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灰霉病
病部長灰長毛。較大的瓜被害時,組織先變黃并生灰霉,后霉層變?yōu)榈疑?,被害瓜受害部位停止生長、腐爛或脫落。爛瓜或爛花附著在莖上時,也能引起莖部的腐爛,嚴重時下部的節(jié)腐爛致蔓折斷,植株枯死。防治要控制棚溫,盡量提高溫度到25℃~30℃,陰天不澆水,提倡采用膜下灌小水的方式給水,晴天鋤劃散濕。發(fā)生灰霉病后及時摘除病瓜,帶出棚外深埋,拉秧后燒毀病殘體。
防治方法:發(fā)病初期交替選用50%速克靈1500倍液、65%甲霉靈1000倍液、40%施佳樂懸浮劑800~1000倍液、60%防霉寶超微粉600倍液噴霧,7天1次,連用?2—3次。百菌清煙劑每畝250克熏煙,或在傍晚噴撒5%百菌清粉塵劑,每畝1公斤,每10天左右1次。
二、黃瓜霜霉病
屬真菌性病害,其發(fā)病部位在黃瓜中上部葉片,在田間觀察時應掌握以下要點,每日上午8時左右,看葉背面是否有水浸狀、多角形病斑、病斑上是否有灰霉層,若具備這三點可確診為霜霉病。適宜發(fā)病環(huán)境是溫度16%—22℃,相對濕度在83%PA上。該病病菌有兩怕,即怕干燥、怕高溫。干燥時病菌3—5天自然死亡。在棚內(nèi)濕度較大的情況下可以把溫度控制到45℃小時,在噴施適當?shù)乃巹┓乐?,很容易的控制此病?/p>
防治方法:選用抗病新品種。如津研4號、津春2號、津雜2—4號、長春密刺及山東密剌等。加強栽增管理,采用高壟地膜覆蓋栽培技術(shù),膜下澆水,減少澆水次數(shù)。加強通風,降低空氣濕度。增施磷鉀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結(jié)瓜后及時摘掉下部老黃葉。根外噴施0.2%磷酸二氫鉀或者噴施1:1:100的尿素和糖的混合液,提高功能葉片糖總含量,提高葉片生理抗病能力。高溫悶棚。選擇晴天上午,關(guān)閉大棚溫室門窗,使棚室內(nèi)的溫度升到45℃,最高不能超過48℃,持續(xù)2小時后適當通通,風使棚室溫度逐漸下降,恢復正常溫度。閉棚前一天必須澆水,植株較高的可將生長點向下壓低一些。
藥劑防治。發(fā)病初期可選用下列藥劑:
①25%瑞毒霉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
②90%疫霜靈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
③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
④72%克露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
⑤72%晉立克水劑600~1000倍液。
⑥45%百菌清煙劑,每畝每次250克。
⑦5%百菌清或5%萬霉靈粉塵劑,每畝每次1公斤,每7~10天用藥一次,連續(xù)防治3~5次。
三、黑星?。翰【饕秩军S瓜的生長點,小葉上出現(xiàn)暗綠色的水浸狀斑點,擴大后呈褐色,破裂呈星狀小孔。病情嚴重時,瓜蔓停止伸長,黃瓜瓜條流膠,病斑褐色,稍下陷,星狀開裂,瓜條上著生黑褐色的霉,幼果向有病斑的方向彎曲。防治一定要對種子做好消毒工作,還要對棚室消毒,熏棚滅菌。
防治方法: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10%世高水分散劑3000倍液、40%福星乳油6000—8000倍液、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800倍液等進行噴霧防治。
四、枯萎病、蔓枯病和根腐?。狐S瓜近兩年死秧現(xiàn)象嚴重,主要發(fā)生的是枯萎病、蔓枯病和根腐病,特別是連年單一種植黃瓜的棚室,病菌在土壤中積累,極易發(fā)病。
防治方法:發(fā)病前或發(fā)病初期用5%菌毒清或4%農(nóng)抗120或50%多菌靈或70%甲基硫菌靈或25%抗枯寧400~500倍或30%惡霉靈1000倍液灌根,每株0.3~0.5公斤,或用惡霉靈藥糊涂抹病莖。
五、根結(jié)線蟲
主要為害根部。根受害后發(fā)育不良,側(cè)根多,并在根端部形成球形或圓錐形大小不等的瘤狀物,有時串生,初為白色、質(zhì)軟,后變?yōu)楹稚涟岛稚?,表面有時龜裂。被害株地上部1分發(fā)育不良,葉色黃,天早時萎蔫枯死,易誤認為是枯萎病株。根結(jié)線蟲發(fā)育的適宜溫度為25~30%,27℃時繁殖一代需25—30天,幼蟲在10%時停止活動,55℃經(jīng)10分鐘死亡。線蟲多在20厘米深土層內(nèi)活動,以3—10厘米土層內(nèi)最多。線蟲靠土壤、病苗、灌溉水、農(nóng)事作業(yè)等傳播蔓延。地勢高、土壤疏松、鹽分低的條件下宜于線蟲活動,有利于發(fā)病,沙土地、重茬地發(fā)病重。在無寄主的條件下,線蟲在土中可存活1年。
防治方法:土壤消毒:種植前結(jié)合深翻畝施用石灰氮80公斤,土壤用1.8%蟲螨克乳油每平方米1—1.5毫升兌水6升消毒,或每畝用米樂爾3%顆粒劑4—6千克,拌干細土50千克撒施;生長期再用1.8%蟲螨克乳油1000—1500倍液灌根1~2次,間隔10—15天。收獲后田間徹底清除病殘株,集中燒毀或深埋可用以漚肥。另外畝施用兩噸沼渣可有效地防治根結(jié)線蟲。有條件的地方在蔬菜采收結(jié)束后可種一茬水稻效果更好。
六、溫室白粉虱
1 釋放麗蚜小蜂:在白粉虱發(fā)生較輕時,可以在棚室內(nèi)按每株15—20頭的量釋放麗蚜小蜂,半月1次,連放3次,進行生物防治。
2 防治方法:白粉虱發(fā)生較重時,一方面可以在傍晚閉棚后,用10%滅蚜煙劑(每畝0.5千克)或22%敵敵畏煙劑(每畝0.3千克)密閉熏殺;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早晨或傍晚噴霧,常用有效藥劑如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4000—5000倍液、或3%啶蟲脒乳油3000——4000倍液、或2.5%菜喜乳油1000—1500倍液等。
七、美洲斑潛蠅。1.消滅蟲源:種植前,徹底清除棚室內(nèi)的殘體、敗葉、雜革等,并集中銷毀。2.黃板誘殺:在棚室內(nèi)設置長條形黃板,誘集、粘殺斑潛蠅成蟲。(3)藥劑防治:從斑潛蠅零星發(fā)生期開始噴藥防治,每隔7—10天1次,一般連噴2—4次即可。常用有效藥劑如1.8%齊螨素或愛福丁乳油3000——4000倍液、或0.9%阿維菌素乳油1500—2000倍液、或48%樂斯本乳油1000—1200倍液等,噴藥時若在藥液中加入0.1%農(nóng)藥助劑和助殺等,可顯著提高殺蟲效果,減少用藥次數(shù)。
(作者單位:224533江蘇省鹽城市濱海縣八巨鎮(zhèn)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