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英國廣播公司(BBC)已故知名主播吉米·薩維爾性侵丑聞曝光后,越來越多的受害者浮出水面。倫敦警方表示,目前受害者的人數(shù)已達到300人
其行為可能受到BBC高層隱瞞、掩飾。真相曝光后,這家老牌公營傳媒機構名譽掃地,陷入了“半世紀以來最大危機”
近日,英國廣播公司BBC陷入了“半世紀以來最大危機”:該臺已故著名資深主持人吉米·薩維爾生前涉嫌性侵未成年女性,且其行為可能受到BBC高層隱瞞、掩飾。真相曝光后,這家老牌公營傳媒機構名譽掃地。
薩維爾丑聞
吉米·薩維爾是BBC的資深主持人。他出身貧寒,年輕時當過洗碗工,后進入媒體工作。上世紀60年代,他聲名鵲起,是BBC王牌音樂節(jié)目“頂級流行樂”和兒童節(jié)目“吉米幫你搞定”的金字招牌。
在幾十年媒體生涯中,他始終給人以和善開朗、正面健康、愛護兒童、熱心慈善的積極印象,曾被評為“英國人最喜歡的公眾人物”之一。他梳著亂蓬蓬的歪發(fā),開著勞斯萊斯車,戴著金鏈,頂著女王欽賜的爵士頭銜,在過去20年里一直是慈善太平紳士的典范。2011年10月29日,他以84歲高齡與世長辭。
如果一個傳奇至此畫上句號,原本也是不錯的結局,但實際上,薩維爾的陽光形象,早在其生前就已千瘡百孔。
2009年,英國皇家檢察署接到4項舉報,指控薩維爾在上世紀70年代涉嫌性侵未成年少女,但皇家檢察署以“受害人不愿與警方合作”為由拒絕起訴,將事件大事化??;
去年11月3日,薩維爾去世后僅5日,英國獨立電視臺ITV就在節(jié)目中揭露了薩維爾部分戀童癖和性侵未成年少女行為。與此同時,BBC內部也有人開始質疑這一“金字招牌”。著名調查節(jié)目《新聞之夜》制片人梅里安·瓊斯開始制作類似內容的節(jié)目。但這個節(jié)目卻在播出前被節(jié)目主編皮特·里蓬強行取消。
近一年后,薩維爾丑聞曝光。在10月22日BBC“廣角鏡”欄目里,瓊斯表示,當時自己的節(jié)目側重于揭露薩維爾丑聞本身,但里蓬卻先是要求他“將側重點轉移到警方停止調查上”,繼而以“故事本身證據(jù)不足”為由封殺了這個節(jié)目。當時,他曾發(fā)出電子郵件,質疑里蓬是否受到BBC更高層壓力。不過,里蓬至今對此矢口否認。
今年10月初,ITV再次出手,播出了揭露薩維爾不法行為的紀錄片,且這部紀錄片比一年前的更翔實,節(jié)目播出后迅速引起轟動。短短數(shù)日里,多名婦女公開表示,自己就是當年的受害者,且愿意為指控作證。
對此,剛上任不久的BBC總裁喬治·恩特威斯爾最初采取了一如既往的搪塞、推托策略,被公眾指責為“試圖文過飾非”,BBC遭到更嚴厲批評。反對黨也趁機發(fā)難,要求政府對此展開獨立調查。
此事之所以越掩飾越嚴重,關鍵在于以下幾點。
首先,BBC是性質特殊的公營新聞機構,其聲譽直接關乎政府和英國形象。長期以來,這家電臺也以自身形象為榮,如今鬧出如此丑聞,自然面上無光;
其次,性侵未成年人本就令人發(fā)指,實施者不僅是BBC明星人物,且是英國長期力捧的慈善明星、太平紳士,就更讓人難堪。更尷尬的是,他這些行為并不遮遮掩掩,有的甚至就發(fā)生在BBC辦公樓,前后長達幾十年之久。BBC方面卻仿佛聾子、瞎子,這不免令人質疑這家老牌新聞機構的企業(yè)文化;BBC高官最初的拙劣反應反倒引發(fā)了媒體、公眾的興趣,“高官封殺丑聞報道”、“BBC充斥庸俗文化”的線索層出不窮,BBC高層悔之晚矣;
第三,長期以來,BBC就處于風口浪尖,其“左傾”色彩為保守派所不喜,既享受政府撥款、又從事商業(yè)活動的“兩頭占便宜”也讓很多同行眼紅。近年來,這家廣播公司一直面臨“瘦身”壓力,并被迫收縮了包括短波、多語種廣播服務在內的業(yè)務。此次曝出丑聞,一些平時就看BBC不順眼的人便趁機墻倒眾人推。
