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電話,送水工應(yīng)時而來。工錢自然包括在水價里。只是其中有一個重要的細節(jié)難區(qū)別。用戶是千差萬別的,住地遠近不同、高低不同。這樣,用去的時間、體力根本不能相提并論。平房低層舉手之勞,電梯樓層再高也不用費腳力,只是那些沒電梯的七八層樓是要氣喘吁吁的。
有這么一戶人家,住在七樓頂層,130個階梯。有位送水工給這家送水一送就是五年。每送一桶水,冬天身體也冒出熱氣,夏天更是大汗淋漓。每次裝好水,簽好字后轉(zhuǎn)身就走。開始,主人沒覺得什么,一年又一年,主人心不安了。每次水送到后,請送水工坐一下,喝杯茶,抽根煙,小歇一會兒,但都會遭到禮貌地謝絕。直到屢屢如此后,主人主動提出補助工錢,沒想到送水工卻是一臉的不屑,丟下一句“不要看不起我”的話。
事情的結(jié)局出乎意料。碰了軟釘子,十分尷尬,以為“伸手不打笑臉人”“禮多人不怪”“天下哪有不愛錢的人”。送水工看似缺錢,卻不貪錢,寧愿爬130級階梯背10公斤的水去賺那區(qū)區(qū)的一元錢提成。在送水工看來,這錢是勞動所得,干干凈凈。而同情、憐憫、施舍,來得輕松卻不愉悅,味道怪怪的。
同情當然不是壞事,這個世界如果沒有了同情又將會是怎樣?但是,有時候同情得不當,一不小心就容易給對方造成傷害。
在這個世界上,不要以為富有、權(quán)勢、地位才是快樂??鞓穼τ诿總€人來說應(yīng)當都是平等的。尊重是快樂之要,只有在被尊重中才會充分得到獨特的快樂。妄自給送水工加錢,無意中卻冒犯了送水工的尊嚴,帶給自己的只能是煩惱。
據(jù)說一些西方國家行乞很有講究,有乞丐舉牌寫著,請給我多少錢,我要干什么,多給了會找回,強制多給的人會遭拒絕和憤怒。有一個學(xué)校的一個班,學(xué)生們提問都是站起來的,而不是舉手,是因為這個班上有個孩子沒有了雙手,沒辦法舉手提問,老師要求大家都站起來提問,避免了這無手孩子的尷尬難堪,維護了這個孩子的尊嚴。
贈人玫瑰,手留余香。對人尊重,才是最好的玫瑰。尊重了別人,也等于尊重了自己。尊重其實是一種理解,理解有時候不僅僅只是站在對方角度考慮問題,而是不要強加于人,不要自以為是。在逆境中,在挫折后,使人感到溫暖的不只是廉價的同情,而是那發(fā)自內(nèi)心的呵護和尊重。
編輯 張金余
【遲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