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一封名為“獻禮建黨90周年藝術大典”的邀請函寄到了退休醫(yī)生張振中老人手里,詢問他是否申報“中華人民共和國藝術文化人才資質”等證書。在活動主辦方多次聯系張振中后,張振中選擇了辦理“中級證書”,價格是2000元。沒想到,錢寄去后,證書卻杳無音訊了。
在這封邀請函上,蓋著4家舉辦單位的公章,其中一家單位的名頭是“中國藝術文化普及促進會專業(yè)人才管理發(fā)展中心”。記者在民政部查詢發(fā)現,“中國藝術文化普及促進會”的業(yè)務主管單位為中國文聯。而中國文聯國內聯絡部社團辦工作人員表示:“中國藝術文化普及促進會專業(yè)人才管理發(fā)展中心是中國藝術文化普及促進會內部設立的機構,跟文聯沒有關系。他們(中國藝術文化普及促進會)底下的機構多著呢,都沒經過我們審批?!?/p>
據了解,盡管《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中明確要求“社會團體不得從事營利性經營活動”,但一些未經登記的“中字頭”機構卻從未停止過經營行為。事實上,張振中老人此前已接到過很多“中字頭”機構為其辦理證書、授予榮譽頭銜的邀請函,他也多次匯錢過去,但大多數是交完錢就杳無音訊了。
民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只有經過民政部門登記的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yè)單位、基金會,才能在社會上依法開展活動。”他提醒大家要認準組織者的身份,謹防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