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廣平
(巨鹿縣第五中學 河北 巨鹿 055250)
物理小實驗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是搞好物理實驗教學的不可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動腦習慣和實驗技能,有利于進一步挖掘學生中的創(chuàng)造潛力,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創(chuàng)新能力,是值得認真探計討的。下面,談幾點做法和體會。
1. 初中物理小實驗教學的重要性初中物理第一、二冊課本中安排的小實驗有21個,練習中的實驗題就更多了。這些小實驗有的側重于操作,有的側重于設計,有的側重于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各有各的特點和作用。這些小實驗適應了初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和知識水平。一方面,簡單易做,可以由學生自己取材,自己動手實驗,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另一方面緊密配合教材,讓學生既動手又動腦筋,從中領悟學習的物理的方法,進一步理解和應用所學的物理知識,促進他們的智能融洽結合,和諧發(fā)展。
搞好初中物理小實驗的教學,教師是關鍵。首先,教師應根據教材和整個體系,按照各個小實驗和實驗題的不同特點和作用進行分類,分別提出不同的教學要求,包括實驗的組織形式,時間安排和效果檢查等,都應做到心中有數。對于設備不太復雜、材料容易收集,操作比較簡單的實驗,就讓學生自己去做,對于比較復雜的實驗,特別是小制作和設計實驗,教師要給予指導,甚至做出示范;還要注意提前“備料”,平時注意收集資料。
2. 培養(yǎng)學生做小實驗的欲望首先,我們舉辦實驗的小展覽,把前屆學生的小制作,獲獎作品、實驗報告或小論文以及科學家的小故事等展覽出來,引起學生的興趣和重視。其次,要注意抓“起步”。第一冊物理練習——關于長度測量的觀察、實驗題,課后第一個小實驗又是自制的卷尺測身高。我們挑了幾個學生把自己測得的數據寫在黑板上,因為他們的數據各不相同,我們引導學生找出原因,并教育學生認真對待每一個實驗和如何多動腦筋,多想幾個為什么,然后再重新測量,從而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在初中二年級做橡皮筋測力計的小實驗,雖然橡皮筋容易找到,但實驗時不很準確。我們就稍作改變,發(fā)給每個學生一個彈簧,指導他們制作彈簧秤,并逐一校準。由于彈簧秤的實用性,學生高興,家長歡迎。在初中三年級,為了加深學生對摩擦起電的理解,我們把課后磨擦起電的實驗與練習中自制簡單驗電器的實驗題結合起來,利用第二課活動時間進行分組實驗表演評比。學生分組比賽,都希望自己小組獲勝,于是翻資料,找“顧問”,情緒很高。
3. 對原有小實驗進行改進,增強教學效果初中物理第一冊中關于光的折射現象實驗中,我們學生做了“水中分幣折射現象”的小實驗。學生倒水時往往會把分幣沖浮而游動,達不到實驗目的,即使慢慢倒水,保特分幣在杯底的位置不動,學生對倒水后能看見分幣,并隨水面的升高而上浮的現象,往往懷疑為分幣被水沖浮起來了,影響實驗效果。我們將這個實驗作了改動,把課文中的“往空的茶杯里放一枚分幣”的做法改成“在空的杯底涂上一點紅漆”或者直接利用搪瓷牙標底部有年瓷的黑點代替分幣來做實驗,使實驗更為簡單易做,效果更好。
為了更好地配合課內教學,我們增加了一些練習性的小實驗。例如,利用磁極相互作用的性質作“自動跳棒”、“小貓釣魚”小制作。利用大氣壓的作用作“空茶壺變茶”的魔術表演等。講到光學時,我們拿了一些口徑相同的凹、凸透境,平面境玻璃鏡,讓學生分辨。結果,同學們各顯神通,有的用于摸透中央和邊緣厚薄來分辨,有的同學提出了用放大或縮小的像來分辨的方法。
4. 在課堂教學中引入小實驗有些小實驗、實驗題跟課內的物理概念、規(guī)律密切相關,可把它引進課堂教學中來。例如,我們把上述水中紅漆點折射現象和用紙盒燒開水的小實驗等引進課堂,分別給學生做和教師演示。實驗時,學生看到意想不到的現象無不感到新奇,產生疑問,并由“凝”激“趣”,隨時進入新課,效果很好。在第二冊第114頁練習中,關于“一位同學做實驗時,需要阻值為2Ω、5Ω、40Ω的電阻各一個,但是手邊只有一些阻值為10Ω的電阻,請你為這位同學考慮一下,怎樣用10Ω的電阻,組成所需要的各個電阻,一共需要多少個10Ω的電阻”的實驗設計題,有些學生感到困難。我們就利用習題課的時間,引導學生計算,經過計算,然后引入實驗設計,再不感到困難了,這樣既鞏固掌握了所學的基礎知識,又提高了動手動腦的能力。
5. 通過一些小實驗來挖掘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力初中學生正是愛動手的年齡,在養(yǎng)成做好物理小實驗習慣的基礎上,可以布置一些有意義的實驗給他們做,以拓寬他們的視野,進一步挖掘他們的潛在創(chuàng)造因素。如在學習平面成像時,我們布置學生拿兩個平面鏡,平行相對而立,中間放一只小車,從一鏡旁看,能看到另一鏡里有幾個小車的像?起初,學生的答案都是不能令人滿意的,經過爭論和實驗,學生激動地對老師說:“我們從鏡亮度看到一列車隊,有無數個像!”我們又以理發(fā)店里的人在兩面鏡中間,可以看到對面鏡里無數個像來啟發(fā)他們,其中兩個學生還制成了一個小作品《萬里街》。
初中物理第二冊中有一個小實驗:“樓梯電燈開關電路”在樓梯(或樓道)中間安裝的電燈,需要在樓梯的上、下兩頭都能控制它,當上樓時,能用下面的開關開燈,人上了樓梯以后,能用上面的開關關燈;當下樓時,能用上面的開關開燈,用下面開關關燈,讓學生根據設計的電路圖,組裝電路。有一個家住在醫(yī)院的學生,做實驗后提出了一個絕妙的聯想,病房1、2號病床上分別裝上一個電鍵,各控制護士室里的一盞小燈泡,則病人與護士之間的“距離”就縮短了。
在校運動會上,我們又啟發(fā)、引導學生運用類似形式,在廣播室里安裝兩個電鍵分別控制預告比賽項目表上的兩盞小燈泡,來讓各班知道將要進行的比賽項目,以便進行準備。在智力競賽上,我們又啟發(fā)、引導學生利用電磁繼電器控制工作電路的作用,結合上述的形式,自制了一個簡單的“搶答裝置”。
通過這樣的實驗制作,學生的潛在創(chuàng)造精神不斷表現了出來,培養(yǎng)了學生的科學創(chuàng)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