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余瑋
“現(xiàn)在回想起來,所走過的路只是人生的一個歷程,曾經(jīng)的苦難會成為未來的財富,我會更加珍惜現(xiàn)在的生活?!闭f這些話時,譚之平神情篤定,眼中充滿了對未來生活的期待。
“全國孝老愛親模范”、“中華十大孝親敬老楷?!?、全國道德模范、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人大代表……所有的這些榮譽,都集中在看似平凡的來自鄂西深山的土家族姑娘譚之平身上。多年來,她以柔弱的女子之軀,把苦難變成了財富。
譚之平出生在湖北省孝感市長陽土家族自治縣資丘鎮(zhèn)峽口村。兩歲時,她的母親患上了間歇性精神分裂癥,父親因早年到煤礦拉煤,也落下了嚴重的風濕病。
譚之平?jīng)]有感受到多少童年的歡樂,卻較早地品味了生活的艱辛,很小就開始下地干活。“媽媽病情發(fā)作時,我就幫她熬藥、喂藥、洗澡、喂飯。有時候,飯碗被她一次次打翻,我就重新給她喂。我多么希望自己是一個神醫(yī),快點治好媽媽的病,然后能像別人家的孩子一樣在媽媽面前撒撒嬌啊?!?000年初秋,譚之平的母親自溺于水潭中,讓這個小小的愿望成了永不能實現(xiàn)的奢求。
喪母之痛幾乎將譚之平摧垮,但她知道,為了父親,自己不能垮。當時,譚之平接到了縣重點高中的入學通知書,但她悄悄把它藏了起來。為了改變家境,她一口氣喂養(yǎng)了4頭豬,一天要從山上割下50多公斤豬草。加上洗衣、做飯、送妹妹上學,她儼然成了家里的頂梁柱。她在日記里這樣激勵自己:“苦難是生活的一把鑰匙,當生活關上一扇門時,總會有另一扇門打開?!?/p>
2001年春節(jié)后,為了進一步改善家境,譚之平拿著父親給的50元錢路費,來到長陽縣國道邊一家私人百貨店打工。不到一年時間,譚之平熟悉了經(jīng)營百貨店的全部流程。此時,她萌生了自己做生意的想法。
2002年,早春二月,懷揣著全家的積蓄,加上借款,一共2.5萬元,譚之平和父親輾轉(zhuǎn)來到武漢。10來天后,一家沒有名字的小百貨超市,在漢口火車站附近開張了。“沒有合適的貨源,我就一家家去問,舍不得搭車我就步行,舍不得在街邊買一碗熱干面我就自己帶著涼水和饅頭。”1個月后,父女二人盤點賬目,一個讓他們無比興奮的數(shù)字出現(xiàn)在賬本上——除去房租、水電費用,盈利2086元。由于妹妹還在讀書,父親只能返回長陽,留下譚之平獨自經(jīng)營。就這樣,19歲的譚之平在這個陌生的大都市開始了一個人打拼的生涯?!盀榱斯?jié)約工錢,所有的貨都是我一個人搬進搬出,整盒的搬不動,就拆開來搬,有時候連人帶貨摔倒在地上。當時也想不干了,回家!可是,一想到要讓爸爸和妹妹過上好日子,我只有堅持?。 ?/p>
心細、嘴甜,薄利多銷,越來越多的顧客開始光顧譚之平的小超市。2003年初,小店擴大到兩層;2004年底,小店資產(chǎn)已達9萬多元。
2005年7月,譚之平帶著不菲的積蓄和伴了她多年的一箱書回到了長陽老家的山村。幾年里,新書被翻看成了舊本,見證了她在燈光下苦讀的日日夜夜。兩個月的時間里,譚之平幫家里蓋起了兩層小樓房,還將已完成中學學業(yè)的妹妹送到了美容美發(fā)學校。每天的清晨和黃昏,她都會站在村頭的山坡上眺望前方。路在何方?經(jīng)過思索,她終于明白:一直隱藏心中的求學夢,才是她多日徘徊中不敢面對的彼岸。
2005年9月1日,譚之平背著行囊,走進了湖北職業(yè)技術學院,成為醫(yī)學分院助產(chǎn)二班的一名中專生。作為班上64名同學中年齡最大的學生,譚之平每天總是第一個到教室,從不午休,晚上也是最后一個離開自習室。期末考試,她的各科成績在班上都名列前5名。
母親去世后,譚之平感覺父親一直很孤獨。上中專后不久,她便四處委托親戚,想替父親找個伴。最后,比她大14歲的繼母走進了父親的生活。繼母身體不太好,當鄰居們擔心進家門的是個“藥罐子”時,譚之平卻請假回老家,主動替父親張羅這門“婚事”。對于繼母,譚之平從來都把她當生母一樣對待。課余時間,譚之平經(jīng)常給家里寫信、打電話,對繼母噓寒問暖,在電話里叫她“媽媽”,詳細匯報自己的學習生活情況。她還在學校食堂打工、當家教,把節(jié)余下來的錢積攢起來,每隔一段時間就寄給父母治病。
