疾》B手札招女郎《隨園詩話》卷十第五一條、《小倉山房詩集》卷五《秦淮小集座有歌郎上元許令目攝之郎亟引去余迂許憐郎而調(diào)以詩》B錢姓子買妾案《隨園詩話》卷九第六○條A宦家女私逃案《隨園詩話》卷九第五九條A沐陽去思待考溫吏部《小倉山房詩集》卷十一《王郎詩(并序)》B施曼郎《小倉山房詩集》卷五《挽施曼郎(有序》B李夫人《隨園詩話》卷三第四三條A

表一:《隨園軼事》來源表

因緣《隨園詩話》卷三第四三條A小陶姬《同桂郎尋春儀征泊舟燕子磯有懷熊蔗泉觀察賦詩卻奇》B二氏入夢《小倉山房詩集》卷三十二《二月八日記夢》B選艷妙語待考方聰娘《小倉山房外集》卷六《聰娘墓志》、《小倉山房詩集》卷二十三《哭聰娘》B鐘夫人生子《小倉山房詩集》卷二十五《七月二十三日阿遲生》B吳七姑來歸《小倉山房尺牘》卷三《寄謝未堂司寇》B染須考據(jù)《隨園詩話》卷八第四四條B答沈觀察諫看花待考踏搖娘求書《隨園詩話》卷八第四六條B娼妓僧道相比《小倉山房尺牘》卷七《答楊笠湖》B說處子待考測美絲待考說好色《小倉山房尺牘》卷七《答楊笠湖》、《子不語》卷十一《妓仙》B說尋花問柳待考為李易安辨誣《隨園隨筆》卷十九《存疑類》“李易安改節(jié)之疑”條A杏媚待考張郎《小倉山房詩集》卷十九《十一月十三日韋疇五副戎率公子虎丘餞別遣歌者張郎送歸白下別后卻奇》B袁郎《小倉山房詩集》卷三十一《袁郎詩為霞裳補作(并序)》A青衣知詩《隨園詩話》卷六第七二條B尹文端公侍者李郎《小倉山房詩集》卷二十三《贈李郎》B許云亭《隨園詩話》卷四第四○條A

表一:《隨園軼事》來源表

載美同游待考祖塋宗祠《小倉山房詩集》卷三十六《再送香亭之廣東》B色不可不好《子不語》卷八《鳳凰山崩》A鄭板橋《隨園詩話》卷九第七四條B朱竹垞《小倉山房詩集》卷九《題竹垞風懷詩后(有序)》B挽黃仲則聯(lián)語《隨園詩話》卷七第二十一條B詩似白傅《小倉山房詩集》卷三十《讀白太傅集(有序)》B權(quán)辭應(yīng)變待考行狀、碑銘待考考終之期不驗《小倉山房詩集》卷三十三《除夕告存戲作七絕句》B不及重赴鹿鳴宴《小倉山房詩集》卷三十七《擬重赴鹿鳴瓊林兩宴詩(有序)》B重到舊廬《隨園詩話》卷十第七八條B兒女情深《小倉山房詩集》卷二十《二月十六日蘇州信來道孀女病危余買舟往視至丹陽聞訃》B嫁婢待考為蕭美人受誑《小倉山房詩集》卷三十四《九月七日以真州蕭美人點心饋麗川中丞蒙以詩謝敬答一章》、《附錄中丞原唱》B重到粵中雜糅《小倉山房詩集》卷三十相關(guān)詩篇B不逃水患待考重到沐陽《小倉山房詩集》卷三十二《沐陽呂嶧亭觀察招游舊治十月五日渡河宿錢翁家次日寓萊園作》B不忘《四書》《隨園詩話》卷八第一一條B失玉履《小倉山房詩集》卷二十三《戊寅春失玉履一只己卯秋得之賦詩紀事今冬又失去》B芭蕉露《隨園詩話補遺》卷六第二五條B窺常熟織機女受窘待考

