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在寶寶們起沖突的時候,去充當一個判官的角色,這萬萬不可。但如果寶寶之間的沖突已經(jīng)威脅到寶寶自身的安全,媽媽就不能再袖手旁觀。
媽媽口述:
不干預(yù)寶寶之間的沖突,卻導(dǎo)致家長間的疏離,問題到底出在哪里?
豆豆媽媽
年齡:31
我家豆豆現(xiàn)在3歲9個月。我們小區(qū)有一個寶寶,叫銘銘,有一天他和豆豆在玩耍中,一起搶一個棍子,兩個寶寶誰都不屈服。記得曾經(jīng)我看過一本早教書,書上說寶寶在沖突中將學(xué)會如何與同伴相處,鍛煉其解決問題的能力,父母在這時候千萬不要充當一個判官的角色。所以面對這種寶寶之間出現(xiàn)沖突的情況我也是采取了不干預(yù)的態(tài)度。當時銘銘爺爺在旁邊看沒說什么,回去可能和銘銘的爸媽講了事情的經(jīng)過。從此,銘銘就再也不跟豆豆一起玩了。
還有一次,另一個寶寶到我家來玩,年齡上比豆豆小兩個月,豆豆也是和他起了沖突,我也是不予干涉。起因是豆豆邀請他到我家玩,兩人同時喜歡上了一個玩具,豆豆仍是不愿意分享,結(jié)果他的小伙伴哇哇大哭。因為一些早教書上說寶寶小時候是不愿意分享的,所以我一直沒有教他分享。但是現(xiàn)在這兩個寶寶似乎都不愿意和豆豆玩了??赡茉谒麄兛磥砦覍殞毺湃瘟?,對豆豆不好的行為并未及時制止。我一般對寶寶之間起沖突不管,但因為這兩個寶寶都比我家豆豆小幾個月,好像有豆豆欺負他家寶寶之嫌,本來交往的挺好的三家人,而且我們都是同事,現(xiàn)在看到豆豆在樓下玩,他們都不下來了。我們一下來他們就準備走,弄得我很尷尬,不知道該怎么辦?
其中一位媽媽很間接的跟我說,很奇怪,銘銘和豆豆玩不到一塊去,但銘銘和澤文玩的特別開心。豆豆也有一個非常好的玩伴,他特別喜歡一個小女孩,而這個女孩就是他的“跟屁蟲”,豆豆做什么她就跟著做什么。豆豆很樂意和這樣的小朋友玩,和其他的小朋友確實玩不到一起去。我也從來不限制豆豆玩棍子,但小區(qū)的家長們不管男孩女孩似乎都不許自己的寶寶玩。而且豆豆很喜歡狂奔,豆豆狂奔時,女孩也跟著豆豆狂奔,自己摔跤了,他們爸媽覺得是我兒子的問題,也不喜歡他們女兒和豆豆多玩?,F(xiàn)在的我面對豆豆和玩伴的事情,感到很困惑,我也不知道問題究竟出在哪里?
周令瑜:
必要時家長需要干預(yù)和引導(dǎo)
這位家長,非常理解你困惑的心情,你一定在想,為什么照著書上的方法去做,結(jié)果卻不是想象的那樣呢?不管是什么書,都不能生搬硬套,要結(jié)合實際情況靈活運用。如果硬套就會出問題。
家長在遇到寶寶間的沖突時不要一開始就沖上去解決,需要給寶寶時間,看看他們自己是否能解決。這么做的前提是手中沒有拿器械,不會威脅到雙方寶寶的安全。你說的第一個例子,你的寶寶和小伙伴在搶棍子,你并不干預(yù),讓他們自己解決。這樣肯定是不行的,寶寶對搶棍子會造成的危險沒有預(yù)見性,弄不好會戳到眼睛或者喉嚨,這種會傷害自己和對方的事情是要立刻制止的,你沒有制止,當然對方家長會感覺自家寶寶和你家寶寶玩太不安全了,所以遠離你們。
你不限制寶寶玩棍子,這沒錯。但玩棍子需要建立規(guī)則,不能拿著棍子和別人打架,也不能拿著棍子奔跑,因為那樣會造成對自己和別人的傷害。如果寶寶不能遵守,則要嚴厲禁止。自由和規(guī)則是相輔相成的,沒有規(guī)則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沒有規(guī)則,光有自由,就成了溺愛。
寶寶之間的沖突不要立刻干預(yù),并不等于家長放手不管了。在必要的時候,家長是需要干預(yù)和引導(dǎo)的。解決問題才是最終目標,當寶寶解決不了的時候,家長要出面,幫助寶寶一起解決問題。當雙方寶寶實力相差太大,他們自己根本無法平等解決的時候,家長一定要及時出面,譬如一個個頭矮小且性格弱勢的孩子遇到一個個頭高大、性格強悍的孩子,一個1歲多剛學(xué)會走路的孩子遇到一個4、5歲的霸道蠻橫的孩子,他們由于實力懸殊太大,不具備自己解決的能力,家長必須及時干預(yù),否則會讓強的一方更加飛揚跋扈,弱的一方更加弱勢。
5招教媽媽如何處理寶寶之間的沖突
家長出面并非指責某一方做得不對,而要平靜地告訴他,你這樣做會造成什么后果。譬如你的寶寶和別的寶寶搶棍子,你的做法應(yīng)該是:
1. 立刻讓爭搶停止,拿走棍子。
2. 找雙方詢問事情原委,“發(fā)生什么事情了”?
3. 允許雙方寶寶說出自己此刻的感受(不評判、不說教)?!澳悻F(xiàn)在是什么感受?”理解寶寶的感受?!翱雌饋砟愫苌鷼狻薄?/p>
4. 告訴寶寶爭搶棍子可能會戳傷自己或伙伴,重申一遍玩棍子的規(guī)則:不奔跑,不爭搶,先拿者先玩,后拿者等待,玩棍子的時候離小伙伴遠一點,防止碰到別人。
5. 給寶寶時間自省,引導(dǎo)寶寶如何解決這件事情,“除了爭搶,有更好的方式解決嗎?”
tips
家長之間的溝通非常重要
當你的寶寶對別的寶寶造成了威脅或者小傷害的時候,你一定要第一時間表示歉意并及時補救,然后合理引導(dǎo)自家寶寶,請寶寶給對方道歉并意識到自己的過失。相信如果你和家長們保持暢通的溝通,并且一視同仁地對待自己和別人家的寶寶,對方的家長是能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