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時間分辨熒光免疫分析技術在真菌毒素檢測的應用①

2013-01-26 05:25:10侯玉澤胡驍飛李文君裴亞峰鄧瑞廣
中國免疫學雜志 2013年2期
關鍵詞:黃曲霉限量鐮刀

王 坤 侯玉澤 胡驍飛 王 耀 李文君 裴亞峰 鄧瑞廣

(河南科技大學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洛陽471003)

近些年,生物標記技術不斷的發(fā)展,免疫分析技術得到了快速的發(fā)展。例如放射免疫分析技術,由于放射分析技術存在污染性和局限性,限制其進一步發(fā)展與應用,繼由放射免疫分析技術之后,又研究形成了各種非放射免疫技術,包括酶標記分析技術、熒光免疫分析技術、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技術、時間分辨熒光免疫分析(Time-resolved fluoreimmuoassay,TRFIA)技術等。但是,從靈敏度上來說只有TRFIA技術可與放射免疫分析媲美。TRFIA是20世紀80年代迅速發(fā)展起來的一種被公認為最有發(fā)展前途的一種非放射標記分析技術[1]。

1 TRFIA的技術原理和優(yōu)勢

1.1 TRFIA的技術原理 TRFIA是用具有特殊熒光的鑭系離子與螯合劑結合作為示蹤物標記蛋白質(zhì)、多肽、激素、抗體等,在一定的反應體系(如:抗原抗體免疫反應、生物素親和素反應、核酸探針雜交反應、靶細胞與效應細胞的殺傷反應等)發(fā)生反應后,用時間分辨熒光儀測定產(chǎn)物中的特異熒光強度,推測反應體系中分析物的濃度,從而達到對待測物質(zhì)進行定量分析的目的[2,3]。

1.2 TRFIA的優(yōu)勢 TRFIA技術具有酶標記分析技術和同位素標記技術的優(yōu)點:具有靈敏度高、特異性強、穩(wěn)定性好,且測定范圍寬,試劑壽命長,操作簡便和非放射性等特點[4]。優(yōu)勢有以下幾點:

一般熒光物質(zhì)光譜的Stokes位移非常的小,只有幾十納米[5],導致激發(fā)光譜和發(fā)射光譜通常有部分重疊,互相干擾嚴重。但是鑭系離子與螯合劑形成螯合物后,Stokes位移能夠達到200 nm以上,很容易分辨激發(fā)光和發(fā)射光,從而激發(fā)光干擾就可以排除了。

鑭系元素與通常的熒光物質(zhì)相比較,鑭系元素離子螯合物熒光的衰變時間要長的多,為傳統(tǒng)熒光的103~106倍。在用時間分辨熒光儀測量熒光時,可以適當?shù)难舆t一段時間,待其它物質(zhì)的熒光衰變后再測量,這時只測量Eu3+標記物的特異性熒光,即通過TRFIA技術,極大地降低了本底熒光,這是TRFIA高靈敏度和低干擾的原因之一[6]。

鑭系螯合物激發(fā)光光譜比較寬,通常在300~500 nm,可通過增加激發(fā)光能量來提高靈敏度。而它的發(fā)射光譜帶很窄,甚至不到10 nm,可采用只允許發(fā)射熒光通過的濾光片,進一步降低本底熒光,這樣可以大大的提高檢測的靈敏度。

鑭系離子與雙功能螯合劑螯合后,可形成穩(wěn)定的螯合物,穩(wěn)定性非常高,生產(chǎn)出的產(chǎn)品保質(zhì)期可以長達2年。而酶標記物常因其純度、顯色底物不穩(wěn)定等問題,使其應用受到限制。再者,Eu3+標記物體積很小(為原子標記),標記后不會影響被標記物的空間立體結構,這既保證了被檢測物質(zhì)的穩(wěn)定性(尤其對蛋白質(zhì)影響更小),又可實現(xiàn)多位點標記,這樣可以實現(xiàn)一個試劑盒能夠同時檢測出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zhì),這樣不但簡便還大大降低了成本。