表一:《隨園軼事》來源表

兄弟聯(lián)吟待考出游沿途得餐宿《小倉山房詩集》卷三十四《從杭州起身到蘇松毗陵京口所過故人家輒留一宿》B名滿天下《小倉山房詩集》卷三十五《福敬齋孫補山兩相國和希齋大司空惠瑤圃制府同征西藏軍中各寄見懷之作賦詩答謝》、《附來詩(并來札)》B學詩之始《隨園詩話》卷六第五七條A一家多壽《小倉山房詩集》卷三十六《八十自壽》、《三月二日》B老兵感舊待考畫圖示兆待考焚券待考隨園興廢之感慨《隨園瑣記》卷下《軼事》B寓園《隨園瑣記》卷下《記幽境》B詼諧對待考相士待考塾中兒戲待考《翻筋斗》《捉迷藏》詩句待考學作制藝待考與李跛不共戴天《子不語》卷十七《隨園瑣記》A補廩預(yù)兆《子不語》卷十七《隨園瑣記》A科考遺才皆不取《子不語》卷十七《隨園瑣記》A同領(lǐng)鄉(xiāng)薦不服解元文待考點蒼山白猿拜座師待考狐示鄉(xiāng)試題待考狐示會試題待考母子案待考尼姑案待考以婢代贈待考兇徒冥報《子不語》卷二《沐陽洪氏獄》A

表一:《隨園軼事》來源表

陳少姑待考蘇州女子待考幕友性情嗜好不同待考城隍示夢待考淫女詐死私逃待考冤孽待考同薛一瓢逐鬼《子不語》卷二《顧堯年》A與鬼相戲《子不語》卷十七《隨園瑣記》A秋海棠花妖待考同學盧彪遇鬼《子不語》卷十九《盧彪》A怪物淫婢《子不語》卷十九《玉梅》B天臺縣署缸神《子不語》卷十七《天臺縣缸》B罵誦詩鬼待考豪客入席待考出行兩事之便宜待考故人子待考冒名騙錢待考阿相國水上旌旗待考聲望高崇《隨園詩話》卷十一第三四條B高麗使臣購《隨園集》《隨園詩話補遺》卷六第一條B看書必加摘錄《小倉山房詩集》卷二十五《平生觀書必摘錄之歲月既多卷頁繁重存棄兩難感而賦詩》、《小倉山房續(xù)文集》卷二十八《隨園隨筆序》B藏書不及畢中丞多待考喜聽趙秀才說鬼待考《白下志》待考不及謝珍格致待考羅兩峰畫像不像《小倉山房尺牘》卷五《戲題小像寄羅兩峰》B尹文端公戲謔語待考尹文端公稱許語待考

表一:《隨園軼事》來源表

莊亞相亦作調(diào)侃語《小倉山房詩集補遺》卷二《收到和章疊韻再寄》B御者談詩待考御者通文待考舟子論古《隨園隨筆》卷十九《存疑類》“銀瓶小姐之疑”條B孌童之自始待考歌郎送別《小倉山房詩集》卷二十四《吳下歌郎吳文安陸才官供奉大內(nèi)已有年矣今春為葬親故乞假南歸相遇虎丘略說天上光景且云此會又了一生余亦惘惘情深凄然成詠》B吳下重逢兩供奉同上B尹公姬侍不拘形跡待考觀音入夢作別《子不語》卷十九《觀音作別》A相攸待考好名乃非禽獸待考吳山賣藝女郎待考吳山婦人獻詩待考題扇詩待考全姑《子不語》卷十六《全姑》B王紺仙索壓妝詩待考武員前倨后恭待考匿取周漪香贈物待考天河老猿降世待考朝考詩《隨園詩話》卷一第一○條B歸娶贈詩《隨園詩話》卷一第六五條B入學待考廩生不保冒籍待考縣試不罪槍手《隨園詩話》卷一第三八條A縣試為幼童作伐《隨園詩話》卷十第一條A《全集》中無《心書》《隨園瑣記》卷上《記著作》B

