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嵐阿嵐
text by alanalan
凌 云/責(zé)任編輯
editor by lingyun
題目有點大,好像我周游列國,玩遍了五大洲四大洋,其實不然。我只是個偏安一隅的江南女子,所愛的也只是在江浙一帶徘徊,好像惟有這里的地氣最適合我,這里的風(fēng)土人情為我稔熟且能夠把握,有一種親切的喜悅。北京、大連、桂林等地也是去過,但即便是一家人同去,還是孤獨,總有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之感,總也拂不去對江南的思念。
我愛去水鄉(xiāng)古鎮(zhèn)游玩,江浙一帶有名的古鎮(zhèn)差不多我都去了。有一年盛夏里我和先生在西塘住了個把星期,寫東西。我們住在高宅深院里,睡雕花床。通向陽臺的那面墻其實由紗門、紗窗格子組成,傍晚時分夕陽斜斜地映進窗來,照著老式梳妝臺上的妝奩和舊舊的木地板,很溫馨,很寧靜。再走過狹窄的天橋,就可以到陽臺上去看主人嬌養(yǎng)著的花草,看四周參差錯落的舊屋。
西塘街上有一處面館,曰:天下第一面。我們第一次與它晤面還很有些不以為然。很普通的門臉,兩開間,一間下面,一間吃面,待進到里邊,發(fā)現(xiàn)人已坐滿,跑堂的阿姨指指樓上,說上面也可以坐。這才發(fā)現(xiàn)還有架極窄極陡的木梯通往二樓。天大熱的,我們也只是想隨便吃點填一下肚子,爬上爬下的,沒這個必要。我們就候在一旁,等別人吃完。
我們要的是爆鱔面,八元一碗。面端上來,熱騰騰的,熏魚鱔絲撮在面上,油亮亮的很是誘人。我們餓了,大口大口地扒拉,只感覺熏魚外酥內(nèi)嫩,鱔絲細膩幼滑,面里還有些腌辣椒,又鮮又辣,太對味了。我們吃飽了,就去看老板下面。老板是個六十多歲的老頭,打著赤膊,系個圍裙,精瘦精瘦的。我們說老板你生意興隆啊,老板笑瞇瞇地,興隆倒是興隆咯,可是人辛苦呀!我早上四點鐘就要起來做熏魚,青魚黃鱔都是人家一早送來的,活的,要殺要洗的。我做好熏魚還要劃鱔絲,把作料準備好,蠻麻煩咯。你們的辣椒味道不錯,在哪買的?買勿著的,我們自己腌的,我們每年要腌制四千斤辣椒,有辰光還不夠用哩!老板頗為得意。正說著,生意來了。只見老板看都不看就抓了一把面扔進滾水鍋里,這邊,掂著勺,爆炒鱔絲,關(guān)火。那邊面起鍋,盛在碗里,這一撮鱔絲立馬澆在面上。再搛幾塊熏魚,加一勺腌辣椒,跑堂的就把面端走了。前后不過一分鐘,看得人眼花繚亂。老頭下面像跳舞。
以后的幾天我們天天跑來吃面,也順帶看一看下面的舞者。
西塘還有一種甜糕,用米粉、糯米粉加少許糖水?dāng)噭?,干干的,盛進長方形的木屜子里,糕的中間一層還撒上些核桃肉,壓實之后上籠蒸。蒸熟后將木屜子拆了,在空氣里晾一小會兒,就用一把奇怪锃亮的大刀將甜糕切成薄片,像云片糕的樣子。這種糕吃起來糯糯的有嚼勁,還有核桃的油香,我很喜愛。但做得最好的,是過到迎秀橋那邊街巷的倒數(shù)第二家。每天從高宅深院里出來“放風(fēng)”,我總要買上一方塊帶回去,躺在雕花床上“獨雅”。
在南潯,也是夏天吧,我們在百間樓轉(zhuǎn)悠。這里青水白屋的,是南潯最可看的地方。水面比西塘開闊,水流湍急。岸上人拎了滿桶洗好的衣物下到河埠頭去,腿就浸在水中,想來十分的涼爽??此龤路?,也方便快捷,只消將衣裳抖開,在水里甩幾下,皂液就被激流沖刷殆盡。
也就是在廊棚底下,一位老婦人正慢條斯理地揀著一堆藤蔓。我好奇地問她這是什么做什么用?老婦人答道:這是南瓜藤,清炒一下很好吃的。我就饞了,趕緊打聽在何處可以吃到它?老婦人顯得也很開心,熱情地說:你到××街上去,那邊的飯店多來,你一家一家尋,總歸吃得著的。我就興沖沖拉了先生去找××街,風(fēng)景也不再看。
在××街,我們終于問到一家有南瓜藤吃的飯店,就進去了。小姐正為我們點菜,忽然老板來說:南瓜藤用完了。大失所望,我站起身就走。老板倒不生氣,追在后面說:明天有南瓜藤,我給你留著。明天一定來啊!
