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們仨》
作者: 楊絳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
關鍵詞:親情
“一九九七年,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歲未,鐘書去世。 我三人就此失散了。就這么輕易失散了。‘世間好物不堅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現(xiàn)在只剩下了我一人。我清醒地看到以前當作“我們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br/> 女兒、丈夫相繼去世后,92歲的楊絳先生完成了記錄一家三口家庭生活的散文回憶錄《我們仨》。書中回顧了一家人風雨共度的63年,詳細記錄了“我們仨”共同經(jīng)歷的點點滴滴:錢、楊同赴英國留學,平靜愜意的新婚生活,女兒圓圓出生,歸國,淪陷時期的相依相伴,十年浩劫中的相扶相守……深情的筆觸勾勒出一個普通又特殊的家庭——溫馨,和諧,志趣相投……
2.《林徽因與梁思成》
作者:[美] 費慰梅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關鍵詞:人物傳記
上世紀30年代,美國學者費慰梅跟隨丈夫漢學家費正清來到中國,結識了建筑學家梁思成、林徽因夫婦,并成為他們的終身好友。這本書是費慰梅為紀念梁氏夫婦而作,寫法上拋棄夸張的溢美和造作的渲染,真實細致地再現(xiàn)了梁林夫婦史詩般精彩的人生。
3.《留德十年》
作者:季羨林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關鍵詞:回憶錄
《留德十年》是季羨林先生于晚年完成的散文體回憶錄,記敘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段時光:從1935年踏上旅途,到1945年輾轉歸家,二戰(zhàn)烽火令他困留德國整整十年。哥廷根的學習生活,戰(zhàn)爭爆發(fā),經(jīng)歷轟炸,忍饑挨餓,歸國無望的苦痛,友人間的真摯羈絆,充滿悲傷氣息的離別……季老講述的這些故事,細致,真實,感人。
4.《合肥四姊妹》
作者:[美] 金安平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
關鍵詞:張兆和
蘇州九如巷張家,是近代史上的名門望族。張家四位小姐各個才貌雙全,她們的夫婿——顧傳玠、周有光、沈從文和傅漢思,名頭也都甚是響亮?!逗戏仕逆⒚谩分v的是張氏家族的一段歷史,也是四姐妹的傳記,它十足精致又內(nèi)涵豐富,能帶你回顧歷史絕響,重溫名士風流。
5.《比我老的老頭》
作者:黃永玉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關鍵詞:回憶錄
這本書的作者,是那個似乎無時無刻都叼著煙斗的畫家老頭。書里寫的,是那些在人生路上與他相逢相知的其他“老頭兒”——張伯駒、許麟廬、錢鐘書、沈從文、李可染、張樂平……黃永玉的筆尖飽蘸著深情,用最樸實的語言和最真實的細節(jié)還原出一部豪華動人的老友錄。
6.《柏楊回憶錄》
作者:周碧瑟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關鍵詞:回憶錄
柏楊的一生,堪稱一部傳奇史:他自幼喪母,飽受繼母虐待;他求學之路異??部?,遭多次開除,自嘲“從未畢過業(yè)”;他經(jīng)歷過五次婚姻,直到晚年才得安定;“大力水手”事件讓他身陷囹圄,于獄中服刑近十年。一個人究竟能夠承受多少苦難?自稱“野生動物”的柏楊告訴我們,人生,就是要與逆境艱苦作戰(zhàn)。
7.《干校六記》
作者:楊絳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
關鍵詞:歷史
本書由《下放記別》、《鑿井記勞》、《學圃記閑》、《“小趨”記情》、《冒險記幸》、《誤傳記妄》等六篇作品組成。記錄了楊絳先生“下放”干校時期經(jīng)歷的事件和感受。語言風格上延續(xù)了她一貫的冷靜內(nèi)斂、含蓄克制,堪稱敘事散文經(jīng)典中的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