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氣溫的不斷下降,許多人開始采用飲酒來保健,但飲酒保健并非根據(jù)個人喜好而定,還是有不少講究和方法的。
飲質(zhì)優(yōu)度數(shù)低的酒經(jīng)常飲酒的人一定要飲質(zhì)量好的酒,口味不苦、不甜、不酸、不辣。要飲度數(shù)低的酒,這樣的酒不僅酒精含量較低,而且有害成分少。
飲溫酒,保健效果更佳酒的種類不同,各種酒最佳的口感跟溫度有很大關系。
白酒:若稍稍加溫后再飲,不僅口味柔和,香氣也濃郁,部分酒精會變成氣體蒸發(fā)掉。
黃酒:適當加溫到45~50℃,不燙口后飲用,口味倍佳。
葡萄酒(紅酒):不同的葡萄酒適宜的飲酒溫度有所不同。白葡萄酒和桃紅葡萄酒8~12℃;香檳酒、汽酒和甜型白葡萄酒6~8℃;新鮮紅葡萄酒12~14℃;陳年紅葡萄酒15~18℃。
啤酒:啤酒是一種低酒精度的飲料酒,較適宜的飲用溫度在7~10℃之間,有的甚至在5℃左右。如果喝黑啤酒,溫度更低些。啤酒營養(yǎng)很豐富,但是不能貪杯。一次飲250毫升。
補酒(藥酒):稍稍加溫后再飲,不僅口味柔和,保健效果更佳。
選對酒、適量飲能益壽的滋補酒有:枸杞子酒、蓮花酒、人參酒、袂苓酒等。腎虛的人可以喝點枸杞酒,能補虛弱、益精氣、祛冷風、健腰腳。想抗衰老、祛風、明目、平肝、清熱,可以喝菊花酒,對老年人的聽覺、視覺有益。一次飲20毫升為宜。
果酒中選100%純葡萄酒和紅酒,不僅可以降低膽固醇,預防動脈硬化和心血管病,幫助人體消化并促進新陳代謝,還有“暖腰腎、駐顏色、耐寒”的功效。葡萄酒一次飲50毫升為宜。
選發(fā)酵酒,如黃酒(紹興等黃酒)、果露酒、藥酒等,不僅有害成分極少,而且富含糖、有機酸、氨基酸、維生素等多種營養(yǎng)成分。一次飲20毫升為宜。
飲酒前,先護胃
飲酒前不空腹:飲酒前,可以先喝點牛奶,在胃里形成保護膜,或是先吃點含淀粉或纖維的食物,比如饅頭、燕麥粥等。谷類食物中淀粉能減少酒精的吸收;纖維吸收水分和酒精。
最好的下酒菜是動物肝臟:動物肝臟里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維生素C、礦物質(zhì)和蛋白質(zhì),這些東西能分解酒精。還應多吃豆類食品、魚肉、蔬菜。多吃堅果、芝麻、紫菜,也是明智的選擇。如果酒桌上有水果,就多吃含維生素C和維生素B的水果,這些水果有解酒功效。
喝酒時必須補充糖分:喝酒時如果糖分不足的話,血液會傾向于酸性,喝酒時會打顫、目眩,有可能引發(fā)低血糖。因此,可以多吃點米飯等含糖食物。
喝白酒時多喝白開水:可加速酒精代謝,喝啤酒時要勤上廁所,喝烈酒時要加點冰塊。喝酒不宜過快過猛,讓身體有時間分解乙醇。酒桌上,罰酒數(shù)杯或“一口悶”的做法,都不可取。
喝酒不要“混搭”:酒不能摻著喝。不同的酒摻雜在一起喝很容易醉。可樂、汽水等碳酸飲料也不要跟酒一起飲用,因為這樣會加快身體吸收酒精的速度,容易引起酒精中毒。
煙酒不能“混搭”:喝酒時,肝臟正開足馬力解酒,這時抽煙,肝臟就沒有精力解煙草中的毒素。兩種毒一起“對付”肝臟,肝臟會很容易“受傷”。
酒后保健要做足
解酒,對癥吃水果:酒后頭暈,可以喝番茄汁;酒后反胃、惡心,吃葡萄;酒后頭痛,喝蜂蜜水,蜂蜜還有催眠作用,能使人很快入睡,第二天起床后頭不痛;酒后心悸、胸悶,吃香蕉。
不要洗澡:酒后洗澡,體內(nèi)的葡萄糖會消耗掉,容易引起低血糖。酒精還抑制了肝臟的正?;顒樱璧K體內(nèi)葡萄糖的恢復。所以,酒后洗澡,容易引起酒精中毒。高血壓、心血管疾病患者酒后洗澡,容易中風。(編輯湯知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