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張子琦
鬧訪之下:
誰干預了司法獨立?
湖南“唐慧案”的終審判決將社會對于司法公正的關注度推向了一個新的高潮。時隔一個月后,中央政法委出臺了首個“切實防止冤假錯案的指導意見”,并明確指出不能因鬧訪而做出違法判決。
□ 本刊記者 張子琦
2013年7月15日,湖南省長沙市,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公開宣判唐慧勝訴。圖/CFP
近日,針對執(zhí)法、司法中存在 的突出問題,中央政法委出臺了首個關于“切實防止冤假錯案的指導意見”,對審判環(huán)節(jié)疑罪從無原則、證據(jù)裁判原則等作了重申性規(guī)定。
其中,意見要求:“不能因輿論炒作、當事人及其親屬鬧訪和‘限時破案’等壓力,作出違反法律規(guī)定的裁判和決定。”有法律界分析人士認為,此語意指“司法機關將要作出的裁判和決定必須合法;合法的裁判和決定必須維持”。
“指導意見”的出臺,與社會高度關注的“唐慧案”終結僅隔一個月時間。
2013年7月15日,“上訪母親”唐慧在湖南省高院迎來了終審判決,最終勝訴。這不禁讓人將此次指導意見的出臺,尤其是其中關于“鬧訪”的表述,與“唐慧案”聯(lián)系起來。
隨著湖南唐慧、浙江張氏叔侄、河南李懷亮等多起案件的曝光,社會各界對“司法公正和獨立”的關注度空前高漲。
事實上,在證據(jù)充分、程序合法、量刑適當?shù)那闆r下,當事人及其家屬為了爭取自己期望或者有利的審判結果,不斷到有關部門鬧訪、纏訪,在“信訪考核制度”的重壓之下,司法機關做出違法裁判的事情屢見不鮮。
本次意見的出臺,能否遏制“信訪不信法”的思維怪圈?能否推進“司法獨立原則”的切實施行?
2012年,一份“死刑保證書”將河南省平頂山市葉縣農民李懷亮殺人強奸案推向了大眾的視野。
11年前,年僅13歲的郭小紅(化名)被強奸殺害,同村村民李懷亮因曾經到過案發(fā)地,被葉縣警方拘留。
2003年9月,葉縣法院依據(jù)“李懷亮的有罪供述與現(xiàn)場情形相吻合、村民看到李懷亮曾到過案發(fā)地,以及李懷亮的兩名獄友曾聽李懷亮自己說曾殺人”為依據(jù),一審判處李懷亮有期徒刑15年并賠償3000元。同年12月,平頂山中院以事實不清、證據(jù)不足撤銷了一審判決。
不過,該案并沒有被發(fā)回葉縣,而是在平頂山中院重新進行初審。在隨后的兩年里,李懷亮先后被判處死刑和死緩,皆被河南省高院以“證據(jù)不足”為由駁回并建議重審。
然而,重審的事情一拖就是6年,直到2012年一份寫在“河南省平頂山市中級人民法院”信簽紙上的“死刑保證書”在網絡上被曝光。這份2004年5月由被害人父母寫給平頂山中院的“單方面訴求”稱:“只要平頂山法院判處被告人死刑,我們保證,不管將來省高院處理結果如何,他們都將服從,包括因發(fā)回重審導致的平頂山法院的最終處理結果,決不上訪。”
換言之,如果李懷亮沒有被判死刑,被害人父母則會上訪。事實上,每次判決被駁回,受害人的父母都會在法院之外哭訴、下跪……
近幾年來,信訪率的高低成為對黨政干部政績考核的重要指標之一,并且往往還和地方官員的升遷掛鉤。
在這種背景之下,案件中被害人家屬“不達到期望的結果就上訪”,被很多人認為是讓李懷亮在看守所超期羈押12年的原因。有法律界人士認為:“按照疑罪從無的原則,李懷亮案在證據(jù)不充分的情況下早就可以了結,但以法律角度了結此案后,當?shù)厮痉ú块T將面臨更大的維穩(wěn)壓力。為了保持雙方的平衡,只能將案件無限期積壓下來。”
北京大學法學院院長賀衛(wèi)方對《民生周刊》記者表示,根據(jù)我國《憲法》規(guī)定,人民法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預。然而,在更具體的操作規(guī)范方面,司法機關卻往往受制于黨的政法委員會。
在全國省級黨政權力架構中,政法委書記兼任公安部門首長的現(xiàn)象普遍存在。這導致人民法院作為唯一可以判定嫌疑人是否有罪的司法機關,一直處于公安查什么、檢察院起訴什么,法院就判什么的狀態(tài)。因此,在面對“上級”壓力時,法院采取“疑罪重判”的做法就不難理解。
“中國司法改革涉及司法與政治體制、法官素質和審判方式等各種問題,但最主要的還是體制問題?!?/p>
北京大學憲法與行政法研究中心主任姜明安表示,政法委因出于“維穩(wěn)”壓力,擔心不判處被告死刑或死緩會引起民眾不滿,對案件進行“協(xié)調”,因此造成不少冤假錯案。
2013年1月,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全國政法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提出:“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這一講話,被很多評論人士認為是“司法改革的一個積極信號”。