2 時間分辨熒光免疫分析技術(TRFIA)在真菌毒素檢測方面的應用

真菌毒素(M ycotoxins)是由產(chǎn)毒真菌(主要為曲霉屬、青霉屬及鐮孢屬)在適宜的環(huán)境條件下產(chǎn)生的具有很強毒性的二級代謝產(chǎn)物,它主要對食品、農(nóng)作物及飼料等污染很嚴重[7]。真菌毒素大約每年會污染將近25%的農(nóng)產(chǎn)品,造成了巨大的經(jīng)濟損失。當這些被污染的農(nóng)產(chǎn)品被人和動物攝入后會產(chǎn)生很多種疾病,嚴重威脅著人類與動物的生命與健康[8]。當前,最主要的真菌毒素主要有:黃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伏馬菌素、T-2毒素、展青霉素、玉米赤霉烯酮和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等。

在當今世界上,食品安全和糧食安全問題已經(jīng)成為我們?nèi)粘I铌P注的焦點問題之一。對真菌毒素限制正在逐步加強,限量標準也在不斷降低,所以更需要找到一種靈敏度高,特異性強,簡便快速容易普及應用的方法來檢測真菌毒素。目前,真菌毒素的測定方法有TLC法、HPLC法[9]等,這些方法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樣品前處理過程復雜、毒性大、所需時間長等缺點。由于其他熒光物質(zhì)、色素、結構類似物對檢測產(chǎn)生干擾,必須通過液-液萃取進行凈化處理,操作煩瑣,有機試劑用量大,提取效率低,環(huán)境污染嚴重。ELISA法靈敏、且快速、低成本,但ELISA是一種定性或半定量的方法,當選擇的不同單克隆抗體,會造成結果存在一定的誤差,所以這種定量,相對不太準確。TRFIA具有排除其他熒光干擾,靈敏度高,一次可以測多個樣品的優(yōu)勢,將成為檢測真菌毒素的主要方法。

2.1 黃曲霉毒素

2.1.1 黃曲霉毒素的性質(zhì)、危害及限量標準 黃曲霉毒素(Aflatoxin,AF)由黃曲霉和寄生曲霉產(chǎn)生的次生代謝產(chǎn)物。1993年黃曲霉毒素被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的癌癥研究機構(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劃定為Ⅰ類致癌物,主要作用于肝臟[10]。由于黃曲霉毒素的危害性比較大和分布比較廣泛,聯(lián)合國的相關組織(像WHO、FAO、UNEP等)曾多次組織調(diào)研并提出了對應的控制措施和標準。在1995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規(guī)定了食品中AFB1的含量不能超過15 μg/kg,在嬰兒食品中不能檢出[11];美國聯(lián)邦政府也出臺了相關法律,規(guī)定了食品和飼料中總的黃曲霉毒素含量不得超過15 μg/kg;歐盟國家的規(guī)定更加的嚴格,規(guī)定了日常生活食用品中的AFB1的含量不得超過2 μg/kg,總量不超過4 μg/kg,最近已將部分食品中的AFB1的含量限定在0.1 μg/kg以內(nèi)。我國對AFB1的污染和控制也非常重視[12],在1982年頒布了糧油和發(fā)酵食品中的AFB1允許量標準。規(guī)定大米、食用油中AFB1的含量不超過10 μg/kg,其他糧食、豆類及發(fā)酵食品的含量不能超過5 μg/kg。

