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812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2)07-000-01
摘 要 揭示遼寧省大學生25年來身體素質變化,旨在為其身體素質促進制定針對性地對策提供科學依據(jù)。采用文獻資料法、數(shù)理統(tǒng)計法、比較研究法進行研究。近25年來,遼寧省女大學生身高、體重、胸圍指標均值呈上升趨勢,體型從勻稱型提高到粗壯型,總體評價從一般提高到較好。男大學生身高、體重指標均值呈上升趨勢,胸圍指標均值無變化,體型從勻稱型提高到粗壯型,總體評價從一般提高到較好。
關鍵詞 遼寧省 大學生 身體素質
身體素質是體質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反映人體質健康好壞的主要方面之一。掌握大學生身體素質變化特點,制定針對性地對策,對提高大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一、對象與方法
以1985年[1]、2010年[2]遼寧省大學生為研究對象。采用文獻資料法、數(shù)理統(tǒng)計法、比較研究法進行研究。
二、結果與分析
比較結果顯示,遼寧省男大學生速度素質(50米跑)、力量素質(立定跳遠、引體向上)、耐力素質(1000米跑)、柔韌性素質(體前屈)等指標均值,2010年低于1985年,(P<0.01)差異有非常顯著意義。女生50米跑、立定跳遠、體前屈800米跑等指標均值,2010年低于1985年,(P<0.01)差異有非常顯著意義。而仰臥起坐指標均值(P<≥0.05)差異無顯著意義。
25年來遼寧省大學生身體素質全面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信息化社會,人的身體活動、體力勞動大幅度減少,現(xiàn)代化的生活方式、優(yōu)裕的生活,促使人們勞其筋骨的意志減退 ,在此大背景下,大學生必然要受其影響;二是黨中央、國務院重視大學生的體質健康,而地方政府、高校出于自身利益,受“智育第一”的影響,素質教育喊得震耳欲聾,應試教育搞得扎扎實實。中發(fā)〔2007〕7號文件暨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下發(fā)5年,其要求并沒有真正落實,大學生身體素質還在下降。
近日,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fā)教育部等部門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若干意見的通知》[3]。通知要求,學校體育和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將作為教育等有關部門和學校領導干部業(yè)績考核的重要內容。對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持續(xù)3年下降的地區(qū)和學校,在教育工作評估和評優(yōu)評先中實行“一票否決”。不難看出,這又是一個無法落實的紅頭文件——各地區(qū)、學校上報的數(shù)據(jù)絕不可能下降。建國以來,類似的文件發(fā)了200多個,因為無人去落實,都不了了之。
注:n ——例數(shù),X(-)——平均數(shù),S ——標準差,U——兩組不相關大樣本檢驗比例,*(P<0.05)差異有顯著意義,**(P<0.01)差異有非常顯著意義。
三、結論與對策
(一)結論
1.近25年來,遼寧省男大學生速度、力量、耐力、柔韌性等身體素質呈下降趨勢。
2.近25年來,遼寧省女大學生速度、下肢力量、耐力、柔韌性等身體素質呈下降趨勢;腹背力量差異無顯著意義。
(二)對策
1.教育部體衛(wèi)藝司、各省教育廳體衛(wèi)藝處,組成《學生體質與健康標準》復查小組,分別到各省、各市隨機抽樣,進行復查。對弄虛作假者,依據(jù)統(tǒng)計法嚴肅處理。
2.大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要由學校安排學生體育鍛煉時間,完善學生體育鍛煉的體育場館、設備、器材,最終要由體育教師主導、學生處、團委、學生會配合去完成。只有任務落實到人頭,嚴格獎懲制度,方能湊效。
參考文獻:
[1] 遼寧省教育委員會.遼寧省大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資料[C].遼寧省高教局.1985.7(7).
[2] 遼寧省教育廳.2010年遼寧省學生體質健康監(jiān)測報告[C].遼寧省教育廳體衛(wèi)藝處.2010.7.
[3] 教育部.學生體質若連降三年,干部考核將一票否決[N].中國青年報.2012.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