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與編
讀者來信
Letter From Readers
慈善組織的高公益性決定了它比一般的非營利性組織具有更加多元的公信力指向,包括對一般公眾、新聞媒體、捐助者、志愿者等的責任和交代?!洞壬仆该鳎骸懊撘挛琛碧o誰看》(《民生周刊》2013年第26期)探討了中國慈善透明滯后的深層次原因。
慈善事業(yè)的發(fā)展依賴于慈善機構的透明度和公信力,而透明度和公信力的背后其實就是信息化程度。換言之,慈善透明度不是簡單的信息披露問題而是內部管理問題,是能力和實力的問題,慈善不能是空中樓閣,它要有必要的基礎設施工程,而慈善平臺信息化建設就是慈善的基礎設施工程。
作為捐贈者,我最關心的問題莫過于我捐的錢物到哪去了。在實踐中,各國均建立起慈善組織的信息公開制度。通過制度的保障,強化慈善透明意識、加強監(jiān)管力度將是今后慈善組織公信力建設的重中之重。加快慈善信息披露機制建設,特別是慈善組織的財務和項目執(zhí)行信息披露,首先要及時向社會發(fā)布權威慈善信息,公布慈善項目實施情況,以此增強慈善組織的公信力,然后逐步引導建立第三方評估體系和行業(yè)自律機制,最終建立慈善信息統(tǒng)計制度、披露制度和公示制度。
河南 劉英團
記者手記
Notes
在蚌埠龍騰牧場的墻壁上,一句標語很醒目:“蒙牛的發(fā)展靠我們,我們的生存靠蒙?!?,在當今乳企奶源無法自給自足的情況下,牧場和乳企“相依為命”,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隨著《我們對不起奶?!罚ā睹裆芸?013年第25期)采訪的深入,我們發(fā)現(xiàn),奶企為了保證奶源的質量,將管理的觸須伸得越來越長,雙方達成一種默契。
這種互相制約的關系,是2008年以后乳業(yè)在數度震蕩中逐步形成的。牧場和奶源之間要建立一種信任,這種信任需要靠直接利益來維系。
相比2008年之前,散戶養(yǎng)殖模式消失成為一種趨勢。正是由于其難于監(jiān)管和奶源質量不穩(wěn)定,蚌埠目前只有極少數的散戶了。中國乳業(yè)為了再次贏得消費者的信任,所交的學費是巨額的。
本刊記者 李曉哲
公告
根據工作安排,《民生周刊》雜志社自今年9月1日起所屬員工啟用新的工作證(式樣如圖),舊式工作證作廢。特此聲明,請社會各界監(jiān)督。
《民生周刊》雜志社
2013年10月23日