2.1.2 AFB1-TRFIA檢測方法的建立 黃飚等[13]采用時間分辨熒光技術建立了高靈敏的黃曲霉毒素Bl(AFB1)間接競爭免疫分析法(AFB1-TRFIA)。該方法的靈敏度為0.01 μg/kg,測量范圍為0.01~100 μg/kg,批內(nèi)和批間的變異率為4.1%和6.8%,平均回收率為97.2%,遠遠高于ELISA試劑盒檢測。計融等[14]利用間接競爭ELISA方法,研制黃曲霉毒素ELISA檢測試劑盒。該試劑盒最低檢出濃度為 0.26 μg/kg,對樣品的最低檢出量為 1.5 μg/kg。采用AFB1-TRFIA技術檢測的靈敏度和測量寬度較ELISA結果都好,其靈敏度高,測量范圍很寬,這樣既可以符合食品中AFB1較低濃度的限量標準,也能夠符合飼料中AFB1較寬范圍的限量標準,是一種簡便、快速、經(jīng)濟的并可以進行大批量樣品檢測的方法。黃飚等[15]又采用時間分辨熒光免疫分析技術,建立黃曲霉毒素B1和赭曲霉毒素A的高靈敏的TRFIA的檢測方法,并且研制出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chǎn)權的快速、靈敏的AFB1-TRFIA、OTA-TRFIA檢測試劑盒。結果該方法檢測黃曲霉毒素B1的靈敏度為0.02 μg/L,測量范圍為0.02 ~100 μg/L,檢測赭曲霉毒素A的靈敏度為0.05 μg/L,測量范圍為0.05~50 μg/L,這種方法靈敏度高,穩(wěn)定性好,可測范圍寬,一次操作同時可以得到AFB1、OTA的兩個結果,是一種簡單、經(jīng)濟、穩(wěn)定的檢測方法。

2.2 赭曲霉毒素

2.2.1 赭曲霉毒素的性質(zhì)、危害及限量標準 赭曲霉毒素(Ochratoxin,OT)是赭曲霉屬和青霉屬的幾種真菌分泌產(chǎn)生的次級代謝產(chǎn)物。主要對農(nóng)作物、動物和人有毒害作用的物質(zhì),其中以赭曲霉毒素A(OTA)毒性和危害是最大的,對農(nóng)作物的污染最嚴重、分布也是最廣泛的[16]。OTA主要毒害人和動物的腎臟及肝臟,有致畸、免疫抑制和致癌作用,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把它認定為2B類致癌物,對農(nóng)作物、動物和人都有很大的毒害作用。因此各國對各類食品中OTA的限量標準很嚴格,如歐盟國家在谷物中不得超過5 μg/kg,在谷物制品中不得超過3 μg/kg,在干鮮果品中不得超過 10 μg/kg[17]。

2.2.2 OTA-TRFIA檢測方法的建立 黃飚等[18]采用稀土離子標記技術,應用多克隆抗體建立高靈敏的赭曲霉毒素A(OTA)時間分辨熒光免疫分析法(OTA-TRFIA)。以OTA-KLH為免疫原制備抗OTA抗體;OTA與BSA的聯(lián)結物(OTA-BSA)為固相抗原,與游離OTA共同競爭有限的兔抗OTA抗體;用Eu3+標記的羊抗兔抗體。該方法的靈敏度為0.02 μg/L,測量范圍為0.02 μg/L ~400 μg/L,批內(nèi)和批間的變異率分別為2.6%和5.2%,平均回收率為95.8%,與赭曲霉毒素B對OTA的檢測有5.6%交叉反應,而黃曲霉毒素B1及BSA則沒有交叉反應。不同時間進行的OTA-TRFIA的ED80、ED50、ED20效應點值分別為 0.2 μg/L、1.0 μg/L 和 5.3 μg/L。試驗研究表明,OTA-TRFIA是目前在OTA檢測中最靈敏和簡便的方法之一,該分析方法具有穩(wěn)定性好、可測范圍寬等優(yōu)點,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

2.3 伏馬菌素

2.3.1 伏馬菌素的性質(zhì)、危害及限量標準 伏馬菌素(Fumonisin,F(xiàn)B)是一種霉菌毒素,是由串珠鐮刀菌(Fusarium moniliforme Sheld)產(chǎn)生的水溶性代謝產(chǎn)物。流行病學調(diào)查顯示人類食管癌與伏馬菌素污染有關,國際癌癥研究中心(IARC)把它劃分到2B組,即人類有可能致癌的物質(zhì)[19]。伏馬菌素分布廣泛且毒性較大,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美國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FDA)公布的食用谷物中伏馬菌素的推薦最高限量為2 mg/kg[20],歐盟公布不同飼料中伏馬菌素的推薦最高限量標準為5 mg/kg。

