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頭西瓜種植歷史悠久,為當?shù)氐奶厣a(chǎn)業(yè),2010年成為地理標志產(chǎn)品。目前種植面積逾2 000 hm2(30 000畝),可年產(chǎn)優(yōu)質西瓜10萬t,銷售收入達2億元左右。
天津市靜??h臺頭鎮(zhèn)與河北省文安縣、霸州市接壤,距北京120 km,交通便利有利于農(nóng)產(chǎn)品運輸。土壤為砂質潮土,耕層0~20 cm,透氣性好,PH值7.0~8.5;養(yǎng)分平均含量:有機質1.2%,全氮0.065%,堿解氮34.91 mg·kg-1,速效磷8.29 mg·kg-1,速效鉀148.44 mg·kg-1。臺頭鎮(zhèn)種植西瓜歷史悠久,據(jù)《靜??h志》、《清實錄·高宗實錄》、《大城縣志》記載,乾隆年間即有種植。現(xiàn)西瓜種植已成為臺頭鎮(zhèn)農(nóng)業(yè)主導產(chǎn)業(yè),通過政府科技引領、龍頭企業(yè)+協(xié)會+基地、農(nóng)超對接等方式,臺頭西瓜成為當?shù)氐奶厣a(chǎn)業(yè)。2002年,臺頭鎮(zhèn)被天津市命名為無公害蔬菜、西甜瓜種植基地。2006年,臺頭鎮(zhèn)西瓜合作社申請注冊“弘歷?!迸莆鞴?。2007年,參加科寶·博洛尼杯中國西甜瓜擂臺賽獲得優(yōu)秀獎。2010年12月24日,臺頭西瓜地理標志產(chǎn)品保護申請通過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的審查。同時對臺頭西瓜的質量標準進行了明確規(guī)定,要求果實圓形或高圓形,表面光滑,無裂果、腐爛、病蟲斑痕和機械損傷。果皮厚度不超過1.0 cm,甘甜多汁,爽口,纖維少,回味濃。理化指標應達到單果質量5~7 kg,果實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5%、邊緣≥8.5%,糖酸比45~50(圖1)。
臺頭早春大棚西瓜一般12月下旬開始育苗,翌年2月上旬完成嫁接,2月下旬定植,5月上旬收獲頭茬瓜,6月中下旬收獲二茬瓜,兩茬合計每667 m2產(chǎn)量約5 000 kg,按每千克銷售價格1.8元計算,每667 m2收入9 000元,扣除生產(chǎn)成本后,純收入達5 000元左右。目前,臺頭西瓜種植面積逾2 000 hm2(30 000畝),可年產(chǎn)優(yōu)質西瓜10萬t,銷售收入達2億元左右,經(jīng)濟效益十分顯著。
1.1 選地建棚 選擇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疏松、無污染、無鹽堿的砂壤土地塊建棚。
1.2 整地施肥 冬前深耕25 cm,耙平晾曬。定植前1個月結合深翻施基肥,每667 m2施腐熟的糞肥、餅肥等農(nóng)家肥2 000~3 000 kg。然后挖寬40 cm、深30 cm 的種植溝,每667 m2施磷酸二銨15~20 kg、尿素10~15 kg、硫酸鉀10~15 kg,與土壤混勻后起壟,再在壟中間順瓜行開淺溝,澆底墑水,水滲下后將壟恢復,使其成為寬60 cm,高20 cm 的龜背畦,再加蓋0.004~0.008 mm 厚的地膜,四周用土封嚴,然后將大棚膜扣好。
1.3 建設育苗設施 采用日光溫室溫床育苗。溫室建造在定植大棚附近、避風向陽、排水灌溉方便、交通便利的地方,并具備加溫輔助設施,如草苫、暖爐等,保持夜間溫度不低于13℃。苗床一般為東西走向,地面要求平整。溫室南側留寬50 cm的倒苗區(qū),兩側留寬40 cm 的作業(yè)道,每隔120 cm 用磚砌寬24 cm、高15 cm 的甬路。鋪設地熱線,地熱線上覆蓋1.0~1.5 cm 厚細土。噴70%甲基硫菌靈(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消毒后備用。
