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學總復習是整個學習過程的重要一環(huán),其目的就是將遺忘的知識重新熟悉,未懂的知識弄懂弄通,零散的知識系統(tǒng)化,熟練掌握一些重要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提高觀察、綜合、分析等能力,并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化學問題。
復習的成功取決于個人的學習積極性、知識基礎和學習能力,缺一不可。為了達到預期的復習效果,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加強復習的計劃性
要提高復習的效率,必須提前規(guī)劃,制訂詳細的教學計劃。計劃通常包括新課進度、復習進度、診斷考試安排、單元主講及集體備課安排等內容。計劃不是只針對復習階段制訂,而是在學期的開始就要做全盤考慮,并且注意細節(jié)的安排。如考慮好每次練習的目的、內容、題量、難度和梯度。
中考復習需要研究的內容很多,教師應發(fā)揚整體協(xié)作精神,加強單元主講和集體備課工作,提高復習效率。單元主講工作主要側重整體安排,集體備課工作則側重細節(jié)研究。
教師要研究考試說明和中考試題??荚囌f明是中考命題的依據(jù),如今年中考的考試說明中最大的變化就是考試方式采用理化合卷。為了適應這種變化,就必須訓練學生提高解題的速度和準確度,并適應合卷考試。
研究中考試題時,可從近幾年的中考試題出發(fā),從中分析命題的理念、重難點及對學生能力的要求,指導師生有針對性地復習。教師還應研究學生的學情,全面了解學生存在的問題,根據(jù)學生實際,及時調整復習的進度、難易度或復習的方式方法,提高復習的針對性。為了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存在的問題,避免復習過程中產(chǎn)生盲點,老師應及時與學生交流,并針對問題加以改進。
2.調控復習的環(huán)節(jié)進程
在復習中要重視“信息反饋”。正如控制論創(chuàng)始人維納所說:“有效行為必須由某種反饋過程來提供信息,看他是否達到預定目標,最簡單的反饋是檢驗任務的成功或失敗?!蔽覀兺ǔUf:“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彼^“檢驗”就是要通過反饋信息來了解實際與預期目的是否符合,讓教學的信息反饋體現(xiàn)在教學全過程中。
2.1課前發(fā)動學生提供問題的反饋信息。使學生明白教與學的辯證關系、教師傳授知識和學生反饋信息的重要性,要求學生在今后教學活動中密切配合。在復習的過程中,將歷屆學生出現(xiàn)過的疑難問題作為探究的重點。每一節(jié)復習課都反映“備學生”這一環(huán)節(jié)的連續(xù)性,激發(fā)學生提供教學反饋信息的積極性,愿意同教師教學相長。
2.2課上捕捉學生情感因素的反饋信息。教師對一個知識點的復習,學生反應會有所不同。如:精神集中或渙散、迷惑不解或思索、輕松愉快或愁眉不展……多少可以反映他們對教學內容的理解程度。教師可以從中了解學生接受、貯存、理解、應用情況。從而調整復習,以達教與學的和諧。
2.3課后聽取學生疑難問題的反饋信息。教師傳授知識的過程,必然會受各種干擾。學生接受程度不同,常會造成種種差異,教師收集真實準確的反饋信息,對下一節(jié)的復習有較強的針對性,避免閉門造車,易被學生所接受。
2.4以形成性測試檢查復習的反饋信息。在復習過程中,多次的測試是以化學知識系統(tǒng)為線索,將學生學習的各個階段的結果跟教學目標相對照,借以考查所達到的程度與差距,及時發(fā)現(xiàn)和糾正教與學工作中的缺陷,幫助學生找出原因,克服學習上的困難,從而獲得反饋信息和對學生作出評價,這就是形成性檢測。
我除了在每單元教學中,注意來自學生方面各式各樣的反饋,堅持做到按時、按量、按評分標準、科學分析試卷、講評試卷,還注意與不同層次學校的測試成績對比,要求學生對測驗情況進行知識點、知識面、掌握情況,以及學習上的主、客觀因素進行書面分析,以知己知彼、有的放矢。教師做好統(tǒng)計工作,找出教學上的弱點調整復習計劃,進一步改進教學。這樣才能使實際掌握情況與預期定下的目標更加吻合,做到有質、有量地提高學習成績。
3.克服復習的兩種障礙
初中化學是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變化規(guī)律的科學。初學者感到困難的是:知識龐雜,記憶內容多,條塊分割明顯,彼此聯(lián)系不緊密,因此學習往往停留在現(xiàn)象的描述、概念的記憶,以及不變的思維模式上,而缺少分析、對比、綜合、推理等能力的訓練。在初中化學總復習階段,要注意克服兩個障礙:一是由平時學習引起的分析、對比、綜合、推理等能力的薄弱;二是由此引起的自卑心理。
4.把精力用在疏通課本的內容上
做習題固然重要,但對課本沒有節(jié)節(jié)清、章章明,想越過障礙,提高學習能力,是不可能有的?!笆柰ā倍种饕韵聝热荨?br/> 4.1掌握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尤其是把暫時遺忘的基本規(guī)律、“工具性”知識、必備技能等重新掌握并使之熟練。
4.2加深對重要概念的內涵和外延的理解。所謂概念的內涵,就是概念所反映對象的一般的、本質的特征。定義就是用簡短的文字揭示出概念的內涵,其中的每一字、詞都有其特定含義,不能隨意省略變換。例如“化合物”與“混合物”、“濃溶液”與“飽和溶液”是有所區(qū)別的,“一種”、“全部”、“多數(shù)”、“任何”等的意義也不盡相同。
4.3要把已做過的演示實驗,分組實驗與物質知識、概念等密切掛鉤。例如,氧氣的性質、氫氣的可燃性和還原性、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配制、酸和堿的性質等均有一定的實驗操作和現(xiàn)象加以佐證,尤其是課本中的元素及化合物知識,所占比重大,內容雜,不易掌握,如果把通過典型的實驗裝置、操作步驟和具體對象等所獲得的感性知識,跟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識掛鉤,一一對應,就能記得牢,且理解得深刻。所以說,疏通課本內容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將化學實驗與具體化學知識一一掛鉤。
4.4在一章或一塊內容復習完以后,可用“網(wǎng)絡是否形成”衡量學習效果。學習化學的最大障礙是難以“分析、對比、綜合、推理”,難以形成知識體系。通過復習使知識“網(wǎng)絡化”,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不成網(wǎng)的知識或能力是一盤散沙,是知識的簡單堆砌,會阻礙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的提高。
還可以按章、基本概念、元素及化合化學計算、化學實驗等分別編網(wǎng)絡。化學計算的網(wǎng)絡包括化學式計算網(wǎng)、化學方程式計算網(wǎng)和溶液計算網(wǎng)等。
4.5應留有足夠的思考時間。有時用來思考的時間超過看書的時間,就像消化的時間往往超過吃飯的時間一樣。“行成于思而毀于隨”。多思、多問是化學學習的基本方法,切不可掉入茫茫題海中。把化學事實和原理從教師及課本那里學過來,經(jīng)過思考、整理,形成自己的見解,納入自己的知識體系,這就意味著已經(jīng)真正掌握了課本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