2.3.2 FB1-TRFIA檢測方法的建立 張玨等[21]利用稀土離子Eu3+-羊抗鼠IgG進行示蹤檢測,建立伏馬毒素B1-時間分辨熒光免疫分析(FB1-TRFIA)并進行方法學的考核。結果FB1-TRFIA檢測靈敏度為0.05 ng/ml,檢測范圍為 FB1:1.0 ~1 000 ng/ml,批內(nèi)、批間變異率均小于10%。添加回收實驗表明玉米樣品中FB1批內(nèi)平均回收率為104.3%,批間平均回收率為100.7%。FB1與FB2有輕微交叉反應,F(xiàn)B1不與赤霉毒素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DON)、玉米赤霉烯酮(ZEN)、T-2等真菌毒素發(fā)生交叉反應,方法特異性好。結論:FB1-TRFIA靈敏度高,檢測范圍寬,重復性、穩(wěn)定性好,是一種簡便、快速、經(jīng)濟、穩(wěn)定、可進行大批量樣品伏馬毒素篩查的檢測方法。

2.4 T-2毒素

2.4.1 T-2毒素的性質(zhì)、危害及限量標準 T-2毒素(T-2 toxin)是單端孢霉烯族毒素之一,可由多種真菌產(chǎn)生,主要產(chǎn)生菌是鐮孢菌屬,如擬枝孢鐮刀菌、枝孢鐮刀菌等[22]。1973年聯(lián)合國糧農(nóng)組織(FAO)和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在日內(nèi)瓦召開的聯(lián)席會議上,把這類毒素同黃曲霉素一樣作為自然存在的最危險的食品污染源。它分布范圍廣(尤其是玉米和小麥)、毒性強,且證明其與克山病和大骨節(jié)病有關[23]。以色列規(guī)定谷物飼料中T-2毒素不得超過100 ppb;我國《配合飼料中T-2毒素的允許量(GB 21693-2008)》規(guī)定,在豬、禽配合飼料中,T-2毒素的允許量必須≤1 mg/kg,即≤1 ppm(1 000 ppb)。

2.4.2 T-2-TRFIA檢測方法的建立 楊潤琳等[24]以時間分辨熒光免疫分析(TRFIA)方法建立快速靈敏的T-2毒素的全自動檢測方法。采用T-2-BSA包被96孔板作為固相抗原,與游離的T-2競爭有限的抗T-2單克隆抗體,以Eu3+標記的羊抗鼠抗體示蹤,采用間接競爭免疫分析方法在解離增強熒光免疫分析體系中建立T-2-TRFIA。同時對這一方法的穩(wěn)定性、靈敏度、回收率和特異性進行考核。此方法靈敏度為0.2 μg/L,測量范圍0.2 ~500 μg/L,批內(nèi)變異為7.5%,批間變異為12.7%,平均回收率為89.6%。與赭曲霉毒素A、黃曲霉毒素B1、牛血清白蛋白無交叉反應。10條不同時間進行的間接競爭T-2-TRFIA的效應點均值ED80、ED50、ED20分別為 2.66、6.97、29.11 μg/L。本試驗建立的間接T-2-TRFIA方法所需時間短,分析系統(tǒng)高度自動化,操作簡便,人為誤差低,穩(wěn)定性高,可測范圍廣,靈敏度高,適合于快速、簡便、大批量的樣品篩查。

2.5 玉米赤霉烯酮

2.5.1 玉米赤霉烯酮的性質(zhì)、危害及限量標準 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又叫F-2毒素,是由串珠鐮刀菌、粉紅鐮刀菌及三線鐮刀菌等鐮刀菌株產(chǎn)生的一種雌激素真菌毒素。研究表明,豬對玉米ZEN最為敏感。高劑量的ZEN還能引起人的雌激素水平升高,并產(chǎn)生相應的生殖紊亂癥狀[25]。因此,各國政府相繼出臺制定出了ZEN在動物飼料和糧食中的最高限量[26]。澳大利亞規(guī)定谷物中的ZEN的含量不能超過50 ppb;意大利規(guī)定在谷物和谷類產(chǎn)品中ZEN的含量不能超過100 ppb;法國規(guī)定植物油和谷類當中ZEN的含量必須低于200 ppb;歐盟規(guī)定仔豬日糧中ZEN的最高限量為100 ppb;我國《飼料衛(wèi)生標準飼料中赭曲霉毒素A和玉米赤霉烯酮的允許量(GB 13078.2-2006)》規(guī)定配合飼料和玉米中ZEN的最高限量為500 ppb。

