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鳳
過年啦!過年啦!這是我童年時最期盼的日子。
回憶起童年時過春節(jié),充滿了溫馨、愉快的幸福感。那時我們還算是中等人家,一進入臘月就忙著磨糯米粉、磨小麥粉、磨豆做豆腐、做百葉;還要殺一只豬用鹽腌制或風干,豬油用白糖腌著,好做豬油白糖湯圓;還要忙著用糯米粉蒸糕團,用小麥粉蒸饃頭和菜肉包子;還要炒花生、炒瓜子、炒蠶豆等。到了大年三十更鬧猛,家家戶戶忙著貼福字,貼對聯(lián)、貼雙喜,貼吉祥如意窗花。
遠在千里的親人也趕回來了,全家老老小小幾代人一起吃年夜飯,團團圓圓全家福。從大年三十開始,大人們對小孩的態(tài)度180度的大轉(zhuǎn)彎,個個細言慢語,面露微笑,發(fā)一只紅紙包(壓歲錢)實際是封口金,再三叮囑:過年啦,有條老規(guī)矩,小孩一定要牢牢記住,過年要懂禮貌,說好話。晚上睡覺前要吃紅棗、吃糖圓子,初一早晨起床前先吃一粒糖,(枕頭下有長輩放的糖果)然后見人就拜年,先說聲:爸爸媽媽新年快樂、身體健康。過年了,小孩從頭到腳都得換新裝、戴新帽、穿新襪、新鞋,見人就得說:恭喜發(fā)財。誰要是說半句不吉利的話,就犯了大忌。
春節(jié)期間吃東西要留一點,不能全吃光,這叫年年有余(魚),給祖先祭奠和敬奉菩薩的供品不能用手抓,也不能用手指指點點。
大年三十晚上起,家中的樣樣東西都降了神靈,大門有門神,飯灶有灶神,掃帚、鐵鏟、扁擔等用具萬萬不能動。不能洗衣服,不能曬衣被,不能掃地,須等過了正月初五才能掃地,第一次掃地只能從門口往里掃,切不可往外掃。
大年初一早上,一群穿紅戴綠的人,敲鑼打鼓,來到我家門口,只聽到拜年來啦!恭喜發(fā)財。我媽將早就準備好紅紙包,送出一只又一只;又來了一撥人,舞著長龍、獅子、踩高蹺、蕩湖船,高聲朗叫恭喜發(fā)財!我媽又送出一只又一只紅包;再接著又來一群人,拉著二胡,唱起了道琴。
大年初一這天滿世界的鑼鼓震天響,唱的說的都是吉利話、好話。這就是我記憶猶新的童年時代過年的景象和習俗。
五六十年過去了,當年的兒童早已銀絲白發(fā),如今的春節(jié)雖然仍保留著傳統(tǒng)的習俗和景象,但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賦予了春節(jié)更多新的元素、新的意義、新的景象。
但兒童時過年的往事,卻難以忘懷,一直留在我的記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