表一:《隨園軼事》來源表

二金出門得薦鴻博《隨園老人遺囑》B二十四千訓蒙捐監(jiān)應(yīng)試《隨園老人遺囑》B溧署門者不納封翁待考萬民衣《隨園詩話補遺》卷十第四二條B太夫人現(xiàn)身說法待考《陵川集》折服老秀才《隨園詩話》卷四第五二條A捕蝗幾死馬上《小倉山房詩集補遺》卷二《為馬所驚補作(有序)》A金中丞之奏疏《隨園詩話》卷一第九條B不忘一飯之恩《小倉山房詩集》卷五《乾隆丁巳余落魄長安金陵人田古農(nóng)見而奇之哀其饑渴沽酒為勞未十年余宰金陵古農(nóng)已為異物求其子孫以詩告墓》A分校兩闈得兩生《隨園詩話》卷十三第九條B陰德及人《隨園瑣記》卷下《記軼事》A某中丞未讀《小倉山房全集》《隨園瑣記》卷下《記軼事》B江寧縣署聯(lián)《隨園瑣記》卷下《記手澤》B六十年不忘蒙師詩句《隨園詩話》卷十第五八條B學作論于姑母《隨園詩話》卷十二第四四條B為人寧為擔水夫《隨園詩話》卷三第八條B部駁保薦因而辭官《隨園瑣記》卷下《記軼事》B《外集》遺失不傳《隨園瑣記》卷上《記著作》A楹聯(lián)遺墨待考論鄭板橋書法待考繪事留遺之可寶《隨園瑣記》卷上《記手澤》B聽朱觀察夫人彈琴《小倉山房詩集》卷二十八《聽朱夫人彈琴(有序)》B同周漪香互相題圖《隨園詩話》卷二第二九條B宴客例更酒盞《隨園瑣記》卷下《記器物》A不屑研求音律《隨園詩話》卷二第五五條B論服藥不足醫(yī)病待考

表一:《隨園軼事》來源表

不喜方外待考不喜方外而多贈僧之作待考非不喜方外但不肯佞佛《隨園詩話》卷十四第七○條A天臺老僧談作令事《小倉山房詩集》卷二十八《履中上人年七十余自言金陵人談予作令事甚悉眾僧膜手環(huán)聽》A金鳳《小倉山房詩集》卷二十八《至卻金館霞裳悅金鳳為留一宿》B桂官《小倉山房詩集》卷二十四《同桂郎尋春儀征泊舟燕子磯有懷熊蔗泉觀察賦詩卻奇》、《桂郎歸后是夕客寓憮然不能成寐》B華官《小倉山房詩集》卷二十三《席上贈楊華官》B曹玉田《小倉山房詩集》卷二十四《吳門返棹曹郎玉田仿桂生故事送余京口》B吳文安陸才官《小倉山房詩集》卷二十四《吳下歌郎吳文安陸才官供奉大內(nèi)已有年矣今春為葬親故乞假南歸相遇虎丘略說天上光景且云此會又了一生余亦惘惘情深凄然成詠》B不好赴妓席《小倉山房尺牘》卷六《辭妓席札》B辨不好妓《小倉山房尺牘》卷六《答楊笠湖》B心中有妓待考為吳妓金三姐說情《隨園詩話》卷九第三三條B美色不在弓鞋《隨園詩話》卷四第三七條B為揚妓金玉脫籍待考鳳齡薄命《隨園詩話》卷十四第八七條、《小倉山房詩集》卷二十三《三月六日作(有序)》B周氏姬贈友《小倉山房詩集》卷二十《惆悵詞二月二十八日作(有序)》B卻某明府贈姬待考納楊氏女不果《小倉山房詩集》卷二十五《感往事有作(并序)》B