2.5.2 ZEN-TRFIA檢測方法的建立 馬智鴻等[27]采用基于生物素(Biotin)-鏈霉親和素(Strepavidin)的時間分辨熒光免疫分析(TRFIA)技術建立了快速靈敏的玉米赤霉烯酮(ZEN)檢測方法。以Strepavidin包被板條,加入生物素化的ZEN-BSA,結合在板條上的ZEN-BSA與標準/樣本中的游離ZEN共同競爭限量的抗ZEN單克隆抗體,用稀土離子Eu3+標記的羊抗鼠IgG進行示蹤,建立了間接競爭的ZEN-TRFIA。該方法的檢測靈敏度為0.2 ng/ml,測量范圍是0.2~200.0 ng/ml,批內(nèi)和批間變異率分別為5.7%和8.3%,平均回收率達到了91.1%。與玉米赤霉醇的平均交叉反應為12.3%,與黃曲霉素B1、赭曲霉素A、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均無交叉反應,說明該方法的特異性非常好。試驗中用到的試劑在4℃放6個月后各項檢測參數(shù)幾乎沒有變化,說明該方法穩(wěn)定性很好。ZEN-TRFIA具有測量準確、檢測靈敏度高、檢測范圍寬、操作簡便、標記物穩(wěn)定等優(yōu)點,適合于ZEN大量篩查的應用。

2.6 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

2.6.1 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的性質(zhì)、危害及限量標準 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是一種單菌孢霉烯族化合物,DON主要污染玉米、大麥、小麥等谷類作物及制品,對人畜有很強的毒性[28],1993年國際癌癥研究中心(IARC)將DON列為第三類致癌物。因此,各國都對谷物及飼料中DON的含量制定了嚴格的限量標準,例如,美國FDA規(guī)定小麥及其制品中DON的含量不得超過1.0 mg/kg,飼料中 DON 不得超過 4.0 mg/kg[29]。我國國家標準GB2761-2005規(guī)定在食用小麥及玉米中DON的限量為1 000 μg/kg,GB20833-2007規(guī)定豬飼料中DON的允許量為1 000 μg/kg;聯(lián)合國糧農(nóng)組織規(guī)定食用糧食中DON的含量必須<1000 μg/kg。

2.6.2 DON-TRFIA檢測方法的建立 周彬等[30]利用抗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DON)多克隆抗體,采用納米均相時間分辨熒光免疫法測定技術建立間接競爭DON-TRFIA定量檢測方法。方法:DON-BSA包被發(fā)光微粒,生物素化羊抗兔抗體與包被有鏈霉素的感光微粒共同構成檢測試劑,優(yōu)化檢測各種條件并對檢測性能進行評價。結果:該方法的靈敏度為0.007 ng/ml,檢測范圍為 0.007 ~100 ng/ml,批內(nèi)批間變異系數(shù)均<5%。不同樣品添加回收實驗:玉米、小麥、啤酒回收率分別為 84% ~110%、67% ~100%、74% ~100%。結論:納米均相時間分辨熒光免疫法測定DON是目前DON檢測中最靈敏的方法之一,該分析方法穩(wěn)定性好,可測范圍寬,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

