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5月,臺灣導演魏德圣在大陸很忙。從東南到西北,一個城市接一個城市地做宣傳,一遍遍接受采訪,講述他和《賽德克·巴萊》的故事。
就像當初不解自己的首部劇情長片《海角七號》因何如有神助般紅了一樣,魏德圣現(xiàn)在也不明白,為何大陸媒體和影評人對《賽德克·巴萊》的評價出現(xiàn)神奇的兩極化——從最初被批“文戲太弱,暴力血腥鏡頭太多,難以引起共鳴”,到現(xiàn)在贊聲越來越多,好評如潮。這個單純、執(zhí)著的小個子導演此番進軍大陸,盡管票房并不理想,火熱的媒體環(huán)境倒是好得令大陸電影人眼熱。
夢想像一封無法投遞的信件 出生于1968年的魏德圣是一個有夢想的人。因為有夢想,這個畢業(yè)于職業(yè)學校電機科的臺南人決心投身電影。從場記、助導到副導再到執(zhí)導一系列短片的“小導演”,他在大名鼎鼎的楊德昌電影工作室工作過,制作的短片也曾獲過一些小獎項,應該說,這位非科班出身的“小導演”混得還不算太差。不過,當他認定自己的夢想是拍史詩級大片《賽德克·巴萊》后,夢想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像“一封無法投遞的信件”。
《賽德克·巴萊》取材于1930年臺灣原住民武裝抗日的“霧社事件”。 對于大陸觀眾來講,無論是“賽德克·巴萊”這個名字,還是“霧社事件”,都是非常陌生的詞。
賽德克是臺灣原住民的族名,意為“人”,“巴萊”意為“真正的”。
霧社位于臺灣中部山區(qū),是臺灣原住民的世代居所。日本占據(jù)臺灣后,在霧社一帶開發(fā)山林資源,原住民的生存空間受到限制。1930年10月7日,日本巡查官吉村克己等人經(jīng)過霧社,當?shù)氐馁惖驴俗迦苏e行婚宴,吉村等受邀參觀,卻和賽德克族男子達多·莫那產(chǎn)生沖突,打了起來。事后,達多·莫那的父親、賽德克族首領莫那·魯?shù)罌Q定聯(lián)合霧社的其他各族起事,日子定在10月27日。當天是霧社舉行集會的日子,上午8時,起義原住民殺死正在當?shù)匾凰鶎W校舉行運動會的134名日本人,日本軍警隨后趕到鎮(zhèn)壓。11月2日,賽德克族人的領地馬赫坡被日本人占領,起義原住民退入山中苦戰(zhàn)。為了避免消耗糧食,讓勇士無后顧之憂,婦女們帶著幼童一起上吊自殺
。12月初,勇士們陷入彈盡糧絕的困境,莫那·魯?shù)酪姶髣菀讶?,在斷崖上持槍自殺。其長子和次子繼續(xù)奮戰(zhàn),最后也都自殺身亡。參加起義的各族幾乎都被滅族。
多年來,臺灣有過不少反映“霧社事件”的文藝作品,漫畫家、紀錄片編導邱若龍的長篇漫畫《霧社事件》是其中之一。1996年,魏德圣第一次接觸這部漫畫作品,一下子點燃了心中夢想的火種,“看完就熱血沸騰,說不出那種翻騰的情緒。它不是傳統(tǒng)的英雄主義,它是一種爭取靈魂自由的英雄主義?!?br/> 為了更深入地了解這段歷史,1998年,魏德圣參與了邱若龍的紀錄片《1930年的霧社事件與賽德克族》的拍攝,接觸了不少“霧社事件”的幸存者。但要搜集賽德克人的故事卻很難:“這個族群有些特別,他們只說他們看見的,沒看見就絕對不說?!蔽旱率ブ荒芷礈愔鴮憚”尽顿惖驴恕ぐ腿R》。
2000年,魏德圣的劇本獲得臺灣“新聞局”的“優(yōu)良電影劇本獎”。2003年,魏德圣花費250萬元新臺幣(1元新臺幣約合0.21元人民幣)拍了《賽德克·巴萊》的預告片,希望能以此拉到投資,結果當然是失敗,沒人會傻到給一個名不見經(jīng)傳的導演砸錢,他只能在等待中一遍遍地畫著電影的分鏡圖,一邊以日記的形式,誠實地記錄下彼時種種心情點滴。這期間的成果是他匿名出了一本《小導演失業(yè)日記》,居然暢銷一時。2008年,在此書再版的自序中,魏德圣寫道:“那段時間,我想著故事、說著故事,也改著故事,雖然心中堅信它就是我等待多時的重大突破,卻仍然不知道會不會成功,甚至不知道,它還要讓我等多久……而等待,確實是會有所回報的?!?br/> 轉(zhuǎn)機來自《海角七號》。2008年,魏德圣執(zhí)導的第一部劇情長片《海角七號》上映,首周的票房不足100萬元新臺幣。抵押了房產(chǎn)籌資的魏德圣心中悲涼,但還不至于絕望,用他的話說,“在臺灣,不存在活不下去的問題,頂多是不能再拍電影了”。后來的反轉(zhuǎn)劇情大家都知道了,《海角七號》突然爆紅,創(chuàng)下了5億元新臺幣的票房奇跡,《賽德克·巴萊》也被提上了議事日程。