2.1 培育砧木苗
2.1.1 品種選擇 選用與接穗親和力強、抗病性好、品質優(yōu)的砧木品種,如超豐F1、南砧1號、新土佐等品種。要求種子純度達到95%,種仁飽滿,3d(天)內(nèi)發(fā)芽率85%以上。
2.1.2 配制營養(yǎng)土可采用西瓜專用育苗基質,也可配制營養(yǎng)土,用8 a(年)未種過瓜類作物的較肥沃的砂壤土與蛭石、草炭土、珍珠巖(單用混用均可)以3∶1 或2∶1 的比例混合;或用田園土與有機肥(充分腐熟的雞、羊、馬糞)以4∶1 的比例混合。每立方米營養(yǎng)土中加磷酸二銨0.5 kg,過篩后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消毒,再充分攪拌均勻,用塑料薄膜密閉,7d(天)后使用。將配制好的營養(yǎng)土裝入直徑8~10 cm 的營養(yǎng)缽中,緊密碼放在畦面上;如用專用育苗基質則裝入直徑8 cm 的育苗穴盤中。
2.1.3 浸種催芽 先將挑選好的種子晾曬3~4d(天)。然后浸入55℃的2‰高錳酸鉀溶液中,不斷攪拌至水溫降到30℃,保持此溫度再浸泡12 h(小時),然后搓洗種子,瀝干水分。葫蘆砧木可在種子發(fā)芽口處用指甲刀磕開小裂口,以利于出苗。再將種子用濕毛巾包好在28~30℃的條件下催芽,約24 h(小時)后挑出露白的種子播種,未露白的可繼續(xù)催芽6 h(小時)。
2.1.4 播種 播種前1 天澆水,浸透營養(yǎng)缽。水下滲后,種子平放在缽中,如芽較長用竹簽在缽中扎0.5~1.0 cm 深的孔,胚根朝下平放在缽中,每缽1粒。播后覆蓋營養(yǎng)土1.5~2.0 cm 厚,再覆蓋薄膜,四周封嚴保溫。
2.1.5 苗期管理 播種至出苗溫度控制在30~35℃,地溫控制在20~25℃。70%出苗到真葉展開時,白天20~25℃,夜間15~18℃。真葉生長期白天25~28℃,夜間18~20℃。要保持下層土壤潮濕,表土干燥,不缺水不澆水。適當通風,保持空氣相對濕度60%~70%,同時盡量增加光照時間。播后5~6d(天)出苗,當70%出苗時撤去薄膜通風降溫,見光煉苗。育苗期間通過移動營養(yǎng)缽倒苗,切斷長出缽體根系,促發(fā)新根,使種苗整齊。當砧木苗第1片真葉展開時,進行嫁接。
2.2 培育接穗
2.2.1 品種選擇 選用嫁接親和力強、抗病、品質優(yōu)良,適宜早春種植的京欣1號、京欣2號等西瓜品種作接穗。要求種子純度達98%以上,發(fā)芽率95%以上,含水量8%以下。
2.2.2 浸種催芽 選擇睛天9:00~15:00,晾曬種子2~3d(天)。然后進行藥劑浸種,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浸種2 h(小時),之后立即用清水沖洗2~3次至無藥味。然后將種子放入55℃溫水中,并攪拌至常溫,浸泡4 h(小時)。最后洗凈種子表面黏液,瀝干水分,用毛巾包好置于28~30℃條件下催芽,每隔6~8 h(小時)用25℃清水淘洗1次。1~2d(天)種子露白時播種。
2.2.3 播種 采用溫床育苗方式,播種時間比砧木晚20d(天)左右,即1月上旬播種。營養(yǎng)土采用干凈無菌無雜質的蛭石與草炭按1∶1 的比例混合均勻,然后裝入塑料育苗盤(盤高5~8 cm、長80 cm、寬40 cm),厚3 cm,拍實刮平。株距1.5~2.0 cm,行距4.0 cm,播后覆土1.0~1.2 cm,再用地膜覆蓋,四周密封。
2.2.4 苗期管理 播種到出苗,要保證溫床溫度,白天充分見光,夜間覆蓋草苫,白天溫度控制在30~35℃,夜間不低于15℃;70%出苗后白天溫度在25~30℃,夜間15~20℃。當白天溫度高于35℃時揭開苗床薄膜通風降溫。保持苗床基質含水量在70%~80%。
2.3 嫁接 砧木苗第1片真葉展開,接穗兩片子葉展開時,開始嫁接。一般采用頂插接法,接穗需比砧木晚播5~7d(天)。
