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待人吃虧無妨 王永慶重承諾 破天荒退還投資人4000萬 臺塑集團創(chuàng)辦人王永慶一直是許多人所崇敬的對象,“信用”兩字更是他做人處事的宗旨。
他年輕開米店時,店小利薄,競爭激烈。有一天半夜,外面下著大雨,附近一家旅館廚師前來敲門,因為臨時有旅客光顧,但剛好米缸沒米了,要他馬上送一斗米過去。一般人會認為賣一斗米才賺一分錢,不符合效益,一定裝作沒聽見,繼續(xù)睡覺;但是王永慶卻立刻起床,冒著大雨送米過去,這就是日后得以建立臺塑王國的第一塊基石。
而1973年臺塑辦理現(xiàn)金增資的“差價退款”事件,更是廣為流傳的事跡。當時臺塑為了擴廠辦理現(xiàn)金增資,以每股244元(新臺幣,下同)辦理承銷,但卻遇到石油危機,股價跌到238元。次年,臺塑召開股東會時,那些被套牢的股東,希望公司能補足承銷價與市價間的差額。
王永慶當場爽快答應,承諾在6月30日前,如果增資股的市值未超越244元承銷價,公司愿意用6月30日的收盤價,作為補足承銷價與市價間差額的基準。結果,增資股6月30日的收盤價只有202元,臺塑總共退了4000萬元,開創(chuàng)股市空前紀錄,也讓王永慶一諾千金的美名不脛而走。
對王永慶而言,“一個人要修養(yǎng)成被尊敬的人格,需要長時間被信任,但要人格破產(chǎn),只需要做錯一件事?!彼竦赖钠髽I(yè)家精神,讓老一輩的投資人到現(xiàn)在仍津津樂道。
沒有把握絕不進場 羅杰斯:不知道在做什么 就什么也別做 而現(xiàn)年70歲的投資大師吉姆?羅杰斯,奮斗了44年,被譽為“商品大王”。但其實,羅杰斯的投資之路并非一路順遂,他也曾經(jīng)因為盲目投資而栽了大跟頭。
1968年,羅杰斯進入華爾街工作,擔任初級分析師。當時的他年輕氣盛,不放過任何賺錢的機會,只要一有利多,就不顧妻子佩姬的反對,毫不猶豫地下大注,甚至將全部財產(chǎn)投入股市。
很快地,市場給了他人生最大的震撼教育。他在1968年8月進入市場,到了1970年9月,短短兩年,全部財產(chǎn)賠個精光。羅杰斯說:“經(jīng)過這次教訓,我學會
除非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否則,最好什么也別做。我也學會,除非等到一個完全對自己有利的時機,否則,最好不要貿(mào)然進場?!?br/> 在那之后,羅杰斯開始只專注在自己了解的領域,“看看全世界所有有錢人的故事,哪一個不是‘聚焦投資’而來的成果?”
而美國石油大王洛克斐勒則認為,“專注與執(zhí)著占了一個人95%的能力。”身為世界巨富的他,向來只投入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因為這樣才能釋放出最大的能量,提高成功的可能性。股神巴菲特則專注在財務報表,所以,先找出自己熟悉的領域,并勤做功課、閱讀大量的數(shù)據(jù),培養(yǎng)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自然能在其中找到獲利方程式。
用失敗累積經(jīng)驗值 柳井正事必躬親 失敗再繼續(xù)挑戰(zhàn) 日本首富柳井正在接手家業(yè)、創(chuàng)立UNIQLO初期,因為年輕氣盛、改變經(jīng)營模式而引起老員工的不滿,憤而相繼
離職,最后只剩一個人留下來。從進貨、整理庫存、銷售到打掃,兩個人包辦所有的工作,每天忙得累癱了。
柳井正認為這段日子是他成功的最大關鍵,“創(chuàng)業(yè)成功不需要什么特質(zhì),重要的是自己做做看,不論失敗幾次都不氣餒地持續(xù)挑戰(zhàn)。在這樣的過程中,就能培養(yǎng)出一位經(jīng)營者。重點在于嘗試,錯了也沒關系,錯9次,就有9次經(jīng)驗?!?br/> 柳井正大小事都親力親為,自己思考、自己行動?,F(xiàn)在他看一個人的穿著,就可以一眼看出他穿什么尺寸的衣服、腰身多少,這是他用逆境累積經(jīng)驗值后,學到的致富能力。
若以股市來說,投資人賠錢是必經(jīng)之過程,但大部分的投資人賠錢卻都是同一個模式,上漲時小賺5%就落跑,下跌時大賠50%還是死抱不放,拒絕設定停損點,認輸退場。
知名財經(jīng)著作《一個投機者的告白》的作者安德烈?科斯托拉尼曾說:“投資人犯下最不可原諒的錯誤,就是只設定獲利的上限,卻坐視虧損不斷擴大。因為大家都想再賭一次機會,結果大錢沒賺到,虧損卻有如無底洞。”
科斯托拉尼建議,如果已經(jīng)蒙受損失,便必須收手,把賬算清,馬上從零開始。千萬不要因為期望股價有一天會大反彈,而忽略風險的存在。
不管是臺灣經(jīng)營之神王永慶,抑或是投資大師科斯托拉尼,許多富豪成功的背后都僅是實踐淺而易懂的道理。他們都是白手起家,從小事做起,慢慢積累巨額的財富。財富的累積別無他法,就是腳踏實地發(fā)展出自己的賺錢法則。(摘自《今周刊》)(編輯/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