10月17日,BBC被迫委任原上訴法庭法官簡內特·史密斯和原天空電視臺主編尼克·波拉德為薩維爾事件獨立調查員。前者負責調查薩維爾何以這么久未被BBC發(fā)現(xiàn)劣跡,BBC內部文化和管理秩序是否存在疏漏。后者則著重調查《新聞之夜》停播事件背后有何貓膩。不久,恩特威斯爾承認,當初停播《新聞之夜》不當,里蓬隨后也被停職。
然而,此時想把事件圈在BBC范圍內已不可能:早在10月7日,首相卡梅倫已表示震驚,并指出BBC應“正確看待,妥善調查”,但這些言論已無法滿足公眾和反對派的胃口。10月19日,大倫敦警署方宣布正式立案調查,英國皇家兒童保護協(xié)會等機構則紛紛表示,他們收到很多相關證人投訴,并已轉交警方。10月23日,BBC總裁恩特威斯爾被召到英國議會文化委員會作證,接受相關質詢,其“我們應做的基本都做了”的表態(tài)引發(fā)了更多不滿。
此后,事件的風暴越刮越猛,除了BBC本身有9名現(xiàn)任、前任員工面臨性虐待指控外,兩位現(xiàn)、前任總裁也面臨“包庇縱容”、“處置不當”的指控。不僅如此,BBC之外不斷有“大魚”浮出水面。
首先是2004年至今年9月間任BBC總裁的馬克·湯普森,各界紛紛懷疑,《新聞之夜》停播事件,背后的“黑手”就是他。11月12日,他將出任《紐約時報》執(zhí)行長,兼總裁,如今處于風口浪尖上的他能否履新已飽受爭議。盡管至今矢口否認自己有何不當行為,但他起先否認知道薩維爾事件,繼而又改口稱去年底就聽說過。這種自相矛盾的說法顯然不利于自身撇清。
接著被拉下水的,是前香港總督、英國廣播公司信托基金主席彭定康。10月24日,有消息傳出,當BBC管理層要求停播薩維爾丑聞節(jié)目時,英國文化大臣米勒曾聯(lián)系“BBC財神爺”彭定康,征詢其意見。后者反過來警告米勒“不得干預BBC獨立性”,這被質疑為默認BBC文過飾非。
10月28日,知名搖滾歌手加里·格利特因涉嫌與薩維爾性侵案有關被捕,成為第一位因此案被捕的名人。盡管他很快被保釋,但警方宣布,已在調查400條相關線索。有傳言稱,還有3名“協(xié)助薩維爾或參與其性侵行為”的醫(yī)生被“挖出”,而承認是受害者的證人人數(shù)據(jù)稱已逾三百,“有男有女”。
BBC的“腐朽文化”
前已述及,事情之所以鬧這么大,BBC高層的曖昧態(tài)度很關鍵,而這又被廣泛質疑為“體現(xiàn)了BBC的‘腐朽企業(yè)文化’”。
就在薩維爾案沸反盈天之際,50歲BBC男記者喬斯林于10月22日自殺。死因是被女同事性騷擾而不堪重負,其家人指責BBC管理層早知此事且有機會阻止悲劇發(fā)生,但“未采取任何行動”;隨著案件的進展,一些受害人和知情人披露,BBC中有許多名人存在和薩維爾同樣性質的丑聞和惡性。甚至有人稱,他們構成“有組織團伙犯罪”,成員中既有BBC名人,也有娛樂界明星。在確認“和丑聞有關的BBC前任、現(xiàn)任職工有9人”的同時,恩特威斯爾也坦承,丑聞的確和BBC的“文化氛圍”有關。
不過,在許多媒體人看來,真正的腐朽不僅在于有員工參與類似丑聞,而在于BBC對丑聞的態(tài)度。
說出“半世紀以來最大危機”這句名言的,是BBC資深編輯辛普森。他坦言,如果BBC一開始就開誠布公,配合一切調查,丑聞固然會公之于世,但BBC本身卻不會因此卷入這場空前信任危機,因此“BBC的應對是錯的”。
按照海峽彼岸、幸災樂禍的法國媒體說法,BBC,乃至BBC背后的機構、個人,長期以來消費著薩維爾等人的“正面形象”,惟恐這種形象一旦破滅,會給自己臉上抹黑。因此,BBC明知他有這些問題,卻姑息縱容,加速了他的墮落,也讓自己陷入公關危機。法國《解放報》就質疑,薩維爾交際廣泛,座上客包括查爾斯王子和撒切爾夫人,這么些年就沒人察覺他的異常?是否除了BBC,還有更多人如彭定康那樣,有意無意地回避真相,以維護“金字招牌”的號召力?
