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玩物中汲取造物的力量
人總是要有一些愛好的。有人愛舞文弄墨、有人愛把玩奇石、有人善弈、有人養(yǎng)花、有人在體育運動中感受酣暢淋漓、有人在淡淡茶香中談風論雅。愛好,可怡心養(yǎng)性,讓生活多些味道與樂趣?!耙暺渌?,可以知其人焉?!睈酆萌缤幻骁R子,折射出一個人的追求與品格。
從一個人是否常年堅持運動,能大體推斷出其有無較為強健的體魄與持之以恒的毅力;從一個人是否有琴棋書畫等愛好,能衡量出其有無一定的藝術(shù)修養(yǎng)與和睦謙恭的氣質(zhì)。因此,健康、正當?shù)膼酆每梢栽鲩L見識、培養(yǎng)氣質(zhì),而以之為參照,總能從某種角度判斷一個人的審美情趣、榮辱取舍及人生境界的高下。
詩人余光中在《朋友四型》里把人分為四種:第一型,高級而有趣;第二型,高級而無趣;第三型,低級而有趣;第四型,低級而無趣。把有趣和無趣當做分類的標準,可見有趣之人是多么可愛。而趣是什么?從何體現(xiàn)?無疑是從人的愛好中來。有雅趣的人,心靈多半是純善的,可以為友。
《別鬧了,費曼先生》一書里有這樣一位科學家,他對所有關(guān)于動腦筋的事情都充滿興趣,魔術(shù)、開鎖、解密碼、猜謎、心算……對興趣的不斷追逐,讓這位科學怪才的生活成了無數(shù)人的夢想,于是向往者有之,追求者有之,比如錢學森,比如李四光,比如李政道。
蘇東坡是個有趣的人。古人有人生四大樂事之說:久旱逢甘露,他鄉(xiāng)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蘇東坡則認為,人生賞心樂事不單只有四件,而有十六件:清溪淺水行舟、微雨竹窗夜話、暑至臨溪濯足、雨后登樓看山、柳陰堤畔閑行、花塢樽前微笑、隔江山寺聞鐘、月下東鄰吹簫、晨興半炷茗香、午倦一方藤枕、開甕勿逢陶謝、接客不著衣冠、乞得名花盛開、飛來佳禽自語、客至汲泉烹茶、撫琴聽者知音。從這十六件樂事中,我們可見蘇東坡極熱愛生活,樂觀入世,也懂得享受生活,是不折不扣的有趣之人。
古人曰:“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人無疵不可與交,以其無真情也?!币虼耍粋€有品位的人,是需要在積極的興趣愛好中緩解工作壓力、強健體魄、涵養(yǎng)精神的。
永和九年三月,名士們在會稽郡山陰縣的蘭亭聚會,水渠邊,人們環(huán)水而坐,讓酒杯漂流水上,一邊飲酒一邊賦詩,表達各自幽雅的情懷。這是《蘭亭序》描寫的魏晉風尚。一部《世說新語》將魏晉名士的種種活動如清談、品題;種種性格特征如棲逸、任誕、簡傲;種種人生追求,以及種種嗜好,通過描述與傳播,呈現(xiàn)出幾代士人的群像,以及那個時代的社會風尚,塑造出一個令無數(shù)知識分子神往的時代。
顯然,愛好與趣味能折射出一個人的品格?,F(xiàn)代人追求興趣特長,應(yīng)該發(fā)揚高雅,舍棄低俗,以健康向上的文體活動,文明高尚的業(yè)余生活,充實精神世界,磨礪堅強意志,從而在興趣愛好中培養(yǎng)優(yōu)秀的人格人品。當然,興趣愛好也當愛之有度,切忌過度沉迷以致玩物喪志。尤其成長中的年輕人,只有審慎選擇興趣愛好,愛之得當,好之有道,才能真正陶冶情操,完善人格,提升人生價值。
編輯 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