表一:《隨園軼事》來源表

鐘氏姬生阿遲《小倉山房詩集》卷二十四《十月十四日嗣香亭子為己子取名阿通喜而賦詩》、《小倉山房詩集》卷二十五《七月二十三日阿遲生》B聰娘《小倉山房外集》卷六《聰娘墓志》、《小倉山房詩集》卷二十三《哭聰娘》B得孫戲阿通詩《小倉山房詩集》卷三十六《阿通生子賦詩戲之》B閨中三大知己待考繡詩乞序《隨園瑣記》卷上《記翰墨》B明太守二姬受業(yè)門下《小倉山房詩集》卷三十五《寄懷前杭州太守明希哲先生(有序)》B納妾之慎重《隨園詩話》卷十一第二九條A臺州船戶《隨園詩話》卷十四第三五條B某孝廉待考縉云虞姓兄弟《隨園詩話》卷十二第九○條B作歌懼罪不敢示人《隨園詩話》卷一第五三條B老眼復(fù)明《小倉山房詩集》卷三十六《余五十歲用眼鏡今八十矣偶爾去之轉(zhuǎn)覺清明作別眼鏡詩》B大洋鏡《小倉山房詩集》卷三十五《謝鏡詩(并序)》B大理石《隨園瑣記》卷下《記器物》遣歸小仆琴書《小倉山房詩集》卷一八《小仆琴書事我有年今年贖券去跪辭淚下作詩送之》B重潤筆待考酒令《雨窗消意圖》卷三B(主人公為金農(nóng))嫁婢《小倉山房詩集》卷九《折花詞為陶西圃作(有序)》B乞釋修發(fā)匠之歸束待考序《揚州畫舫錄》《揚州畫舫錄》卷首

表一:《隨園軼事》來源表

題畫詩待考額外女弟子待考宋時簡齋銅印《小倉山房詩集》卷二十四《簡齋印(有序)》B戲尹文端公詩《小倉山房詩集補遺》卷二《收到和章疊韻再寄》B金陵門生《隨園老人遺囑》B紀游詩多成舟中待考《恩假歸娶圖》《隨園瑣記》卷上《記圖冊》B《隨園雅集圖》《隨園瑣記》卷上《記圖冊》B圖畫有存有亡《隨園瑣記》卷上《記圖冊》B“十三本梅花書屋”小印《隨園瑣記》卷上《記手澤》B隨園之溯源待考小倉山房夏涼冬燠所《隨園瑣記》卷上《記堂榭》B綠曉閣《隨園瑣記》卷上《記堂榭》B書倉詩城詩世界南軒《隨園瑣記》卷上《記堂榭》A柳谷《隨園瑣記》卷上《記堂榭》A金石藏《隨園瑣記》卷上《記堂榭》B玻璃世界水精域蔚藍天《隨園瑣記》卷上《記堂榭》A澄碧泉小棲霞《隨園瑣記》卷上《記堂榭》B因樹為屋六松亭《隨園瑣記》卷上《記堂榭》B年例宴客賞花待考家宴《隨園詩話》卷十第四一條B《食單》拾遺待考園中食物俱備待考十三戶承領(lǐng)種植《隨園瑣記》卷下《記軼事》B園中鬼待考園中狐《隨園瑣記》卷下《記堂榭》B不設(shè)邏守不避忌諱待考大官屏去騶從《隨園瑣記》卷下《記軼事》B《瘞梓人詩》《小倉山房詩集》卷九《瘞梓人詩》B

表一:《隨園軼事》來源表

先見之明《隨園瑣記》卷上《記遺訓》B《詩壇點將錄》《乾嘉詩壇點將錄》挽詩待考

那么,《隨園軼事》的作偽者是誰呢?王文濡的可能性較大。滕固曾為蔣敦復(fù)編《蔣劍人先生年譜》,在同治三年(1864)有如下內(nèi)容:

二月為王曇批本《金屋夢》(即《金瓶梅》)說部撰序,記購得此書之由來。(按書為民國初年上海文明書局出版;民國十五年上海卿云圖書公司出版之《金瓶梅》,亦載此序。)四月序自撰《隨園軼事》。(上海國學扶輪社出版)

按《金屋夢》序文暨《隨園軼事》系書賈所偽托。聞此等文章,皆為吳興王文濡所造,王諳熟先生遺事,故可亂真也?!秾毶娇h再續(xù)志》編者,竟以《隨園軼事》一書,列入藝文書目,陋矣。

