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睿
在馬克思的故鄉(xiāng)
■徐 睿
1
早就知道德國西部小城特里爾是全世界無產(chǎn)階級偉大導師和領袖馬克思的故鄉(xiāng)。
初冬,訪問歐洲,我從廣州飛抵巴黎,游覽了埃菲爾鐵塔,直奔盧森堡吃晚飯,最后到德國特里爾住宿。一天多時間飛越兩大洲,經(jīng)過四個國家,真有點“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之感。
想不到我在歐洲度過第一個夜晚的地方竟是馬克思的故鄉(xiāng),不知是巧合還是有意安排,反正都很有紀念意義。
來到特里爾,我們住進當?shù)匾患液廊A酒店。由于天色已黑,既不知道酒店的地理位置,也看不清酒店外面的風光。飛行了一夜又顛簸了一天,感覺沒有精力折騰了,洗漱完畢就躺在床上,時而看看地圖讀讀資料,時而遙望窗外靜謐的夜空,想想眼前的特里爾和我心中的特里爾。
特里爾地處德國與盧森堡交界處,是德國最古老的城市,已有2000多年歷史,現(xiàn)有人口10萬。公元前16年,羅馬皇帝奧古斯都在此建城,其后逐漸成為東羅馬帝國的首都。特里爾坐落于萊茵河的支流摩澤爾河河谷當中,南邊為著名的黑森林山,山間湖上有成群的白天鵝在優(yōu)雅地鳧游、飛翔,不知道我明天是否可以看到它們優(yōu)雅的身姿?
2
次日清早起來一看,發(fā)現(xiàn)我們下榻的酒店正好靠近摩澤爾河邊。
摩澤爾河的美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在熹微的晨光里,摩澤爾河靜靜地流淌,藍色的河面沒有一絲波紋。河邊灌木的枝干和葉子全是絳紅色的。河坡上聳立著幾棵古樹,粗大的樹干,斜逸的枝椏,樹葉幾乎全落光了,金黃、褐黃、嫩黃的樹葉飄落在綠茵茵的草坡上。河對岸是一條公路,不時有車在路上悄然駛過。公路后面是一列山嶺,嶺上林木蒼黛,一棟棟白墻紅瓦的小樓點綴于山麓和山腰的林中。淡淡的晨霧似有若無,河谷的色彩既艷麗又有點朦朧,像是一支恬靜柔和的晨曲,又似一幀綢面的彩色攝影作品。
俯瞰河坡上的古樹、小路,凝視河面上的碧波、鷺影,我仿佛看到了少年馬克思蹲在河邊那塊礁石上釣魚,或者背靠著河坡那棵古樹讀書,或者與美少女燕妮在河畔小路旁采花撲蝶……美麗的摩澤爾河是馬克思與燕妮相識、相知、相愛的見證,燕妮曾經(jīng)說過這么一句話:她要成為她丈夫的“助手、平等的朋友和同路人”。燕妮對馬克思的愛是忠貞、純潔、偉大的,著實令我欽佩仰慕。
3
特里爾有許多羅馬帝國時期的古建筑,古城門、皇宮、歌劇院、大教堂等已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其中最有名的是羅馬時期的城門,因其通體灰黑,特里爾人稱之為大黑門。從正面看去,大黑門有如一座古樸雄偉的樓房,大致由三個單元組成,中間單元是兩個并排的大拱門及拱門上方的兩層樓;右側單元為三層樓,底層是城墻;左側單元為四層樓,底層同樣是城墻,每層樓都有圓拱形窗口。面對歷經(jīng)滄桑的大黑門,我不由得想象起少年馬克思的身影,他可曾在門前廣場奔跑追逐?可曾登上最高一層眺望過德意志的大地和天空?那時他是怎樣的一種心情?