3 結語

綜上所述,真菌毒素是一類毒性很強的小分子物質(zhì),性質(zhì)非常穩(wěn)定,不會因為在加熱的情況下被破壞,并且對農(nóng)作物、飼料和食品污染很嚴重,這些都與我們?nèi)粘I詈蜕】涤蟹浅4蟮年P聯(lián),也對畜禽的生長和肉類產(chǎn)品有重大的影響。對人畜的危害性主要表現(xiàn)在導致各種急性、慢性中毒現(xiàn)象的發(fā)生,而且還存在致癌、致畸、致突變的危險。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解決真菌毒素可能造成的污染不僅關系到食品安全和人們的健康,而且還關系到畜禽肉類產(chǎn)品的健康發(fā)展。真菌毒素對人類生活的污染往往不易被人們所注意,因此更需要找到一種靈敏度高,特異性強,簡便快速容易普及應用的方法來檢測真菌毒素。TRFIA技術是近些年新興起的一種快速免疫檢測技術,它集合了酶標記技術、放射標記技術和同位素標記技術的優(yōu)點,具有靈敏度高、特異性很強、穩(wěn)定性好,且測定范圍更寬,試劑盒壽命長,操作簡單和非放射性等特點,非常適用于真菌毒素的超微量分析,是一項很有前途的、值得推廣使用的技術,其應用范圍不斷發(fā)展已經(jīng)成為食品安全檢測方面的重要手段。

1 Tan M,Song B,Wang G et al.A new terbium(Ⅲ)chelate as an efficient singlet oxygen fluorescence probe[J].Free Radical Biology and Medicine,2006;40(9):1644-1653.

2 Niu C G,Liu J,Qin P Z et al.A novel bifunctional europium chelate applied in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of human immunoglobin G using time-resolved fluoroimmunoassay[J]. Analytical Biochemistry,2011;409(2):244-248.

3 Harma H,Soukka T,Lovgren T.Europium nanoparticles and timeresolved fluorescence for ultrasensitive detection of prostate-specific antigen[J].Clinical Chemistry,2001;47(3):561-568.

4 Zhang Z,Liu J F,Yao Y et al.A competitive dual-label time-resolved fluoroimmunoassay for the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chloramphenicol and ractopamine in swine tissue[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11;56(15):1543-1547.

5 Hagan A K,Zuchner T.Lanthanide-based time-resolved luminescence immunoassays[J].Analytical and Bioanalytical Chemistry,2011;400(9):2847-2864.

6 金 晶,賴衛(wèi)華,涂祖新et al.時間分辨熒光免疫分析技術的研究進展及在食品安全領域中的應用[J].食品科學,2006;27(12):886-889.

7 黃天培,何佩茹,潘潔茹et al.食品常見真菌毒素的危害及其防止措施[J].生物安全學報,2011;20(2):108-112.

8 Schatzmayr G,Zehner F,T?ubel M et al.Microbiologicals for deactivating mycotoxins[J].Molecular Nutrition & Food Research,2006;50(6):543-551.

9 胡 娜,徐 玲.真菌毒素檢測方法研究進展[J].食品科學,2007;28(8):563-564.

10 Hathout A S,Mohamed S R,El-Nekeety A A et al.Ability of Lactobacillus casei and Lactobacillus reuteri to protect against oxidative stress in rats fed aflatoxins-contaminated diet[J].Toxicon,2011;58(2):179-186.

11 Wu Q,Jezkova A,Yuan Z et al.Biological degradation of aflatoxins[J].Drug Metabolism Reviews,2009;41(1):1-7.

12 段淑芬,胡文廣,戴良香.花生黃曲霉毒素國家標準與綠色貿(mào)易壁壘[J].中國農(nóng)學通報,2006;22(6):95-98.

13 黃 飚,陶文沂,張蓮芬et al.黃曲霉毒素B1的高靈敏時間分辨熒光免疫分析[J].核技術,2006;29(4):295-300.

14 計 融,柳 楨,江 濤et al.總黃曲霉毒素ELISA定量檢測試劑盒研制[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07;23(03):331-333.

15 黃 飚,張 玨,馬智鴻et al.用雙標記時間分辨熒光免疫法同時檢測黃曲霉毒素 B1和赭曲霉毒素 A[J].衛(wèi)生研究,2009;38(004):385-388.

16 李發(fā)生,徐 霞,郭 樂 et al.赭曲霉素 A的毒性研究進展[J].山東畜牧獸醫(yī),2009;30(005):58-60.

17 Duarte S C,Pena A,Lino C M.A review on ochratoxin A occurrence and effects of processing of cereal and cereal derived food products[J].Food microbiology,2010;27(2):187-198.

18 黃 飚,時 瑾,朱 嵐et al.赭曲霉毒素A時間分辨熒光免疫分析法的建立及其考核[J].標記免疫分析與臨床,2008;15(3):174-177.