王文濡是晚清民國出版界十分活躍的人物,曾與沈知方等組織上海國學扶輪社,與呂子泉、王幼堂、沈駿聲合資創(chuàng)辦大東書局,一生從事文學編輯工作,編過《說庫》、《筆記小說大觀》、《香艷叢書》等大型圖書,做過不少有益的事情。但是他也和許多偽書有關(guān)。滕固提及的署名蔣敦復(fù)的《〈金瓶梅〉序》系書賈所偽托,黃霖先生對此作了進一步考證,認為最大的懷疑對象為王文濡。據(jù)林語堂說,王文濡“發(fā)現(xiàn)”的《浮生六記》中的《中山記歷》和《養(yǎng)生記道》,純系偽造;1980年,鄭逸梅發(fā)表《〈浮生六記〉的“足本”問題》一文,談到當年王文濡曾想請他代筆“仿做兩篇,約兩萬言”,但他沒有答應(yīng)。后來世界書局《美化文學名著叢刊》出版,足本的《浮生六記》赫然列入其中。筆者認為,偽造《疑云集》的幕后策劃者甚或捉刀者也是王文濡。綜上所述,《隨園軼事》的偽造,與王文濡有極大的關(guān)系,至少他是個積極參與者。

晚清、民國出現(xiàn)了大量的偽書,一些書賈請人甚至親自出馬編造與名人有關(guān)的著作以謀取利益。早在八十年前,胡適就發(fā)現(xiàn)有人捏造了二百六十二首歪詩,冒充《聊齋詩集》,石印販賣。《疑云集》是一例,如果筆者的說法可以成立,《隨園軼事》又是一例。但這只揭開了當時圖書出版內(nèi)幕的一角,完整真相的呈現(xiàn)尚需學界同行的共同努力。

注:

① 孫殿起《販書偶記》卷十二《小說家類》之《雜事之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295頁。

② 石昌渝《中國古代小說總目》之《文言卷》,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445頁。

③ “蔣敦復(fù)”《隨園瑣事》,民國元年刊本,南京圖書館藏。另參看王英志編《袁枚全集》第八冊附錄《隨園軼事》,江蘇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④ 參見滕固《蔣劍人先生年譜》,沈?qū)幘帯掇诜沂椅拇妗?,遼寧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該譜原載1933年《圖書館學季刊》第9卷第2期。

⑤ 參見俞樾等編《上海縣志》卷十二《職官表上》、卷十三《職官表下》、卷二十三《游寓》“蔣敦復(fù)”條等,清同治十年刻本。

⑥ [清]應(yīng)寶時《〈嘯古堂文集〉跋》,《嘯古堂文集》附,清同治七年刻本。

⑦ 《李鴻章全集》2《奏議二》,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18頁。

⑧ 《清史稿·職官志》,浙江古籍出版社據(jù)百衲本影印,1998年版,第452頁。

⑨ 《李鴻章全集》2《奏議二》,第204頁。

⑩ [清]杜文瀾《憩園詞話》卷三,唐圭璋編《詞話叢編》第三冊,中華書局1986年版,第2901頁。

猜你喜歡
倉山卷上軼事
寒冬里的溫暖
小主人報(2023年1期)2023-03-15 01:08:14
時間
讀迷作品
小讀者(2020年22期)2020-12-01 11:03:36
夜讀《小倉山房尺牘》有感
揚子江(2020年4期)2020-08-04 11:59:33
老師軼事
文苑(2018年18期)2018-11-08 11:12:20
舊鄰軼事(下)
奧秘(2018年8期)2018-08-25 07:21:58
范仲淹苦讀軼事
黑水城出土西夏文《十二緣生祥瑞經(jīng)(卷上)》考釋
西夏研究(2016年1期)2016-07-19 10:09:11
卷上珠簾 不如你
火花(2015年5期)2015-02-27 07:41:45
優(yōu)化Windows7,讓系統(tǒng)運行更流暢

长白| 石林| 吕梁市| 吴江市| 石泉县| 博爱县| 巩留县| 安图县| 鹰潭市| 习水县| 洱源县| 芮城县| 承德县| 新乐市| 锡林浩特市| 炎陵县| 花垣县| 新宁县| 林甸县| 刚察县| 邵阳市| 饶河县| 甘谷县| 新宁县| 承德县| 大渡口区| 东方市| 滨海县| 治多县| 砀山县| 蒙自县| 将乐县| 雷山县| 克山县| 炎陵县| 河北区| 大连市| 卫辉市| 桐庐县| 正蓝旗| 孟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