先準備與接穗下胚軸粗細相同的竹簽,尖端削成楔形。嫁接時先用刀片削去砧木的真葉及生長點,再用竹簽從砧木苗頂端一側子葉的主脈向另一側子葉方向朝下插深約1 cm,竹簽露出苗莖1~3 mm。接穗用刀片在子葉節(jié)下1.0~1.5 cm處削成單斜面長約0.5 cm。把竹簽從砧木苗上拔出,接穗長切面一側朝下插入,接穗子葉與砧木子葉呈“十”字狀,用嫁接夾固定。嫁接完后,及時放入小拱棚中,澆足水,密閉保濕,并遮陰。
2.4 嫁接苗管理 溫度管理:嫁接后2~3d(天),白天溫度控制在28~32℃,夜間在20℃以上。4~5d(天)后逐漸通風降溫,7d(天)后白天溫度保持在23~24℃,夜間18~20℃。
濕度管理:嫁接后要在苗床地面噴水,保持小拱棚內(nèi)的相對濕度在95%以上,并且要遮陰避光。2~3d(天)內(nèi)不通風,相對濕度達飽和狀態(tài);3~4d(天)后逐漸通風換氣,相對濕度90%。8~10d(天)在小拱棚兩頭通風。澆水要逐缽點澆。
光照管理:嫁接后避免陽光直射,前3d(天)用遮陽網(wǎng)遮陰,第4 天開始早晚去除遮陽網(wǎng),嫁接苗接受弱光照射約1 h(小時),以后逐漸延長光照時間,7d(天)后只在中午強光照射時遮陰,10d(天)后可徹底去掉遮陽網(wǎng),對嫁接苗進行常規(guī)光照管理。
嫁接苗成活后,要及時摘掉嫁接夾,否則會影響根莖的生產(chǎn)發(fā)育。采用頂插接的7d(天)后摘嫁接夾,靠接法可適當推遲,可以定植后再摘掉。嫁接5~7d(天)后,及時摘除砧木不定芽(要注意不要切斷砧木子葉),確保接穗正常生長。一般經(jīng)過7~12d(天)接口完全愈合后,嫁接苗開始生長,要根據(jù)秧苗的質量進行分級管理,移動營養(yǎng)缽,切斷缽體外的根系,促進新根生長,使秧苗生長一致。定植前7d(天)進行低溫鍛煉,提高抗逆性,逐漸通風降溫,白天保持在22~25℃,夜間在13~15℃。
2月下旬,大棚內(nèi)日平均氣溫在15℃以上,棚外氣溫高于5℃時定植。采用雙蔓整枝方式,行距1.5~3.0 m,株距0.3~0.5 m,每667 m2定植900~1 000株。定植前2~3d(天)苗床澆透水1次。定植應在晴天進行,9:00~15:00 時種植完。先在扣膜畦面按行距、株距要求打孔,孔徑9~10 cm,深8 cm,然后澆水,水剛滲下后立即栽苗,瓜苗要脫掉缽體,并保持土坨完整定植到孔內(nèi),用細土封好,注意使瓜苗稍高于畦面。全棚栽完后,沿定植行每60 cm 插1 根長200 mm 的竹片,做成高60 cm、跨度120 cm 的小拱棚,扣上薄膜。
4.1 溫、濕度管理 定植后前5d(天)的緩苗期一般不通風,大棚膜、小拱棚膜均要蓋好,以提高棚內(nèi)溫度,白天溫度保持在28~35℃,夜間不低于13℃,10 cm 地溫維持在15℃以上。大棚、小拱棚要加蓋草苫保溫,上午棚內(nèi)溫度升到15℃以上后揭掉草苫,中午前后小拱棚內(nèi)的溫度升到32℃以上后,通風降溫,日落前再蓋好草苫。如遇降溫和連陰天時可在大棚內(nèi)用火盆或火爐加溫。緩苗后到坐果前適當通風,白天溫度保持在25~35℃,不能超過45℃,夜間保持在20℃左右,不能低于13℃。開花坐果期,當棚內(nèi)夜間溫度穩(wěn)定在15℃以上時可把小拱棚全部撤除。果實開始膨大到采收,白天控制在30℃左右,夜間不能低于15℃,保持晝夜溫差10~15℃。通過澆水、通風等措施調(diào)節(jié)棚內(nèi)的濕度,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55%~65%,土壤含水量為土壤田間持水量的60%~70%。
