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有句話非常有名。他說,在這個宇宙間最難以理解的事情,就是宇宙居然是我們可以理解的。我們用來窺探世間奧妙、了解世界如何運行的小小孔隙,就被稱為科學。我們觀察世界,整合知識經驗,歸結出看似有邏輯、有意義的科學模式,然后再以這些模式去預測未來、解釋過去。
不過,在我看來,現(xiàn)今社會有個極為不妥的傾向,就是好像只把以科學工作當做職業(yè)的人視為科學家。這就跟認定廚師一定是在餐廳里工作同樣沒道理。如果你是在家里下廚,不論是煮給自己還是煮給全家吃,不論是因為有煮飯的必要還是純粹出于興趣,我相信,大部分的人都會同意你是個廚師。
如果“科學家”這個稱呼也同樣適用這么簡單的標準呢?我很確定的是,在我的同行中,有些頑固不化、眼界狹隘的科學家聽到這話就怒不可遏了。但對我來說這樣的標準很好,因為這關系到你對“科學家”的定義是什么!
科學,就是用以了解這世界的學問。這是一段人類自己開始的發(fā)現(xiàn)之旅,就我們所知,也只有人類在致力于了解科學,而這純粹是出于好奇心和對了解事物的渴望??茖W,就是我們渴望了解一切事物的證明!我們從哪里來?水為什么往下流?昆蟲的翅膀為什么有時看起來是透明的,有時卻閃著紅光?我們?yōu)槭裁葱枰?我們的孩子為什么跟我們如此相像,卻又這么的不同?為什么樹木不會像人類一樣衰老、死亡?章魚是如何學會噴墨汁的?金橘怎么這么好吃?土星為什么有行星環(huán)?金屬為什么不是透明的?還有數(shù)也數(shù)不盡的其他問題,人類都盼望通過科學獲得解答。由此說來,科學家的關鍵,應該是好奇心。據(jù)我觀察,每個人都會對某些事情抱有好奇心,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是科學家。
當然,這其中還是有程度之別的,就像廚師也分高下一樣。我不可能走進丹麥的頂級餐廳Noma去跟那兒的大廚雷哲皮單挑廚藝,但我還是可以在家里做出一道美味的意大利千層面,讓前來共進晚餐的客人大快朵頤。同樣的,若要和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卡爾·威曼辯論玻色一愛因斯坦凝聚的原理,大多數(shù)人肯定都應付不來,但我敢打賭,你一定曾用微波爐實驗該怎么加熱才能讓巧克力馬芬吃起來恰到好處。
現(xiàn)在就發(fā)揮你的好奇心,Google一下“draw ascientist”(畫個科學家)看看吧。結果應該不出所料,你會看到一大堆瘋狂的科學家,身上穿著實驗衣、手里拿著燒杯,可能也有卡通卡《飛哥與小佛》里面神經質的邪惡科學家杜芬舒斯;你還會不時看到一張張手繪的小孩自畫像,上面就只寫著“我”。
孩子對探索這件事情比任何人都了解,有時候甚至比專業(yè)的科學家更懂。孩子在這世界上不斷實驗、解讀、又重復實驗,他們整個生活的中心就在于發(fā)現(xiàn)事物、了解世界。他們會放下所有的顧慮,懷抱著熱情、興奮、還有對新鮮事的熱愛,讓永不饜足的好奇心帶他們體驗一件又一件事物。以科學家的定義來說,孩子就是小小科學家。他們探究世界不是為了什么目的,純粹只是因為想要知道而已。他們積累實際經驗,借由觀察改變他們對世界的想法。通常孩子的探索除了讓他們對世界的認知增加以外,不太有什么實際的作用,但有時他們也會因此學到一些以后可以用到的事情,像是把毛衣放在太陽下晾曬,穿起來就會特別溫暖(這是我女兒最近跟我說的)。
這里還有另外一個故事,也是關于一段不會帶來什么結果的探索過程,但其背后卻隱含著深遠的科學寓意。我是偶然從兩件顯然毫無交集的事情中推導出這個心得的,現(xiàn)在,就讓我娓娓道來。
