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曉娜 任景樂 祝貴華 呂良鵬 (山東省青島市畜牧獸醫(yī)研究所 266100)刁有祥 (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動物科技大學 山東 泰安)
新城疫(ND)是一種急性、高度傳染性疫病,主要侵害雞和火雞,亦可感染其它禽類及人類,世界動物衛(wèi)生組織(OIE)將其列為應呈報疫病[1]。目前普遍認為,雞群HI抗體平均值在6log2以上才能有效地防制該病[2]。本試驗通過不同免疫方式免疫雛雞,應用HI方法檢測新城疫抗體水平和繪制抗體消長規(guī)律曲線,比較各種免疫方式對雛雞新城疫抗體的免疫效果,以期為生產(chǎn)實踐提供科學的理論參考。
隨機挑選山東省某種雞場的1日齡的蛋雛雞150只。
96孔V型微量反應板、微量振蕩器、1%紅細胞懸液、生理鹽水、微量移液器、注射器、抗凝劑、離心機、37℃恒溫箱、被檢雞血清等;雞新城疫低毒力活疫苗(Clone30株)購自乾元浩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新城疫血凝抗原和陽性血清購自青島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1.3.1 試驗分組及處理 將1日齡雛雞150只隨機分為5組,各組之間體重差異不顯著,每組30只。試驗組通過不同的接種途徑進行免疫接種新城疫疫苗,分別為滴鼻點眼組、飲水組、粗滴噴霧組和肌肉注射組,對照組不接種新城疫疫苗。在相同環(huán)境下飼養(yǎng)管理,每天記錄雛雞的精神狀況、糞便性狀及采食飲水情況等。
1.3.2 抗體檢測 1日齡雛雞150只,免疫前隨機抽取10只雛雞在第1、3、5、7、9d采血測定母源抗體水平,以確定試驗組的免疫時間。試驗組接種新城疫疫苗后,分別于14、19、24和29日齡時采血。按新城疫病毒微量血凝抑制試驗(HI)方法進行抗體檢測,檢測雞只的抗體水平,根據(jù)平均值繪制抗體消減曲線。為了降低雛雞的應激反應,采用雛雞頸靜脈采血的方法,分離制備血清。
雛雞新城疫母源抗體檢測結果見表1和圖1。從表1中可以看出,雛雞新城疫母源抗體在第5日齡時達到高峰期,為8.4log2,之后隨著日齡的增長,新城疫母源抗體逐漸下降,平均每天下降1個滴度,直到第9日齡時抗體水平已下降到4.8log2,低于臨界值6log2。
表1 雛雞新城疫母源抗體水平的檢測結果 (log2)
圖1 不同日齡雛雞新城疫母源抗體消長規(guī)律曲線
不同免疫方式對雛雞新城疫抗體檢測結果見表2和圖2。由表2可知,對照組與試驗組相比,抗體檢測差異顯著(P<0.05)。四種免疫方式中以粗滴噴霧和滴鼻點眼方式所產(chǎn)生的免疫效果相對較好,而肌肉注射免疫次之,飲水免疫后所產(chǎn)生的抗體效價最低。
表2 不同免疫方式對雛雞新城疫抗體檢測結果 (log2)
圖2 不同免疫方式雛雞新城疫母源抗體消長規(guī)律曲線
本試驗通過檢測雛雞新城疫母源抗體水平的基礎上,可知在第5日齡時抗體水平達到高峰,以后隨著日齡的增加,抗體水平呈下降趨勢,每天平均下降1個滴度,直到第9日齡時低于臨界值。應用不同的免疫方式免疫后,從免疫效果來看,粗滴噴霧和滴鼻點眼的免疫效果最好。
[1] SAIF Y M. Disease of poultry [M]. 11thed. Ames: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2003:64-87.
[2] 劉事勇. 產(chǎn)蛋雞非典型新城疫的流行現(xiàn)狀及防治措施[J]. 中國家禽, 2005, 27(6): 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