4.2 肥水管理 前期控制澆水,勤中耕、松土,緩苗期保持地面見濕見干,少澆水,提高地溫,促進瓜秧健壯。緩苗后澆1次伸蔓水。開花坐果期不澆水,防止徒長。膨瓜期澆兩次水,第1次澆水在果實直徑4~5 cm 時,第2次在果實直徑12~15 cm 時進行。結合第2次膨瓜水,在距植株根部50 cm處追施膨瓜肥,即坐果節(jié)位至莖尖長30~40 cm 的壯苗,每667 m2施磷酸二銨10~15 kg、硫酸鉀10~15 kg;坐果節(jié)位至莖尖小于20 cm 的弱苗,每667 m2施磷酸二銨10~15 kg、硫酸鉀10~15 kg、尿素10 kg;坐果節(jié)位至莖尖大于50 cm 的旺苗,每667 m2施硫酸鉀10 kg,并將莖尖下5~7 cm處輕輕捏傷,以調(diào)節(jié)長勢。生長后期為防止葉、蔓早衰,可用0.3%磷酸二氫鉀葉面追肥2~3次。采收前10d(天)停止?jié)菜?/p>
4.3 二氧化碳氣體施肥 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通常為300~350 mg·L-1,大棚空間密閉二氧化碳濃度隨光合作用進行逐漸降低,當濃度降至100 mg·L-1時,光合效率下降70%~80%。二氧化碳施肥應在坐瓜前后、果實發(fā)育期進行,采用吊袋式二氧化碳氣肥(國盛生物肥料有限公司生產(chǎn))施用方式。吊袋懸掛高度應在植株以上30~50 cm處。懸掛過低,二氧化碳易沉到地面附近,造成表層土壤含氧量降低,降低根系的吸收能力;懸掛過高,不能發(fā)揮最佳作用。每667 m2掛10 袋,施用時間一般在日出1 h(小時)后進行。陰天施用量減半,施用時間也需縮短。同時要注意濃度不要超過1 300 mg·L-1,防止植株發(fā)生中毒現(xiàn)象,保持合理通風,要從頂部通風口通風,避免二氧化碳逸失。
4.4 整枝 采用雙蔓整枝法,保留主蔓,當側蔓長到20 cm 時,從第3~5 節(jié)位選留1 條健壯側蔓,其余全部去掉,以后主、側蔓上長出的側蔓應及時摘除。坐瓜節(jié)位上方保留10~15片葉即可摘心。西瓜膨大后,頂部再伸出的側蔓和孫蔓,以不遮光原則決定去留。
拆除大棚內(nèi)小拱棚后立即進行搭架。架材選用1.5~2.0 m 長的竹竿,每株西瓜兩側插2 根竹竿,距根部10 cm以上,每行竹竿排成直線。插完立竿后,距地面30 cm處搭第1 道水平橫竿;再在竹竿上部距頂端20 cm處搭第2 道水平橫竿;然后固定縱向竹竿把各排立架連結成一體;最后把各排縱橫竿固定在大棚骨架上,使立架堅固承重量大。當蔓長30~40 cm 時,即可引蔓上架,每蔓一根竿,綁蔓時采用“8”字形繩扣,將瓜蔓牢固綁在竹竿上。上下兩道綁繩相距30 cm 左右,隨瓜蔓生長,呈小彎曲向上引蔓,注意使各蔓的彎曲方向一致。綁蔓時注意勿折斷嫩蔓葉、雌花或幼瓜,后期綁蔓注意不要碰落大瓜。
4.5 人工授粉、留瓜 早春大棚內(nèi)昆蟲很少,必須進行人工授粉,一般在7:00~10:00 進行,將雄花摘下,去掉花瓣,在雌花柱頭輕輕抹一下,然后做好標記掛牌寫明日期。1 朵雄花可授1~3 朵雌花。瓜坐住后,選留主、側蔓第2~4 雌花結的瓜,要求瓜柄粗壯、周正、有光澤、皮色鮮嫩、布滿茸毛,無病無傷、符合品種特征的幼瓜。每株留1個瓜。未選留的瓜應及時摘掉。在坐瓜節(jié)位上方留10~15片葉摘心。
4.6 果實管理 對果實進行合理管護,能夠促進西瓜均勻發(fā)育,使瓜體全面受光,著色均勻,商品價值提高。西瓜拳頭大小時在瓜下墊放適量干草。膨大期每隔8~10d(天) 翻瓜1次,每次轉動45°左右,連續(xù)2~3次。
嚴格落實預防為主,綜治治理的方針。一是做好農(nóng)業(yè)防治。選用抗病品種,培育壯苗,及時清除病株、雜草,加強田間管理,合理施用肥水。二是采用物理防治方法。懸掛涂有機油的黃板粘附蚜蟲、白粉虱、美洲斑潛蠅等害蟲;利用銀灰色對蚜蟲的驅避性,選用銀灰色地膜。三是化學防治。經(jīng)常檢查瓜田,發(fā)現(xiàn)病株及時處理,嚴格執(zhí)行GB 4285、T 8321 和其他法律法規(guī)相關的用藥規(guī)定,合理混用、輪換用藥,嚴格執(zhí)行用藥安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