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光杰,田寶紅
(鐵道第三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天津 300142)
環(huán)渤海地區(qū)是我國交通運輸比較發(fā)達的地區(qū),交通網絡相對完善,主要有兩大運輸通道:一是由遼東半島經山海關繞行至山東半島的“C”字形陸路運輸大通道;二是空中和水上組成的跨渤海運輸大通道,形成了反“D”字形運輸大通道,但跨海運輸大通道屬“軟連接”,目前水上通道僅靠滾裝輪渡和煙大鐵路輪渡,運輸能力較弱。隨著經濟的快速發(fā)展,東北地區(qū)大部、遼東半島與山東半島和長江三角洲及東南沿海地區(qū)的便捷交通聯系更需要“硬連接”,即建設渤海海峽跨海通道。
經濟社會發(fā)展及交通需求、跨海通道功能決定海峽通道建設必要性。
渤海海峽跨海通道影響區(qū)范圍比較廣泛,最主要的影響區(qū)集中于兩市(大連、煙臺)兩省(遼寧、山東)兩區(qū)域(東北、華東)。該影響區(qū)經濟發(fā)展較快、開放程度較高,但經濟發(fā)展尚不均衡,區(qū)域經濟一體化需求不斷增強。實現遼寧和山東兩省、東北與華東兩區(qū)域的合作發(fā)展,增強我國的國際競爭力是長期戰(zhàn)略目標。渤海海峽跨海通道具備區(qū)際綜合運輸大通道、城際交通以及國防交通三大功能,通道的建設能夠促進兩省、兩區(qū)域的合作發(fā)展,增強我國的國際競爭力,對兩省、兩區(qū)域實現“成為國內大區(qū)域合作發(fā)展的典型,尤其是城市一體化發(fā)展的新模式;打造東北亞區(qū)域合作的物流基地;建設國際化的產品研發(fā)和制造業(yè)基地”三大戰(zhàn)略目標具有重大意義。
建設條件是否具有顛覆性因素、工程技術是否具有較大風險是決定海峽通道可實施性的重要條件。
渤海海峽位于山東半島和遼東半島之間,北起遼東半島最南端的老鐵山角,南至山東半島最北端的蓬萊角,是連接渤海與黃海的水流通道。海峽南北兩端最短距離約106 km,海底地勢總體上為北深南淺,平均水深約25 m,最大水深約86 m[1]。在海峽中南部海域內,散布著眾多島嶼,將海峽分割出數十條大致為東西向的水道。具有水深、風大、浪高、流急、地質構造復雜、地震烈度較高、通航要求高等特點,建設條件相當復雜。工程地質、海洋環(huán)境、國防、通航是海峽項目建設條件的關鍵因素。
海峽地區(qū)氣象惡劣,冬有寒潮,夏有臺風,風速較大,大風天數較多,該海域是我國沿海的大浪區(qū)之一;海域的水流流速較大;海冰對工程影響不大;海床及海岸線基本穩(wěn)定,泥沙活動不很劇烈??傮w上講,水文、氣象等因素不會對工程建設構成制約性的影響。
渤海海峽是僅次于臺灣海峽的中國第二大海峽,跨海通道需跨越100多km水域和航道,是目前國內外已建、在建和在研項目中水深、規(guī)模大、工程艱巨、技術難度高的項目之一[2-3]。根據地形、地貌及通航等條件,渤海海峽鐵路工程方案可分為全隧道、全橋梁、橋隧結合方案,但無論隧道還是橋梁,均將是超長、超大結構。隨著隧道、橋梁建設技術的進步,以及其他海峽通道建設的深入和實施,通過全面深入研究,渤海海峽跨海通道具備工程可行性。
渤海海峽通道近期按鐵路客貨共線考慮。旅客列車采用動車組承運,大連端連入沈大客運專線、山東端連入青榮城際鐵路,與鐵路快速客運網絡連通。普通貨物列車,由海峽兩端編組站或技術作業(yè)站負責組織直通海峽的直通列車,大連端接入煙大輪渡連接線,山東端接入德龍煙鐵路。駝背運輸貨物列車,由兩端接軌站負責進行裝載作業(yè),組成整列直通海峽。
影響海域通道選擇因素有兩端與路網連接引線、登陸點及海上橋隧設置等,海域通道的線路走向需結合海上島嶼利用及橋隧設置進行選擇。
2.2.1 登陸點
海域鐵路登陸點選擇原則主要有:盡量縮短海域鐵路長度;陸上鐵路連接方便快捷;充分利用海上島嶼,減少勘察、設計、施工難度等。
(1)大連端
大連市規(guī)劃預留海峽通道登陸點位置位于旅順老鐵山西角,位于海岸線最前端,海域鐵路距離最短,符合鐵路走向規(guī)劃。見圖1。
圖1 大連旅順登陸點
(2)蓬萊端
蓬萊端登陸點自西向東有烽火臺、縣城東、東港、黑石咀4個位置可供選擇。見圖2。
①西側烽火臺登陸點位于蓬萊縣城西側約7 km,利用大黑山島奔向砣磯島,線形順暢且縮短海上線路長度,但線路不經海上唯一的經濟據點—南長山島(長島縣政府所在地)。
②縣城東登陸點,與南北長山島海上距離最近,緊靠蓬萊風景規(guī)劃區(qū)及新港碼頭,若采用橋梁方案對景區(qū)風景和港口功能影響較大。
③東港登陸點位于蓬萊縣城東側約9 km,與水道交角及經長山島線路方向較符。
圖2 蓬萊登陸點
④東側黑石咀登陸點位于蓬萊縣城東側約17 km,自黑石咀向北垂直跨越登州水道后若想利用長山島,線路基本形成垂直折角,登陸點與海上線路明顯不協(xié)調。
經綜合分析比較,橋隧結合方案擬選擇東港登陸,全隧方案擬選擇縣城東登陸。
2.2.2 島嶼分布與利用
