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玉合
為詞源研究打開另一扇門
——讀伍鐵平先生《比較詞源研究》①
程玉合
19世紀,在西方誕生了歷史比較語言學。歷史比較語言學通過親屬語言的歷史比較,來找出他們共同的母語。歷史比較語言學為現(xiàn)代語言學的建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歷史比較語言學的比較,只是親屬語言間的歷史比較,跨越親屬語言的界限,在親屬語言和非親屬語言的詞源之間,是否也可以對比呢?對語言學工作者來說,這應該是一個嶄新的課題。這個課題,我國著名語言學家伍鐵平先生稱為比較詞源學(或?qū)Ρ仍~源學)。伍先生認為,比較詞源學是對比語言學的組成部分。
《比較詞源研究》(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年),輯錄了伍先生1981年到1997年近20年間的近20篇論文,是伍先生多年來在比較詞源研究領域的論文成果。文章雖以舉例為主,屬于微觀的研究,書也是論文集的形式,非系統(tǒng)闡述,但這些文章,探討了中外多種語言詞匯的起源、演變、相互關聯(lián)及地理分布,從而展示了語言對世界文化的貢獻,以及詞源學研究對于社會、文化、教學等方方面面的重要意義。該書填補了我國語言學的空白,在語言學理論上應該有自己的貢獻。
一
世界上的語言有幾千種,這些語言各有其特性,但是,作為人類的附屬物,各種語言也有很多的共性。摩爾根說:“人類的經(jīng)驗所遵循的途徑大體上是一致的;在類似的情況下,人類的需要基本上是相同的;由于人類所有種族的大腦無不相同,因而心理法則的作用也是一致的?!雹诳死?Clark)也曾指出:各民族對客觀世界有著類似的看法和感受,人們根據(jù)相似的經(jīng)歷對某事做出相似的結論,這也許是因為大家都是直立行走的生靈并且生活在同一個世界的緣故③。語言的共性,是比較詞源學賴以進行的基礎。語言有共性,這差不多已經(jīng)成為語言學工作者的共識。但是,如何證明這些共性?如果沒有相應的語言事實作為佐證,那么,說服力是要大打折扣的。事實勝于雄辯,語言事實,是語言理論的最好的證明。
《比較詞源研究》里的近20篇文章引經(jīng)據(jù)典,對語言詞匯追根溯源,跨度數(shù)千年,分析了詞匯演變和傳播的歷史進程;同時旁征博引,深入淺出,運用數(shù)十種語言的詞匯加以對比,闡明關聯(lián)和異同,進而比較全面地展現(xiàn)了語言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
比如,該書第113頁的《詞義從具體到抽象的演變》,選取了十幾個詞為例,分別運用漢語、英語、俄語、法語的材料,從語音和語義兩方面進行比較,證明了“人類思維經(jīng)歷了從具體到抽象的發(fā)展過程,這在人類的語言中留下了許多痕跡”。
二
語言比人類迄今發(fā)現(xiàn)的任何古代文物都有更久遠的歷史,能夠幫助我們追溯古代或遠古時代的先人的物質(zhì)、精神生活和思想認識的方方面面。文化因為交流而發(fā)展。文化的交流在語言上有所反應。語言就像化石一樣,人們相信,在某塊化石上,肯定會留下我們先人的文化痕跡?;诖?,瑞士語言學家阿道爾夫·皮科特(Adolphe Pictet)仿照古生物學創(chuàng)立了“語言古生物學”學科。
《比較詞源研究》通過各種語言的詞匯比較,展示了語言世界里的各樣的文化交流與學習。該書第52頁的《從外語詞匯看我國對世界文化的貢獻》和第90頁《從語言看印度對世界文化的貢獻》,是兩篇很有趣的文章。前者從四個方面說明我國對世界文化所做出的巨大貢獻:(一)從外語表達“中國”或“中國的”詞中看我國在世界上的影響和對世界文化的貢獻;(二)外語中所反映的我國古代文化和物產(chǎn)向國外的輸出;(三)漢語向東方傳播西域文化的作用;(四)漢語數(shù)詞對東方國家的影響。后者則以翔實的外文材料說明了印度文化對世界的影響,其中,對阿拉伯數(shù)字傳播歷史在語言中的留存的說明,言而有征,頗為有趣。
兩篇文章材料非常翔實,只第一篇文章的第一方面,作者就引用了幾十種語言的相關材料。伍先生以深厚的外語功底和漢語學養(yǎng),從語言學的角度,中西對比,深入探討研究中西文化交流,有其獨到的貢獻。
在書中,配有近十幅有關詞匯的地理分布圖,結合文字,讓讀者對某些詞匯的地理分布一目了然。這部分,伍先生用力甚多,而用地圖的形式展示某些詞匯的地理分布,很直觀,頗具說服力。
三
伍先生通過這本書,為我們的語言學融入世界做出了榜樣。