第一,我住在猶他州的鄉(xiāng)間,緊鄰落基山脈南端的凱許山谷。那里的天空大多很暗,因為路燈之間距離很遠,同時這也意味著很難享受到穩(wěn)定的寬帶連接服務。第二,我有個朋友住在科羅拉多州,她和她的孩子最近帶了一只信鴿回家,然后將鴿子放飛,讓它飛回它原本棲息的丹佛自然歷史博物館。
看到這里,你可能正搔著頭想:“這兩件事有什么相關?”然后開始考慮是不是該就此打住不必讀下去了,上Youtube找找有沒有好看的影片還比較有趣。
信鴿的故事促使我做了一件現(xiàn)代科技世界中非常常見的事情:我上網(wǎng)查了所有關于信鴿的資料,還有維基百科上的“信鴿”條目。這個舉動不出所料地帶我進入一連串檢索的洪流,正如所謂“知識之樹”的無限衍伸,直到我偶然看到一則非常不得了、令人肅然起敬的消息:把信鴿用來作為網(wǎng)絡傳輸?shù)姆绞健?br/> “鳥類口通訊”是在兩地間傳輸封包的通訊協(xié)議,一開始是1990年4月1日出現(xiàn)的惡搞,但對于愿意接受新想法的人來說,許多事情都有更深的核心關鍵,這個鳥類IP通訊協(xié)議也不例外。想想看,讓信鴿攜帶一張記憶卡,以今日的技術可以裝載超過10GB的數(shù)據(jù),而信鴿l小時可以飛越大約48千米,輕輕松松就能擊敗大部分寬帶連接的傳輸速度!
為證明這個論點,南非的一家電信公司在2009年舉辦了一場競賽,參賽者是電信公司豢養(yǎng)的鴿子溫斯頓與當?shù)匾患覍拵到y(tǒng)供貨商。在比賽中,溫斯頓帶著一張4GB的記憶卡飛行了60千米,花費的時間是2小時6分57秒,這其中包括了在起點與終點裝卸記憶卡的時間。溫斯頓獲得壓倒性勝利,因為在它完成傳輸任務時,寬帶只傳輸了4%的內容。溫斯頓現(xiàn)在以科技網(wǎng)絡界英雄的身份,過著巨星級的生活。
“鴿子比網(wǎng)絡更快”這個實驗,能讓我們學到什么?我想會學到三件事情。第一,完成這個實驗的人很怪,但絕對是英雄。他們應該是每個人的英雄,因為他們對生活和知識抱有好奇心和熱情,不以求知為恥,是我們效仿的表率。第二,自然本身就具備了各種能力,像是將信息傳輸?shù)搅硪粋€地方,而我們則始終在試圖趕上,達到這樣的成果。我們應該觀察、模仿,努力達到和自然界同等的效率、簡約和美感。第三,想出這種超酷實驗的那些怪人,就是科學家。
其實我想說的是,你也是科學家,每個人都是科學家。表面上看來,讓信鴿和寬帶網(wǎng)絡競速毫無必要,但就有人敢于實驗、樂于求知。也因此,我們在一些小地方有了新的領悟和了解,而這可能也正是我們應該注意的地方。
每次你抬頭看天空、用過往經驗來預測天氣,就是在解決氣象學上的復雜難題;每次你調整加熱馬芬蛋糕的時間,就是在進行熱力學實驗;每次你在洗衣間的門下塞木片、在食品柜里給架子加上支架,你就是以建設公司的設計為基礎,在為你的房子進行改良工程。難道這就代表你要去設計橋梁、去瑞士建造強子對撞器嗎?應該不是,因為那需要多年訓練以及你還不具備的技術。但這并不代表你沒辦法研究科學,不代表你沒辦法發(fā)掘新的事物,不代表你不能深入了解你周圍的世界。
學學你的孩子吧。現(xiàn)在就走出門去,探索、實驗,好好了解一下你周圍的世界!發(fā)掘一點新鮮事,在后院做點彈道實驗,也可以研發(fā)下一款人人必備的生活小道具(就像能讓咖啡降溫速度變快、保溫時間變長的魔豆);或者就只是拿起雙筒望遠鏡,好好看看宇宙深處的奇幻奧妙,這也是科學生活的一部分。除了這些以外,請記得你也是人類發(fā)現(xiàn)之旅的一分子,就像一部蕩氣回腸的史詩,訴說著數(shù)千年以來人類的自我發(fā)現(xiàn)。因此,就是現(xiàn)在,喚醒沉睡在你心里的那個科學家吧!
就寫到這里了,我也要離開你們來做點實驗啦。我有一張SD卡,而我家附近有只貓在游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