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放風箏,學會了許多東西。剛開始做風箏,不懂得平衡的重要,中線立不準,風箏一邊大,一邊小,風箏即便放上了天,它也抖來抖去,哆嗦個不停,像患重感冒的病人一樣。這樣的風箏,是飛不高、飛不遠的。
尤其令人氣惱的是,拿了大人縫紉機用的線,在線團木圈中穿一根筷子,拼命放飛風箏,飛呀飛,線團的底線原來沒有在木圈上打結(jié),風箏一下沒有了固定的拉扯,“呼”一下飛了,只剩下一個木殼子。那種惱火,非同一般,氣得大吼大叫,但無濟于事。
長大后回顧往事,也想到底線的問題。
筆者有些朋友,交往多年,我深知他們各自在自己的生活圈子里,在做人的準則里,都是設(shè)有底線的。
有一位做生意的朋友,他告訴我,他的底線是:不能害人;不跟朋友做生意;不讓妻子在公司;不拖欠別人的錢;不做不學無術(shù)的生意人;不請女秘書。
有一位公務員朋友,他做人的底線是:大原則決不讓步,小事可根據(jù)實際情況靈活處理;對得起良心,要堅持黨性;對上不巴結(jié),對下不去整人,老實做事,堂堂正正做人。
有一位愛熱鬧的朋友,他的底線是:不說別人壞話,只說無傷大雅的笑話;嘴巴可以花一點,行動上不能花;出外應酬什么都可說,但敏感的話題不可隨意說。
總之,生活的經(jīng)歷不同,經(jīng)驗不同,使他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些防線,這個防線可理解為做人的底線。
底線,可以看到一個人生活上的一道防線,風箏飄得再高,也不可以斷線而飛,最高的境界是收放自如。
據(jù)我觀察到,社會上一些人,生活是沒有底線的。這些人也聰明,但屬于小聰明。只有大聰明的人,才設(shè)有底線,不會把風箏放飛。放飛了,什么努力也在一飛中消失了。
我們提倡小孩子多玩,多活動,許許多多人生的哲理,長大之后會從兒時的玩樂中得到啟發(fā)、升華。放風箏的小故事,便是一個生動的例子。由此可見人要善于總結(jié),在人生的道路上設(shè)一些底線,即便風箏飛低一點,飛高一點,風大一點,風小一點,都心中有數(shù),因為底線會牽住你,使你不會杳無蹤影。
?。髟滤]自《給你一片坦蕩》)
責編:天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