會議明確提出2013年的政法工作任務要以推進勞教制度改革、涉法涉訴信訪工作改革、司法權力運行機制改革、戶籍制度改革四項工作為重點,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政法工作和政法隊伍建設,創(chuàng)造一個安全穩(wěn)定的社會環(huán)境、公平正義的法治環(huán)境。
隨后,今年5月7日,最高法院黨組副書記、常務副院長沈德詠在《人民法院報》撰文稱:“要像防范洪水猛獸一樣來防范冤假錯案,寧可錯放,也不可錯判?!边@句話被認為是最高法在預防冤假錯案上所持的堅決態(tài)度。
兩個月后,在全國高級法院院長座談會上,沈德詠再次重申“各級法院要堅決守住防范冤假錯案底線”。
時隔月余,中央政法委就出臺了“關于切實防止冤假錯案的指導意見”。有關專家認為,該意見“針對性”強,體現(xiàn)了“絕不冤枉一個好人”的公正司法。
賀衛(wèi)方認為:“由司法系統(tǒng)最高權力機關出臺的意見表達了一種強硬的政策導向,具有積極作用。”
政策引導實踐,今年1月18日,平頂山人民檢察院向平頂山中院發(fā)出的《平頂山人民檢察院關于李懷亮涉嫌故意殺人一案的起訴補充意見》稱,“根據(jù)相關法律規(guī)定,建議你院盡快依法恢復審理,依法作出公正的裁判?!?/p>
2013年4月25日,河南省平頂山市葉縣,被羈押近12年后,李懷亮被判無罪。圖/CFP
此后,該案件被重新納入審理程序。4月28日,平頂山中院重新開庭審理李懷亮一案,依據(jù)“疑罪從無”的原則,法院宣判“被告人李懷亮無罪,不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當庭釋放”。判決宣布后,被害人的父母當庭情緒失控,并公開宣稱,“如果判李懷亮無罪,就要去天安門自殺?!?/p>
河南省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張立勇在事后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在這個案件的處理上,我們沒有疑罪從輕、疑罪拖延、一拖再拖,而是頂住重重壓力,堅持‘無罪推定’,堅持最嚴格的證據(jù)標準?!?/p>
李懷亮因“證據(jù)不足被當庭釋放”,這在全國范圍內同類案件的裁判上具有標桿意義和參考價值。
實際上,今年以來,全國接連平反了多起冤假錯案。如18年前發(fā)生在浙江省杭州市的搶劫殺人案,五名被判死緩的嫌犯在經歷了17年的牢獄后,沉冤得雪,再審改判搶劫殺人罪不成立。
審判長在宣判后向五人道歉坦承:“你們的案子公檢法都有責任?!辈贿^,張立勇坦言:“只有法院有權力決定公民是否有罪。所有糾正只能是法院來糾正,制度安排就是這樣,不能把這個責任推給其他部門。所以,每起案件法院要對證據(jù)進行更為細化的審查,貫徹無罪推定原則,防止出現(xiàn)錯案?!?/p>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fā)展研究所教授、社會問題研究中心主任于建嶸在肯定“指導意見”意義的同時,對《民生周刊》記者表示:“因媒體關注和鬧訪導致的案件違法裁決只是表象問題,真正的問題還是公權力對司法體系的過分干預。”
他認為,法律本來就不應該受到人為干預,但在現(xiàn)實環(huán)境中,法官不能單獨決定案件應如何裁決,而是必須上報審判委員會,這必然會導致法官對案件不負責任或者不能負起責任,放任冤假錯案的形成。只有堅持獨立的司法原則,把法官的獨立責任體現(xiàn)出來,才可以從根本上避免。
賀衛(wèi)方也認為:“雖然指導意見具有相當?shù)姆e極意義,可在現(xiàn)實中,法院的財政和人事任免都受制于地方政府、黨委。在一起案件中,市長、市委書記、公安局長的意見都可以左右法官的判斷,所以,將法官的任免權交由省一級人大常委會,將司法機關的財政與地方政府剝離,從制度上保障司法機關的獨立性,才能真正使本次出臺的“意見”更好地發(fā)揮作用。
很多業(yè)內人士并不過于看好此次意見的出臺,大多出于相同的原因:“中國司法改革涉及司法與政治體制、法官素質和審判方式等各種問題,但最主要的還是體制問題?!?/p>
然而,正如一些專業(yè)人士所言,“法院的責任是讓老百姓相信法院是公正的?!边@和李懷亮在得到判決無罪時說的話不謀而合。在漫長的12年超期羈押之后,已經47歲的他說:“我相信法律是公正的。”
□ 編輯 郭鐵□ 美編 王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