籌錢的過程是真正的噩夢 拍了《海角七號》的魏德圣依然缺錢。他說:“拍電影不是最難的,籌錢的過程才是真正的噩夢?!彪m然有此前的成功作保,但沉重的題材、高額的預算和難測的市場前景還是讓投資人望而卻步?!逗=瞧咛枴窉甑腻X全投進去了,圈中好友紛紛伸出援手。在《賽德克·巴萊》的片尾,有一個長長的“天使名單”,張小燕、言承旭、周杰倫等熟悉的名字都在其中。臺灣“新聞局”還補助了1.6億元新臺幣,臺灣中影公司出資3.5億元新臺幣,最后以臺灣史上最高的7億元新臺幣投資完成了此片。
《賽德克·巴萊》在臺灣上映那天,魏德圣在官方微博中簡要回顧了歷經(jīng)的種種困難:山區(qū)環(huán)境的險惡、天氣的多變讓拍攝周期不斷延長,預算不斷上升,最窮的時候連道具子彈都買不起;說下雨就下雨,等太陽等得人心焦,看著擔任群眾演員的老人、婦女和孩子在雨中凍得直發(fā)抖,魏德圣也跟著心疼;山區(qū)地勢險峻,400多人的拍攝團隊,幾乎每人都有受傷經(jīng)歷……
片中原住民角色的扮演者除了徐若瑄和溫嵐,幾乎全是魏德圣在山上找的真正的原住民。之所以選用徐若瑄和溫嵐,也是因為她們都有原住民血統(tǒng)。據(jù)說有人曾建議請周杰倫參演,但被魏德圣否決了,“他不是原住民,演不出那種感覺”。有半年時間,魏德圣一直在山上轉(zhuǎn)悠,參加原住民的婚喪喜慶,像狗仔隊那樣偷拍照片,“主要是挑眼神,有獵人那樣的眼睛?!逼校切┦状巍坝|電”的原住民眼神犀利、體格健碩,在叢林中動若脫免、健步如飛,表演渾然天成?!耙驗槟悴豢赡茉趦蓚€月內(nèi)讓他們成為專業(yè)演員,所以就讓他們即興演出,我來發(fā)現(xiàn)他們最本真的那一面,最后才根據(jù)各自的特點,給他們分配角色?!痹∶裱輪T雖有先天的優(yōu)勢,后天的訓練也必不可少,那鷹一般犀利的眼神是每天兩小時盯著蠟燭看練出來的;赤腳健步如飛是每天從5公里外的住處跑到片場的成果。
用死亡換取靈魂的自由 2011年9月9日,《賽德克·巴萊》在臺灣上映,掀起觀影熱潮,最終斬獲8億元新臺幣票房。在臺灣上映的版本分上下兩集,全長276分鐘。影片入圍2011年威尼斯電影節(jié)競賽單元;參與第八十四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爭奪;并獲得2011年金馬獎最佳影片。
影片在威尼斯電影節(jié)放映之后反響不佳,國外評論普遍認為情節(jié)冗長、拖沓,特效粗陋。大陸娛記紛紛表示看不懂——抗爭本是為了更好的生活,如果抗爭的結果是自殺,那還有什么意義?魏德圣不得不一遍遍地解釋:“如果我只是描述單純的抗日事件,那會怎么做?我想你一定猜到了,片中的原住民會被欺負、被打、被強暴,然后他們起來反抗日本人,可這樣我就違背歷史了。這段故事中的臺灣原住民是用死亡換取靈魂的自由,而不是用生命的代價換取族群的自由。我做了大量調(diào)查,知道他們相信靈魂的天空,他們相信死后的價值是永遠存在的。人為信仰而死是很美麗的事?!睂惖驴巳说扰_灣原住民來說,他們相信祖先誕生于巨木之中,所以在面對死亡的煎熬時,他們選擇上吊于巨木之下,讓靈魂回歸祖靈。他們不是為了生存而戰(zhàn),而是為了死亡而戰(zhàn)。
對于美化日本人的批評,魏德圣只是簡單地回答:“我絕對沒有美化日本人,我只是沒有丑化他們。”
最后,魏德圣斬釘截鐵地說:“我相信臺灣觀眾一定看得懂?!?br/> 好在,威尼斯電影節(jié)后的“不良反響”沒有影響到臺灣,票房一路高歌猛進,媒體整日狂轟濫炸。有人在網(wǎng)上說:“看新聞看得都快吐了,好像不去看這部片子就是不支持本土片,不愛臺灣?!?br/> 而臺灣觀眾就一定能讀懂魏德圣嗎?也未必。有臺灣影評人指出:《海角七號》的票房奇跡在先,該導演的第二部電影自然受人關注?!顿惖驴恕ぐ腿R》是臺灣史上投資最大的電影,加上媒體的宣傳攻勢,一般人都會有觀影好奇心。至于看不看得懂,那是另一回事。
成王敗寇。兩部電影都成功了,魏德圣理所當然被奉為臺灣電影復興的標桿人物。有人擔心他被捧上神壇,他自己卻還算清醒,“一個人可以幸運一次、兩次,但哪有永遠幸運的事情?所以接下來我要喘口氣,拍幾部小片,再構思一部關于400年前對抗荷蘭人的故事?!?br/> 2012年5月10日,精簡為兩個半小時的《賽德克·巴萊》終于在大陸上映。沒有明星陣容又遭遇外國大片夾擊,導致首周票房不理想,各影院的排片也大幅減少。魏德圣仍在一個又一個城市地跑宣傳,一遍又一遍誠懇地說:“我的電影是慢熱的,希望院線能再給一些時間。”果然有一些影院的經(jīng)理為他的謙卑所打動,增加了排片時間。
而此時,臺灣的影院里,《賽德克·巴萊》仍在熱映。影院條件簡陋,勝在票價便宜。上下集連映,看完需半天時間。那些帶著干糧密密麻麻擠坐在一起、為片中賽德克人集體“自掛枝頭”而默默流淚的觀眾,是魏德圣真正的知音。
編輯:王晶晶 美編:王迪偲 編審:張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