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寶是我兒子,我是他娘。李小寶愛讀書,就像他愛樂高玩具、愛滑冰、愛踢球一樣自然而然。
先知死后知生
李小寶兩歲多的時候有一天忽然跑來問他娘:“媽媽,你會死嗎?”
他娘先嚇了一大跳,然后鎮(zhèn)定地回答:“會的。人都會死的?!?br/> 見李小寶啥也沒說去玩別的了,他娘松了口氣,想這孩子準是從故事中聽到了誰誰死了才好奇地問問。
那天晚上,要睡覺了,他娘發(fā)現(xiàn)李小寶獨自縮在被子后面,小屁股撅在外面,一動不動。
“你干嗎呢?”李小寶趴在那兒,埋著頭不動:“我在哭呢?!?br/> “為什么呀?”他娘趕緊把他抱在懷里,李小寶哭著說:“媽媽,我不要你死。”
他娘馬上說:“媽會陪你長大,上小學、上大學,看著你實現(xiàn)夢想,媽不會死呢?!?br/> 李小寶非常喜歡卡爾維諾寫的《意大利童話》,百聽不厭。有一次他讓他娘朗讀之前,忽然指著封面上卡爾維諾的照片問:
“他死了吧?”
當?shù)玫娇隙ǖ幕卮鹬螅謫枺骸澳撬麨槭裁催€老講故事呢?他假裝死吧?”
“不。他死了。他寫了書,人們讀他的書就常會記起他,他好像沒有死一樣?!?br/> 李小寶聽了馬上去拿了筆和本塞給他娘:“那你也寫一本書吧?!?br/> 他娘起初沒理會,“好吧,我們寫什么呢?”
“寫個故事吧。”李小寶說完就開始瞎編自己的故事,看著他娘認真記下他講的故事,他滿意地笑了,然后說出一句讓他娘不知所措的問話:“你不會死了吧?”
見他娘說不出話來,他平靜地說:“人都會死的吧?”
“對。但我會一直陪著你的,陪你長大。一直愛你。”他娘用同樣的平靜回答他,
“你知道我愛你嗎?”
“我知道。我早就知道?!?br/> 看著李小寶安心的樣子,他娘釋然了,也許是閱讀帶來的力量。
讀莎士比亞
李小寶上小學三年級,近來他迷上了莎士比亞,他讀莎士比亞,但他其實不知道莎士比亞是誰,在他心里,莎士比亞只是他喜歡的一個七年級男孩霍林(《星期三的戰(zhàn)爭》中的人物)被迫閱讀的“冗長”而“乏味”的作品,但最后他們都愛上了莎士比亞。孩子不像我們大人,他們沒有被莎士比亞嚇住,李小寶后來很認真地說:“我現(xiàn)在知道莎士比亞是好的戲劇。”
這句樸素的評價反映了孩子對“大書”有著天然的親近,雖然他們剛開始從那里學來的只是一句罵人的話,比如三年級的李小寶和七年級的霍林首先從莎士比亞習得并不斷運用的是:“愿西南的惡風把你們吹得渾身起水皰”……
起初李小寶從書架上挑了《星期三的戰(zhàn)爭》讓他爹讀,他爹說:“這個你能自己看,讀別的?!逼鋵嵥悬c私心,睡前閱讀總是讀兒童文學什么的實在很難堅持,必須有些“童叟共賞”的書摻和著,像前一陣子讀《金銀島》,李小寶不用央求,他爹就會主動說:“我再給你讀一段?!蹦墙幸粋€欲罷不能!這次他爹還想找這么一本書來讀,捎帶著滿足大人的愛好。但李小寶堅持說:“這是我的睡前故事,得我決定讀什么書!”他爹當然得讓步。
好在《星期三的戰(zhàn)爭》帶給一家大小的愉悅感受絲毫不減,不僅如此,聽完霍林的故事李小寶宣布:“下一個睡前故事我要聽莎士比亞?!?br/> 說實話他爹都沒怎么正經(jīng)讀過莎士比亞,莎士比亞對于大人是書架上端正站立的“大書”!孩子可不管這么多,他要讀,而且和霍林的閱讀順序一致,李小寶先點了《暴風雨》。
當晚聽了一幕,李小寶還不過癮,他說要帶兩本莎士比亞到學校去,他爹沒太當真,那天放學回家,李小寶說讀完了三個劇本,還沒等他爹起疑,他繼續(xù)說:“你猜那磅肉是怎么解決的?”幸好高中課本里有《威尼斯商人》節(jié)選,不然可能還不知道小寶說的是“哪磅肉”呢?!澳莻€法官真是夠聰明的,她說當初只說了是一磅肉,沒說要一滴血,所以不能有一滴血,你就可以割去一磅肉!”孩子眼里閃著興奮火花,在大人眼里的“大書”帶給他的是單純的故事的快樂。
聽讀加上閱讀,李小寶讀完了大部分莎士比亞,他爹娘也和他一起完成莎士比亞掃盲。
有一天,李小寶還談了他對《李爾王》的看法,“開始太啰嗦了,中間故事講得太快了,發(fā)生了那么多事兒,最后太慘了,人都死了。我在意大利童話里看過一個故事,那個小女兒對她的父親說‘愛你就像愛鹽一樣’,故事就沒有那么悲慘。其實,我愛你們也像愛鹽一樣?!彼牭醚蹨I汪汪的,不知道說什么好……
?。ü庞睿寒厴I(yè)于北京大學,1994年起開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