渤海海峽中散布著眾多島嶼,其中廟島群島聲名遐邇,群島共有大小島嶼32個、暗礁16個,呈東北-西南走向依次展開[4]。兩岸登陸點間可利用島嶼分別為北隍城島、南隍城島、小欽島、大欽島、砣磯島、北長山島、南長山島7個島嶼,其中大欽島和南隍城島之間的小欽島面積較小、島壁陡峭,若線路繞行經小欽島再至大欽島需展長線路1.5 km且線形曲折、對島上環(huán)境破壞較大,因此海域線路自老鐵山西角經北隍城島、南隍城島、大欽島、砣磯島、北長山島、南長山島至蓬萊東港登陸點,海域鐵路距離123 km。海域鐵路線路平面示意見圖3,海域鐵路利用島嶼情況見表1。
圖3 海域鐵路線路平面示意
表1 海域鐵路利用島嶼情況
2.2.3 橋隧方案
橋隧關鍵技術是選擇海域鐵路通道方案的重要因素,海域工程分為全橋梁、全隧道、橋隧組合3種方案,橋隧結合方案需結合海上島嶼分布情況選擇適當的橋隧結合點。通道橋隧方案組成見圖4。
圖4 通道橋隧方案組成
(1)全橋梁方案
阿基米德橋是一種基于阿基米德浮力定律、被固定于水面以下的封閉通道,是一種跨越水域的新交通方式[5]。它一般由懸浮在水中一定深度的用于滿足交通功能要求的管狀結構、防止過大位移的水上或水下的定位系統(tǒng)、梁段間接頭以及和兩岸相連的駁岸結構組成。從結構載荷、結構形式看,阿基米德橋是一種全封閉的水下橋梁,而與普通意義上的隧道有很大差別;但從使用功能來看,這種結構也具有隧道的功能特點,俗稱“水中橋”。
渤海海峽列島縱貫海峽中南部,北隍城島以南,有可資利用的諸多島嶼,這種島陸分布格局為實施跨海大橋工程提供了難得的作業(yè)依托,該段采用常規(guī)橋梁,降低工程造價;北隍城島向北沒有島嶼,中間為老鐵山水道,其中老鐵山水道是環(huán)渤海各港口進出渤海的咽喉要道,船舶進出繁忙,不宜采用常規(guī)大跨橋梁方案,而阿基米德橋不影響海上通航的凈寬、凈高要求,因此該段采用阿基米德橋。全橋梁方案縱斷面見圖5。
(2)全隧道方案
海峽兩端登陸點間全部采用隧道結構,隧道長度123 km,其中水下隧道長117 km。全隧道方案縱斷面見圖6。
圖5 全橋梁方案縱斷面
圖6 全隧道方案縱斷面
(3)橋隧組合方案
渤海海峽列島縱貫海峽中南部,有20個可利用的島、礁、灘,一般間距為3~4 km,最大間距為7~8 km,這種島陸分布格局為實施跨海大橋工程提供了難得的作業(yè)依托,降低了工程難度和造價,因此在南段修建橋梁是適宜的。渤海海峽列島最北部的北隍城島向北沒有島嶼,這里的水道寬度達42 km,中間還有不少海溝、海潭,水深流急,每年都在這里發(fā)生很多海洋災害,因此在北段適宜建隧道,即“南橋北隧”。南橋北隧方案縱斷面見圖7。
圖7 南橋北隧方案縱斷面
根據隧道出口的不同,橋隧組合方案可以選擇北隍城島至旅順設隧道(長橋+短隧)方案和大欽島至旅順設隧道(短橋+長隧)方案,兩方案隧道長度分別為48 km和61 km。
(4)方案比選(表2)
表2 海域工程橋隧方案比較
從表2分析可知,渤海海峽海域工程采用南橋北隧方案最為合理。
結合對已有的建設條件和關鍵工程技術研究分析,關于渤海海峽跨海通道建設方案形成以下幾點結論:
(1)開辟渤海海峽跨海通道,對實現東北與華東兩區(qū)域的合作發(fā)展、促進沿海經濟、帶動內陸地區(qū)經濟發(fā)展都具有重要戰(zhàn)略意義;
(2)根據國內外的設計和建設經驗,建設渤海海峽跨海通道技術上是可行的;
(3)跨海通道目前宜采取建設鐵路通道并駝背運輸兼顧公路通道的模式;
(4)跨海通道在大連旅順端選擇老鐵山西角作為登陸點,新建客線連接沈大客運專線,新建貨線連接煙大輪渡旅順西站;橋隧組合方案擬選擇東港登陸,全隧方案擬選擇縣城東登陸,新建客線引入青榮城際鐵路,貨線引入德龍煙鐵路。
[1] 鐵道第三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渤海海峽通道戰(zhàn)略規(guī)劃研究[R].天津:鐵道第三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2013.
[2] 王夢恕,宋克志.渤海灣跨海通道建設的緊迫性及現實條件和初步方案[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2013(1).
[3] 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跨海橋梁關鍵技術[R].武漢: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2013.
[4] 宋克志,鄧建俊,王夢恕.煙大渤海海峽隧道的可行性研究初探[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07(1):121-129.
[5] 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 阿基米德橋技術研究[R].武漢: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2013.
[6] 王夢恕.水下交通隧道發(fā)展現狀與技術難題——兼論“臺灣海峽海底鐵路隧道建設方案”[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8,27(11):2161-2172.
[7] 王夢恕.臺灣海峽海底鐵路隧道建設方案[J].隧道建設,2008,28(5):517-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