明天再走進去的時候,老板笑瞇瞇地說:有咯有咯,今朝有南瓜藤,管教你們吃了還想吃。
南瓜藤端上來,碧綠的一盤,煞是好看。夾一筷子嘗嘗,鮮嫩爽脆,滿口清香。它還不像山芋藤,有一股說不出來的青幫味。好吃的東西就惡吃,那天我連吃了兩大盤。
南潯還有家飯店做一種醬爆螺螄也很有味。螺螄在清水里養(yǎng)過,吐了沙的。熱油一爆黃酒一燜,起鍋時加一勺豆醬攪拌,再撒上少許蔥花,就成了。因為鮮活,只需用力一吸,螺螄肉就滑入口中,用不著牙簽。一盤螺螄消磨掉我們不少時光。
去周莊玩,住在“一間客棧”。店里的老板娘是位六十多歲的大娘,很熱情,也很健談。我們玩累了,坐在一樓的廳堂里歇腳,大娘就給我們泡上茶,非要我們一邊喝茶一邊品嘗她自己腌制的阿婆菜。我們走時,大娘還送了一瓶阿婆菜給我?;丶液?,按照大娘的吩咐阿婆菜炒雞蛋,味道不要太好。這樣我就去菜市場買了一大堆菜苔回來,洗凈之后放在陽光下晾曬,只需半日,菜苔就軟塌塌地失了水分。這時候?qū)⒉颂Ψ胚M沙鍋碼上鹽緊揉慢搓,只一會就出了汁水。后兩日再如此這般地揉搓一番,第四日即將出水的菜苔擰干納進瓶罐里密封起來,放入冰箱。過了十天半月可以吃了,就拿阿婆菜炒雞蛋。滿滿一盆,就著現(xiàn)煮的香糯濃稠的稀飯,吃得是口齒生津,鮮美無比。
香榧,許多年前吃過,是一種奇異的香,也不算貴,但后來不知怎么南京就再也買不到了。女兒有回去上海,在城隍廟發(fā)現(xiàn)了它,就不假思索買了幾袋。我以為這下可以大塊朵頤了,可結(jié)果卻令人大失所望———所謂一袋,里面只有十幾粒香榧,十幾粒香榧要賣八十塊錢。要殺人了!后來在網(wǎng)上查了,香榧為諸暨特產(chǎn),每年十月十一月陸續(xù)上市。去年冬天,出發(fā)去諸暨,我甚至連一篇文章的名字都想好了,就叫《諸暨有香榧》。因去諸暨要在紹興轉(zhuǎn)車,當(dāng)天就在紹興住下了。在紹興老街閑逛,街兩旁的店鋪跟其他地方?jīng)]什么兩樣,我們也就是走馬觀花。滿街飄著油炸臭豆腐的香氣,我沒有動心。倒是一只大鐵桶里正在烤制的東西引起了我的食欲??粗車顺缘孟?,我也來兩塊。做餅師傅揪了兩坨面塊,麻利地捏成餅狀,往里放些肉末梅干菜,再合攏來,搓圓壓扁,往爐膛里一貼,不消一分鐘,餅就出爐了。此時已是傍晚,老街里寒風(fēng)嗖嗖的,凍得人直起雞皮疙瘩,這時候有一塊酥脆鮮甜的餅子吃著,心里熱乎乎的。問師傅,這叫什么餅?師傅答:黃米餅。我就記住了。下次再來紹興,一定記著來老街吃黃米餅。
再往前走,看見一家土特產(chǎn)商店,店名很奇怪,叫什么“隔墻有耳”,就進去了。無非賣些地產(chǎn)黃酒、筍干、茶葉之類。我轉(zhuǎn)身出來,到門口隨便問了句:有香榧嗎?沒曾想老板娘熱情地應(yīng)道:有咯有咯!今年剛上市的。真是大喜過望。我興奮地一口氣買了二十五斤,街也不逛了,也沒法再逛,大包小包地直接上了黃包車,回賓館去了。接下來的情景你是可以想見的———我在賓館里大塊朵頤,拿香榧當(dāng)飯吃。直吃到失去了味覺,才打住。而且我吃出了經(jīng)驗:香榧殼上有一小眼,你只要使勁捏住這小眼,咔噠一聲,殼就開了,很省事哩!
我是典型的拿來主義、實用主義,我們?nèi)∠酥T暨之行,第二天就打道回府了。只可惜《諸暨有香榧》這篇文章的題目,永遠只是個沒有下文的題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