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壽漢 韓春城
作者:郝壽漢、韓春城,昌邑市奎聚教育辦公室。
結合具體的教學實踐,從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化解教學重難點、增強課堂教學效果等方面,對初中語文教學中多媒體的運用展開論述。
多媒體是一種先進的教學手段,集語音處理技術、圖像處理技術、視聽技術于一體,改變了人類固有的思維習慣和生活方式,為課堂教學注入生機與活力,為課堂教學改革帶來重要契機。多媒體輔助教學改變了以往教學枯燥單一的信息傳遞方式,具有其他教學手段所不可比擬的重要優(yōu)勢,在活躍課堂教學氛圍、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現結合具體的教學實踐,對初中語文教學中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的優(yōu)勢談幾點體會。
著名心理學家布魯納提出:“學習最好的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迸d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發(fā)自內心的主觀學習意愿。只有當學生對語文學習感興趣時,才能不斷地在外部的刺激下產生積極的學習情緒與強大的學習動力,學生才能主動而積極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來。在以往的教學中過于重視教師的教學地位,重視學生學習的結果,忽視學習過程,忽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行為與表現,這使得傳統(tǒng)教學枯燥無味、單調沉悶,學生學習興趣不足。盡管教師課前精心準備,課上積極教學,但是整個教學過程只是簡單的師授生受。
通過多媒體教學,可以充分將各種文字資料、圖片圖像、影視劇片斷等與教學內容密切相關的各種素材直觀而立體地呈現在學生面前,這樣的教學極富趣味性與吸引力,更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能夠給予學生聲像并茂、動靜結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使整個教學處于和諧、融洽、輕松而自由的氛圍中,這樣更能激起學生內心強烈的求知欲與濃厚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對語文知識本身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有了學生對學習強大的學習熱情與學習動力,學生就會表現出積極的思維行動與認知行為,就會積極地調動一切智力與非智力因素來主動參與教學,才能不斷地刺激大腦皮層產生興奮點。這樣的學習是主動愉悅、積極而有效的,是教學活動取得成功的關鍵所在。
如在學習《安塞腰鼓》這一課時,為了激起學生閱讀的激情,使學生對文本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筆者利用多媒體制作精美的課件《陜西民間藝術——安塞腰鼓》,整體分為“黃土高原民”“黃土高原風”“黃土高原情”三部分。這樣的教學方式圖文并茂、聲像俱全、動靜結合,改變了以往單調枯燥的語言傳授方式,在學生眼中所要學習的內容不是單調靜止的文字,而是形象的圖片、直觀的畫面、優(yōu)美動聽的音樂,學生的所見所聞所想所感全是新鮮有趣的。這樣可以大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使學生對所學內容表現出濃厚的學習興趣與飽滿的學習熱情。
正所謂:“文章不是無情物,唯有真情最動人?!笨梢哉f字詞、語法等知識點是顯性的,可以進行直觀教學,學生理解起來相對容易一些;而情感、意境等是隱性的,是無法用語言來描繪清楚的,正所謂“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新課程不僅關注學生語文知識與技能的獲取,更為關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形成,關注學生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明確提出了三維教學目標。
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應深入落實新課程的教學理念,不能僅局限于知識與技能的傳授,而是要挖掘教材中的各種教育因素,對學生進行情感德育等的滲透,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多媒體具有強大的綜合功能,可以將靜止的文字以直觀的圖片、逼真的畫面、動聽的音樂、動態(tài)的視頻等形式立體直觀而動態(tài)地展現出來,具有化靜態(tài)為動態(tài)、化無形為有形、化抽象為形象的特點,這更加符合初中生的認知特點與規(guī)律,更能激起學生的主觀學習意愿,能夠喚醒學生頭腦中相應的生活片段。這樣更能將情感、意境這些語言所難以描繪的內容展現出來,這是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是傳統(tǒng)教學中以語言為單一的教學手段所不能取得的效果。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強大的優(yōu)勢,將“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情感等動態(tài)呈現出來,將學生帶入特定的情境中,這樣更能加深學生的理解,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如在學習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一課時,文章深深的父子情是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而這些內容僅靠學生的閱讀與教師的語言描述學生很難深入理解,在教學中我利用多媒體的動態(tài)效果,將“父親過鐵道,攀柵欄,買橘子”等細節(jié)用形象直觀的畫面展現出來,這樣更能給予學生直觀的感受,可以讓學生將文字與畫面結合起來,在頭腦中浮現真實的情景,這樣更能夠讓學生透過文字深刻理會文字背后所包含的父子深情。
多媒體具有強大的教學優(yōu)勢,在增強教學效果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以往的教學中板書占有很大的比重,占用了教師大量的教學時間,從而降低了課堂教學時間的利用率。通過運用多媒體可以使教師從繁重的板書負擔中解脫出來,教師可以將所需要板書的內容提前錄入微機,制成精美的多媒體課件,這樣教師在課上只需進行相應的操作,便可以將所需要板書的內容清晰直觀地呈現在學生面前,從而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時間的利用率,使得教師與學生擁有更多的時間進行其他的教學活動。
同時,尤其對于語文學科來說,對字的規(guī)范性有很高的要求,在黑板上板書可能會因書寫不規(guī)范、不清楚,而不利于全體學生的學習。采用多媒體演示板書內容,清晰直觀、形象規(guī)范,可以讓坐在教室里每個角落的學生都能看清楚,這對于學生書寫的規(guī)范化、理解的透徹化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語文學科知識點紛繁復雜,涉及字詞句段篇等眾多的知識點。運用多媒體可以將零散的知識點集中起來,化零為整。對于一篇文章,可以將文章結構、人物關系、各段落等諸多的知識點集中展現在多媒體上,幫助學生形成整體感知。同時可以將分散在各課、各年級段的知識點放在一起,進行相應的分析與比較,這樣更能讓學生系統(tǒng)而全面地掌握各知識點。尤其是在一些復習課上,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的動態(tài)效果與綜合演示功能,將分散于各處的知識點集中起來,提前制作成課件,這樣在課上便不再需要教師進行大量的板書,只需要按動鼠標進行相應的操作,便可以將教學內容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這樣的教學模式大大增加了知識的密度,提高了教學時間的利用率,增大了課堂教學容量,使得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現更多的教學信息,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利于學生系統(tǒng)化、整體化地掌握知識,形成相對完整的知識體系。
總之,多媒體輔助教學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手段,以獨特的視角向廣大師生展現著教學的魅力,具有其他教學手段所不可比擬的優(yōu)勢,這一點已得到廣大教育界人士的一致認可,贏得了廣大教師的普遍喜愛。在語文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更能夠展現文字的魅力,這是語文教學的必然趨勢,是語文課程改革的重要方向。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要結合語文學科的特點與學生的學習規(guī)律,加強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以達到多媒體與語文課堂教學的最佳結合,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優(yōu)勢,使多媒體輔助教學成為推動教學改革、實施有效教學的重要手段,讓多媒體教學成為初中語文教學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1]劉亞清.談多媒體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作用[J].學周刊,2011(11):107.
[2]谷石花.多媒體技術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中小學教育,2012(3):94.
[3]劉桂英.初中語文多媒體教學的反思[J].時代青年:教育,2012(1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