19 De Girolamo A,Pascale M,Visconti A.Comparison of methods and optimisation of the analysis of fumonisins B1 and B2 in masa flour,an alkaline cooked corn product[J].Food Additives and Contaminants,2011;28(5):667-675.

20 王金昌,王小紅,楊一兵et al.伏馬菌素的毒害及脫毒防控技術的研究進展[J].江西科學,2009;27(001):76-80.

21 張 玨,朱 嵐,陳 蘊et al.伏馬毒素B1時間分辨熒光免疫分析超微量檢測方法的建立[J].環(huán)境與健康雜志,2009;26(012):1112-1115.

22 Jaradat Z W,ViIa B,Marquardt R R.Adverse effects of T-2 toxin on chicken lymphocytes blastogenesis and its protection with Vitamin E[J].Toxicology,2006;225(2-3):90-96.

23 劉 寧,鮑文生,李德安et al.大骨節(jié)病和克山病老病區(qū)糧食中T-2毒素和黃綠青霉素污染狀況調(diào)查[J].中國地方病學雜志,2004;23(3):237-239.

24 楊潤琳,計 融,江 濤et al.T-2毒素的高靈敏時間分辨熒光免疫分析[J].食品與機械,2010;26(001):74-76.

25 姜淑貞,楊維仁,楊在賓.玉米赤霉烯酮的代謝,毒性及其預防措施[J].動物營養(yǎng)學報,2011;23(002):196-202.

26 龐凌云,祝美云,李 瑜.玉米赤霉烯酮檢測方法研究進展[J].糧食與油脂,2009;21(007):39-41.

27 馬智鴻,黃 飚,屠 薔et al.應用生物素-鏈霉親和素的時間分辨熒光免疫分析檢測玉米赤霉烯酮[J].江蘇農(nóng)業(yè)學報,2009;25(004):905-909.

28 Schollenberger M,Muller H M,Rufle M et al.Survey of Fusarium toxins in foodstuffs of plant origin marketed in German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microbiology,2005;97(3):317-326.

29 蘇福榮,王松雪,孫 輝et al.國內(nèi)外糧食中真菌毒素限量標準制定的現(xiàn)狀與分析[J].糧油食品科技,2008;15(6):57-59.

30 周 彬,高 雷,金 堅et al.納米均相時間分辨熒光免疫法檢測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方法的建立[J].食品工業(yè)科技,2010;31(8):338-342.

猜你喜歡
黃曲霉限量鐮刀
IAC-HPLC-ESI-MS/MS法測定不同產(chǎn)地柏子仁中4種黃曲霉毒素
中成藥(2021年5期)2021-07-21 08:38:40
雞黃曲霉毒素中毒的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診斷與防治
酷蟲學校再遇鐮刀幫(一)
為創(chuàng)造之心 開啟無限視野凱迪拉克XT5周年慶版 限量呈現(xiàn)
Green Fade里約限量系列全球限量10萬支
GB 2763-2014《食品中農(nóng)藥最大殘留限量》發(fā)布
家兔黃曲霉毒素中毒的治療與預防
加拿大:擬修訂除草劑Pyroxasulfone的最大殘留限量
一把鐮刀
鴨綠江(2013年12期)2013-03-11 19:42:10
水產(chǎn)品中的黃曲霉毒素:一個潛在的食品安全問題
食品科學(2013年15期)2013-03-11 18:25:54
宁陵县| 台南市| 阿拉善左旗| 句容市| 望谟县| 苏尼特左旗| 九寨沟县| 清原| 新沂市| 泰顺县| 梅河口市| 京山县| 湘乡市| 张家界市| 马鞍山市| 烟台市| 盐山县| 玉林市| 辽宁省| 凤冈县| 伊春市| 镇坪县| 大田县| 新丰县| 互助| 临清市| 左云县| 内江市| 镇江市| 嘉峪关市| 丰顺县| 务川| 海宁市| 镇巴县| 塔河县| 灵川县| 太仆寺旗| 乐业县| 莱州市| 博兴县| 丹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