語言學的發(fā)展是螺旋式的,當形式化傾向終于導致語言學的困窘時,人們越來越不滿足于把語言學當作一個超脫社會的封閉系統(tǒng)進行內(nèi)部的靜態(tài)分析與描寫,而是逐漸思考語言與社會、與文化、與人的關系。西方認知語言學應運而生,如今蓬勃發(fā)展。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王寧說:“從個體詞語意義(包括它的構詞理據(jù)與使用意義)的文化內(nèi)涵考據(jù)入手,觀察語言與文化的種種表現(xiàn),并從中歸納出帶有普遍意義的現(xiàn)象,然后通過對這些現(xiàn)象的解釋來尋找語言和文化關系的內(nèi)在規(guī)律,這卻是傳統(tǒng)訓詁學早已創(chuàng)建的研究方法。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漢語文化語言學絕非當代人所首創(chuàng),更不是由國外引進的。它不但發(fā)源得很早,而且從來就是中國語言學的古老傳統(tǒng)。”④其實認知語言學重意義的路數(shù),與中國傳統(tǒng)如出一轍。中國語言學融入世界,其實,有很好的契機。但我們必須清醒看到,融入世界的工作,現(xiàn)在我們做得普遍不夠。中國語言學的宏富之路,任重而道遠。
必須承認的是,現(xiàn)在中國語言學的研究和世界先進水平差距比較大。一方面,語言學從業(yè)者外語基礎好的,多致力于翻譯,因為對漢語研究相對陌生,研究漢語有時不免生搬硬套;另一方面,從事漢語研究的人,有的外語基礎不好,也由于觀念所致,只是一味沿著傳統(tǒng)的路徑,做著“專門”的漢語本體研究,而對外邊的世界幾乎茫然無知。讓西方遷就我們,不太現(xiàn)實;而把西方拿來,中體西用,可行,但有問題。連研究范式及路徑都與世界不一樣,怎么融入世界?
中國語言學,從古代開始就有著自己獨有的發(fā)展軌跡,其研究范式,包括術語都和西方迥異。是梳理中國傳統(tǒng)語言學,向西方靠攏,還是把西方理論拉過來為我所用,還是干脆不管他人,自己建設所謂中國特色語言學,是擺在每個語言學工作者面前的一個問題,逃避不得。最好的方式是放棄所謂的自尊,整理傳統(tǒng),從研究范式及術語等各方面,尋找與世界的契合點,主動地融入世界,而不是讓世界走向自己。中國語言學的現(xiàn)代化,是中國傳統(tǒng)的現(xiàn)代化,是虛心學習西方從而開始自己的現(xiàn)代化。
將萃取纖維頭插入前處理好的樣品瓶中,萃取溫度25℃,樣品平衡時間5 min,萃取時間50 min,乳化器轉(zhuǎn)速500 r/min。于250℃解吸5 min后進行GC-MS分離鑒定。
四
《比較詞源研究》中的文章,常引用幾種外語的詞。這一方面說明伍先生外語方面下的功夫,另一方面也足以說明多會幾種外語對語言學研究的重要作用。在書后附錄《我的學術生涯簡介》里,伍先生提到:
我所接觸的外國語言學家?guī)缀醵际煜追N到十幾種外語,所以他們能夠在閱讀外國語言學文獻和引用外語例子時游刃有余。我在寫上引《懷疑和學術批評對發(fā)展學術的意義》等文章時得益于A.Arthbar編的《意大利語、拉丁語、法語、西班牙語、德語、英語、希臘語的格言和格言性語匯比較詞典》。除上述語言詞典外,我還有數(shù)十種屬于印歐系的語言詞典,還有日語、越語、朝鮮語和我國少數(shù)民族語言(包括藏語、滿語等)共200多種語言的詞典和手冊,這對我撰寫十余篇有關語言類型學和語言詞匯的地理分布方面的文章(這些文章都引用幾十種語言的材料)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王寧教授曾經(jīng)指出:“探求詞源必須有一套科學的方法,不應當是隨意的、感覺式的。這既要涉及詞的物化形式語音,又要涉及詞的內(nèi)容語義……至于闡釋詞源則要涉足民族文化的大網(wǎng)絡、巨系統(tǒng),不應當簡單化。解決這一問題,重要的是對詞源與文化的關系有一個清楚的認識,并找到由語言本體出發(fā)深入到民族文化歷史總體的可靠途徑。”④
通過伍先生這本書的有關論述,我們可以看到,闡釋漢語詞源,有時也還應該擴大涉足面,涉足其他民族的文化的大網(wǎng)絡、巨系統(tǒng),用外語里的詞源實例為漢語佐證。這個意義上說,伍鐵平先生的《比較詞源研究》,跨越了親屬語言的界限,為中國有深厚傳統(tǒng)的詞源研究打開了另一扇大門。所以,《比較詞源研究》里的一系列論文,無疑具有方法論意義。
注釋
①《比較詞源研究》,伍鐵平,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1年5月。
②摩爾根,《古代社會》上冊第8頁,商務印書館,1977年。
③轉(zhuǎn)引自李國南《辭格與詞匯》第57頁,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年。
④王寧,《漢語詞源的探求與闡釋》,《中國社會科學》1995年第2期。
N04;H0
A
1673-8578(2012)01-0058-03
2011-12-28
程玉合(1969—),山東禹城人,北京市中關村中學語文高級教師。通信方式:yuhe_cheng@yaho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