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珊,孫婷婷,李羽佳,吳可非,田百玲,劉旭東,趙萌萌,楊娉婷,肖衛(wèi)國
(中國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風濕免疫科,沈陽110001)
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累及全身多臟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腎臟為最常見的受累器官。多數(shù)SLE患者病程中會出現(xiàn)臨床腎臟受累,發(fā)展為狼瘡腎炎(lupus nephritis,LN),對SLE預后影響較大。盡管腎組織活檢診斷早期腎臟損害比較靈敏,但該檢查為有創(chuàng)性操作,臨床上很難普及[1]。近年來的研究發(fā)現(xiàn),尿 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tyl-β-glucosaminidase,NAG)和尿微量蛋白檢測為反映腎功能早期損害變化的一個敏感指標,已廣泛應用于評價各種原發(fā)或繼發(fā)的早期腎臟功能改變[2]。本研究對65例SLE患者及21例健康體檢者進行了尿微量蛋白及尿中NAG水平的檢測,旨在探討上述檢測在SLE患者早期腎臟損害評價中的臨床意義。
選取2011年10月至2012年6月在中國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風濕免疫科住院臨床尿檢提示腎臟病變(24 h尿蛋白>0.5 g,或3+,或管型)的SLE患者65例。其中女57例,男8例,平均39歲(18~60歲)。所有病例均符合1997年美國風濕病協(xié)會修定的SLE診斷標準[3]。選取21例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其中女18例,男3例,平均35歲(21~57歲),相關腎臟檢查無異常。
1.2.1 患者分組:收集SLE患者的尿液,進一步完善尿微量蛋白檢測。以此為依據(jù)分析腎臟病變的部位,并進行分組:尿β2-微球蛋白較正常值升高≥3倍的患者為單純腎小管受累組,尿β2-微球蛋白升高≥3倍且微量白蛋白較正常值升高≥3倍者為腎小管與腎小球均受累組。其中單純腎小管受累組30例(女27例,男3例),年齡(42.7±12.2)歲;腎小管與腎小球均受累組35例(女30例,男5例),年齡(39.3±11.9)歲。
1.2.2 β2-微球蛋白檢測方法:清晨排出晨尿后,留取第2次清潔中段尿液進行檢測,留標本前未用特殊藥物。采用比色法檢測尿NAG,采用散射比濁法檢測尿β2-微球蛋白,試劑由上海太陽生物技術研究所生產(chǎn)。
采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多組間比較采用ANOVA,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相關性采用直線相關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ANOVA分析結果顯示:單純腎小管受累組、腎小管與腎小球均受累組及對照組尿NAG水平[(24.5±11.4)U/L、(21.1±10.2)U/L 及 (7.6±4.1)U/L]間存在顯著差異(F=20.6,P<0.01)。進一步的組間比較顯示:65例SLE患者尿NAG水平[(22.6±10.8)U/L)]顯著高于健康對照者(P<0.01)。單純腎小管受累組、腎小管與腎小球均受累組的尿NAG水平均顯著高于健康對照組(P<0.01)。而單純腎小管受累組與腎小管與腎小球均受累組的尿NAG水平無明顯差異。
如果以對照組尿NAG水平為正常上限,則單純腎小管受累組有26例(86%)高于此值,腎小管與腎小球均受累組有28例(80%)高于此值。相關分析結果顯示:65例SLE患者尿NAG水平與β2-微球蛋白呈顯著正相關(r=0.9590,P<0.05),而與尿其他微量蛋白無顯著相關。
SLE是自身免疫介導的,以免疫炎癥為突出表現(xiàn)的系統(tǒng)自身免疫性疾病。SLE可同時存在多系統(tǒng)、多臟器的損傷,其中LN是SLE最常見且嚴重的內(nèi)臟損害,為我國腎活檢病例中繼發(fā)性腎炎的首位原因[4]。目前,國內(nèi)外LN的病理診斷標準主要采用2003年國際腎病學會/國際腎臟病理學會的標準,但該標準主要關注了腎小球病變,對腎小管間質(zhì)病變的意義未加評估。在本研究中入組的65例SLE患者中,有30例患者單獨存在腎小管病變,而腎小球病變則與腎小管病變同時存在。這一結果提示腎小管病變可能是SLE腎臟受累的早期表現(xiàn)。Marks等[5]在對11例LN和10例非LN兒童患者超過12個月的隨訪中發(fā)現(xiàn),非LN患者若出現(xiàn)腎小管功能受損可以預示其可能向LN蛋白尿發(fā)展。