來到特里爾,我主要的興趣還不是觀賞這些古羅馬建筑,而是尋訪一代偉人馬克思的足跡。
摩澤爾河邊一條幽靜小街上佇立著一座青銅雕塑,是馬克思的側面頭像,深沉睿智,俯瞰人寰。銅像再次提醒我,這片土地曾留下少年馬克思溫熱的腳印,這里正是少年馬克思成長的搖籃。
不遠的特里爾市布呂肯街l0號便是馬克思故居,1818年5月5日馬克思就誕生在這里。那是一棟中世紀建筑風格的小樓,乳白色墻體,棕黃色門楣和窗框,門頭上鑲嵌著馬克思頭像,普普通通,卻又光芒四射。小樓共三層,第一層為接待室、展覽室、放映室,游人來到這里可先看錄像,再逐個展室參觀。第二層為馬克思父母的臥室、馬克思出生的小套間,還陳列有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各種照片、文件、著作、手稿等資料,最引人注目的是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全身銅像,兩人身穿大衣并肩而立,頭顱微仰,目光炯炯,眺望遠方,既超然隨意又莊嚴肅穆,似乎至今仍在思考人類的前途與命運。第三層各展室著重介紹馬克思的共產(chǎn)主義理論,陳列著《共產(chǎn)黨宣言》、《資本論》各種版本等珍貴文物。
這座被稱為馬克思故居的建筑其實只是馬克思的出生地,馬克思的父親亨利?!ゑR克思是博學多才的律師,母親罕麗達·普勒斯堡是賢慧勤勞的婦女,夫妻倆租用這棟小樓,一家人只在這里生活了一年半時間。
據(jù)馬克思博物館館長博維爾介紹,馬克思出生幾周之后便隨全家搬到特里爾市西蒙路8號,直到他17歲那年到渡恩大學讀書。那棟老房子才是馬克思度過童年和少年時光的地方,那才是馬克思真正的故居。據(jù)說那座老房子至今還在,可惜我沒有機會到那兒去瞻仰拜謁。
少年馬克思聰穎好學,勤于思考,富有理想,1830年進入特里爾中學,1835年畢業(yè)。中學畢業(yè)時寫的《青年在選擇職業(yè)時的考慮》一文就表達了他立志為人類幸福而奮斗的崇高理想,之后到波恩大學、柏林大學學法律,主攻歷史和哲學,l841年獲哲學博士學位,1842年為《萊茵報》撰稿,并任主編。1843年遷居巴黎,次年與恩格斯會見。1845年遷居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1847年與恩格斯一起回到德國,在科倫創(chuàng)辦《新萊茵報》,任主編。1867年出版不朽著作《資本論》第一卷(第二三卷在他逝世后由恩格斯整理出版,第四卷在恩格斯逝世后出版)。l883年3月14日逝世于英國倫敦,葬于海格特公墓。
4
馬克思出生成長在德國,工作戰(zhàn)斗在歐洲各地。為何某些西方政客對本鄉(xiāng)本土的馬克思所創(chuàng)立的共產(chǎn)主義學說視為洪水猛獸?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不同的意識形態(tài)、不同的社會制度理應受到尊重,允許其實踐,而不應該唯西方的社會制度獨尊,以“民主”、“人權”為幌子,不問青紅皂白,對社會主義制度大加撻伐。
好在如今西方不少有識之士越來越認識到馬克思學說的重要意義,驚嘆馬克思的分析“如此適用于當前的社會現(xiàn)象”。德國之聲電臺網(wǎng)站曾撰文說:“直到今天,馬克思仍被認為是最重要的資本主義的批評家。他的著作給20世紀規(guī)模最大的社會運動帶來靈感,并最終形成了社會主義陣營?!钡聡軐W家沃爾夫岡·豪格則認為“《共產(chǎn)黨宣言》以及馬克思其他著作中的一些觀點,直至今天仍舊沒有失去其現(xiàn)實性”,《共產(chǎn)黨宣言》中有一大段章節(jié)讀起來給人的感覺是,仿佛馬克思當年有一架時間機器,可以讓他飛到當代,描述今天發(fā)生的事情。
如今特里爾人已把馬克思故居當作了珍貴文化遺產(chǎn),與巴黎的公社墻、布魯塞爾的白天鵝咖啡館(馬克思和恩格斯生活和工作過的地方)、倫敦的馬克思墓一樣給予保護,這證明歐洲人已經(jīng)為他們能有馬克思這么一位偉大的哲學家而感到自豪了。
(責編:郭寧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