后來,為方便照顧父母,譚之平便把他們接到了學校,并在老師和同學的幫助下,在學校附近開了一家“土家女大學生餐廳”。為了進便宜菜,譚之平每天凌晨3點多就起床,一個人趕往孝感市孝南區(qū)新華街沙溝蔬菜批發(fā)市場。白天6節(jié)課,譚之平從不曠課。中午12點至下午2點,下午5點至晚上7點,她都在餐廳打理。下晚自習后,她要在餐廳一直忙到晚上11點多。
“土家女大學生餐廳”開業(yè)期間,譚之平每學期成績排名都在班上前3名,多次被評為“三好學生”、“優(yōu)秀學生干部”,并獲得獎學金。然而,不幸再度降臨。繼母病情突然加重,她無力顧及餐廳生意,運轉(zhuǎn)良好的餐廳只得忍痛轉(zhuǎn)讓。經(jīng)過努力,繼母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2006年底,譚之平順利通過考試,成為湖北職業(yè)技術學院醫(yī)學院臨床醫(yī)學專業(yè)的一名全日制大學生。譚之平那種在困境中不言放棄的韌性,那份樂觀向上、努力不懈的執(zhí)著,感染著她身邊的每一個人。
譚之平有個理念,那便是:付出,才是生命的意義;善良,才是生命的本色。2008年3月,譚之平發(fā)起成立了“武漢城市圈義工聯(lián)盟”,總部就設在湖北職業(yè)技術學院,吸收了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湖北大學等高校的義工組織積極參加。該義工組織注冊會員達5200多人,成為國內(nèi)規(guī)模最大、影響力最深遠的義工組織之一。作為秘書長,每逢周末和節(jié)假日,譚之平就組織大家到福利院、康復中心開展服務。四川汶川大地震發(fā)生后,她把5000多人的義工大軍分成10多個小組,撿垃圾、義賣報紙、義演,積極為災區(qū)捐款,還組織義工奔赴災區(qū)當志愿者。
大孝無形。孝感市福利院80多歲的王淑蕊老人逢人就夸:譚之平比她的親孫女還親。其實,稱譚之平為“閨女”的大爺大媽有70多人。在周末和節(jié)假日,譚之平幾年如一日,經(jīng)常組織同學到這兩個地方打掃衛(wèi)生,清洗衣物,幫老人和病人洗頭、洗腳、剪指甲,文藝骨干還給老人們送上精彩的文藝節(jié)目。
如果人人都有感恩之心,人人付出真感情,這個社會將充滿真愛。帶著這種想法,譚之平把孝感市獎給她的孝子獎金1000元錢捐出來,發(fā)起成立了“感恩文化基金”,以讓更多的貧困家庭分享社會溫暖。1歲多的孤兒小惠,就是“感恩文化基金”的受益者。譚之平說,她和同學們會一直資助小惠,直到她18歲成年。被譚之平的事跡所感動,湖北銅鑼灣國際廣場投資有限公司為“感恩文化基金”捐資10萬元。
2009年國慶60周年紀念日前夕,剛在北京參加完“第二屆全國道德模范”頒獎活動的譚之平受邀參加國慶觀禮。
2010年2月2日,譚之平收到了她虎年“最早的新年祝?!?,也是“從未有過的最珍貴的禮物”: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寄來了新年賀卡并致信祝福新春。此前,李長春曾就譚之平的事跡作出重要批示:譚之平對待困難、對待人生的態(tài)度,對廣大青少年是很好的教材。
同年3月,譚之平受邀出席全國紀念“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jié)100周年大會,并受到時任總書記胡錦濤的親切接見。
2013年春,譚之平成為全國人大湖北代表團中最年輕的一名人大代表,并帶來了關于保護留守兒童、加強職業(yè)教育和《弟子規(guī)》進小學課本課堂等3項建議。
這些年來,家庭的不幸、生存的壓力、生意的慘淡……這一切,都讓譚之平肩負了同齡人不該有的重擔。但她沒有抱怨,因為“哭也解決不了問題”;她也沒有一味等待,因為“境遇的改變只能靠自己”?!艾F(xiàn)在回想起來,所走過的路只是人生的一個歷程,曾經(jīng)的苦難會成為未來的財富,我會更加珍惜現(xiàn)在的生活?!闭f這些話時,譚之平神情篤定,眼中充滿了對未來生活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