NAG是一種細胞內(nèi)溶酶體酶,主要位于溶酶體,其次是刷狀緣和細胞質(zhì)中,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130~140)×103,在血漿中的半衰期僅為5 min,且血漿中NAG不能通過腎小球濾過膜。NAG在尿中相對穩(wěn)定,正常情況下尿液中可測得少量NAG,腎小管上皮細胞變性壞死時尿NAG酶活性顯著增加,尿NAG水平明顯升高,且改變遠遠早于血尿素氮和肌酐的變化[6],也早于其他尿酶[7]。尿 NAG 可用來評定腎臟病進展早期的近曲小管上皮細胞的損害[8],是反映腎小管損害敏感且特異的指標[9]。此外,有研究表明通過尿蛋白的檢測來診斷腎臟損傷的情況方便、靈敏度高,且易于被患者接受[10]。本研究中,SLE患者尿β2-微球蛋白水平顯著增高,且與NAG水平呈顯著正相關,說明兩者都可以作為早期評價腎小管受累的敏感指標[11]。
本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65例SLE患者幾乎均有尿NAG不同程度的增高,說明SLE患者近端腎小管功能損傷絕非少見。從單純腎小管受累組及腎小管與腎小球均受累組尿NAG水平無顯著差異的結果可以推斷,尿NAG與腎小管病變密切相關,患者在出現(xiàn)腎臟損害的臨床癥狀之前實際上已存在腎小管的損傷,并常常起始于近端腎小管。
既往對LN的研究更多關注了腎小球損害,卻忽視了腎小管的損害。近期更多的證據(jù)支持腎小管間質(zhì)炎癥同樣是LN患者預后不良的因素。本研究結果證實,尿NAG聯(lián)合尿微量蛋白檢測對早期評定腎臟損害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對早期治療及改善預后可能具有重要意義。
[1]Mizutani K,Terasaki PI.Serum creatinine levels in10-year survivors of cadaveric kidney transplants[J].Clin Transpl,2003,34(4):441-448.
[2]姚建.腎小管標記蛋白及其臨床意義[J].中華腎臟病雜志,1997,13(2):113-115.
[3]Hochberb MC.Updating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 revised criteria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J].Arthritis Rheum,1997,40(9):1725.
[4]陳惠萍,曾彩虹,胡偉新,等.10594例腎活檢病理資料分析[J].腎臟病與透析腎移植雜志,2000,9(6):501-509.
[5]Marks SD,Shah V,Pilkington C,et al.Renal tubular dysfunction in childrenwith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J].PediatrNephrol,2005,20(2):141-148.
[6]D′Amico G,Bazzi C.Urinary protein and enzyme excretion as markers of tubular damage[J].CurrOpinNephrolHypertens,2003,12(6):639-643.
[7]董瑞蘭.尿微量清蛋白和尿酶的聯(lián)合檢測對早期糖尿病腎損傷診斷的意義[J].中國保健雜志,2005,13(11):47.
[8]BazziC,PetriniC,RizzaV,etal.Urinary N-acety-beta-glucosaminidase excretion is a marker of tubular cell dysfunction and a predictor of outcome in primary glomerulonephritis[J].Nephrol Dialysis Transplant,2002,17(11):1890-1896.
[9]董德平,嚴沖,錢開放,等.尿微量蛋白聯(lián)合尿酶測定對糖尿病腎損害的臨床意義[J].臨床檢驗雜志,2001,19(3):185.
[10]鐘永根.尿微量蛋白聯(lián)合檢測狼瘡性腎炎早期腎損傷的臨床診斷價值[J].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2010,30(8):2013-2015.
[11]Salem MA,el-Habashy SA,Saeid OM,et al.Urinary excretion of nacetyl-beta-D-glucosaminidase and retinol binding protein as alternative indicators of nephropathy in patients with type1diabetes mellitus[J].Pediatr Diabetes,2002,3(1):3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