正如英國內外許多觀察家所言,盡管管理層究竟應負怎樣責任仍需調查,但對他們的指控足以嚴重影響公眾對這家老牌廣播公司的信心。迄今為止,BBC的應對、公關仍十分拙劣,調查委員會成員約翰·維汀達爾就得出結論“BBC的管理層是可怕的”。
正如法國《新觀察家報》所言,薩維爾丑聞似乎僅僅是BBC名譽危機的開端,隨著事態(tài)的發(fā)展,“可能還會有更嚇人的事發(fā)生”。
BBC真正的生死劫
然而,BBC更深層的危機,恐怕并非戀童癖、性侵案,甚至也非公司管理層的公關紕漏,而涉及更嚴肅的話題——新聞操守和素質。
2003年7月,BBC的RADIO4新聞節(jié)目在宣稱“薩達姆擁有大規(guī)模殺傷性武器”問題上,將本就有夸大、捏造證據(jù)嫌疑的布萊爾政府新聞通稿再度“加工”。當事后被證明報道失實后,BBC和布萊爾政府相互推諉,此事導致BBC總裁、理事會主席和當事記者安德魯·吉利根離職,也讓BBC和布萊爾政府的公信力雙雙受損。
2011年8月,BBC被加拿大心理測驗公司AptiQuant發(fā)布的假新聞“IE用戶智商低”所欺騙,讓這條匪夷所思的偽科學在BBC網(wǎng)站頭條掛了很久。
曾幾何時,BBC以“中立、真實、客觀”聞名于世,享有很高的口碑,如今他們居然會在一些看似無關緊要的節(jié)目中造假:
2006年,BBC第一臺兒童節(jié)目《
藍色彼得》在電話有獎問答時弄虛作假,讓一名熟人冒充電話觀眾,在攝影棚中撥打電話告知事先知道的答案,并因此獲獎。結果被一名現(xiàn)場觀眾目擊舉報,BBC因此被英國通訊傳播委員會(OFCOM)罰款4.5萬英鎊;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007年又有多個娛樂類節(jié)目被發(fā)現(xiàn)造假,或有獎活動的贏家是工作人員所扮演,或壓根就沒有送出獎品。
2003年12月底,BBC著名主持人羅伯特·克洛伊在“周日快報”欄目中露骨歧視阿拉伯人。此事余波未平,次年BBC又播出歧視、丑化黑人的紀錄片《黑人問題·爭論》。在這部52分鐘的影片中,連篇累牘地指責黑人“生性放蕩”、“無法忠實于家庭”、“很可能拋妻棄子”,而談到“如何解決”卻只用了6分鐘,引發(fā)英國黑人社區(qū)的憤怒和不滿。
今年早些時候,BBC在報道和直播倫敦奧運時,也屢屢被抱怨“種族偏見溢于詞表”,曾在BBC任職的撒切爾之女卡羅也曾對法國網(wǎng)球黑人選手特松加發(fā)表種族歧視性言論。
此外,在節(jié)目中譏諷中國人吃貓肉、將前首相布朗說成“蘇格蘭獨眼白癡”、身為主持人卻幫助他人自殺……身為“新聞鼻祖”,曾是英國最著名廣播新聞媒體和第一家電視臺開辦者的BBC,自身卻不斷傳出負面新聞。
如果說,性侵更多是個人和刑事范疇的問題,文過飾非和公關應對不當?shù)呢熑?、影響,也會隨著時間而淡化,上述種種更深層次的危機卻很難解決?;蛟S薩維爾案僅僅是一個契機,這些深層問題才是BBC真正的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