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非洲的一扇窗:埃塞俄比亞肖像集》(A Window on Africa—Ethiopian Portraits)的時候,正好本刊編輯李欣先生從非洲出差回來。這兩年他常帶創(chuàng)作團行走非洲大地,已經成為編輯部的“非洲通”.請他過目,老兄眼光果然厲害,一語中的:更像是早期西方拍攝的非洲人類學影像的現代版,照片中有很多的想象成分,使用了類型學的拍攝方式和編輯方式,雖然在攝影史上談不上創(chuàng)新,但現在中國攝影師拍攝非洲的熱情十分高漲,也確實有攻玉之效;以本書為引子,還談到了中國攝影師在非洲的拍攝傾向,這便是下文的內容。
—編者
第一次去非洲出差,就是到東非的肯尼亞,被旅行社告知去肯尼亞攝影有兩件必做的事情,一是要注射黃熱疫苗,俗稱“黃皮書”,再就是要特別注意肯尼亞海關所特有的“動植物資源稅”。我被刻意告知一定不要讓300mm /f.28以上的大鏡頭“露白”,免得被海關強制征收鏡頭價值的20%以充國庫—這絕對是令我們感到匪夷所思的稅種,也是與我們完全不同的資源開發(fā)理念。與非洲社會接觸多了,發(fā)現與我們不同的地方還有很多,例如攝影。
非洲歷來被西方人視為自己專用的物種基因庫、能源庫、人力資源庫、后花園,至今在非洲各地依然存在很多只有西方人才能享用的特權,中國與非洲的大規(guī)模經濟往來是在近幾十年,與西方人在非洲的歷史相比,中國人絕對是后來者。
對于大多數中國攝影人來說,到非洲旅行是件足以值得炫耀的事情,這就好比西方人到非洲去打獵,在自己家懸掛獵得的鹿頭標本是一件非常有品位的事一樣。于是,很多中國攝影師將去非洲攝影在自己內心中等同于“攝獵”。同樣的景觀被不同的人拍攝,照片就會不同程度地帶上拍攝者的想象,拍攝者的價值觀以及要向觀眾表達的意境,都會體現在照片中。應該說,中國攝影師最初對非洲影像的認識,大多來自于媒體報道和一些西方攝影師拍攝的圖片,這些混合起來的影像信息已經根深蒂固的扎根于中國攝影師的心底。就算是有一天中國攝影師真的站在非洲的大地上,也依然無法擺脫上述影像模式的影響;而這批人的非洲影像又會成為下一批人的模板,進而將這種影像模式放大并且固化。
由于中國固有的文化傳統(tǒng),使得大多數中國攝影師到非洲尋找新的伊甸園,非洲的實際情況又往往會令攝影師失望,于是就會不自覺地重復西方人曾經在那里有過的攝影體驗,但同時也會融入中國文化中的一些空靈和虛無。曾經看到過一些中國風格的非洲版攝影作品,除了旅游紀念照,基本上可以分為以下四個版本:第一個是卡洛爾·比克維(Carol Beckwith)、安吉拉·費舍爾(Angela Fisher)版,記錄非洲人的普通生活和節(jié)日祭祀;第二個是喬治·羅杰(Goerge Rodger)版,記錄土著人的生活狀態(tài);第三個是史蒂夫·麥凱瑞(Steve McCurry)版,模仿美國《國家地理》雜志風格的報道;最后一個是沙龍風光版,是除了內容以外,處處精美的照片。
德國人漢斯·西爾維斯特?。℉ans Silvester)的這本《非洲一扇窗》,更像是早期西方拍攝的非洲人類學影像的現代版,照片中有很多的想象(或者說是理想主義)成分,他讓這些土著們站在非洲特有的土屋鐵窗后,擺出各種姿態(tài),或威武或木訥或安詳,這些在我們現代生活中非常熟悉的姿態(tài),拍攝出漢斯心中的非洲土著社會切片。不同的人在規(guī)定場景中的竭力表現,恰好映射出了被攝者的社會價值觀。從攝影史的角度看,了無新意,但從社會學角度看,仍有一定意義,因為這部作品定格了某個特定時間特定人群特定地區(qū)的社會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